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商丘計劃"

自然居客 發佈 2022-11-13T20:44:34.655837+00:00

根據《史記》先商13王記載及王國維、范文瀾、郭沫若等人對甲骨文的判斷,一般認為商朝始祖契的活動中心,在今天河南商丘地區,是夏王朝的一個重要氏族部落之一。

引子

《左傳》記載:「陶唐氏(帝堯)之火正閼伯(商契)居商丘,祀大火。」


根據《史記》先商13王記載及王國維、范文瀾、郭沫若等人對甲骨文的判斷,一般認為商朝始祖契的活動中心,在今天河南商丘地區,是夏王朝的一個重要氏族部落之一。

一,張光直的「商丘計劃」

為此1988年,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組建中美聯合考古隊,發起「商丘計劃」…旨在「探索中國商丘地區早商和先商文明歷史脈絡」。但十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除了發現古宋城遺蹟及岳石文化層外,文獻記載中的先商遺蹟一直沒有發現…

2021年5月20日,唐際根教授,再次啟動了商丘計劃(二期)挖掘,目的很明確,為了考證商丘的「契之商地」身份問題,必須挖透商丘地層才有考古基礎,目標三條:

一,揭示商丘「多城相疊」現象,考古發掘要揭示宋襄公、梁孝王、宋高宗的都城和現存歸德府城的「多城相疊」現象。

二是,找到城牆基槽,找到城內的古地面,探索宋國故城的「始建年代」及「歷次改修年代」。

三是,尋找宮殿宗廟等大型建築遺蹟,探索城內布局,以期完成商丘地區的地層考古序列表…所以,唐教授把地點選擇在宋國故城南城牆,與睢陽城西城牆交接處(目前已經挖掘到7米深了)…

而事實上,自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二隊,曾在當時的商丘縣塢牆集東街,考古發掘了塢牆遺址(也稱穀子坑遺址),在宋集鎮半塔村又發掘了半塔遺址,二遺址同屬龍山文化,存在大量先商文化遺蹟(岳石文化層)。

1996年春,中美考古隊在商丘老南關,鑽探出一座古城。古城呈平行四邊形,占地面積10.2平方公里,可以確定為春秋時期的宋國故城,但城牆下部最早的牆體的年代很可能早到西周或者更早。

張光直計劃以商丘潘廟、虞城馬莊和柘城山台寺三處遺址為基礎,結合豫東地區考古工作成果,組建立起仰韶至岳石文化時期之間的考古學文化序列。

其中,距今5000~7000年的虞城馬莊遺址,第五層史前文化的考古資料,對於認識中國馬莊類型史前文化提供證據。

①蔡樓遺址:

位於夏邑胡橋鄉蔡樓村東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邊長100多米。俗稱「姜仁堌」,是夏邑十八堌之一。下層發現有商周時期的陶片、蚌殼、鬲足、陶網墜;中層為漢代墓葬區;上層為古寺廟基址的擾土層。

②三里堌堆遺址

三里堌堆,原名渣頭堌。據《夏邑縣誌》(明嘉靖二十四年本)記載:「渣頭堌在縣西南五華里」,為夏邑十八堌之一。因地處三里莊村後,故群眾稱之為「三里堌堆」,堌南北長170米,東西寬約120米,高出地面約4米,原頂部遍生荊棘,現已全開荒成為耕地,整個堌堆上各個時代的磚瓦碎陶片比比皆是,土質為黑色粘土。

③清涼山遺址:

清涼山遺址位於夏邑縣城西南的馬頭鎮魏莊村西北約500米處,現為南北寬40米,東西長55米的梯形堌堆,遺址頂端約2300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清涼山遺址原為一高出地表6米多的堌堆,明代在堌堆上建一規模較大的清涼寺,故俗稱此堌堆為「清涼山」。

④吳家寺遺址:

吳家寺遺址位於商丘市夏邑縣城西13公里桑固鄉吳莊村東側。據史料記載,桑固地古稱"桑林社",相傳這裡是商王成湯"禱雨處"。該遺址是豫東地區一處比較重要的古文化遺址,文化堆積相當豐厚,為研究豫東地區原始文化和商周文化淵源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⑤馬頭遺址:

馬頭遺址位於夏邑縣西南二十五公里馬頭集南街東側,整個遺址基本呈正方形,邊長約200米,面積大約4萬平方米。原最高處高出地面6米,明代曾在此建一規模較大的寺院,名「崇覺寺」。

⑥李莊遺址:

李莊遺址又叫「山台寺遺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李莊村,因其基址上過去有座山台寺而得名。

李莊遺址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存為主,同時又含有較多的岳石文化遺存。龍山文化距今為4200年~4500年,此時農業生產已占相當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製、輪制陶器為代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家畜飼養有了顯著發展,陶器種類眾多,形態多樣,造型美觀,飾紋纖細。

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米餘。出土文物有陶鬲、罐、紡輪、網墜和蚌器、骨匕、骨鏃等。陶器飾有方格紋、粗繩紋、附加堆紋。

遺址中有一個埋有9頭整牛和一個鹿頭的「九牛祭坑」,使山台寺的龍山文化與殷商文明搭上了密切關係。李莊遺址里的一個祭坑裡有9頭牛,表明祭祀的重要性和祭祀者的地位非同一般。這個發現在龍山文化遺址里是沒有前例的。

⑦孟莊遺址:

柘城縣孟莊遺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孟莊村北。柘(城)太(康)公路通過將遺址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屬商代早期遺址,面積達25萬平方米。 1992年7月~1995年進行了發掘。

發現有仰韶文化遺存、龍山城址、二里頭城址、商代晚期城址等。其中,龍山、二里頭及商代時期三疊層是中原地區的首次發現。遺存有房基、陶窖、墓葬。出土了大量各時期的遺物。並發現了陶文和商代草鞋遺蹟及一具少女骨架。

孟莊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夏商更替等主要歷史事件提供了重要資料;為建立該地區的考古學編年序列提供了條件;也為研究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⑧老君堂遺址:

老君堂遺址位於遠襄鎮老君堂村,是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遺址中部為夯土台,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遺址文化層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漢代墓群,發現大量的空心磚墓、畫像石墓,墓內文物較為豐富。下層為新石器文化聚落遺存,曾出土一些繩紋陶罐等器物碎片,並發現有我國最早的貨幣——貝幣,在錢幣學領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⑨史堌堆遺址:

史堌堆遺址位於老王集鄉史堌堆村,是一處商代文化遺存。遺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10米,文化層厚7米。遺址東端有一大坑,層面顯現清楚,文化層中出土大量的商代器物碎片。如繩紋、方格紋,附加堆紋等陶片。這些陶片對研究商代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曾引起中外考古學者的高度重視。

⑩高莊遺址:

高莊遺址位於陳青集鎮高莊村,是豫東新石器文化遺存中較為典型的遺址。該遺址略高於周圍地表,南北長750米,東西寬150米,下為不同時期的墓葬。有兩漢墓葬、戰國墓穴、新石器文化層等。在地表層中,隨處可以揀取到新石器時代陶器碎片和漢代的墓磚、陶器殘片。該遺址經考古部門多次勘查、試掘,發現有商周時期陶片、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北王莊遺址:

北王莊遺址位於伯崗鄉北王莊村,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漢代墓群疊壓在一起的一處文化遺存。遺址南北長150米、東西寬80米。上有一高7米、直徑25米的夯土台,台內為漢代墓群,發現有漢代的小薄磚墓、空心磚墓。出土有大量的方格紋陶片、粗繩紋陶片和鼎足、鬲足等重要文物。在夯土台斷面和地表文化層內,能隨手揀到許多文物碎片。

郭村崗遺址:

郭村崗遺址位於牛城鄉郭村崗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存。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文化層厚2.5米,上層為漢代墓群,下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上層在地表即暴露出漢代的小薄磚墓、空心磚墓。墓內出土有陶豬圈、陶灶、薰爐、彩繪陶器等文物。村外還出土有鐵器、銅器、五株錢等。

青堌堆寺遺址:

青崮堆寺遺址位於遠襄鎮李安樓村,是柘城境內較大的商代遺址之一。該遺址現為略高於周圍地表的平坦耕地,面積22000平方米,文化層深約4-6米,文化內涵豐富,耕土層暴露有商代晚期文化遺蹟。出土有鬲、鼎、罐等器物和大量的方格紋、繩紋、附加堆紋等紋飾的陶片。

唐莊遺址:

唐莊遺址位於伯崗鄉唐莊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面積3000平方米,文化層厚4—6米。在遺址發現有漢代的磚室墓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蹟。漢代的灰陶罐、陶壺等陪葬品及新石器時代的方格紋、繩紋、附加堆紋等紋飾陶片,在遺址表面隨處可見。

靈台寺遺址:

靈台寺遺址位於商丘市梁園區周集鄉苑莊村西。為近圓形土堆,南北約32米,東西約31米,高約2米,由夯土築成。經調查,此遺址上部為戰國至漢墓群,下部為龍山晚期文化遺址。

半塔遺址:

半塔遺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半塔村北50米處,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20米,略高於地面,上面灰土層內含有各時期的雜亂陶片,為擾土層,半米以下為商、周文化層,有大量的先商文化遺蹟。再下為原始社會末期文化層,採集有繩紋、籃紋和方格紋陶片,素麵、磨光黑陶片,並有彩陶片。另發現有陶窯遺蹟、獸骨化石和鹿角化石。該遺址屬河南龍山文化遺址,並有早於河南龍山文化的遺存,年代距今約為4500年~5500年。

塢牆遺址:

塢牆遺址位於商丘縣東南約30公里,在塢牆集的中部,地為塢牆公社東街大隊。遺址原為一凸起的台地,由於歷年取土,四周已積水成塘。從水塘四周暴露出的灰土和鏟探情況判斷,遺址範圍南北約70、東西約100米左右。1976年冬,調查了此遺址,採集到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早期、殷商及東周不同時期的陶器殘片。為了進一步了解商丘地區原始社會末期及夏、商時期文化面貌和發展關係,1977年春,對此遺址進行了試掘。發掘工作自5月5日開始,17日結束。開探溝、探方4個,揭露面積105平方米。

降隆堌堆遺址:

降隆堌堆又名降龍堌堆,位於商丘古城西南18公里處今睢陽區婁店鄉江莊村周莊自然村西,現在台高2米多,占地總面積6800平方米,是一處原始社會晚期的古代人類的堌堆居住遺址。上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這裡發掘出龍山文化等文物遺蹟及殷商、春秋戰國和漢代等時期的器物。相傳曾是堯的封地。

潘廟遺址:

