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緒療法(RET)——治療策略

口袋心理學小課堂 發佈 2022-11-13T19:02:22.179094+00:00

作為幾種主要的治療理論取向之一,認知療法(有時也稱認知行為療法)是當代吸引了眾多諮詢師的一種取向。對這一取向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心理學家不只一人,也不是一批人團結在一起協同努力,而是由許多人各自相對獨立地發展出各自的體系。隨著這些體系的成熟,人們發現它們有著相同或相近的取向。

作為幾種主要的治療理論取向之一,認知療法(有時也稱認知行為療法)是當代吸引了眾多諮詢師的一種取向。對這一取向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心理學家不只一人,也不是一批人團結在一起協同努力,而是由許多人各自相對獨立地發展出各自的體系。隨著這些體系的成熟,人們發現它們有著相同或相近的取向。一般認為,屬於這一取向的有埃里克·伯恩的「相互作用分析」(TA),梅欽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貝克的「認知療法」,埃利斯的「理性—情緒療法」(RET),以及格拉塞的「現實療法」。

在這些體系中,埃利斯的「理性—情緒療法」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認知—行為」取向的色彩也特別突出。RET正好是作者本人主修的療法,所以我把它作為一個代表進行詳細的介紹。歡迎朋友們私信或在評論區討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成長和進步。

我們在

理性—情緒療法(RET)——治療環境與形式

介紹了RET的治療環境與形式,今天我們來聊聊

RET的治療策略

埃利斯認為,理性—情緒療法有兩種形式:一般性的和選擇性的

一般性的理性—情緒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同義,而選擇性的理性—情緒療法在許多重要方面都有其獨特性。

在選擇性理性—情緒療法中,主要目標是幫助求助者追求長遠的基本目標和儘可能有效地接納自我、忍受一些不適的的生活環境。選擇理性—情緒療法的諮詢師們可以幫助求助者掌握一些技巧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失調。為鼓勵求助者在人生觀方面有所改變,諮詢師應採用以下的策略。

1,情緒和行為失調是由於認識上的先入之見,這些認識以絕對化的形式出現。諮詢師可訓練求助者仔細觀察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並尋找到觀念上的根源。

2,人是有自我決定能力的,他們可以選擇有效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如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不合理的認知、信念,所以人決非不合理思維過程的奴隸。

3,運用認知、情緒和行為的方法可以改變不合理的、絕對化的信念,以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進行自己的選擇。

對於絕大多數求助者來說,採用RET的諮詢師都可以用設計好的策略來有效地改變他們複雜的人生觀。諮詢師們確信,每個求助者都能夠在理性—情緒療法的幫助下實現這種改變。但當求助者不能或不願進行這種改變時,諮詢師通常會轉用一般的理性—情緒療法,並運用一些適當的方法來達到認識上和行為上的改變。

例如,一位中年已婚婦女在接到她媽媽的電話時總是感到很生氣,因為她媽媽總是先問她:「喂,你在幹什麼?」她認為,這是在粗暴地侵犯她的隱私權,並說她母親無權這樣做。諮詢師最初是用選擇性的理性—情緒療法來試圖改變她這種教條的認知,讓她認識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部法律禁止母親這樣做。在遭到求助者的抵制後,諮詢師開始用一般理性—情緒療法來幫助她,即首先告訴她,她母親是在干涉她的隱私權,但考慮到她母親的年齡和經歷,也許他的做法是一種特定的電話問候方式,而不是干涉。這對這位患者有很大觸動,她開始重新審視和理解母親的動機。

下周我們來談談RET的基本步驟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評論、點讚和轉發,謝謝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