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通道,藥店不想做了?

賽柏藍 發佈 2022-11-13T18:57:35.281742+00:00

來源 | 賽柏藍特約作者 | 大可編輯 | 鄭瑤雙通道藥房是藥房在獲得醫保資質的基礎上,獲得了雙通道目錄內藥品報銷的資質。雙通道藥品目錄,是各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的符合本省實際需求的,可以在藥店端統籌結算的藥品目錄。01 為什麼有產品不願意進入雙通道目錄?

來源 | 賽柏藍

特約作者 | 大可

編輯 | 鄭瑤


雙通道藥房是藥房在獲得醫保資質的基礎上,獲得了雙通道目錄內藥品報銷的資質。雙通道藥品目錄,是各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的符合本省實際需求的,可以在藥店端統籌結算的藥品目錄。


01 為什麼有產品不願意進入雙通道目錄?


雙通道目錄的產品可以在雙通道定點藥店統籌結算,省去了進院准入的一系列麻煩,作為工業企業來說,是不是都希望產品能進入這個目錄呢?答案是否定的,這個需要按照產品的實際情況來看。


藥品零售行業一直在期待的就是醫保支付的打通,可以在藥店統籌結算。對於適合在藥店銷售的藥品顯然是被熱烈歡迎的,然而對於在醫院銷售的醫保乙類產品,尤其是注射劑,有的並不希望進入「雙通道」這個目錄。


原因在於:


第一,有些省份對雙通道目錄內的產品分類管理,會把其中一部分的報銷比例確定為低於普通醫保乙類藥品的報銷比例;


第二,很多醫院為了方便管理,對於雙通道目錄內可以在院外報銷的產品,暫停了院內使用,這讓需要長期注射使用的產品,患者在使用時非常不方便;


第三,某些省份也有系統原因,導致雙通道產品無法刷卡的情況,因此有企業選擇退出。


如上圖中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被納入雙通道報銷目錄之後,在醫院的使用反而受限制,不得不主動申請退出,轉為普通醫保乙類,以繼續能在醫院使用;而之前江西省發生的一些因不能報銷導致的企業主動申請退出雙通道目錄的,更主要的原因還是考慮藥店與醫院報銷比例不同。


02為什麼不是所有的藥店都願意成為雙通道藥店?


按常理,藥店擁有雙通道資質就可以讓患者在藥店使用統籌帳戶結算,直接支付自付部分,有這樣的資格一定會有很大的優勢,有些藥店削尖腦袋也要拿下,有些藥店卻不願意嘗試,主要是顧及什麼呢?


其實,今年以來,主動放棄普通醫保藥店資質的藥店就已經出現,這在之前是很難理解的,放棄醫保資質,意味著患者來買藥只能是自費,不能刷醫保卡,藥店為什麼連醫保資格都不要了。


箇中原因也透露著藥店的無奈。有些地方規定,醫保藥店只能銷售醫保目錄內用藥,或者規定必須銷售藥品,這樣保健品、耗材、醫用食品等高利潤或者帶來更多客流量的產品不能經營。僅靠醫保藥品,藥店無法維持經營,是藥店主動退出醫保的原因之一。


還有些是因為當地要求藥店對一些藥品(如集採藥)實行與醫院一樣的零差率,對於大型零售連鎖藥店還好,品類多、門店多、足以支撐,而單體店、小藥店很難與之競爭,只經營自費藥雖然會損失需要刷卡購藥的客流,但至少還能維持日常運轉。


雙通道的資質也是一樣,並不是所有藥店都趨之若鶩。雖然因為看到了這一領域廣闊的市場以及能夠與現有資源的聯動,頭部的大型商業企業、網際網路企業、資本加持下的新興創業企業對雙通道資質非常青睞,而作為單體藥店、區域中小型連鎖,這個時候再去開始做雙通道藥店已經是為時已晚。


它們資金上無法與大企業抗衡,也沒有獲取新產品的能力,同時雙通道目錄內的產品,在零售端的毛利遠遠小於普通OTC產品,還要面對更加嚴格的監管並繳納一定保證金……這些對於中小型連鎖或是單體店來說,使得雙通道的資質就像雞肋,收益是遠遠小於壓力。


所以雙通道藥店雖然好,能夠經營起來還是很不容易。


03國談藥品就是雙通道藥品嗎?