潘廟遺址位於商丘市高辛鎮潘廟村,該遺址文化遺存有龍山、岳石、東周、漢四類文化,其中以岳石文化最具典型。

魏堌堆遺址:

位於虞城縣城西南魏堌堆,被確認為是龍山、商、西周文化遺址,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從魏堌堆遺址的發掘文物來看,谷熟在夏末商初應該有很發達的文明,可能是都城所在地。

營廓遺址:

營廓遺址位於營廓鎮營廓集。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延續到商、周、戰國、漢,直至明清。1978年,文物部門對該遺址進行初步調查鑽探,發現有龍山、商周、漢唐、宋元等各個時期的文化堆積,說明自五六千年前這裡一直就有人類聚居。在遺址北部東水塘坡斷層中,採集到兩片彩陶片,為紅衣黑彩條帶紋飾,反映了大汶口文化的風格與特點。

王集遺址:

位於河南省虞城縣西北10公里,王集鄉王集西街,面積約4000平方米,該遺址,原是個大黑土層堆積,上建有寺院,故叫堌寺,後寺廓,叫黑堌集,現叫古王集,亦簡稱王集。1983年3月,王集西街社員沈發建和沈祥儒在院打小井時,發現了西漢石棺墓,在出土中,又發現了西周陶片、商代早期鼎腿和龍山方格紋、蘭紋、繩紋陶片及灰土骨器等

東大寺遺址:

東大寺遺址位於虞城縣南25公里杜集東南角。該寺原叫西古寺,後因白海古道變遷寺西,改叫東古寺,現叫東大寺。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1978年縣文物普查隊,對此處進行初步考查,在寺基外,發現上下疊壓四層漢代磚、石基。並在台基中發現有:蚌器、骨器、鹿角及商代陶片(商代晚期殘鬲、燒灰沌淨、沒被土污)。在石棺下,又探出:方格紋、蘭紋、繩紋、磨光及附加堆紋等龍山文化陶片。

堌堆坡遺址:

堌堆坡遺址位於虞城縣西北17公里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側,面積為3000平方米,據1978年和1984年兩次文物普查,都發現此處有漢代陶片,在倉頡墓周圍,探出方格紋、蘭紋、繩紋,附加堆紋、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殼等。以上實物揭示,此處是龍山文化遺址。

馬莊遺址:

馬莊遺址位於虞城縣沙集鄉馬莊,發現了殷商殷墟類型文化。

葛城遺址:

葛城遺址位於寧陵縣石橋鄉西北十五里葛伯屯村西北50米處,面積為20000平方米。夏朝時葛天氏後裔葛伯被封為國君,名葛伯國,建都於此。

童餉堌堆遺址:

被殺童子之墓在城關鎮東南1公里,當地俗稱「童餉堌堆。」清宣統三年(1911 年)《續修寧陵縣誌》卷二載:「童餉堌堆在縣南二里,又名童相。磚包,高丈余,寬四丈余,今上祀大士。」童子墓高出地面0.5米。類似的史跡在其他地區均未發現。因而葛伯屯與童餉堌堆為葛在寧陵提供了重要證據。

丁堌堆遺址:

丁堌堆遺址位於程樓鄉丁堌堆村,面積2000平方米。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洛陽考古所支洪遠曾率領地、縣文物考察隊在此進行勘探、考察。經鑽探,文化層厚約3.7米,分三層:第一層,深一米許,有灰土層,含有籃紋灰色陶片;第二層,深2米許,有黑土層,含有黑色和灰色繩紋陶片;第三層,深3米許,含有方格紋、籃紋灰色陶片,且有炭灰遺蹟。

周龍崗遺址:

位於睢縣蓼堤鄉周龍村北面,地勢較高,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文物層度約2米。1978年試掘,上發現灰坑6個、殘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層為龍山文化層,發現灰坑6個、殘陶窘1個和一些文化遺物。並採集到一些殷商時代的文化遺物和兩片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片。

犁崗遺址:

該文化遺址原為高3米的土阜,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位於平崗鎮崗下坡村和犁崗村之間,一部分壓在犁崗村下。村民在此處取土時發現漢代磚室墓和石棺墓,出土的陪葬品有陶壺、陶罐、陶倉、陶鼎、陶鍅、銅鏡、五銖錢等。遺址存留的文化層大部分為殷商文化層,有灰坑數處,隨處可採集到瓦、鬲、罐等器物碎片,並發現鹿角銅錛一枚。遺址內涵豐富,對研究豫東地區殷商文化有一定價值。

喬寨遺址:

該遺址位於周堂鎮西喬寨村南,西北距縣城6公里,原為一高出周圍地面數米的古代夯築土台,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其土質與四周黃壤不同,為黑色壤土。其上原有廟宇,名「雙塚寺」從保留的斷面看,地表以上土層含有東周至漢代陶片,地表以下主要為龍山文化層。地表上可採集到具有龍山文化特徵的方格紋、藍紋和繩紋陶片及殷商瓦鬲碎片,顯示該遺址延續時間跨度之大。

牛牧崗遺址:

牛牧崗遺址位於民權縣城西20公里牛牧崗村北。該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70米,原遺址建有「雲古寺」。1938年被日本侵略軍拆掉。現地面下0.8米有該寺的磚牆基,表面有碎磚瓦片、瓷片和古代陶片。西部有3個和尚冢,北坡上挖了一個長方形深坑,挖亂了文化層,發現有仰韶文化的黑白色彩陶片,還出土有龍山文化的繩紋、方格紋、籃紋陶片。在斷崖東邊暴露出一個殘灰坑,呈梯形,上窄下寬,出土有素麵磨光陶片,細繩紋陶片,紅色夾砂陶片和一些殘蚌器。斷崖北有的土質較黑、發現有一件可復原的圈足盤和商代銅鏃、小孩頭蓋骨、燒上塊、木炭屑等。

吳崗遺址:

吳崗遺址位於民權縣白雲寺鎮吳崗村南,高出地面1米多,長寬各500米。文化層堆積達4米以上。在此採集到的商文化陶器有鬲、深腹罐、大口瓶等。商文化層下為龍山文化層,發現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遺址現狀有灰坑、窯址、房基面、瓮棺墓葬。1974年當地群眾在遺址西北角1米處發現一口鐵鍋,斂口大腹,沿腹處有6個棚翅,為宋代遺物。鍋下扣有一帶流長把銅勺,重2.6公斤。另有一雙系白瓷扁壺,兩面腹部繪有花草及花紋。

李崗遺址:

李崗遺址位於民權縣白雲寺鎮李崗村,李崗遺址疊加了自龍山文化時期起始,包含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在內的數個文化層。因遺址蜿蜒逶迤,形狀若龍,當地俗稱龍行崗。

東山子遺址:

東山子遺址位於人和鎮寧車灣村西約1.5公里處的一片蘋果林中,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碑載,該遺址為新石器和商代遺址,為高出周圍地表2米的土丘漫崗,1974年對其進行調查,在耕土層下發現磚砌漢墓,出土有銅質章、銅鏡、五銖錢、彩繪陶器。漢墓群下為灰土層,發現有方格紋、繩紋、籃紋陶片及夾砂紅陶片,對研究中原古代文化和聚落分布極具價值。

王油坊遺址:

王油坊遺址位於永城市酇城鎮王油村東北400米處,為一舊黃河淤泛之土丘,面積1萬平方米,文化層的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除個別地方有較薄的擾土層或漢代層外,大多在表土層下即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經中社院洛陽考古所在1977年兩次發掘,清出房基11座,灰坑25個,墓葬14座,出土了大批龍山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

洪福集遺址:

洪福集遺址位於臥龍鄉洪福集西北側,南北向台地,長270米,寬240米,高出地平面約1.5米,保存完好,文化層厚2.5米以上。上部為周、漢代地層,1.2米以下為河南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地層,含黑陶和線狀紋紅衣黑彩陶片。

造律台遺址:

造律台遺址位於酇城集南端,南北向高台,長54米,寬34米,高7米許。文化層厚8—9米,上層是商代堆積,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1936年,河南省古物研究會考古人員曾在遺址南端上部進行過探溝發掘。該遺址為豫東地區古文化遺存的最早發現,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堌堆遺址:

黑堌堆遺址位於龍崗鄉王樓村西北約300米處,圓形灰土台,高出地面約1.5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文化層厚2.5米以上,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1977年春發掘該遺址,清理出房基9座、灰坑1個、墓葬1座,出土器物的類別、形制、紋飾等與王油坊、造律台同期文物相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橋遺址:

曹橋遺址位於新橋鄉曹橋村北平地中,屬河南龍山文化晚期。1936年,李景聘(河南省古物研究會人員)在此發現有灰陶片、三足器、帶孔殘石器等,並對該遺址進行發掘。

趙莊遺址:

趙莊遺址位於臥龍鄉潘樓村趙莊西10米。趙莊遺址的四周地勢平坦,遺址為南北向橢圓形土丘,長120米、寬90米、高0.8米,面積約10800平方米。該遺址文化層較厚,文化遺物非常豐富,地表暴露大量的灰色陶片,能夠分辨出器形的有鼎、鬲、碗、盆、豆、罐等,從遺址上採集的文化遺物來看,屬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堆積。

書案店遺址:

書案店遺址位於裴橋鎮書案店西北約300米處,北鄰包河,南北向台地,長180米,寬150米,中高1.8米,地表遺物豐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周代文化遺存。

胡道口遺址:

胡道口遺址位於新橋鄉胡道口西北約800米的澮河南岸河床上。原為台地,因河道南移水擊,使文化層破壞較重。下層是龍山文化,上層是周代文化。

大劉莊遺址:

大劉莊遺址位於裴橋鎮大劉莊東500餘米處,北鄰包河,南北向台地,地表遺物較少,屬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

江堌堆遺址:

江堌堆遺址位於酇城鎮夏莊東南400米的澮河北岸上,南北向台地,文化層厚2.5米以上,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

蕭竹園遺址:

蕭竹園遺址位於酇城鎮蕭竹園村南300米的澮河北岸上,南北向台地,商代遺存。

李大莊遺址:

李大莊遺址位於順和鎮李大莊東400米處。原為台地,今韓溝縱穿其中,破壞嚴重,東岸遺存少許,西岸南北長240米、寬40米。堤上是從溝內翻上來的堆積土,遺物豐富。溝壁顯文化層,厚約1.5米。商代遺存。

王莊遺址:

王莊遺址位於苗橋鎮王莊,在苗太公路南側,遺址從地表到坑底深約4.5米,漢墓打破龍山文化層,其中龍山文化層可能不超出兩米,龍山文化層遺存單純、單薄,這顯示龍山文化部族在此停留居住的時間並不長。

