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魯迅去世葬禮隆重,48年後死因被上海專家通過胸片解密

人間燈火情 發佈 2022-11-11T18:37:06.310104+00:00

1949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的親生弟弟周作人,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魯迅先生的病疑被須藤先生所耽誤》一文。

1949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的親生弟弟周作人,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魯迅先生的病疑被須藤先生所耽誤》一文。

文章對魯迅先生的死因提出了質疑,對於生前為魯迅先生診治的醫生,畫上了一個問號,而直言魯迅先生離世的矛盾,應該被指向為魯迅先生治病的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

這篇文章一下子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讓人們一時間對魯迅先生的死因,又產生了新的懷疑。

針對魯迅先生生前的中日兩國關係,說是一個日本醫生謀害,人們覺得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以來,十分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他對中國人民思想的解放,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他的很多文章,都大膽地批判了封建落後的醜惡現象,讓國人從沉睡中甦醒過來,這無疑與日本人的利益不符。

而且魯迅先生去世的時候,體重僅有76公斤,那麼魯迅先生在生前最後的時間經歷了什麼?而關於他的離世,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

為魯迅先生治病的日本醫生

周建人在文章中披露,魯迅先生的醫生須藤五百三,不僅僅只是一個日本人,他還曾經擔任過日本軍醫官,並且在日俄戰爭中出過力。

而當時在日本有一個侵略團體,名為日本在鄉軍人會,須藤五百三就是這個協會的副會長,毫無疑問,須藤五百三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國主義者。

魯迅先生向來公開反對並譴責,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做出的系列暴行,這與須藤五百三的立場是直接對立的,因而周作人曾勸魯迅先生換一個醫生。

魯迅先生沒有聽從他的建議換一名醫生,一來是他認為須藤醫生對他的病情比較了解,治療起來更為方便,魯迅先生認為中途換醫生不妥。

二來在之前的治療中,須藤確實都能很好地進行治療,沒有過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如此,便沒有再請其他醫生。

魯迅先生與須藤五百三相識是在1930年。當時,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哮喘病久治不愈,別的醫生開藥控制不住,經人介紹,須藤五百三被推薦給了魯迅先生。

由於他看病很有效果,魯迅先生後來生病時也都請他前來看病,一來二去,兩人非常熟悉,須藤五百三也對魯迅先生的身體狀況十分了解。

甚至,魯迅先生在須藤過生日時還會贈送禮物,由此可見,兩人的交情並不一般,而這種醫患關係在過去也都一直相處得很愉快。

魯迅先生日夜堅持寫作,他寫作時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抽菸,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期就開始抽菸,經常停不下來,已經積累成了幾十年的老習慣了。