單獨列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實際工作中經常會有人混淆二者。國談是指國家醫保局組織專家,與藥企面對面談判,以期望降低藥價。由於被談判的藥品往往價格高,集中在腫瘤與罕見病藥物,談判之後的降價幅度比較大,因此每年的新聞都會對部分談判環節有報導,社會影響大。能夠進入到談判目錄內的產品通常是療效確切、臨床必需、價格較高的產品。


企業如果希望產品儘快進入醫保目錄內享受報銷,就會有意願與醫保局進行談判,每一年國談之前的幾個月,也是各大企業的政府准入部門最忙碌的時間。談判成功的藥品就會進入到醫保目錄內單獨列出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這樣一個目錄,而且談判價格需要保密,在文件中以星號代替。


為了讓國談藥品更好地落地執行,國家醫保局與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通過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都可以購買並報銷,來保證談判藥品的供應問題。


雙通道的政策是因國談藥品而出台,但是雙通道管理的藥品與國家談判的藥品是兩回事。納入雙通道管理的藥品,是由省級醫保行政部門確定,需要考慮本地區經濟情況、醫保基金承受能力、患者用藥需求等因素,並且可以定期調整。


所以就會出現有些國談藥不在當地的雙通道管理目錄內,而有些非國談藥卻依然可以在當地的雙通道定點藥店報銷。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除了國談藥品,對符合要求的門診特殊慢病藥品也會納入雙通道目錄;青海省將本省醫保目錄中的腫瘤靶向藥均列入雙通道目錄;廣東省的雙通道目錄納入了中成藥,湖南省的雙通道管理需要企業申報,專家論證。所以,雙通道藥店需要拓展的是雙通道目錄內的藥品,不應僅僅是看國談藥品。


04為什麼都說雙通道藥店不賺錢還都要做呢?


有人不願意做,就會有人願意做,雙通道藥店這條路,現階段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單體藥店來說實在是很難,如果現在想入局,就更是難上加難。


三四線的地區,頭部企業還沒有進入的地區,還會好一些。雙通道藥店毛利低、要求高:對藥店的位置有要求導致租金高,對藥師的服務能力有要求導致人工成本高,醫保對藥店的資金使用與藥品管理有要求導致財務成本高,企業對藥店的服務能力有要求導致管理成本高。


相對應的,由於患者大部分是帶著處方過來指定購買,企業不會對藥店投入過多的資源,給予藥店的毛利比普通OTC藥品低幾倍,使得雙通道藥店的經營基本是微利,甚至賠本賺吆喝。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有眾多的頭部企業要去做這件事呢?


其實他們是看到了這樣一個方向:雙通道藥店未來也會成為處方流轉的承接藥店,打通醫保支付之後,患者直接在藥店結算自付部分是未來藥品院外銷售的理想模式。


同時,雖然大部分的藥品利潤低,但是營業額高,還是足以撐起藥店經營的盤子,這就使得有很多雙通道藥店同時會經營普通的OTC藥,用獲得的利潤貼補利潤低微的高值藥;第三,這一類產品能夠為藥店帶來更好的現金流,客流量、進而可以裝入如保險、檢驗檢測等其他項目,帶動其他如特醫食品的銷售……這些都是在這個領域裡耕耘的人看重的部分。


未來的雙通道藥店也不會僅僅就是一個賣藥的場所,隨著眾多人的努力,市場的規範,藥店的價值也會越來越凸顯,市場也會由現在的膠著競爭走向有序的狀態,藥店的利潤會趨向正常,藥店的議價權也會越來越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