濟陽古運河遺址

從本世紀初開始,商丘市文物部門,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對大運河商丘南關段,和夏邑縣濟陽鎮段,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陸續發現了隋唐時期的運河河堤、河道、建築基址、道路等遺蹟…真實反映了當時大運河的規模尺度、建築工藝水平。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通濟渠商丘南關段和通濟渠夏邑濟陽鎮段,兩處遺產點名列其中,填補了商丘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空白…

二,「短命又長壽」的商丘計劃

然而,30多年過去,張光直一直心心念念的先商遺址仍未出土…他一度認為岳石文化層即是先商文化的下層文化,但沒有得到二里崗和殷墟考古文物支持,至今擱淺。其實張光直對歷史文獻上的爭論也心知肚明:

一方面,從《漢書·地理志》記載:「周封微子於宋,今之睢陽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閼伯之墟也」及先秦《世本》記載:「宋更曰睢陽」分析看,宋國都城因在睢水北岸,故稱睢陽。自先秦魏國滅掉宋國後,一直延用此名,並以睢陽為治所設置大宋郡。秦始皇時期,改大宋郡為碭郡,碭郡治所在睢陽。從漢代到明朝都如此!直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才升為歸德府,置商丘縣。清朝沿襲明朝設置,民國時改為行政專署。也就是說,從文獻和歷史延革上看,商丘之名很晚才出現,與卜辭判斷並不相符。

事實上:

「越是地表祭祀體系完整的地望,地下越是空空如也;越是無人在意的荒山野嶺,越有可能挖出意料之外的文物遺址…不僅指商丘,三星堆也如此,考古成功往往就是一個意外事件!″

(司母戊鼎和古本竹書的發現也是盜墓賊的「意外"功勞)

三,「意外發現」的洹北商城及長子囗墓

不過,張光直的「商丘計劃",雖然折戟沉沙三十多年了(至今沒有挖出王亥墓),但影響卻極為深遠…不僅挖出了古宋城址和岳石文化層,基本把商丘地層關係排列清楚了…而且還產生了兩個「意外成果",這一點可能連當事人張光直/唐際根/張志清自己也未意識到:

一個是唐際根發現了「洹北商城」,一個是張志清在周口鹿邑發現了「長子口」墓…為什麼說這是「意外″收穫呢?

首先,唐老師吸取了「商丘計劃」教訓,根據二里崗及殷墟甲骨文及陶「鬲」的形態變化,果斷把先商遺址轉向豫北冀南…在1998年的殷墟洹北花園莊、韓王度、屈王度發現了「洹北商城」。根據《古本竹書紀年》《史記》分析,盤庚、小辛、小乙三帝政權是兄弟傳承,時間不會超過三四十年,所以洹北商城使用年限並不太長。

當然,洹北商城是中商遺址,晚於二里崗,先商問題仍然懸而未決!為此,唐際根教授再次發起商丘計劃,二探商丘古城…

而周囗考古隊張志清1998年發現的鹿邑「長子囗墓(隱山大墓)"幾乎被人忽略掉了…從開始被人習慣性認為是老子墓(鹿邑是老子故里苦縣)之後,又因為殉人15位,規制太高被否定,所以僅僅認為是商周之際的南方長氏貴族首領墓(地方諸侯),尚無史料證明是誰…有人推測為紂王之兄微子啟(微子封宋事件),但尚無考古文物及銘文證據…

然而,誰也沒意料到這座墓的發現,才是真正無意間揭開了商丘之謎的一角,就象徐旭生發現二里頭揭開夏代問題一樣,張志清無心插柳的長子囗墓,正是張光直有心栽花的商湯墓,這是什麼情景節目?…

當然,這件事張光直/唐際根/張志清本人並不清楚,因為能認清楚此問題的人,必須能同時解決歷史上的商契,商湯,婦好,王亥,上甲微及湯亳都所在地(古商丘/大邑商)六大問題的人才行…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①商湯亳都問題。

古今文獻認為商湯亳都所在地主要有以下五種說法:

一,在今河南商丘附近(南亳宋州);二,在今河南偃師二里頭(西亳);三,在今山東曹縣境(北亳);四,在今陝西長安縣境(杜亳),五,在河南安陽殷墟(景亳)…

目前,一般服從王國維商丘(南亳宋州)說為多數。為什麼?

因為商丘(宋州)是傳說中「五帝」之一,帝嚳和商先公活動地帶;也是商湯都亳所在地;並是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的都城;兩漢時期梁國的都城和南宋王朝第一個都城…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根據南朝裴駰的《史記·集解》說:「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即商丘以南二十二公里處的睢陽區高辛鎮至塢牆鎮一帶。此地建起了一座18米高的高台,比商丘古城西南3里的閼伯台還要高7米多。這個村現在叫南亳村,這座台就是湯王台,是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湯建都南亳之地。雄踞睢水之濱,東望芒碭山,北瀕孟瀦澤,襟喉關陝,控扼淮海,堪稱一代名都。

王國維在《說商》引杜預《春秋釋地》說:「宋、商、商丘三名一地。」認為「宋、商、商丘、亳四名均指一地。」若將宋、商、商丘視為一座都城,則亳在其附近;若將宋、商、商丘視為一區域,則亳在其中…

總之,亳地離不開原古商國的範圍。至於商湯滅夏後西遷都城,在先秦文獻均無記載。

第二種觀點是東漢班固《漢書》記載,「偃師,屍鄉,殷湯所都」,是說商丘以西大約280公里處的偃師商城為西亳都。

第三種觀點是東漢杜篤《論都賦》說:「昔盤庚去奢行儉於亳」及晉代皇甫謐 《帝王世紀》說:「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指安陽北蒙殷墟。

第四種觀點是唐朝張守節《史記正義》說:「亳,偃師城也。商丘,宋州也。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也」。也就是商湯最初繼位於宋州(南亳),後遷徙西亳(偃師),盟誓於景亳(北蒙殷墟)…

還有網友推測:

①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把殷商後裔一分為三:

一部分平民留在當地,建立「衛國」進行看管;一部分貴族遷到東部,建立「宋國」;最後一部分頑民遷到今天的洛陽,建立「雒邑」…此說也挺有理,但你根本無法斷定睢陽到底是不是商丘,由於《漢書》認為周封微子啟於宋,這是將微子啟封在了祖地「以續商祀」…所以由此判斷睢陽即為閼伯之墟,即為商丘。但是張光直計劃至今無果,為什麼?

②有網友認為河南濮陽(帝丘)是商丘。

因為高城遺址進一步挖掘時,發現了面積高達916萬平方米的古城,原來之所以難以被發現,是因為被漢武帝時的一場黃河大水掩埋到了地下,同時通過出土文物等證實這裡就是衛國都城帝丘。

《左傳》明確記載:「衛,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竹書紀年》記載:「帝相(夏後相,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即位,處商丘。」《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載了一件事:在狄戎的威脅下,衛國無奈從朝歌遷都到帝丘,占卜表明遷到帝丘可享國祚300年。《水經注》記載:「 河水舊東決,逕濮陽城東北,故衛也。帝顓頊之墟。昔顓頊自窮桑徙此,號曰商丘,或謂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閼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殷相土又都之。」

也就是說,先秦「商丘」是指帝丘,即衛國的都城。如今的商丘位於豫東南,與帝丘相隔甚遠,命名商丘已經明嘉靖了,應不是一處…

②被誤讀的高祖王亥

所以,文獻爭議問題又重新回到考古及甲骨文解讀方向上來,尤其是核心審視近代古考專家的文字解讀成果是否有漏洞…

比如,王國維等專家認為,契、王亥、上甲微、成湯四位,在甲骨卜辭中是商朝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王室成員之一,那麼,四人在史料中是什麼關係呢?他們的墓址又在哪裡呢?

王國維認為,契是商部落最早的首領之一,成湯是商王朝的建立者,而王國維認為王亥、上甲微,則是先商時期商族強大的關鍵人物,是商契(閼伯)第7世孫振,即治水英雄冥的長子,與上甲微是父子關係…

但是,他們忽略了卜辭中祭祀頻率最高的婦好和高祖王亥現象…因為婦好被郭沫若鑑定為22代商王武丁貴妃,高祖王亥被王國維鑒為契7世孫振。但從史記13王的排序上看,兩人輩份已經十分靠後了…為什麼還會在卜辭中被頻繁祭祀?

正如禮記記載:「商人帝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就是說冥這個契6世孫,與契6世祖同時受祭,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輩份不對嘛!尤其婦好身份又是個貴妃,卻位於殷墟宮殿區受祭上百年(也許更久)…這是王權社會的禮制嗎?品來品去更象母系社會的「亂倫"現象(細思極恐)…

專家們一般認為:夏少康十一年,王亥父冥受夏朝君主的命令,被派去處理黃河問題,他開始協助父親。夏杼十三年,父親在黃河身亡,王亥正式成為商族的第七任首領。但是,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契和冥及先商各王的遺址呢?

《管子·輕重戊》記載:「(王亥)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指出王亥不僅幫助父親治水,而且還發明了牛車,並馴牛拉著貨物,到其它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迅速強大。

最後夏泄十二年,王亥和其弟王恆與有易國(今河北省易縣一帶)進行交易牛羊時,被有易氏首領綿臣殺害…並趕走其弟王恆,奪走了貨和牛羊。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王亥子殷侯上甲微,藉助河伯之師滅了有易氏,殺了綿臣,為父王亥報了仇。湯建商朝之後,對於王亥和上甲微的祭祀非常慎重,另外追尊王亥為高祖…

而王國維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王考》中認為:「卜辭作王亥,…《世本》作核,《古今人表》作垓,皆其通假字。《史記》作振,則因與核或垓二字形近而訛…"然而,僅從銘文對比分析,「王亥」之亥與甲骨文振字並不相同,反而和「梟/裊/鳧」十分相似,代表玄鳥氏圖騰。如圖所示:


當然,契和振都是玄鳥氏子孫,梟/裊/鳧並不能區分契和振各是什麼身份…,但是在甲骨卜辭中敢稱「高祖」的先王並不多,目前只發現夔/河/乙/亥/岳等幾人…但能同時稱「高祖王」的人,卻只有亥一人,為什麼呢?據統計,在甲骨文中多次提到「高祖王亥」的卜辭,僅《殷墟卜辭綜述》就達96條之多…祭祀用牲五牛、三十牛、四十牛、乃至三百牛不等。說明亥是高祖中位地十分尊貴的王者,而甲骨文「王」是執鉞者,說明王亥是持鉞的王者,如圖所示:

③神秘莫測的亞長

而亞長墓出土的隨葬銅鉞就有7把,比婦好墓4把銅鉞還多3把,其中6件鑄有'亞長'字樣。另有兵器如卷頭刀3把、銅戈73把、銅矛78把、銅箭頭800多枚,是出土青銅鉞最多的殷墟墓葬。證明亞長生前,的確是代表王權的持鉞者!如圖所示:

而且,亞長墓出土於殷墟宮殿宗廟區之內,說明亞長應為殷人祖先之一!而《山海經》《竹書紀年》指出王亥因「仆牛」被有易氏綿臣所殺…十分巧合在亞長墓和婦好墓中出土了大量仆牛文物,說明亞長很有可能就是高祖王亥…如圖所示:

那麼,亞長如果是高祖王亥,在文獻中又是什麼身份呢?

