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行月球》獨行100天,看持續emo的電影人如何自救?

深度文娛 發佈 2022-11-11T18:58:15.659861+00:00

截止10月31日,《獨行月球》的票房已經達到31.02億,成為2022年下半年的票房王者。《獨行月球》票房「獨行」的背後,是整個電影市場的低迷慘澹。

截止10月31日,《獨行月球》的票房已經達到31.02億,成為2022年下半年的票房王者。支撐這部電影超高票房的,則是其超長待機的放映周期。

這部電影從7月29日上映以來,已經霸屏將近百天。《獨行月球》票房「獨行」的背後,是整個電影市場的低迷慘澹。


撤檔、延放映、轉賽道

電影人的花式自救之路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就摁下了減速鍵。

而邁入2022年之後,在影視寒冬、監管嚴格、疫情頻繁多點散發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電影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

為了在漫長的凜冬中生存下去,電影人也開啟了花式自救指南。

首先便是讓人應接不暇的撤檔操作。

在今年的幾個重要黃金檔,都有不少電影因為疫情造訪而宣布撤檔,擇期選擇其他時間上映,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觀影人數。

清明節期間,由朱一龍主演的《人生大事》,由趙今麥、林一主演的校園青春片《一周的朋友》,由周冬雨、宋小寶等主演的抗疫片《你是我的春天》和由劉青雲等主演的港片《神探大戰》等紛紛宣布撤檔,傳統意義上的「清明檔」幾乎銷聲匿跡。

五一檔期間,多地電影院面對疫情的反覆終於還是 「啞了火」,電影撤檔潮來勢洶洶。《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哥,你好》《檢察風雲》《您好,北京》《保你平安》《遇見你》《迷你世界之覺醒》《我是霸王龍》共8部影片選擇撤檔。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2五一檔(4月30日-5月4日)總票房(含預售)為2.95億元,和往年動輒20億的票房相比,堪稱慘澹至極。

而和臨時撤檔相對應的,則是影片的極限定檔。

一些電影在前期宣發預熱尚不充分的情況下,直接選擇定檔,速度之快讓觀眾和業界都感到猝不及防。

這一現象在今年的中秋檔尤為明顯。2022年9月2日上午,業內突然流出了《哥,你好》將空降中秋檔的傳聞。隨後當天下午《哥,你好》官方微博宣布定檔9月9日。而此時,距離上映不過一周時間。

這種極限定檔毫無疑問減少了影片的宣發成本,然而影片最終票房則是在內容播出後,通過觀眾的反饋才能有所呈現。

一些電影上映後在感知到大眾強烈的觀影意願後,常有延長檔期的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攫取電影票房的長尾流量。

今年春節檔的《長津湖之水門橋》便是如此。《長津湖之水門橋》於今年大年初一,2022年2月1日上映,在斬獲不俗票房之後,影片宣布延長檔期至3月31日,而在其放映接近尾聲時,影片宣布再次延長檔期到6月30日,上映期長達近半年之久,為此前之所未有。

而不少國外引進的科幻巨製也採取了延長檔期這種做法。

譬如今年4月8日上映的《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一開始將檔期延長至6月7日,隨後又再次將檔期延長至7月7日,同樣也經歷了兩次延檔,展現出電影人為了票房自救出的種種努力。

2022年,即便是觀眾也能感受到一個很明顯的現象,目前口碑較好的影片在同期上映的電影中,票房占比越來越高。某種意義上,疫情已經把電影市場票房中的「二八效應」加速為「一九效應」了。

而除了在電影檔期上進行動態調整外,在監管日趨嚴格的當下,不少電影導演都開始選擇拍主旋律、重大革命題材電影,一方面是出於影片題材過審更有保障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更容易申請資金項目扶持。

還有一些電影人則直接轉換或擴容賽道,如轉戰電視劇賽道,為自己多添一重保障。就連知名電影導演王家衛近年來也一直在精雕細琢電視劇作品《繁花》。


虧損、裁員潮、增長乏力

亟待走出院線依賴的電影人

疫情深刻地影響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同樣也重塑著電影業生態。它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電影製作與宣發節奏,倒逼電影人作出改革與創新。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從結果來看,無論是臨時撤檔還是極限定檔,無論是轉換題材還是擴容賽道,這些自救方式雖然能帶來一定的改善效果,卻仍不能從根本上驅散電影業瀰漫的迷霧,因而也無法拯救電影人宕到谷底的EMO心情。