1936年初,56歲的魯迅先生病情日益加重,他整日裡咳嗽,體重也不斷減輕,甚至最輕的時候只有76斤,這讓他周圍的人都十分擔憂。

那年春天,宋慶齡跟史沫特萊曾介紹美國肺病專家,鄧肯醫生給魯迅先生看病。

經過聽診、叩診之後,鄧肯醫生確診魯迅先生的病情為肺結核病晚期、結核性肋膜炎,並因此提出了治療方案。

鄧肯醫生診斷說,由於魯迅先生現在肋膜裡邊積水嚴重,需要立刻開始治療,而養好了之後,魯迅先生至少可以再活十年,可如果不這樣做,不出半年就會失去性命。

之後,魯迅先生又去另一家醫院,拍了一張X光胸片,結果證實了鄧肯醫生的診斷,而鄧肯先生曾說,治療方法極為簡單,任何一個醫生去做都可以。

魯迅先生還是決定讓須藤繼續為他看病,可據魯迅先生遺孀許廣平回憶,當時須騰並沒有採取積極的治療方式。

他只是給魯迅先生注射一種激素類針劑,雖然表面上病人會覺得舒服一些,但實際上卻並沒有阻礙疾病的惡化。

由於須藤醫生使用的是日本的藥劑進行治療,國內的醫生並不熟悉,所以對於他的治療過程是否有效也無從判斷。

魯迅先生的家人曾向須藤醫生,提出過鄧肯醫生的診斷結果,可須藤醫生對此卻不置可否,堅持認為,只要堅持自己的治療方式就可以效果。

然而,直到過了一個多月以後,須藤才終於承認,鄧肯醫生的話是對的,他在那時才開始抽積水,可是為時已晚。

一天,魯迅先生呼吸急促,整個人不停地出汗與顫抖,十分痛苦,當其他人向須藤詢問病情狀況時,須藤只是說了一句:「過了今天就好了。」

然而,第二天凌晨,魯迅先生已經痛苦無法支撐下去,日本護士用兩隻手使勁搖晃他的胸部,想要讓他的心臟恢復跳動,然而無濟於事,魯迅先生最終離世。

在魯迅先生生命最後的這個夜晚,眼看著魯迅先生的病情十分不容樂觀,可須藤卻從來沒有提出過,要將魯迅先生送至醫院進行急救的建議,只是在家裡等著死亡一步步靠近。

魯迅先生去世是在1936年的10月,這與鄧肯醫生診斷中的半年正好相符。

在魯迅先生去世以後,須藤寫了一張報告記錄他曾經治療的經過,其中他把診斷出肋膜積水的時間寫的提前了,這明顯與事實不符,而且十分可疑。

而引人注意的是,在魯迅先生逝世之後不久,這位須藤醫生就回到了日本,從此再沒了蹤影。

除此之外,在魯迅先生去世以後,人們在須藤的家中發現了電話機,而經過了解,發現其中往來交談的,全都是關於中日衝突的情況。

很難想像一個日本人,一邊關心著自己國家與中國的戰事,另一邊卻能夠全身心地為一個中國的「反侵略鬥士」進行全心治療,種種跡象疊加在一起,人們不可能不懷疑須藤。

魯迅先生離世的真相

由於魯迅先生離世前的治療看起來疑點重重,所以,在料理完魯迅先生的後事之後,周建人就立馬去打聽須藤的下落,可是,當時已然怎麼都找不到這個人了。

按理說,日本人一向都很注重禮節,從來都不會不告而別,更不會在離開之後完全找不到蹤跡,這就讓魯迅先生的死因顯得更加可疑了。

然而既然一直都找不到須藤,而魯迅先生也已經離世,這件事情也就無從查起,慢慢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直到1984年,上海市第一結合病防治院,重新找到了1936年6月15日魯迅先生拍攝的胸部x光片,才終於解開了這件事情的謎底。

1984年2月24日,上海市第一結核病防治院,邀請了一些著名的放射科和肺科專家,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共同研究這張X光片。

而在仔細研究過後,醫院得出了結論,魯迅先生不是直接死於肺結核疾病,而是死於自發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指的是,當時魯迅先生左側肺大庖破裂,使氣體進入了胸膜,最終導致了壓迫肺和心臟面死亡。

至於造成這一疾病的原因,是由於魯迅先生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經常熬夜與工作導致的過度勞累,致使病情快速發展。

而魯迅先生長期大量吸菸,香菸所導致的瀰漫性的肺大泡也降低了肺功能。

魯迅先生一生操勞,他在文學方面的產出是十分高的,在他生病以後,他的家人經常勸他少工作一些,多花點時間休息,可他卻執意要拿起自己的筆。

魯迅先生一生要與之戰鬥的事物太多,無論是封建勢力、腐朽落後的政府,還是面目可憎的侵略者,他一直都以筆為矛,而他捍衛的對象卻始終只有一個——人民。

因為始終都在與醜惡的對象作鬥爭,他的工作往往是沉重而嚴肅的,由於內心牽掛的事情太多,魯迅先生也很難真正舒展自己的心情,這對他的身體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而作為思想界與文學界的大家,魯迅先生一向都很注重提攜青年作家,他在生活方面幫助青年,並在精神方面關心他們的寫作與生活。

經常有魯迅先生的讀者或者青年好友,來到他的住所,往往一聊就是半天,而這使得魯迅先生的體力耗費了很多。

有人關心他的身體,認為他應該減少與外界的交流,可魯迅先生總是不肯放心,凡事仍然堅持要親力親為。

曾經有人感嘆魯迅先生驚人的生命力,他看起來那麼有力量,就連魯迅先生的鬍子都是豎著的。

可作為凡人,魯迅先生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當他為了事業付出了全部的力氣,他留給自己的也就所剩無幾了。

因而,有看法認為,魯迅先生的離世是因為他一直勞碌過度,而且生活習慣並不規律。這個看法在根本上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卻不是全部。

隨著醫生進一步分析,他們發現,這種疾病並沒有那麼可怕,即使在當時也並不是不治之症。

甚至,如果醫生發現了魯迅先生的病情,然後及時進行醫治,那麼這個病是完全能夠被治好的。

而且,當年鄧肯醫生也曾診斷說,魯迅先生的病交給任何醫生進行治療都可以,那麼顯然這個病並沒有那麼複雜,可須藤卻做出了非常不同於常人的診斷結果與治療方式。

至此可以確定,不管當時須藤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對魯迅先生的誤診都是事實,而正是由於這一誤診,直接導致了魯迅先生的逝世。

斯人已逝,我們對於當年的事情或許還存有懷疑,可卻改變不了魯迅先生早已離世的事實,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永遠懷念魯迅先生。

我們永遠懷念魯迅先生

1936年的10月22日,上海的街頭,擠滿了前來為魯迅先生送行的人群,在這些人當中,有人西裝革履,也有人穿著帶有補丁的布衣,有頭髮花白的老人,也有由父母牽著的幼童。