根據目前專家看法,亞長是南方長氏貴族首領,與鹿邑長子口墓主人是一個系統…但問題是,為什麼一個南方長氏貴族首領,會俯身葬在殷墟宮殿區呢?從位置及墓內文物規格數量分析,它應與婦好墓屬於同級,是繼婦好墓之外唯一座殷墟宮殿宗廟區有骨骸大墓。如圖所示:

也就是說,婦好和亞長是一個級別,在兵器上還勝於婦好。經考古鑑定,亞長墓主人是男性,C14檢測為35歲左右,個子不算太高,不到1.7米,上頜左側牙齒有齲洞。其腳趾骨有變形,上有花椒坑。如圖所示:

考古人員通過對亞長屍骨進行了鍶氧同位素分析,發現亞長並非來自安陽本地,而來自某個沿海地區。

另外,墓主人是趴在棺里、臉朝下入葬的。考古上稱之為俯身葬。對此有三種看法,一個是凶葬,意外死亡的本族風俗表徵;一個是王權象徵之葬,一個是冀求後代子孫繁衍不息的一種暗示。

而在亞長的骨骼上,人類學家找到了死因答案:在左側股骨上有一處創傷,有明顯的迸裂面,應為墓主人生前形成的砍傷,依據創傷形狀,應是由刀斧類銳器擊打形成。在左側肱骨上有三處銳器砍傷,由此可知,墓主生前左臂曾遭連續擊打。

這三處砍痕均未見骨骼自我修復痕跡,說明砍痕形成與墓主人死亡之間的時間很短,即墓主人遭受連續擊打後不久即死亡。在左側一根肋骨發現有明顯的銳器砍痕,在右側髂骨上有一穿孔,從創口形狀推測,應是矛戈類刺兵形成。

在左側股骨的後面有一銳器傷痕,形狀前尖後粗,略呈三角形,受力方向來自受害者的左後方,造成創傷的兵器應屬於鉤兵或砍兵。從創傷的位置看,當時可能傷及墓主人的股動脈,使其流血不止。這可能是墓主人的死亡原因。

在亞長的身上,我們找到七處創傷,六處集中在亞長身體左側,很多都是連續擊打、致命性的。我們推測,亞長在被戈矛等兵器擊中後,可能側身倒在地上,把左側身體暴露給蜂擁而上的敵軍,敵軍隨之一通亂打,亞長最終戰死疆場…

而亞長墓出土的「亞長」銘文,經觀察「長」為「持杖戴羽酋長」形象,結合亞長腳趾變形及花椒坑痕,及同墓出土的青銅手杖(義肢)分析,證明亞長可能是個瘸子,並與金沙遺址出土的「魚鳧王」黃金權杖功能可能一致…如圖所示:

並且青銅手及仆牛銘文「玄鳥目(臣)/虎紋」正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玄鳥王」商契及虞舜象徵,與「高祖王鳧」及「綿臣"也是一義,如圖所示:


當然,更加有力的佐證是亞長銘文已經發現並破譯,根據亞長墓出土青銅方斝的「十字網手」符號分析,會意為「子抱龍"義,銘文即「子又其",鼎文即取!如圖所示:

後經周鼎文演變為小篆啟字,如圖所示:

說明亞長即是啟長!並且,殷墟史稱北蒙的含義也破譯了,就是亞長之義!在殷墟北崗王陵區出土舉器「小臣缶鼎」上,發現銘文「冀祖辛禹北蒙」字樣,如圖所示:

因「北"通「亞″,代表商人玄鳥氏;「長"通「蒙″,代表臉戴鳥面具的酋長王者,《說文》指蒙為假面具,如圖所示:

根據《詩·商頌·殷武》:「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記載判斷,契就是戴鳥面具的玄鳥氏!所以亞長即是契,也是禹生啟之北蒙啟長(夏啟)!而冀也就不代表河北了,而是代表河南安陽!

當然,王國維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王考》中認為,王亥是契7世孫振的判斷也不成立了。只不過山海經叫王亥(鳧),竹書紀年叫殷侯,史記叫夏啟,周史叫周棄,今人叫契,甲骨文叫「子又其",銘文叫亞長,蜀史叫「魚鳧」,先秦叫玄王/北冥/北蒙…都是歷史演變的一王多稱結果!

四,婦好墓是太祖契享堂「母辛宗"

同時婦好墓經過銘文解讀,也不是郭老鑑定的武丁貴妃墓,而是商太祖契享堂(帝嚳墓/顓頊祠):

①帚」銘文

「帚」銘文外形酷似一棵樹,對比甲骨文和史料內容,及文物對比, 應該是三星堆青銅樹形象,代表帝嚳,如圖所示:

②女銘文

婦好「女」銘文,許慎說是女人,兩點為乳…但經過三星堆文物對比,反而更象跪坐面具人形象,兩點是面具雙眼…如圖所示:

與此同時,婦好銘文禮器中也陸續發現了跪坐面具人形象,如圖所示:

說明銘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間,的確存在某種關聯…山海經稱「有王曰戴勝」,穆天子傳叫「西王母」,史記叫啟王…其實就是戴龍虎面具的少昊顓頊繼承人,與二里頭及濮陽西水坡/石峁/良渚龍虎圖騰有繼承關係。如圖所示:

③子銘文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子銘文」,如圖所示:

為什麼甲骨文子與金文子不一樣?再觀察一下如下兩枚「婦好銘文」:

兩枚「婦好銘文」沒有「子」銘文,只有一隻玄鳥為代表,為什麼?是不是玄鳥就是子呢?子就是玄鳥金烏本身?

根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及《淮南子·精神篇》中「日中有陵烏」…郭璞註解說「中有三足烏」。目前出土的青銅樹分析,樹枝上應站九鳥一烏,但當前尚缺一烏,三星堆文物中發現一戴勝鳥,如圖所示:

大家對比一下甲骨文「子」形和金烏,兩者頭上都有「三根羽毛」是不是很相似?《大荒東經》中說「有葛國,黍食,使四鳥…」《大荒南經》說「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金沙遺址出土「使四鳥」圖飾金箔,如圖所示:

目前出土的青銅樹,樹枝是九鳥一烏,但目前尚缺一烏,經分析是金烏玄鳥王少昊!九鳥是少昊顓頊的司徒,頂端為值班之啟王,甲骨文形象為「子」,是「太陽+玄鳥"象形,如圖所示:

根據史料分析,應是少昊龍山文化之源,與大汶口陶文及廟底溝「玄鳥負日」圖騰符號!也就是《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及《淮南子·精神篇》中「日中有陵烏」…郭璞註解說「中有三足烏」。《大荒東經》中說「有葛國,黍食,使四鳥…」《大荒南經》說「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經考證,「金烏負日」源流圖說,自出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雙鳥負日」骨雕和「雙鳥朝陽」牙雕,可說是最早的「金烏負日」的資料。如圖所示:

故婦好墓史稱為夏啟祠堂。而婦好墓與亞長墓形成殷墟的「一祠一墓」規制,禮記叫作「帝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卜辭叫作「上甲三抱二示″湯祭,與偃師二里頭的「居葬合一」的禹墓(夏代稽堂制)已不相同,所以禹夏殷商也就由此分道揚鑣了!高祖王亥夏啟也是契7世孫無法比擬的了。

五,「老子天下第一″的商湯

民間有句俗話,叫做「老子天下第一」!你一定如雷貫耳吧?甚至也說過,雖然有些自大輕狂的意味…但是,你知道此話與商朝創始人商湯有直接的淵源嗎?…下面咱們就言歸正傳,談談商丘計劃的意外之喜「長子囗"事件與商丘/商湯/商契及亳都的關係!

①通過銘文解讀,長子囗/戈丁(武丁)/丹朱就是商湯!

根據《史記》記載,「契至湯八遷,從先王居,湯始居亳」,契死後,由昭明繼位,傳至十四代,由太乙繼位,這就是成湯(後稱商湯),故商湯是黃帝第17代孫,契14代孫,如圖所示:

同樣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姬發為周棄16代孫,黃帝第19代孫…那麼問題來了,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表》(1996~2000年發表)指出:

商湯滅夏~武王伐紂時間為:公元前1600 ~1046年,共17代30王500多年歷史…如圖所示:

與史記記載分析,商湯與周武王,按黃帝排序只差兩代時間,可能嗎?如果按照一代50年計算(平均值),兩代時間大致為100年左右,這可能嗎?如圖所示:

除非,商湯升至商契/伯益或丹朱一輩(黃帝第4~5代孫),或者周武王先祖周棄下降至商湯一輩(黃帝第14~15代孫),才可以補足400年時間…但是,如果商湯上升到契一輩,那麼13先王哪去了呢?商湯滅夏的夏代17王及「湯放桀」呢?周代16世先祖呢?沒了?

所以,目前的核心問題是解決湯13先王遺址問題,及尋找文物佐證問題…為此唐際根教授開始執行「商丘計劃」(二期),我則另闢蹊徑,開始重新解讀銘文工作…

②揭開鹿邑長子囗墓的面紗

時間回溯到1986年,考古學家張光直發動了「商丘計劃」,以期在商丘地區尋找到商湯及先商13王遺址,但沒想到20多年過去至今沒有結果…而1998年周口鹿邑在「清理太清宮遺址」時,無意間在太清宮隱山上發現了一座人稱老子墓的「長子口」大墓,反而揭開了塵封千年的商湯隱秘…

根據「長子口」墓內的青銅器銘文分析,應為「長子」「長子口」「戈丁」等,其中出現最多的是「長子口」,在七八件銅器上都有發現,說明「長子口」就是該墓的主人。

傳世的「長子」銅器較多,早幾年在湖北黃陂(盤龍城)曾出土「長子狗」鼎。但在豫東出現尚屬首次。考古專家經過分析推斷,認為此次出土的器物時代較早,鹿邑可能是長氏較早活動的地域。

通過銘文對比分析,「長」字為殷墟亞長形象,指「持杖之戴羽酋長」;如圖所示:

「子」字為商姓,指玄鳥氏(前文已述);「口」字為鼎形,是金文「其」字,漢字即啟義!是二里頭其鼎象徵…所以長子口即長子其,代表「契子繼承王鼎」義,說明長子口墓主人是殷墟亞長直系,時間明顯早於殷墟時代,如圖所示:

而「長子口」墓出土的青銅三戈」與河北易水出土的「祖父其」三戈一脈相承,佐證鹿邑「長子口」即是「長子其」,與易水「祖父其」銘文一致,如圖所示:

③為什麼商湯是「老子天下第一」

那麼,商湯和「老子天下第一」有什麼關係呢?

