全球人造衛星十大最頂尖強國

盤古論市 發佈 2022-11-11T17:38:07.026775+00:00

人造衛星主要作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天氣預報、土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區域規劃、通信、跟蹤、導航等各個領域。




人造衛星主要作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天氣預報、土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區域規劃、通信、跟蹤、導航等各個領域。人造地球衛星指環繞地球飛行並在空間軌道運行一圈以上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簡稱人造衛星。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太空飛行器。



世界各國衛星數量排名情況如何呢?據民間統計(註:各國官方暫未正式公布衛星數量,由此數據為估算),截至2022年1月1日,世界上在軌運行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大約2944顆。下面分別介紹全球十大衛星製造發射強國如下:




一、美國


全球衛星地位:世界上的第一顆通信衛星由美國在1958年發射。全球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號"登上月球。全球現階段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


衛星數量:大約2944顆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航天活動的國家,其活動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世界上的第一顆通信衛星就是由美國在1958年發射,名為「斯科爾衛星」,開啟了人類通訊事業的新紀元。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使用洲際彈道飛彈R-7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Sputnik-1)。


蘇聯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震撼。由此,美國1964年 8月19日發射了世界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使衛星通信進入實用階段。美國第一顆「探險者」號衛星成功升空事實上只比世界上第一顆衛星蘇聯的「斯普特尼克」號衛星晚了四個月。尤其是1969年7月21日,美國即實現了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並留下了「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名言。特別是美國的"先驅者"10號約於1986年10月穿過冥王星的平均軌道,成為飛離太陽系的第一個太空飛行器。



美國在1958年1月31日用"丘辟特"C火箭(改名"丘諾" 1號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為了加速發展航天事業,美國在1958年2月成立了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並在同年 10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動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從1961年開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阿波羅"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兩名航天員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從1972年起美國航天活動的重點轉向開發和利用近地空間並開始研製太空梭。1982年11月太空梭進行首次商業飛行,到1984年底已飛行14次。

1984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開始研製永久性載人航天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德國向美國投降的航天科學家,韋納·馮·布勞恩對美國航天事業的產生十分重要影響:比如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貢獻,而美國太空梭的研製也是自他手中發端。



美國總統川普組建「天軍」的命令另世界愕然。美軍建立了龐大的軍用通信衛星系統,其規模和性能在當今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



據UCS衛星資料庫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統計,全球在軌運行衛星總數約4852顆,美國是現階段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在軌運行衛星共約有2944顆。在民用衛星方面,美國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在全球科技企業中獨樹一幟,數量眾多,應用前景良好。





二、中國


全球衛星地位:中國航天全年發射次數達55次再創新高並穩居世界第一。中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次在全球實現1200公裡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中國在構建全球化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通信網絡建設領域實現全球領先。中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


衛星數量:大約499顆




中國是享譽世界的衛星製造、發射強國。數據顯示, 2021年,中國航天全年發射次數達55次再創新高並穩居世界第一。早在2014年中國在軌衛星數目為139顆,超過俄羅斯的134顆邁上全球在軌衛星第二大戶,但少於美國的400多顆。據中國當時的航天發展目標,到2020年將會有超過200顆在軌太空飛行器,而俄羅斯計劃到2025年將在軌衛星群提高到181顆。未來的十年將是衛星製造和發射的黃金十年。



中國自1970年4月24日我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至2020年4月,中國共發射400多顆人造衛星。特別是2019年,中國航天全年發射次數達 55次穩居世界第一。2019年,中國首次嘗試一箭七星模式並取得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征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傑一致表示:「現在中國衛星在軌數量世界第二,但是在衛星應用能力上還是不足」。另外據UCS衛星資料庫顯示,繼美國之後位居各國衛星數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國,中國在軌運行衛星共約499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北斗系統已經被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國際海事組織以及世界通信標準組織3GPP等接受並納入其標準體系,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LAS之後第三個國際海事組織認可的世界無線電導航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在全球組網的同時,得到了世界的高度認可。



中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次在全球實現1200公裡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意味著我國在構建全球化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通信網絡建設領域實現了遙遙領先的。早在2012年,潘建偉院士就率領團隊進行過一次百公里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而10年後傳輸距離直接變成了1200公里。如此突破在全球算是首例。 



