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70多歲老人創業,大談80多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什麼樣的精神

雲淡風輕alon 發佈 2022-11-11T22:01:16.383841+00:00

2003年,也是75歲的褚時健在哀牢山種橙子的第二年,王石去看他,說:「橙子掛果需要六年,六年之後他就80多歲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創業,大談80多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啊!」自此以後,每年都去哀牢山看褚老成了王石的習慣。

2003年,也是75歲的褚時健在哀牢山種橙子的第二年,王石去看他,說:「橙子掛果需要六年,六年之後他就80多歲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創業,大談80多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啊!」自此以後,每年都去哀牢山看褚老成了王石的習慣。

縱觀中國房地產行業,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萬科集團都是排得上號的,從當初一家小貿易公司起步,轉型發展成為如今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萬科集團驚人的成長過程里充滿了其創始人王石的影子。

1980年,王石參加了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有了跟各個行業打交道的機會,眼界得以開闊的同時對於商業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在這裡工作了幾年後,王石最終下定了創業的決定,正式辭職下海經商。

眼光獨到的他初次試水就選擇了倒賣玉米,1984年的時候,他在馬路上騎自行車,走著走著,發覺深圳路邊有一個鋁製的很大的玉米儲藏罐,便上前去問:「你這玉米從哪來的?」 而那個儲藏罐倉庫是正大集團的。正大集團的人就跟他講說,「我這個玉米是從泰國弄回來的。」 王石就很奇怪,去問他們「兄弟,你知道嗎?中國有一個地方玉米很多。在東北有很多的玉米,你幹嘛從泰國運回來,不從北大荒,從黑龍江運到深圳來呢?」

正大集團的人跟他講說「在中國,玉米是一個戰備物資,如果從黑龍江運到深圳,那條鐵路是需要國家指標來批的,我拿不到這個指標,所以沒辦法,只能從泰國運過來。」

王石一聽馬上說道:「我可以,我能夠幫你從東北運過來,你要不要?」正大集團的人說:「你貴姓啊,你怎麼能夠運過來呢?」王石說:「你不要管,我來弄。」

於是王石就找到一個賣玉米的商家,先賒帳把玉米賣給那家公司。就這樣,王石從中賺了300萬。如果不是因為有背景,也許那個商家根本不會答應王石賒帳的做法。後來,王石用賺到的300萬元在深圳成立了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除了做進口儀器生意,王石還利用關係和人脈去做其他業務,比如服裝、手錶、飲料等等,總之就是什麼賺錢做什麼,就這樣,王石從中間商那裡賺取了大量財富。

1991年,王石的萬科在深圳交易所正式上市,它也是眾多房地產公司中最先股份化,最早上市的公司,王石也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彼時的萬科是一家主營視頻器材的貿易公司,但是敏銳的商業嗅覺讓他將眼光鎖定在了房地產行業,就在萬科公司正式更名的同年十一月,公司在王石的主持下參與了深圳威登別墅地塊的土地拍賣並在競爭中勝出,借著國家鼓勵大型國企股份制改革的東風。

除此之外,萬科的經營模式,也有著超前的理念。在王石的帶領下,萬科一直以多元化模式為原則進行的運營發展,也正是因為如此,萬科的存在在其它公司,眼中是異類般的存在。

曾經有人問長王石:「你最尊敬的企業家是誰?」王石沉吟了一下,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爾.蓋茨或李嘉誠,也不是房地產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個老人,一個跌倒過並且跌得很慘的人,他就是褚時健。

王石回憶,第一次面見褚時健是在2003年夏

天,那天剛攀登完珠峰的王石,帶著褲腿上的泥點子驅車9小時看望了褚時健。這趟見面被王石描述為:「像拜神一樣。」

王石說:那天他身著圓領衫,皮膚黝黑,戴一副寬邊墨鏡,像一位即將退休的探長。他腰杆挺得筆直,根本不像一位近76歲高齡的老人,更何況經歷了那麼大的人生挫折。當時他正和一個人討價還價。那個人幫他修水泵,開價80元,褚廠長說:「最多給你60元。」他倆就圍繞著80元還是60元討價還價。想想看,他曾經是多麼叱吒風雲的人物啊。