根據《史記》記載,商湯姓子名履,又稱武湯、成湯、商湯;甲骨卜辭中稱作成(戈)、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稱作成唐。他是契的十四代孫,商部族首領主癸之子。

根據唐朝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亳,偃師城也。商丘,宋州也。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也」!大約公元前1600年左右(竹書紀年稱1628年),商湯繼位於宋州(南亳鹿邑),後西遷偃師商城(從先王居),在安陽殷墟(北蒙)盟誓,鑄司母戊鼎祭婦好墓(契祠),然後南巡湖北盤龍城追舜(桀)未果,最後死葬周口鹿邑(歸德城)「長子口」墓中…在黃河中下游13年轉了一大圈!如圖所示:

根據《詩·商頌·殷武》記載,商湯在商頌中自命「武丁孫子」如圖所示:

而長子口墓出土了「戈丁」銘文,漢字即「武丁″!是商湯名號之一。由於商湯滅夏,他廢除了夏代氏族禪讓制度,興起了父子王權傳承制,故史稱長子制或嫡長子制…民間俗稱商湯為「長子天下第一」…

但隨著時代變遷(周人滅商,殷人四遷),後人漸漸不知鹿邑老君台(箕子台)即商湯墓,也不知商湯名號「長子其」,更不知丹朱即商湯本人,道德經乃丹朱所寫…所以漸漸訛長為老,訛其為口丹,故有老丹/丹朱稱呼,地名也改為周口/箕子台/老丹台稱呼…「長子天下第一"也變成「老子天下第一″了!

而河南鄲(丹)城有箕子台遺址,鹿邑有太清宮和老聃(丹)台遺址,民間有丹朱造弈傳說,周口有布老虎風俗,淮陽有太昊伏羲信仰,河北有張家囗及戰國燕子丹及契丹稱呼,考古為易水燕下群墓遺址,都是殷商(燕趙)遺址…

史記偽造的「商湯滅夏″

經過如上分析,商湯就與史記記載之商湯不一樣了。恰恰相反,他是史記刻意貶低的「不肖子孫"丹朱…商族部落興起於黃河下游,相當於現在的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從始祖契到湯,曾先後遷居八次,至湯將商邑擴建為亳,稱之為亳邑。夏末自孔甲始,荒淫無度,力量漸衰,至桀時更甚。湯定居於亳,為滅夏之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湯初以伊尹﹑仲虺二相共同輔助國事,又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以及夏的聯盟韋﹑顧﹑昆等部落方國,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伐夏。湯與桀大戰於鳴條,桀大敗。此後三千諸侯大會,湯時為諸侯,被推為天子。《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根據史載,湯建國後,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了《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減輕征賦,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對那些亡國夏民,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使商的勢力擴展至黃河上游,成為一個強大的奴隸制王朝。十三年後,湯卒。因其長子太丁早殤,由次子外丙繼王位。商湯首先在亳建都,至仲丁,湯後十位君王都立都於亳…但在仲丁時期,被迫西遷至隞地,仲丁之子河亶甲又遷相地,商朝進入「九世之亂」,直到盤庚遷殷(河南安陽)才最終穩定了長達270多年。

①有名無實的「盤庚徙殷」

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凡二七三載,更不徙都」分析,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帝辛亡國,經歷8代12王273年,安陽殷墟一直是商代都城。然而,殷墟為什麼時至今日,還沒有出土盤庚大墓和銘文呢?這不是十分奇怪的事情嗎?

無論是西北崗和花園莊,還是小屯村和武官村,乃至於殷墟宮殿區和洹北商城,包括婦好墓和亞長墓…青銅器一件件出土,琳琅滿目;甲骨文一片片出現,風格迥異;商王墓一座座出世,豪華大氣;金銘文一處處出顯,王侯將相…但自始至終,我們也沒有發現殷墟的真正主人是誰?…這不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嗎?

也許有人會問,婦好不是殷墟主人嗎?我說,她僅是22代商王武丁貴妃,盤庚孫媳婦而矣!而且一個貴妃卻占據宮殿區卻沒有屍骸,不知是「冥嫁」先公?還是德不配位?是鑑定不准?還是記載有誤?沒有專家解釋…

又有人問,亞長不是主人嗎?我說,時至今日,也沒有史物銘文證明他是誰!只判斷是南方長氏貴族首領,但為什麼葬在殷墟宮殿區?且俯身而葬,是死於非命?還是沒臉見祖宗?也沒有專家說明…而且我反問大家,殷墟甲骨文真是殷人創造的嗎?四大問為什麼:

一,殷墟甲骨文忽然出現在殷墟,形態已經十分成熟,為什麼沒有發現中早期形態?

二,為什麼殷墟除了婦好墓及甲骨坑之外,其他商墓均已破壞且並無甲骨文殘片?

三,周原甲骨文和二里崗牛肋骨卜辭與殷墟甲骨文是什麼關係?

四,為什麼三星堆3200年卻和二里頭3800年一樣沒有甲骨文?…還是無人回答!

殷墟問題(包括二里頭)也是如此!表面看,殷墟是盤庚都城似乎已經是「定論」!但仔細分析,盤庚大墓和銘文及王城遺址至今無蹤,是不是有點「明白人揣糊塗」的意味?尤其當我考察完所有官方(包括網絡)文件後,竟無一家提及此事,為什麼?

難道真是我多此一舉/狂犬吠日?其實也不盡然!

廣大網友,尤其古史微和翁衛和幾位老師,曾多次說出了一些真相…只不過他們也被漢字解讀引入了歧路(尤其翁老師被「銘文女」引入了「母系社會」,犯了郭老同樣的錯誤),誤以為銘文女是漢字女,拿大男人啟王(母)當貴妃/次妃女人看,十分可惜!雖然,簡狄比武丁貴妃已強很多,起碼斷代上準確不少…但畢竟銘文女不是女人!

否則,中央王權還存在父子傳承嗎?直接回到母系社會不就完了?難道專家們真不懂父系和母系是個偽命題?

…不僅從銘文解讀上講如此,考古事實也如此…試想,走婚制是遊牧社會特徵,但不是農耕社會特徵!而一旦農耕定居中出現「知母不知父」的情況(父姓消失),就會產生亂倫和近親繁殖現象…在遺傳學上不會傳過三四代,必然導致絕戶頭!進入傻子村和騾子社會…至於專家所謂「由母系社會轉化到父系社會」真是一廂情願的痴人說夢想法,沒有明確的血緣遺傳,憑什麼母系社會就會變成父系社會…

當然,專家不同意我的看法,也許早有實物證據藏珠於袖(他們父母就是兄妹)…我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

④十分奇怪的殷墟「北蒙」

根據《史記》記載,武王滅商時,曾封紂子武庚於殷。武王死後武庚叛亂(三監之亂),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兵鎮壓,並把殷民遷徙到今日商丘(古稱宋州)以「續商祀」…自此以後,殷墟便漸漸荒蕪,失其所蹤…

就象大家對斟鄩/斟灌一樣不明咎里一樣…殷墟為什麼在盤庚遷都之前叫「北蒙」?我也是一頭霧水…通過殷墟小臣缶鼎銘文解讀,我漸漸發現北蒙竟然是商太祖契的名號「亞長」!代表啟義!因為北通亞,代表商人玄鳥氏;長通蒙,是戴鳥面具的酋長!如圖所示:

在甲骨文中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祖王亥(鳧)」及金沙魚鳧王!如圖所示:

而殷墟北崗王陵區出土舉器「小臣缶鼎」之銘文即「冀祖辛禹",冀通舉!如圖所示:

所以冀不在河北,而在河南安陽或二里頭!

也就是說,北蒙即亞長,漢字稱啟,史記稱契,周人叫棄(帚女子/婦好)!注意啟/契/棄一音一義,是否一人尚查!據統計,甲骨文中祭祀王亥的卜辭是「最隆重者」。僅《殷墟卜辭綜述》所收就達96條之多,祭祀時用牲五牛、三十牛、四十牛、乃至三百牛不等。而且,在卜辭中多提到「高祖亥」、「高祖王亥」!說明王國維的「王亥」應更名「王鳧」,是北蒙亞長本人也!

⑤商代早期的鄭州二里崗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亞長是商契,丹朱是商湯,那麼商契和商湯就是叔侄關係,而不是契14孫關係!因為史記記載堯契是兄弟,丹朱是堯子,…那麼史記記載的湯13先王就不存在了!或者另有血緣關係,比如是商湯丹朱的伯伯(叔輩)關係…

而根據銘文解讀,我提出13先王是契的6功6祭!包括:

六功:「契」指商契造字名號(宰豐),「昭明」指治水成功受啟(司其),「相土」為馴馬(司馬),「曹圉」為仆牛(司戲),「昌若」為植稷(司農),「冥」為祭祀(司空),「振"為天文(司辰)。

六祭包括:「上甲三抱二示」,即商湯6祭:上甲少昊(微),一抱堯(丙),二抱舜(丁),三抱禹(乙),二示契(壬)益(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湯卜辭只祭13王中的後6王的原因了。

1951年,在河南鄭州發現一座大型的商代早期遺址——二里崗文化遺址,使湯亳爭論似乎有了新的變化。

其中二里崗遺址,距今3620年左右。從絕對年代上看,二里崗最早,其次是鄭州商城,及小雙橋遺址,最後是安陽殷墟。

鄭州商城遺址內發現20多處宮殿基址,與《考古工記》載的「內有九室,九賓居之;外有九室,九師朝焉」極為相似。與此同時,在鄭州商朝遺址的上層,有戰國時期的遺址,出土了戰國陶文中有「亳」、「亳丘」(即亳墟)字樣。如圖所示:

《左傳》記載,襄公十一年,魯國聯合晉國等十多個諸侯國討伐鄭國,最終「同盟於亳城北」…當然,最大的成就是1953年,考古專家在二里崗出土了兩片刻有文字的牛肋骨,引起考古界震動!如圖所示:

上面刻有十個甲骨文字,相比略粗的殷墟文字,刻痕稍淺,被認為是發現最早的甲骨文卜辭(公元前1620年左右)。陳夢家認為是「又土羊,乙丑貞,及孚,七月」,屬於「習刻"。時代可能屬於安陽殷墟時期,如圖所示:

2003年4月,國博館李維明教授又發現一個新字「乇」,認為是亳字!因為東周時期的陶文金文「乇」「宅」「亳」,都曾用作地名,而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又亳土」,故判斷「又乇土」就是「又亳土」(上圖藍字)。

同時,結合鄭州二里崗規模龐大的城池及高規格的宮殿群…他認為二里崗商城即是商湯西亳都也,即商朝前期十位君王定都於此(公元前1620年)。

當然,根據《國語玄鳥》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分析,「又乇土」與其說是「又亳土」,不如說「宅殷土」更符合邏輯…依據《史記》分析亳都應是湯先王契城二里崗(偃師商城)。

那麼,牛肋骨卜辭中有契字嗎?經過仔細檢查及對比,並沒有發現與契字相關字形…有網友說陳夢家說是「習刻」,卜辭中沒有契字也很正常…

但是我質疑,如果甲骨文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卜辭,那麼「習刻」之說就不能成立…因為拿國之大事當「習刻」,不太可能…試想,有哪家醫院會選用「實習生」當主治醫生?並使用昂貴進口藥?

而且,王國維,陳夢家,郭沫若,李維明等大家,僅僅依據《說文解字》就解讀甲骨文,是否正確也不好說!畢竟漢代距殷商時代已過1000多年,字形字義已發生變化。所以,最合理的解釋應是:

相比於成熟的商代殷墟甲骨文,二里崗牛肋骨卜辭應是刻制簡陋的早期甲骨文,於「習刻」並無關係…

那麼如此說來,二里崗牛肋骨卜辭中,其實是有「契」的嘍?…是的,只不過是契之名號「啟」罷了,即「禹生啟」證據。如圖所示:

甲骨文「又」字為手形,考古證據為殷墟亞長墓手杖;「乙」為龍形,通巳/姒,考古證據為二里頭3號宮殿貴族墓「綠松石龍形器」;「其」為鼎形,考古證據為二里頭青銅網格鼎。如圖所示:

所以「又乙」二字組合會意為「手抱乙→抱龍(蟲)″義,鼎文即禹字;「又其」為「手抱鼎」義,篆文即啟字。如圖所示:

根據《禹王碑》記載,二里頭是「楚崇率姒」的大禹治伊水工地兼禹墓巳鄉(偃師→屍鄉)…而二里崗牛肋骨卜辭也證明是商契佐禹治洛水的工地「北置弇臿(古開封)」之地。

此類遺址出現大量早期商代陶器及青銅器及甲骨卜辭,符合史載契佐禹治水有功受啟位(司其火政)事件。即是大禹及商契聯合治水順流遷徒遺址,即史記「契至湯八遷」路徑,時間應為公元前1800~1600年之間。考古路徑為二里頭→二里崗→新鄭望京樓→焦作府城→輝縣孟莊→垣曲→夏縣東下馮→殷墟一線,符合黃河中下游先商下七垣考古地帶,如圖所示:

⑥不期而遇的「長子口」墓

張光直的「商丘計劃」無意中刺激了比鄰周口老子故里的考古熱情,也搞起了「清理太清宮遺址」工程…沒想到無意間在太清宮後面隱山上發現了一座「長子口」墓,反而真正揭開了塵封千年的商朝隱秘…

正如本文開篇所述,長子口墓出土的「戈丁」銘文,即是《湯誓》武丁(戈丁)之義!根據《國語玄鳥》記載,湯自命「武丁孫子」,說明武丁孫子即長子口商湯!所以「長子口」應恢復丹朱名號「長子其"或「長子丹」!易水「祖父其(啟)」三戈即是戰國燕子丹為湯祖丹朱而鑄。所以武丁在甲骨卜辭中廣受祭祀,不是商王武丁,而是商湯武丁!武丁中興就是商湯滅夏!

根據《史記正義》記載,湯在景亳殷墟盟誓,繼承唐位續商祀,故稱商湯!《山海經》稱「舜生戲,戲生搖民」,戲即契,搖民即伯益(主癸),丹朱父!先秦諸史竹書紀年稱王恆!從而佐證長子口,即史記長子丹朱,竹書稱王恆…也就是商湯,商湯/丹朱是一人…而且長子口墓型為「中」,早於殷墟王陵區亞形大墓,與武官村大墓一致!如圖所示:


而長子口墓中出土了22件青銅鼎,墓內出土的銅器組合為方鼎9個,圓鼎11個(6個扁足鼎、5個鬲形鼎),方觚4個、方爵4個、圓爵7個、銅簋3個、卣4個、觶4個。從這些組合看,說說明長子口主人地位等級極高…如圖所示:

也與武官大墓出土的司母戊鼎形制一致。如圖所示:

說明二大墓是一脈相承的,並非老子本人之墓,更非他所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而是商周之際殷人大墓。墓內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組合具,如酒器較多,有罍[léi]、尊、斝[jiǎ]、爵、觚[gū]、角、卣[yǒu]、觶[zhì]、觥[gōng]等。鼎、尊、爵、觚等器物都與安陽殷墟的同類器物相近。如圖所示:

同時,也出土了具有西周早期特徵的銅器,如出土兩件四耳銅簋,以前曾認為該類器形在西周才出現。出土的80餘件玉器中,既有玉戈、玉刀等儀仗用玉,也有璧、環、璜、玦及柄形器、條形玉等禮玉或佩飾,也有雕刻成虎、龍、牛、鹿、鳥等形象的玉器。造形與刻法特徵既有商代的也有西周的。從以上特點可以推斷其下限不晚於西周初年。

而十字槨室卻是所有商墓獨有的亞字符號,與殷墟亞長的十字銘文和王陵區十字墓道完全一致。

說明長子口是商契直系,應是竹書紀年記載的殷侯上甲微丹朱!結合中字型多層大墓的形制早於甲形王陵墓,近似武官村(M260)中形墓道,而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就出土於此地!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銘文解讀司母戊,即殷義(舉戈拜啟)!代表商祖契!如圖所示:


而出土於棺槨之中的虎首玉人俑文物是虞舜形象,正是古本竹書紀年所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之主人公舜也,甲骨文虞/舜即虎形,如圖所示:」

難怪長子口墓槨室出土了舜帝虎首玉人俑,原來是丹朱殺父仇人即舜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只可惜丹朱南下盤龍城,留下長子狗鼎,及九嶷山丹朱陵,並未覓見舜蹤…只好隨葬虞舜仇俑以入歸德城(鹿邑)也!

也就是說,契亳都二里崗,葬地殷墟亞長墓;丹朱建都鹿邑,居亳偃師,盟誓殷墟號湯,死葬歸德(鹿邑長子口墓),而丹朱因報父仇(舜囚堯,復偃塞丹朱)而計殺舜子商均契(舜生戲,舜受契司徒),史稱商湯滅夏,山海經稱「有易殺王亥」,根本不是史記記載商湯滅夏桀史事…

⑦虞商共祖的帝舜出身

當然,商契也不是什麼帝嚳和簡狄所生之子,而是大名鼎鼎的帝舜之子商均!即是與丹朱同樣在史記中消失的「不肖之子」商均!在甲骨文中,目前有網友認為「高祖夒」與「高祖夋」的「夒」與「夋」相通。如圖所示:

問題在於,「高祖夒」或「高祖夋」到底會是誰呢,史書中有無記載?其實,這個人叫帝舜,殷商的始祖。之所以說「高祖夒」或「高祖夋」是帝舜,不妨看一看以下三個證據:

首先,古文字中「夋」與「俊」相通,「高祖夋」可以說是「高祖俊」。而在《山海經》中,帝俊就是商人的祖先。因此,「高祖夒」或「高祖夋」則是帝俊。

其次,東晉郭璞注釋《山海經》中的「有中容之國,帝俊生中容」時說:「俊亦舜字,假借音也。」其實,「舜」與「夋」應該也有一定關係,舜的讀音是「shun」,與夋字有關的「狻」讀音是「suan」,讀音比較相似。

第三,《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但史書上記載娥皇是帝舜之妻,《山海經》上卻是帝俊之妻,說明帝俊可能就是帝舜。《國語》記載:「商人帝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這裡明確說商人始祖是帝舜。因此,甲骨文中的「高祖夒」或「高祖夋」,既是帝俊,也是帝舜。換言之,五帝之一的帝舜,其實是商朝始祖。

關於帝舜是商人始祖,史書上還有很多記載可以佐證,比如以下兩點:

一,相傳帝舜是「舜乃重明鳥化身」,所以帝舜重瞳,所謂「舜目重瞳子,故曰重華」。重明鳥是上古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眼中有兩顆眼珠子,故曰重明鳥。

二,商人起源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簡狄吞食玄鳥之卵而生下商之祖契。

那麼,重明鳥化身的帝舜,與因吞食玄鳥之卵而生的商契,兩者之間無疑存在一定聯繫。

⑧玄鳥生商的子契真身商均

《史記》中帝舜之子叫均,因為封在「商地」而被稱為商均。商契是帝嚳之子,曾經輔佐大禹治水立功,被帝舜封在「商地」而被稱為商契。

那麼問題來了,商均商契都被封在「商地」,兩人是否是同一人?史載帝堯在位70年得舜繼…那麼根據史記排行,商契與堯棄是兄弟關係,此時年齡至少與堯70歲差不多,還能輔佐大禹治水嗎?

反之,帝舜之子商均輔佐大禹治水,這才符合年齡邏輯(亞長商契骨骸C14檢測年齡40~45歲)。

當然,依據《國語》認為「商人帝舜而祖契」,要麼商均就是商契,要麼商均與商契是兄弟關係,後者繼承了前者的封地。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帝舜與商契的關係,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商契與帝嚳到底是什麼關係?

