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上億,但男裝卻不好賣?海瀾之家「全家人的衣櫃」是未來嗎?

投資家網 發佈 2022-11-11T23:23:21.944734+00:00

多年來,衣食住行已經成為所有人每日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在衣上面,如今的人們追求的時尚和潮流都是一流的。

多年來,衣食住行已經成為所有人每日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在衣上面,如今的人們追求的時尚和潮流都是一流的。作為最初專攻男裝服飾的各個品牌服裝如今也開始慢慢轉型了,比如海瀾之家,如今已經開始從「男人的衣櫃」向著「全家人的衣櫃」轉型。

上個月底,海瀾之家發布了關於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前3季度公司的營收是136.75億元,歸母淨利潤17.49億元;並且,在第三季度上的營收和利潤都實現了雙增長,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59億元,同比增長3.43%;歸母淨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19.19%。如今可以看出,目前海瀾之家在疫情下,全面改變自己品類模式後的效果。

如今的海瀾之家,在我國的男裝市場上仍舊占據了有力的地位,有機構統計,海瀾之家連續8年男裝市場占有率第一。但是,男裝真的好賣嗎?

今年7月份,海瀾之家的門店大量關閉,市值大量蒸發,儘管之前海瀾之家為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包括連續請了林更新和周杰倫代言,但是營銷取得的效果不錯,然而,衣服在年輕人的面前依舊不好賣。

而且,海瀾之家在營銷上的費用非常多,光是在從2014年起,海瀾之家每年廣告支出便從沒少於5億。而2016年到2019年,4年間,海瀾之家的銷售費用支出從14.23億元增長至24.67億元。2022年的半年報中,公司的銷售費用仍然占據大頭,達到了17.76億元,同比增長22.94%,占總營收比達到18.67%。

雖然說起來,海瀾之家的營銷做得是非常對的,在年輕人的眼中也做得很好,但是海瀾之家做的是輕資產,它的重點是營銷,其實它的貨物大多數都是來自供貨商,更多的時候,海瀾之家扮演的是代銷的角色,他並不是產品的所有者。甚至因為設計和產品都是外包的,連自己的研發都不需要投入,也不需要去設計。看看2017年到2019年的財報上,海瀾之家在投入研發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504萬元、4902萬元、6774萬元。雖然說連年都在上漲,但是同期銷售占比均不足3%。

品牌也不要指望代工廠能搞出什麼樣的新花樣,要是代工廠能自主生產設計,開個網店也比這樣做得好。像是市面上很多網紅店,基本上都是設計師設計的給對方供貨,錢貨兩清的。尤其是基本上衣服都是一年一個潮流,甚至一個季度一個,換得非常快。而且,海瀾之家的30%的訂貨款是吸引不到那些能做設計的人和工作室的,只能找代工廠來生產。

而代工廠沒有設計都是模仿,反正貼的也不都是生產商的標,背鍋找事的先找海瀾之家。所以,當消費者懷抱心情去看海瀾,結果都是老舊產品,就沒人再想買了。

從2021年開始,海瀾之家開始布局多層類、全品類的多品牌矩陣,而今年大多數的門店已經開始實行這樣的動作,包括旗下還有聖凱諾(SANCANAL)、海瀾優選(HEILAN HOME)、OVV、黑鯨(HLA JEANS)、男生女生(HEY LADS)、英氏(YeeHoO)、HEAD(海德)等品牌,業務已經全面覆蓋到男裝、女裝、童裝、職業裝、家居服和家居用品等細分領域,為了打出自己的新風格的產品。

如今的海瀾之家已經全面推進以購物中心為主的直營門店拓展,保障門店效益與運營質量。光是截止到9月底,如今海瀾之家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甚至包括海外東南亞市場的連鎖門店高達7841家,其中直營門店1390家,加盟及聯營店6451家。這些年海瀾之家已經在擴大自己直營店的門店,已經占比全部門店的15.52%。

但是,門店雖然一直在增長,然而,海瀾之家仍舊有大量的庫存沒有辦法處理掉,基本上按照數據上,光是2016年至2020年的庫存商品價值,基本都在80億左右。看看每年營收百億左右,但是負債也是百億,而庫存依然近百億。雖然是三角形,但是庫存已經成為海瀾之家目前最重要的問題。

而海瀾之家打得不打折的人設,賣不出去的只能退回供應商,供應商想出貨,只能便宜低廉地處理,也就是很多在網上出現的各種海瀾之家的低價服裝泛濫,導致只要知道是「剪標」的衣服基本都跟「海瀾之家」有關,於是惡性循環就形成了。而讓很多購買的消費者也不再喜歡海瀾之家,畢竟自己高價買的和別人打一折買的都是一樣的貨物。

為了改變高庫存的現狀,海瀾之家也在不斷地努力,包括在新設計的年輕款是很受年輕人歡迎,但是海瀾之家的問題並不只此,因為多年加盟和依靠供應商的問題,自己做設計的海瀾之家是苦難重重,如果你做出改變,那麼這些跟你相關的利益方怎麼辦?但是,不改變早晚就是沉船。

而如今海瀾之家為什麼突然要發展多樣化品牌,就是為了加強對產品的控制,也是為了改變現狀,他不是不想改變是沒有下定決心去改變。因為之前的輕資產模式,畢竟貨物都不是自己產的,拒絕不掉的。

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突然增長93.75%,為1.32億元,首次在三季度突破億元研費關口,凸顯出公司對科研創新的重視。也表明海瀾真的要開始動手術了,要決心改變了,但是,已經失去的商譽還能再賺回來嗎?

所以,你覺得海瀾之家多久能改變自己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