中國科學家創造了量子物理學領域的一個紀錄。權威專家說,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試驗報告代表了一個從未進行過測試的由來已久的理論有了首個可衡量證據。(註:中國研究人員曾經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中國的量子衛星成功在相距1200公里的地面站點之間分發了糾纏光子。)。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教授諾伯特·呂特肯豪斯說:「這是首次在衛星和地面之間實現能實際使用的量子通道。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說要做這個試驗,而中國科學家真正做到了。」他還表示,設計、發射和操縱具有這樣性能的衛星並非易事,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成就。




環球網之前的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此舉旨在驗證第六代網絡在太空中的性能發揮。6G頻段將從5G毫米波頻率擴展到太赫頻率。另外,中國還有領先世界的一大技術就是我國獨有的寄生星,寄生星是我國在太空領域的重器。






三、英國



全球衛星地位:英國成為第6個用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英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在規模上居歐洲的首位。英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也居於世界前列。



衛星數量:大約368顆



英國是最早建立航空航天工業的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先研製成功實用的噴氣發動機。英國早在40年代末,其第一架渦輪螺旋槳旅客機「子爵」號和第一架渦輪噴氣旅客機「彗星」號先後試飛成功。1968年 2月,「三叉戟」2E飛機最早裝備了全天候自動著陸系統,1969年,裝轉向噴口發動機的「鷂」式飛機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和短距起落飛機。



英國1971年10月發射人造衛星成功,使英國成為第6個用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早在70年代,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的「協和」號超音速民航機成功實現了超音速越洋載客飛行。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在規模上居歐洲的首位,早在1984年約有從業人員20萬人,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航空航天企業經過幾次大的合併和改組,共有 300多家公司,英國主要的公司有:英國航空航天公司,能生產軍用和民用飛機、飛彈以及人造衛星、探測器等航空航天產品;維斯特蘭公司是英國主要的直升機製造公司;肖特兄弟公司生產運輸機、小型飛機和飛彈。航空發動機公司只有羅耳斯·羅伊斯公司一家。另外,大約有10家主要的航空航天電子公司和300家航空航天設備公司。


英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也居於世界前列。羅耳斯·羅伊斯公司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它研製的各種噴氣發動機為世界軍用和民用飛機廣泛採用。英國的航空雷達、飛機自動著陸裝置、彈射救生設備和氣墊船等都是在世界上較先設計和使用的,享有非常大的國際聲譽。



英國政府對航空航天科學研究工作甚為重視。航空航天企業的科研費中,政府的資助和貸款達70%,高於其他行業。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英國星際航行學會是英國航空航天界的學術團體,都是世界上建立較早的航空航天學術團體,在國際航空航天學術領域享有威望。學會出版技術文獻,組織學術討論,並提供學術獎勵和獎學金等。



英國民用空運公司主要有 6家,最大的有英國海外航空公司(國際航線)和英國航線公司(國內航線),1983年共擁有飛機288架,其中美國和本國製造的大約各占一半。另外還有上百家小的航線公司,擁有各種飛機740架。英國的軍方 1983年約裝備飛機 2695架,其中空軍約裝備1810架,主要裝備歐洲合作研製的「狂風」、「美洲虎」戰鬥機和本國製造的「鷂」式戰鬥機。英國還獨自研製或與其他國家合作研製人造衛星、探空火箭、衛星地面設備及其他航天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全球太空競賽環境下,相比美國、中國等國家,英國可能不太起眼。但英國仍在積極參與太空航天事業。英國還擁有兩大國際著名的民營航天科技公司:維珍銀河和維珍軌道。據民間統計,現階段英國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368顆,一直為世界衛星排名前十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其國防部已在當地時間2021年4月1日成立太空司令部。




四、日本



全球衛星地位:日本是全球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



衛星數量:大約205顆





日本是全球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成功進行了「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自此日本航天事業正式啟航;1970年將首顆人造衛星「大隅」送入軌道後,日本的空間探索技術也開始急速發展。據民間統計,截至2022年前後,日本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205顆,是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之一。歷史上日本衛星製造發射分為幾個重要階段:




1955~1969年:開始階段

日本航天計劃始於1955年,首先在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開始研製探空火箭。1964年,東京大學成立了日本宇宙與航空科學研究所(ISAS),1981年改稱日本宇航科學研究所。1966年~1969年期間,ISAS在嘗試發射日本第一顆衛星過程中,經歷了4次失敗。導致1969年10月1日成立日本國家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從此NASDA開始成為日本開發太空能力的主導機構。1969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一份協議,允許向日本轉讓美國運載火箭的不保密技術。但該協議有些條款,禁止日本再出口火箭技術,因而阻止了日本在全球發射服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1970年代:採購美國技術