成書於西漢的《禮記》記載:「殷人帝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明確說殷商始祖是帝嚳。

而先秦諸多史料卻與《史記》記載大不相同,反映出商契與后稷的父親或是帝俊、或是帝舜。《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這裡說周人祖先后稷的父親是帝俊(帝舜),史記也記載帝嚳元妃慶生周棄(后稷),次妃簡狄生商契。

春秋左丘明的《國語》記載:「商人帝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禮記》與其只有一字之別,就是將帝舜改為帝嚳。

《史記》、《禮記》在後,《山海經》、《國語》在前,因此商契、后稷父親應該不是帝嚳,而是帝舜或帝俊。或者說,帝舜、帝俊與帝嚳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根據《史記》記載,帝嚳次妃簡狄吞食玄鳥之卵生下商契,元妃姜原踩踏巨人足跡生下周后稷。他們父親應該都是五帝之一的帝嚳。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商契與后稷的降生過程太過神奇,總有一種虛假意味…

而且更狗血的是,如果帝嚳即帝舜,《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那麼不等於帝嚳把自己兒子堯和孫子丹朱囚禁起來了嗎?這又是哪出父殺子戲呢?

⑨神秘莫測的殷墟「亞長」身份

所以說,契就是啟,啟殺益,益子丹朱又殺契(有易殺王亥),埋在殷墟亞長墓,設契廟(婦好墓)叫「宅」(父廟),湯叫「亳"(父廟上蓋宗祠「母辛宗」),銘文稱冥,史稱明堂,後人稱重屋或享堂,今人稱祠堂!如圖所示:

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且廣大網友們也十分不滿,尤其魯執鈞先生強烈反對我的觀點,評價我是無稽之談…

網友更是質疑我說,一是鹿邑長子口並不在商丘地區,有脫離商代主戰場之嫌疑;二是老子是春秋時代人物,根本不在商代時間範圍內…三是出土文物(尤其是青銅器數量及造型)明顯是商周交際之文物,如圖所示:

當然,問題的關鍵還是史記的夏商周順次更迭觀點太頑固及老子觀念影響太深,…造成了當今考古專家的斷代錯覺!

根本不清楚夏商周是並行共存的氏族聯盟關係(三代之居,皆於河洛之間)!更迭的僅僅是啟王權,而不是氏族關係!

說明商湯滅夏(建亳)的同時,后稷(帝舜)「聲南擊西」也逃到石峁建周,兩國(氏族)存在的時間相同,都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

石峁大隊有句古諺叫作:「太陽出來亮堂堂,板凳夾死伯益郎…」,正是當年伯益丹朱滅夏事件反映也!民間也有太康失國傳說,早商西周時間兩者完全同步!

故長子口墓擁有殷周兩國文物特徵不足為奇,長子口殉葬禮制(15殉人以上)明顯高於西周各王及殷墟規格,也說明長子口既是西周也是早商遺址…

比如,亞長墓出土的亞長銘文,即殷墟北蒙「持杖之戴羽酋長」形象,裝束與二里頭大禹抱龍葬完全一致。專家對亞長骨骸查驗後發現,其腳趾骨有嚴重變形情況,且骨骸有花椒坑痕,符合商契佐禹治水得腳氣(㾟)及以花椒(蜀椒)防腐情況,如圖所示:

同墓出土的青銅手器(義肢)及金沙遺址出土的「魚鳧王」黃金權杖也與亞長持杖(腳疾拄拐)發生邏輯關係,如圖所示:

並且經過圖騰對比,青銅手銘文「玄鳥」和黃金權杖「魚鳧王」圖騰,都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玄鳥」形象,所以魚鳧王即亞長商契,也即北蒙,形成了邏輯鏈條!如圖所示:

說明亞長即北蒙/魚鳧王/夏啟/商契!死因是受七處刀傷(右肋六處,左腿一處致命)而亡(殘缺左臂),也就是說屬於非正常性死亡!

在亞長的骨骼上,人類學家找到了死因答案:在左側股骨上有一處創傷,有明顯的迸裂面,應為墓主人生前形成的砍傷,依據創傷形狀,應是由刀斧類銳器擊打形成。在左側肱骨上有三處銳器砍傷,由此可知,墓主生前左臂曾遭連續擊打。

這三處砍痕均未見骨骼自我修復痕跡,說明砍痕形成與墓主人死亡之間的時間很短,即墓主人遭受連續擊打後不久即死亡。在左側一根肋骨發現有明顯的銳器砍痕,在右側髂骨上有一穿孔,從創口形狀推測,應是矛戈類刺兵形成。

在左側股骨的後面有一銳器傷痕,形狀前尖後粗,略呈三角形,受力方向來自受害者的左後方,造成創傷的兵器應屬於鉤兵或砍兵。從創傷的位置看,當時可能傷及墓主人的股動脈,使其流血不止。這可能是墓主人的死亡原因。

在亞長的身上,我們找到七處創傷,六處集中在亞長身體左側,很多都是連續擊打、致命性的。我們推測,亞長在被戈矛等兵器擊中後,可能側身倒在地上,把左側身體暴露給蜂擁而上的敵軍,敵軍隨之一通亂打,亞長最終戰死疆場…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竹書》記載「益干啟位,啟殺之」及《史記》記載「益避啟於箕山之陽」分析,啟應是殺伯益之人,不應該是被人所殺!那麼,為什麼銘文解讀和考古證明啟是被人所殺?翻遍史書,只有《山海經大荒東經》及《竹書紀年》有殺王記載,如圖所示:

認為「有易殺王亥」事件,與亞長王亥及綿臣被殺十分相似!因為王亥是因「仆牛」被有易氏所殺…而在亞長墓和婦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仆牛文物,說明亞長十分有可能就是王亥!如圖所示:

當然銘文解讀也是如此!玉石仆牛上刻有「司辛」銘文,甲骨文解字為「商」,說明仆牛主人的確是高辛氏帝嚳後人。如圖所示:

據范文瀾、郭沫若等人研究,商契活動的中心在商丘。商王亥發明牛車,馴服牛拉著貨物,到其它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強大。

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泄十二年,王亥與其弟王恆一起選一些有活力的牛羊,送至有易國(今河北省易縣一帶)。有易氏首領綿臣見財起意,殺害了王亥,奪走了貨和牛羊。帝泄十六年,上甲微藉助河伯之師,滅了有易氏,殺了綿臣,為父王亥報了仇。

湯建商朝之後,歷任君主為了紀念祖先的功勞,而對於王亥商契和其子上甲微的祭祀非常隆重,追尊王亥廟號為高祖…所以商丘地區成了「商族」「商人」「商業」的發源地…

當然,王國維認為王亥是契7世孫振,並不準確。因為他鑑定「亥」與「振」是一字,經觀察後「亥」應是「梟/裊/鳧」的本字,是玄鳥圖騰象徵,與振字並不相同!如圖所示:

當然,不論亥是鳧是振,都是玄鳥氏子孫(湯先13王之一),亥都不能區分兩人關係…因為在甲骨卜辭中能稱「高祖」的人有「高祖河/岳/乙/夔」等人,輩份很高。但能同時兼稱「高祖王」的高祖只有亥一人,這就值得重視了!為什麼呢?因為甲骨文「王」是鉞形,代表王權,如圖所示:

而亞長墓,隨葬王權的銅鉞就有7把,其中6件鑄有'亞長'字樣,是出土青銅鉞最多的殷墟墓葬,比婦好墓還多三把。另有兵器如卷頭刀3把、銅戈73把、銅矛78把、銅箭頭800多枚,證明亥是高祖中最大的王者,那麼身為水官的7世孫振就無法勝任了,如圖所示:

而且,亞長墓位於殷墟宮殿宗廟區內,是「祭祀之最隆重者」之地。據統計,甲骨文中祭祀王亥的卜辭,僅《殷墟卜辭綜述》所收就達96條之多,祭祀時用牲五牛、三十牛、四十牛、乃至三百牛不等,此規格絕不是契7世孫所能承受…

另外,亞長墓主人是趴在棺里、臉朝下入葬的。考古上稱之為俯身葬。對此有兩種看法,一個是凶葬,意外死亡的本族風俗表徵;一個是王權象徵之葬…而竹書紀年記載,殷侯王亥被綿臣殺而放之…完全符合凶葬狀況!所以高祖王亥即是亞長商契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考古人員通過對亞長屍骨進行了鍶氧同位素分析,發現亞長並非來自安陽本地,而來自東部沿海地區,也符合契之山東少昊氏出身。如果這個判斷成立的話,那麼高祖王亥是商太祖契的可能性就大了。

當然,網友魯執鈞說:殷墟是「盤庚」和以後諸王的都邑所在,與其前幾十代的祖先「契」沒有什麼關係,我十分理解他,都是受漢史漢字影響太深所致…

比如,根據出土於殷墟王陵區的舉族「小臣缶鼎"銘文解讀,「舉」為「亞+子+共(司)=冀」,如圖所示:

《竹書紀年》記載:「禹元年壬子,繼位於冀,頒夏曆於邦國。起壬子終壬戍。」《史記》記載:契長佐禹治水有功,舜受司徒(司其)啟,封商地」,商地即「契至湯八遷」之北蒙安陽殷墟!

按史記記載,契與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受舜封,契為司徒火正(司其啟),益受司馬伯位(司辛商),故益心存不滿,同室操戈,益殺啟也(山海經稱有易殺王亥,竹書紀年稱益干啟位,史記稱商湯滅夏),俯身放葬亞長墓!所以殷墟的真正主人原來是契!這也就解釋了契怎麼死在了殷墟,而且是被誰殺害問題,及為什麼殷墟叫北蒙的原因了!尤其是搞清楚了「「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這一千古之謎!

正如東漢杜篤《論都賦》說:「昔盤庚去奢行儉於亳」。晉人皇甫謐在《帝王世紀》說:「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認為殷墟即景亳北蒙,是湯丹朱所盟地,殷墟洹北商城的真正主人是堯和丹朱父子!

公元前1650商契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夏啟位,史稱殷侯,封商地安陽,並營建「殷祠(婦好墓)」,鑄司母戊鼎,史稱「禹生啟」事件。契因佐禹治水成功受啟位,遭伯益嫉恨,於是發生了王位爭奪,啟制被破壞(益干啟位)…帝泄十二年(前1638年)契(王亥)被堯(綿臣)和伯益(河伯)及丹朱(王恆)設美人計所殺(有易殺王亥),掩埋於亞長墓中…而亞長墓/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考古也支持如上判斷!