之後我們開始聊天,我很好奇地問他:「您前後做的事情差別太大了,我相信您能搞成,但有一點不明白,既然種橙子,為什麼不引進國際上很好的橙苗,而是從湖南引進種苗呢?」 他就給我講道理說:哀牢山的土壤怎麼樣、氣候怎麼樣,我一定能種過他們。」

之後又大談掛果之後是什麼情況,又說這種橙子怎麼怎麼好,我就問他「掛果要多長時間」,他說要六年。我當時一盤算,六年之後他就80多歲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創業,大談80多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啊。要是換作我,在遭遇事業和家庭雙重打擊之後,還能表現得像他這樣堅強豁達嗎?內心對他的敬佩不禁又深了一層。

2012年11月,褚橙第一次通過電商平台售賣,20噸橙子3天就被搶個精光。一時間,「褚時健種橙子了,賣到北京了」成為一個火爆的話題,這個話題喚醒了大家心底的記憶。褚橙的脫穎而出,是褚時健對產品精益求精的認真態度的最好回報。王石說「褚時健是中國當下社會難得的有著匠人精神的企業家,的確如此。」

當王石再次見到他時,哀牢山漫山遍野已經種滿了黃澄澄的冰糖橙,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他晚年奮起抗爭命運的故事,隨著一顆顆「勵志橙」送往全國各個角落。記得那一面,他似乎多了些白髮,腿腳也不似幾年前那樣靈便,但聲音洪亮依舊,腰杆還是挺得直直的。這一年的拜訪中,王石作為主持人,提問褚老「對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創業有什麼建議?」褚時健提出了三個「要訣」:一是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二、要認真,不怕任何困難。三、要有耐心,一錘子打不出一個結果來。

在這次會面之後,王石給了褚時健最廣為流傳的評價:「跌到最低點的反彈力」。這句評價把褚時健重新推到公眾視線中,也成為這之後十多年國內媒體報導褚時健的主調,從那一天起,王石成了最了解褚時健的人之一。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相差23歲的褚時健和王石能成為朋友呢?以他們的閱歷和理解力,非同類者應該是很難成為之交朋友的,褚時健和王石儘管年齡有較大差距,但都是在改革開放最熱火的80年代,90年代身先士卒體驗過中國社會從舊體制到新體制之間的各種喜悅,焦慮,和痛苦,兩個人身上的鬥志和活力卻全然不像自己的真實年齡,這是一種真正的強者之風。

褚時健在公開場合說「我和王總對企業的很多看法都很相同,我了解過萬科,我很欣賞王石治理企業的風格,他能力很強。」私下裡卻說:「我和王石君子之交,我非常信任他。」

2015年到2016年,王石面臨「寶萬之爭」,褚時健也一直在精神上給予王石鼓勵和支持,「王石老弟:這件事讓我比較焦心,但我相信你能把它應對好。」

2018年1月23日,在「回歸未來」跨年之夜上,王石回憶從褚時健身上獲得的人生經驗,他說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在公眾眼裡,褚時健不知不覺已經成為勵志領袖,和精神教父,他的人生經歷成為有效鼓勵後輩的財富。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企業家精神,依然為人津津樂道:走過輝煌,落入谷底,又重新站起,觸底反彈。

作為成功的企業家,王石把萬科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企業帶到巔峰,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龍頭。其間也經歷了很多,但褚時健這種人到晚年跌落谷底,最後奮然一躍,重新站在巔峰的創業精神深深影響了他,也影響了很多創業者和不甘屈服的人。

褚老去時候,王石曾在微博發文:「每年褚橙飄香,必如期而至。褚老於我,如榜樣,如兄長,更如摯友。喧囂一生,剛硬滄桑,終歸清淨。」而王健林這樣評價褚時健:「先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風雲人物、中國優秀企業家的代表,先生的創業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企業家為中國經濟發展努力奮鬥。」俞敏洪緬懷說:「您用您的一生闡釋了什麼叫真正的企業家精神,什麼叫頂天立地大寫的人。」

這麼多企業家都願意去接近褚時健,尊敬他,學習他。足以證明他已經達到了頂點,氣度影響格局,行為決定習慣,態度和認知決定行為,褚時健的道與術,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