2022年10月29日,曾經輝煌多時的影業巨頭華誼集團披露了三季報,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96.69億元,同比下降7.7%;實現歸母淨利潤11.38億元,同比下降54.5%,虧損顯著。

對於營收的下降,華誼兄弟稱,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合併範圍較上年同期有變化,影片上映收入、影院票房收入減少所致。

與此同時,華誼兄弟還發布《關於公司宣發業務及人員調整的通知》,宣布公司將調整宣發業務模式,精簡宣發團隊。公司表示,經歷了連續多個財年的緩慢增長乃至負增長,公司面臨著很大的經營挑戰。

昔日的影業巨頭,今日已經要通過裁員這種方式來在寒冬中生存下去。而對於大量腰部及以下的電影製作方來說,生存則更為艱難。

究其根本,電影人所採取的種種自救措施之所以收效甚微,在於電影本身是高度依賴院線收入的影視製作內容。

相比於電影業,當下的電視劇產業已經大踏步地邁進了視頻平台占主導的制播年代,「小屏經濟」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收費模式。

電影由於其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敘事手法與蒙太奇式的拍攝風格,則更適合在大熒幕上觀看,在後期的分發銷售上,小屏收入只是其薄弱的一環。

因此,當電視劇產業伴隨「宅家經濟」猶能在疫情下發展並穩定輸出爆款的情況下,電影業卻始終裹足不前。


轉型、突圍、小屏競合

打通線上C端收費模式的新策略

毫無疑問,電影的製作方式與分發銷售決定了院線始終是其放映的主流渠道,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形勢下,電影人也應該與時俱進,做出權宜之計的調整,嘗試從線下的C端付費銷售轉向線上的C端付費模式。

譬如《獨行月球》在經歷了超長時間的線上放映之後,在10月下旬登錄愛優酷騰長視頻平台,並開啟了會員付費觀看模式。這種線上C端付費的模式,也為電影持續貢獻了一部分票房。

而從長遠來看,當用戶的觀影習慣已經被疫情深刻改造後,電影業也應該與時俱進,探索更多元的電影放映模式。

一方面電影應當持續深耕院線市場,但同時也應該在被動做出調整檔期這種舉措外,制定更加靈活的放映政策,一些具有區域特性的中小成本影片,可以採取動態區域發行模式或者影院保底模式。

2020年影院復工初期,《八佰》曾針對 「特殊」影院小範圍實行過影院保底。

該模式以2019年度影院總票房為基準,對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影院實行分批次點映和正常分帳,而對年票房不足200萬元的小型影院實行預交保底費換取放映資格的保底分帳,保底金額為該影院上年度實際票房×3.5%。

另一方面,院線電影也可以更新觀念,研判和長短視頻平台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同樣是在2020年疫情剛剛發生之際,徐崢把原定於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囧媽》的版權以6.3億元賣給了字節跳動,並正式在字節跳動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以及歡喜首映等線上平台免費播出,成為足以載入電影商業教科書的三贏舉動。

在此之後不少電影持續開展了和長、短視頻平台的合作,「院轉網」成為電影繞不開的話題。

與此同時,網絡電影也在不斷發力成長。不同於剛剛起步時,約等於「粗製濫造」代名詞的網絡電影,現在的網絡電影在懸疑、恐怖等體裁方面無論是故事架構、場景渲染還是人物性格塑造都已經非常成熟,分帳票房也成績喜人。

2022年,暫居年度分帳冠亞季軍的《陰陽鎮怪談》《大蛇3:龍蛇之戰》《開棺》三部作品分帳票房均達到了3000萬以上。而這一數值對於中小成本院線電影來說也格外可觀。

目前長視頻平台也一直在探索單片付費、雲影院的模式,而觀眾也更傾向於為優質口碑的影片買單。

目前「院轉網」的優質影片的供應量是不足的。而從網絡電影的題材布局來看,也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缺口。

如果原有製作院線電影的團隊願意加入線上這一賽道,相信既能為長視頻平台帶來新的付費會員,同時也能提升影片票房,實現新的雙贏。

相比於美國好萊塢成熟的工業化、流水線作業式的電影製作模式,目前國內的電影業生產依然較為傳統,生產、研、投、制、宣、發各個環節都有待成長。電影業「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模式目前雖未形成,但一定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危機之下奮力開新局,將成為電影人未來一段時間內共同的課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