公元前1628年丹朱發帝誥「玄鳥湯誓」自命「武丁孫子」,反攻鳴條崗(夏縣東下馮)逐舜南逃,史稱「商湯滅夏」…並留下二里頭(偃師)/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金沙)/石峁(皇城台)四大遺址…

最後商湯丹朱南巡追舜未果,死葬鹿邑長子口(老子)墓。而舜化名后稷名桀,「聲南擊西」放香妃於湖南九嶷山,而自己西逃石峁,營建神木皇城台…500年後其孫武王伐紂復仇,史稱「宅茲中國」…

復仇滅商的「宅茲中國」

當代專家一般認為,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時的青銅器,其內銘文記載了:成王親政五年時,於新建成的東都洛邑,對其下屬「宗小子」的訓誥,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時,決定遷都於洛邑,即「宅茲中國」…與《尚書》中的《洛誥》《召誥》等文獻記載互證,為西周歷史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何尊銘文中「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

不過,司馬遷在《周本紀》中卻認為,當時成王仍都豐鎬(西安灃河),並未遷都洛邑。而《呂氏春秋》等書卻認為成王營居於成周(洛邑),與何尊銘文開篇「唯王初壅(遷)宅於成周」的記載一致。

一方面,很多文獻認為成周是以洛陽為中心的伊河、洛河流域(中原地區)。另一方面史記又認為是西周豐鎬(西安灃河)地區。

原因是對銘文理解受許慎《說文解字》的影響很大,雙方都已經漸漸遠離了歷史真相…

比如何尊銘文開篇講,「隹(唯)王初宅遷於成周″,「王誥宗小子於京室″,「隹王五祀"…,網友說是成王五年,遷都洛(雒)邑為成周(京室),那麼之前存在的宗周(豐鎬)是什麼性質呢?

史學家唐蘭對此不置可否!只是認為,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後又建宗周了,直至平王東遷洛陽,才真正遷都…這不等於是自相矛盾嗎?難道會有兩個都城同時存在?一個豐鎬,一個成周?有網友更是腦洞大開,認為是上下都(陪都)性質,可以同時存在…

其實,自漢代以來,大家都把銘文當成漢字解了,包括「隹,王,雍,宅,周,宗,成,豐,鎬,雒,亳"等,本義並不是建國建都之義,而是祭祖(夏啟)之義!這是漢史(包括漢字)對周史及甲骨文的極大誤讀,是自周武王滅商之後的王朝更迭所致…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比如說,隹(唯)王可能並非指成王,從銘文角度分析,隹(唯)是鳥形,隹王即為鳥王,甲骨文稱鳧王/王亥,史記稱為玄鳥子契,而雒=各+隹,各→司,隹→鳥,指祭鳥之義,如圖所示:

所以雒邑是司鳥之城,史記推為「玄鳥生商″的商人子契,因佐禹治水而受封之商地…

雍是司鳥之義,如圖所示:

所以雍宅並不是遷都,而是祭之廟!即武王及周公祭祀殷墟玄鳥王契廟「母辛宗(婦好墓)"之義!禮記稱為「帝舜而郊鯀,祖文王而宗武王″…然後營建二里頭(洛邑)及偃師商城(陪都),謂之「一年救亂(滅武庚),二年克殷(改造殷墟婦好墓),三年踐奄(建偃師商城),四年建侯衛(建濮陽帝丘衛城),五年營成周(營造洛邑二里頭),六牟制禮作樂(周禮/周樂/周祭),七年致政成王…″,這才符合邏輯。

所以我才問大家,武王克商後,為什麼一定要遷宅於洛(雒)邑?而周公也言聽計從、深以為然?洛邑有什麼魅力讓武王和周公克商後極力遷宅於此?就象商湯為什麼「從先王居,始居亳″?盤庚為什麼從奄地回遷殷墟?

其實搞清楚了這三件事的前因後果,也就明白了武王為什麼遷宅並宣稱:「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了!

因為二里頭是禹墓(斟鄩),是武王先祖后稷成周啟(棄)之地!「武王即克大邑商″是克殷墟!而殷墟就是商祖契蒙難所在地!因為亞長墓即是契墓,婦好墓即是契建的啟祠(北蒙)!濮陽龍虎墓即顓頊墓(斟灌)!

而婦好銘文即帝嚳受顓頊禪讓記錄,是夏商結盟之宅茲中國義!如圖所示:

而史載周棄(后稷)與商契是帝嚳長子及次子,而啟棄二銘文顯示都是「雙手捧鼎(顓頊龍鼎)"形,都有繼承夏祖顓頊禪讓王權當啟王之義!當然,也不排除是夏啟一人混合之可能,如圖所示:

《竹書紀年》記載:「禹元年壬子,繼位於冀,頒夏曆於邦國。起壬子終壬戍。」《史記》記載:契長佐禹治水有功,舜受司徒(司其)啟,封商地」。

契與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受舜封,契為司徒火正(司其啟),益受司馬伯位(司辛商),故益心存不滿,同室操戈,山海經稱有易殺王亥,竹書紀年稱益干啟位,史記稱商湯滅夏,最後被殺俯身放葬亞長墓!所以殷墟的真正主人原來是商契!殷墟是商契的蒙難地!當然,也可能是他父親舜的祖廟。因為商契即舜子商均!

正如東漢杜篤《論都賦》說:「昔盤庚去奢行儉於亳」。晉人皇甫謐在《帝王世紀》說:「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

公元前1650商契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夏啟位,史稱殷侯,封商地安陽,並營建「殷祠(婦好墓)」,鑄司母戊鼎,史稱「禹生啟」事件。

契因佐禹治水成功受啟位,遭伯益嫉恨,於是發生了王位爭奪,啟制被破壞(益干啟位)…帝泄十二年(前1638年)契(王亥)被堯(綿臣)和伯益(河伯)及丹朱(王恆)設美人計所殺(有易殺王亥),掩埋於亞長墓中…而亞長墓/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考古也支持如上判斷!

公元前1628年丹朱發帝誥「玄鳥湯誓」自命「武丁孫子」,反攻鳴條崗(夏縣東下馮)逐舜南逃,史稱「商湯滅夏」…並留下二里頭(偃師)/鳴條崗(東下馮)/三星堆(金沙)/石峁(皇城台)四大遺址…

最後商湯丹朱南巡追舜未果,死葬鹿邑長子口(老子)墓。而舜化名后稷名桀,「聲南擊西」放香妃於湖南九嶷山,而自己西逃石峁,營建神木皇城台…500年後其孫武王伐紂復仇,史稱「宅茲中國」…

這也就解釋了契怎麼死在了殷墟,而且是被誰殺害問題,及為什麼殷墟叫北蒙的原因了!尤其是搞清楚了「「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這一千古之謎!

那麼,殷墟王陵區被盜掘,而婦好墓及亞長墓未被盜事件就可以解釋了…原來是武王伐紂時搞的鬼!

有網友問,武王不毀掉婦好墓和亞長墓,是沒有發現還是另有隱情?其實僅從婦好墓上存在享堂「母辛宗」基址來看,武王沒有發現婦好墓是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武王沒有破壞婦好墓反而鑄鼎刻辭搞祭祀呢?原因即在此…

因為婦好墓出土婦好鼎(三足/平底/圓口)是周鼎風格,應是武王伐紂時帶入殷墟的。如圖所示:

同時出土的婦好卜辭(殷墟甲骨文)也與陝西太平斗門及周原甲骨文十分相似!也就是說,殷甲卜辭主人也不是商湯武丁,而是武王姬發!所以才出現殷墟甲骨文「空降」殷墟現象!

根據二里崗牛肋骨卜辭斷代(前1630年),婦好卜辭斷代應是公元前1600~1046年之間,與周原(包括斗門)甲骨文是一系,源自二里崗牛肋骨卜辭!而牛肋骨卜辭是從夏代圖騰(二里頭/陶寺/良渚)演化而來的!

公元前1046年,舜後17孫周武王伐紂,毀掉殷墟商湯(丹朱)王陵區,然後宗周婦好墓,改殷祠「母辛宗」為周棄祠。並鑄造婦好鼎及龍虎二鉞108件婦好禮器,並刻下「婦好冥」及「宰豐」匕骨辭以述「宗周(啟)」事件,如圖所示:

武王死後,周公又認祖(成周)洛邑二里頭(禹墟屍鄉),即「帝嚳(舜)而郊禹,祖文王而宗武王」禮制,完成了有夏祭祀法統「宅茲中國」事件,並鑄何尊!

根據《何尊》銘文:「 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分析,《史記》:周公往營成周洛邑,卜居焉,遂國之。《逸周書·作雒》「…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這洛水至邙山之洛邑,不正是偃師二里頭嗎?如圖所示:

根據清華簡載:「假中於河,歸中於河」分析,何尊本名應叫河尊,是史記「鯀生禹」的記錄。甲骨文「中」字即禹鑿龍門的記錄…呈「兩水夾一條運河」狀態!符合《史記·周本紀》:「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逸周書·度邑》武王:「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記載。即左伊汭,右洛汭,中間是運河伊闕(龍門),如圖所示:


「土中」即「三代之居,皆於河洛之間也」二里頭!洛邑即偃師巳鄉(大禹稽堂)!當然,《詩 王風譜》「成王居洛邑,遷殷民於成周…」,指殷民西徙洛陽,建偃師商城陪都!

據《逸周書· 作雒》記述:成周「 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制郊旬方六百里,國西土為方千里。」 又載:「 設丘兆於南郊,建大社與國中, 乃位五宮:大廟、宗富、考富、路寢、明堂。如圖所示:

《竹書紀年》記載:成王七年營建成周之後「王如東都,諸侯來朝」,宣王「九年,王會諸侯於東都」。

而甲骨文「國」,即是「持戈祭鼎」形,考古證據指殷人持鉞祭其鼎也,與「周」同義!如圖所示:

甲骨文「宅」即亳(稽堂/明堂/卜邑),「湯先王(契)居」也。如圖所示:

甲骨文「茲」為玄鳥雙至,代指少昊玄鳥雙氏(商契/周棄)圖騰。如圖所示:

故「宅茲中國」含即史記「鯀生禹,禹復生啟」含義也!一句話「認祖偃師二里頭大禹墓,歸宗安陽殷墟夏啟祠!」

有網友質疑我說:「《說文》字典上有注釋:「中」是軍旗,卜辭:立中無風;而且中的字形,那上下的飄帶有時候多有時候少,有時候還沒有,怎麼解釋是兩河呢?」

我明白他們(包括許慎)不知道甲骨文是大禹治水文字!而甲骨文「中」即伊洛二汭(偃塞湖)圍禹城形象!一旦洪水退卻,二汭也就不見了…那麼「中」字上下的「飄帶」(洪水)就不見了嘛…

「君不見國人都說好不好,唯有中原人叫中不中!為什麼呢?因為好是契(商)語!中是禹(夏)音也!當然,豫東周口商丘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湯王后裔,故又叫管不管(管理國家之義),正是鹿邑長子囗十字棺的官音也…」哈哈哈,不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