群眾們相互攙扶著,默默走在一起,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為了同一個目的。

大量的群眾,自發地跟著魯迅先生的靈柩,走了數十里的路,甚至一路送到萬國公墓,仍有很多人不願離去。

當時的國民政府,特別派遣了上海市長吳鐵城,親自前往魯迅先生追悼會前往悼念,而上海市政府也特批了十萬法幣,以慰問魯迅先生家屬,這種待遇甚至是國家領導人才會有的。

魯迅先生的葬禮,是由宋慶齡女士親自帶頭主理的,她個人出資承擔了魯迅先生的靈柩與墓地,而對於整個葬禮更是沒有半點馬虎與隨意。

宋慶齡在魯迅先生生前就與他私交甚好,她多次表達對魯迅先生為人與文章的喜愛與讚美,而當魯迅先生生病以後,她一直都很關心魯迅先生的病情。

魯迅先生去世那年,國共兩黨的矛盾正是十分尖銳的時刻,可當魯迅先生離開人世,國共兩黨的領導人都發來了唁電。

共產黨方面,根據毛主席的提議,一共發表了三封唁電;而國民黨方面,蔣介石為魯迅先生敬獻了花圈,宋慶齡作為抬棺人,出席了葬禮。

當時,出席魯迅先生葬禮的有各界名流,很多人甚至在魯迅先生生前與其相交甚少,但內心卻對他懷有極大的仰慕與尊敬。

魯迅先生的逝世,令社會各界都非常悲痛,而在魯迅先生長期付出的文學界,更是產生了極大的震動。

胡風、巴金、黃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還等人,作為文學界具有重量級地位的大家,都親自出席了魯迅先生的葬禮。

而無數的青年更是悲痛不已,魯迅先生曾對中國的青年有無數的期待與鼓勵,中國的青年也視他為中華民族的脊樑,視他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當他離世的消息傳出以後,很多在北京的學子,甚至是外地的學子,都紛紛跑到萬國公墓去弔唁魯迅先生,送魯迅先生最後一程。

在魯迅先生的悼念會當天,由蔡元培先生親自主持,他是中國近代教育界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同時與魯迅先生一直走在革命道路上的建設者與領路人。

在那一天,還有曾與魯迅先生共同參與革命建設很多好友們,都來到了現場。

沈鈞儒為魯迅先生致悼詞,宋慶齡、胡愈之等人發表了演講,而為魯迅先生扶靈的則有聶紺弩、胡風、巴金、張天翼等人。

最後,在一陣淒涼的輓歌聲中,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幟,被蓋在了魯迅先生的棺木上,而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大字「民族魂」。

魯迅先生當之無愧可以被稱為「中華民族的靈魂」,他一生致力於推動民族的進步與覺醒,面對舊社會的各種落後現象,是他勇敢而又清醒地站了出來,向舊社會搖旗吶喊,他的聲音振聾發聵。

當石板被蓋上,最終黃色的土地覆蓋住全部棺木時,萬國公墓上空響起無數人的痛哭聲,和斷斷續續的《安息歌》歌聲。

整個葬禮規格很大,這是因為魯迅先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影響力,他在中國近代社會與思想界的作用無人可以替代。

在魯迅先生被安葬以後,上海報紙上刊登了徐廣平寫下的哀詞:「悲哀的霧團籠罩了一切,我們對你的死,有什麼話說。你曾對我說,『我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

你不曉得什麼是休息,什麼是娛樂,工作工作,死的前一天還在執筆。如今,希望我們大眾鍥而不捨,跟著你的足跡。」

許廣平的這番話,既訴說了對魯迅先生最崇高的敬意與無比的懷念,更說出了魯迅先生的心聲。

他一生都像一個戰士一樣,從未停止過工作與戰鬥,他帶領人民一路前進,如今他雖然離世,可他卻希望人民永不停下前行的腳步。

建國後,毛主席曾對魯迅的精神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毛主席評價魯迅先生主要有三點精神,其一是他的思想與政治的先進性,其二,他的鬥爭精神,最後一個是魯迅先生的犧牲精神。

魯迅先生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他站在整個時代的前沿,高瞻遠矚地指出中國未來的前進方向,要求不斷地進步與革新。

而且,魯迅先生的鬥爭是毫不留情面的,他批判敵人,也更加深刻地批判自己,他時刻以清醒嚴肅的態度審視自身,甚至於他熱愛的民族與社會。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需要魯迅,這是因為,作為一個民族,我們只不斷前進,不斷革新,才能進步。

而但凡是進步,就必然是會面臨痛苦的,我們不能迴避痛苦。在近代中國,魯迅先生最是直接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讓我們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現如今,魯迅先生的作品仍然保留在教科書上,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學習與了解。

我們民族追求進步的決心,將永遠在青年一代得到保留,永遠燃燒不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