1970年代,日本採取了從美國公司採購運載火箭技術的戰略。日本也與美國公司組成團隊獲得開發其衛星通信系統的能力。

1970年2月,ISAS成功發射了日本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大隅號(OHSUMI)。同年,NASDA開始研製N-1運載火箭。N-1運載火箭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德爾他火箭的升級版。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公司提供技術援助,發放產品許可證,或是直接提供運載火箭上的幾乎所有硬體產品。1975年9月,日本首次用N-1火箭發射衛星,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僅為260kg。1976年,NASDA開始研製N-2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也僅為715kg,而且其零部件仍主要來源於美國供應商。

1970年代期間,日本發射的通信衛星中,日本公司的貢獻是有限的。例如,在1978年發射的第一顆通信衛星(CS)中,日本零部件僅占24%,其他的部件均來自福特航空航天通信公司(即蘿拉空間系統公司)。

1977年發射的工程試驗衛星-Ⅱ(ETS-Ⅱ)中有日本的零部件40%,1978年發射的廣播衛星(BS)中,僅有15%的日本零部件。由此,在1970年代,日本在提高其航天能力方面不得不大量依靠美國供應商。



1980年:自主開始階段:



1980年代,日本航天活動主要是研製H系列運載火箭。N-1和N-2火箭有限的承載能力不能勝任發射大多數應用衛星。針對這種情況,1981年開始研製H-1火箭,1986年首次發射。H-1運載火箭可將1100kg重的衛星發送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H-1火箭的發射顯示出日本航天工業的能力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儘管H-1火箭可用於發射日本大型衛星,但由於它含有美國技術,因此,日本在國際發射市場的競爭中依然受到限制。日本為滿足更大承載能力的需要,並積極在國際發射服務市場參與競爭,1986年日本開始研製H-2火箭(簡稱H-2)。它是日本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獨立研製的大型運載火箭,能把4000kg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H-2的計劃推遲了兩年,1994年2月才首次發射。

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代,日本也提高了本國通信衛星的開發能力。1981年發射的工程試驗衛星-Ⅳ(ETS-Ⅳ)是日本自主研製的第一顆通信衛星(comsat)。日本東芝公司在向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取經學習廣播衛星(BS)系列中也未修成正果。BS-2衛星上的日本零部件僅增加到30%。

1980年代末,日本國內通信衛星市場的政策發生了變化。1989年前,日本國內通信衛星市場由日本供應商所壟斷,以此來提高日本衛星通信的能力。1989年,日本國會取消了國內通信衛星市場的限制,在平等基礎上為非日本供應商打開了實用型衛星的競爭局面。


1980年代日本研製和發射了第一顆遙感衛星——海洋觀測衛星-1(MOS-1),MOS-1於1987年用N-2火箭發射,設計壽命2年,實際在軌運行9年。1990~2003年,日本自主研製了H-2、H-2A火箭、「國際空間站」日本試驗艙,且啟動了日本偵察衛星計劃。但從1994年開始,一連串的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卻影響了日本衛星和火箭的前進的步伐。


1993年12月,日本地球資源衛星(JERS)上的短波紅外(SWIR)遙感器由於致冷器故障導致其功能失靈。1994年8月,H-2火箭第二次發射,將ETS-6衛星送入大橢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但是因ETS-6衛星上的雙組元遠地點發動機故障而未進入預定的地球靜止軌道。1996年8月先進地球觀測衛星-1(ADEOS-1)在發射入軌10個月後由於太陽電池陣故障而失去工作能力。2002年12月發射的ADEOS-2衛星,也由於「未知的異常」原因,於2003年10月與地面失去聯繫。


這種失敗的陰雲擴展到H-2火箭。1998年2月,H-2火箭未能把通信廣播工程試驗衛星(COMETS)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999年11月H-2火箭再次發射失敗,損失了一顆多功能運輸衛星(MTSAT)。H-2火箭連續發射失敗,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影響了日本在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中的聲譽。1999年12月,日本決定取消H-2火箭剩下的最後一次發射並延期。



