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廣州——在祖廟看佛山歷史(上)

huochexia2 發佈 2022-11-13T19:51:20.308337+00:00

行走時間:2017.

行走時間:2017.5

行走方式:去程——G1113 南京南07:10-廣州南14:45

返程——G1128 廣州南15:13-南京南22:53

D1:

行走方式:地鐵;步行

行走路線:廣州南站-愛群大酒店廣州文化公園-上下九街-沙面島-沿江西路

住宿:愛群大酒店

D2:

行走方式:公交,有軌電車,輪渡,步行

行走路線:中山大學南校區-廣州塔-萬勝圍-新洲碼頭-黃埔軍校-長洲島-黃埔線鐵路-北京路-文明路

住宿:愛群大酒店

D3:

行走方式:公交,地鐵,步行

行走路線:石圍塘車站舊址-石圍塘碼頭-陳家祠外景-東山小洋房-石室心教堂-南浦

住宿:維也納酒店(廣州南浦地鐵站店)

D4:

行走方式:自駕

行走路線:長隆動物園-佛羅倫斯小鎮-快子路

住宿:私享家連鎖酒店公寓(祖廟店)

D5:

行走方式:公交,步行

行走路線:祖廟

D4:

行走方式:自駕

D5:

朋友一早帶著我們去吃超好吃的早茶。走過禪城的迎春花市街。花市已經結束,走走這條街也算安慰啦!

一。湖景酒店早茶:

佛山市禪城區綠景三路2號的湖景酒店與秀麗的亞藝公園隔街相望,風景優美,位置優越。位於三樓的餐廳環景的落地窗,玲瓏剔透的吊燈,如水簾般的珠簾叮噹作響。

紅色綢緞的屋頂,紅色圓形的拱門,將中國元素融入其中。

早茶

小吃貨和小美食家的又一次合作。那是一個滿足。一頓飯把我們一天的食量都滿足了。

餐畢和朋友告別,細心的朋友叫了滴滴車送我們去祖廟,他們則直接開車回鄉省親。很感謝朋友的款待,很感謝為了我們的行程調整了他們的時間安排。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常聯繫的朋友,只要約起就有時間的朋友應該就是朋友了吧!

二。祖廟:

門票:16元

佛山最著名的景點應該就是祖廟了。磚紅色的圍牆,磚紅色的門但掩不住廟內的屋檐,廟內的綠。

從建新路沿著長長的磚紅色的圍牆尋找到祖廟的東門— 崇敬門。右側是售票口,門票16元,學生票10元。兩個人門票26元搞定,實在是出乎意料。難怪朋友這麼喜歡佛山,收入不錯,物價又低。我們倆幾乎在同一時間在各自的城市購房,佛山的房價只有南京的三分之一。再看看這門票,我也能切實感受到佛山人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了。

門檐上飾有磚雕、灰雕和陶雕。這一個小小的角落就匯聚集中了佛山獨特的建築風采,祖廟不愧為「東方藝術之宮」。

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的祖廟,經過二十多次重修、擴建,形成了一座占地有3500平方米的規模宏大、製作精美、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群。看看這導遊全景圖吧!祖廟建築群,由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的萬福台,靈應牌坊,錦香池,鐘鼓樓,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組成。

祖廟內的人流超出我的想像,大多數都是本地人。春節逛祖廟是他們這的一個風俗。一年伊始,在這裡祈福求願,能夠祈禱全家平安,心想事成吧!看看靈應牌坊旺盛的香火,長久以來一直是佛山人的信仰寄託之所在。從每個參拜者的表情看來,都是那麼真誠。他們口中念念有詞,那份虔誠認真的表情讓人動容。不論貧賤貴福,來到這裡就只剩下一顆虔誠的心了。或許有人希望大富大貴,而我只是祈求身體健康,平平安安這麼簡單。

建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靈應牌坊。牌坊南側面,兩側小門是東側「長春」,西側「延秋」,正中「諭祭」,「聖域」。這座十二柱牌坊面寬三開間,建築分三層屋頂,首層歇山頂,二、三層為廡殿頂,頂柱間大量使用斗拱。飛檐疊翠,白柱子、紅斗拱,華麗壯觀。

長廊下系滿了紅色的許願帶,長廊的屋檐上精美的灰雕也是嶺南建築的一大特色。

飄蕩著一條條許願帶,美好的祝願都在這。

這四周帶石雕欄杆的石池—錦香池,池中有石雕龜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徵。池中的樹象徵著鬱鬱蔥蔥的生命力。

東側的長春門

萬福台在祖廟最南端,是一座專供粵劇演出的大戲台。戲台建在高台上,為歇山式卷棚頂。裝飾大量貼金木雕的隔板將戲台分為前台和後台,隔板左右開門,前台三面敞開。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鍊、技藝嫻熟。台前有寬闊的石鋪場地。

佛山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鑄造、制陶手工業。這一特色在祖廟的建築中無處不在。瓦脊上的石灣陶瓷,山牆上的灰雕所塑造的人物,鳥獸花卉,大都構思新奇,生動傳神。工藝特點上玲瓏通透,層次分明,主題突出。這些建築上的精巧瑰麗也反映著古代佛山的繁華。

光緒年間塑造的大型雕塑人物瓦脊,長12.8米,寬1.1米,塑造人物63個。多姿多彩、內容豐富,製作精美,充分體現了工匠們高超的技藝和才華。

紅色圍牆上的磚雕,灰雕,陶雕色彩斑斕,層次分明。

製作於清道光甲午的石雕梁枋。

西門寬闊的廣場上香火繚繞,人頭攢動。

位於廣場西南側的嶺南聖域其實就是一座佛山祖廟歷史文化陳列展館。

展館共有兩層。陳列主題由五部分組成:真武崇信、聖域春秋、祖廟儀典、古建華章、藝宮尋珍。

展廳通過實物、文字、圖片、油畫、陶塑、模型、多媒體、復原場景、語音導覽等豐富的展陳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佛山祖廟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和珍貴文物。

展廳里復刻了多個祖廟民俗場景,提升了我們參觀過程中的趣味性、互動性和知識性,豐富了觀眾的觀感體驗。

「佛鎮義倉派米賑災」是嘉道年間佛山的歷史事件。

通過蠟像形式表現當時佛鎮義倉派米賑災的場景。

這裡通過多種表現手法讓我們縱觀佛山,縱觀祖廟的歷史發展。許多與祖廟息息相關的歷史場景和人文風俗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從中了解到祖廟的前世今生。

陳列館內還有佛山祖廟最具特色、最受矚目的珍貴展品的展現。漆雕,石雕,磚雕,木雕,灰雕.......這些嶺南建築中的瑰寶在這裡精美的呈現,充分展現了嶺南聖域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特色。

這裡就是一部祖廟的歷史,佛山的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