H-2A首次發射是在2001年8月,並獲得成功。它的第2次發射是在2002年2月,取得部分成功。緊接著日本H-2A火箭又有兩次成功的發射:2002年12月的ADEOS-2衛星和2003年3月一箭雙星發射的頭兩顆軍用偵察衛星。但在2003年11月,H-2A火箭搭載第二對偵察衛星發射時,大約10分鐘後火箭出現故障,星箭自毀。這次失敗導致H-2A發射中止。



日本航天計劃失敗的原因很多,涉及的領域也很廣。其中包括遙感致冷器、遠地點發動機,太陽電池陣和通信衛星的失效以及低溫一級和二級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等故障。但還未發現因為一個共同的技術問題導致重複的失敗。這些問題的多樣性表明,日本航天計劃的失敗不是由於設計上的缺陷,而是普遍缺乏嚴格精準的測試、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五、俄羅斯



全球衛星地位: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在世界航天史上創造了非常多「第一」:比如第一名太空人飛向太空、第一次實現太空行走、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太空軌道空間站」等等。




衛星數量:大約169顆




蘇聯發射了全球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這一事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宣告人類已經進入空間時代。 當時消息迅速傳遍全球,世界為之震驚,世界各大報刊都在顯要位置用大字標題報導:《轟動20世紀的新聞》、《科技新紀元》、《蘇聯又領先了》、《俄國人又打開了通住宇宙的道路》等。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呈球形,直徑58厘米,重83.6公斤。它沿著橢圓軌道飛行,每96分鐘環繞地球一圈。人造地球衛星內帶著一台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向地球發出「滴——滴——滴」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天事業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地位。新世紀以來,俄羅斯一直試圖通過改革創新扭轉頹勢,希望擺脫「吃老本」的形象。截至2022年前後,俄羅斯的在軌運行衛星數量約169顆,曾經為全球衛星數量排名前五。每年航空日上,俄羅斯都會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宇宙的壯舉,有著要在航空業創造更大輝煌的願景。



俄羅斯1961年4 月12日, 前蘇聯成功地將航天員加加林送入地球軌道, 在世界上實現了首次載人航天, 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和開發利用宇宙的新紀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蘇聯共發展了五個型號的載人飛船和兩個型號的軌道站, 此外還有兩個型號的貨運飛船。比如 東方-1號載人飛船,發射日期在 1961年4 月12日, 航天員是享譽世界的加加林飛行任務,是世界上首次載人軌道飛行。飛行時間1 小時48分鐘。飛行目的是了解人體在航天中的生理反應。飛行中記錄了航天員的心電圖和呼吸描記圖。飛行證實了載人航天的可能性。



前蘇聯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發射了17艘載人飛船。1965年3月航天員在"上升"號上第一次走出飛船,1966年1月兩艘"聯盟"號飛船第一次在軌道上交會對接,並實現兩個航天員從一艘飛船向另一艘飛船轉移。1971年到1982年發射了7艘重量為18~20噸的"禮炮"號空間站,截至1985年還發射了27艘載人飛船("聯盟"T號、TM號)和25艘無人飛船("進步"號)用作天地往返運輸系統。1986年發射了"和平"號空間站,這是未來永久性空間站的核心艙,將於90年代建成由7個艙組成的大型空間站。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計劃21世紀前期發射無人和載人火星飛船以及建立載人月球基地。設計壽命為五年的"和平號"空間站運行了十五年,於2001年3月23日13時59分安全地墜落在南太平洋海域。



俄羅斯還擁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簡稱GLONASS,是俄羅斯空間局管理的衛星定位系統,預計共發射有24顆衛星。GLONASS於1982年10月2日開始啟動,






六、印度



全球衛星地位:印度曾創造衛星發射世界紀錄,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


衛星數量:大約101顆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之前在該國南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一箭104星,打破俄羅斯在2014年6月創造的「一箭37星」世界紀錄,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這枚火箭計劃攜帶一顆714公斤重的地球觀測衛星和103顆重量總計664公斤的納米衛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透露,這些納米衛星幾乎全都屬於外國客戶,96顆來自美國,其餘來自以色列、哈薩克斯坦、荷蘭、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11月印度第一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宣告印度太空時代的來臨。不過從1963年到70年代初,印度由於技術基礎薄弱,無法依靠自身能力將衛星送上太空。不過在70年代,蘇聯是印度空間計劃的支持者,於是印度的第一顆自製衛星阿耶波多(Aryabhatta)就由蘇聯火箭在1975年發射升空。如今印度的航天技術已有明顯進步,截至2022年前後擁有約101顆在軌運行衛星。




印度國家衛星系統(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 簡稱INSAT)。該系統的協調和管理工作全部由部長級的印度國家衛星系統協調委員會負責。其中"印度衛星"(INSAT)從1983年開始研製,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國內通信衛星系統之一。印度國家衛星系統日前在軌運行的衛星有9顆,包括:1NSAT一2E、3A、3B、3C、3E、4A和KALPANA-1(METSAT)、GSAT-2、"教育衛星"GSAT-3 (EDUSAT)。INSAT-4A是到日前為止最後成功發射的衛星,進一步提高了INSAT系統的性能,特別是直播到戶電視轉播業務。印度一直開展IRNSS導航衛星的發射,期間經歷過不少失敗和成功。比如在2017年發射的IRNSS-1H導航衛星就以失敗告終。





七、法國


全球衛星地位:法國是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後,第四個擁有偵察衛星的國家。法國稱得上是歐洲衛星強國。



衛星數量:大約85顆




法國稱得上是歐洲衛星強國。早在1965年11月26日,法國第一次成功地發射了一個人造地球衛星。這個人造衛星「A·1號」重42公斤,是於國際標準時間14點47分,在撒哈拉的法國哈馬基爾基地,用法國「鑽石」三級火箭送入軌道的。法國發射的這個衛星是一個簡單的容器,呈桶形,直徑五十厘米,帶有一些儀器。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太陽神——1A」於1995年7月7日由「阿里亞娜」火箭發射升空,從而使法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後,第四個擁有偵察衛星的國家。從2001年開始,法國發射4顆第二代太陽神衛星。「太陽神—2」衛星的性能更高,它除裝有可見光相機外,還載一台紅外線相機,因而可進行晝夜觀測。

此外,法國還正在研製電子偵察衛星和載有合成孔徑雷達的照相偵察衛星,後者可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偵察,與太陽神衛星互為補充。



法國在歐洲擁有著相對獨立的航天技術,儘管沒有發射本國的全球衛星導航體系,但整個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主要還有依靠的是法國的火箭發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有著「發射衛星」的先天地理優勢;法國的衛星製造能力也很突出,可以對外出口大容量高端通訊衛星,其單顆價值可高達十幾億歐元。截至2022年前後,法國在軌運行衛星約85顆。





八、德國



全球衛星地位:德國擁有聞名遐邇的"現代航天之父"。沃納·馮·布勞恩。他是享譽世界的德國著名的火箭專家,對V-1和V-2火箭的誕生起了關鍵性作用。1955年他加入美國國籍。1969年,他領導研製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第一艘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1981年4月首次試飛成功的太空梭,當初也是在布勞恩手裡發明的。



衛星數量:大約74顆




德國是沒有獨立的航天能力的,歐洲國家的航天能力是合作共有的,不歸歐洲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所獨有,歐洲負責航天的是歐洲航天局(ESA,簡稱歐空局),他是在1975年由一個政府間會議設立的,



截至2022年前後,德國約有在軌運行衛星74顆,世界衛星發射曾經排名前十。德國的航天浪潮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愛好者們還建立了星際航行協會。特別是在二戰之後,德國大批火箭與空間技術專家為美蘇所獲得,其中就包括為美國服務的沃納·馮·布勞恩(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重要先驅之一)。




九、加拿大




全球衛星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上較早擁有自己衛星的國家。


衛星數量:大約69顆




加拿大是世界上較早擁有自己衛星的國家,早在1962年就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近年來,加拿大研製的移動服務系統正為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做著獨特貢獻;現在,加拿大在太空資源探測、衛星通信等方面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在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阿根廷




全球衛星地位:阿根廷成為了南美洲空間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阿根廷成為世界上空間用雷達技術第一梯隊。



衛星數量:大約39顆



阿根廷早在1996年擁有了本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阿根廷如今成為了世界上衛星研發技術最發的國家之一,也讓阿根廷成為了南美洲空間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阿根廷是世界衛星發射排名前十國家:事實上,提到人類航天事業,阿根廷往往被人忽視,其實阿根廷在衛星研發方面,一直處於世界前列。早在2020年9月,阿根廷衛星Saocom 1B搭乘獵鷹9號火箭升空。時任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執行主任的勞爾·庫利切夫斯基表示,Saocom 1B這項國家衛星任務的完成,足以證明阿根廷已躋身有能力研發空間用雷達技術的少數國家之列,也讓阿根廷成為世界上空間用雷達技術第一梯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