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連城 | 宣和的前世今生

平生已塞北江南 發佈 2022-11-14T08:00:38.088215+00:00

1949年之前的宣和歷史,可能沒有辦法在連城縣的方志里找到,有也有是隻言片語,因為宣和劃入連城轄區是1956年3月。

宣和的前世今生

塗明謙

1949年之前的宣和歷史,可能沒有辦法在連城縣的方志里找到,有也有是隻言片語,因為宣和劃入連城轄區是1956年3月。

比如《1993年連城縣誌》記載:「1956年3月,長汀縣的宣和區(曹坊、上里、培田、黃文4個鄉100.42平方公里),來屬。」非常簡單,確實是有一說一。

但另外的一些方志和地名介紹時,一般會把宣和的來歷與北宋宣和年號進行對接,很篤定的說這個地名就是從那裡來的,這讓人很無奈。

比較起來,編寫者會從比較近的歷史事件中去尋找來歷,態度端正,治史也嚴謹,就值得讚美了。比如《1983年連城縣地名錄》記載:「宣和公社地處連城西面。宋朝屬汀州河源里。解放前是長汀縣第十五區轄地,區域包括黃文、曹坊、上里、培田四個鄉。曾名宣和,也稱河源。一九四八年與長汀南山、鍾屋村解決了多年的地方風俗等爭端後,改名『宣和』。寓和平相處之意。

這一段文字說得還是很清楚的,「宋屬汀州河源里」,「曾名宣和,也稱河源」,「改名宣和,寓和平相處之意」,說明當年的地名工作者有訪談過當地人,這是肯定的。

但是這樣的客觀在之後的民間表述和一些類方志中越來越少了,什麼原因呢?一面是客觀的,宋代連城縣從長汀析地建縣之後,也有一個河源里,估計是這些信息讓方志工作者和地方學者混亂了,另一面則是無法解釋時,人們傾向於羅列「傳說」。

所以要理清宣和的名字與歷史,得從她從未歸屬連城縣的時候說起,甚至應當追溯到更早,連城縣還未從長汀縣分析出來之前。

《嘉靖汀州府志》記載:「長汀縣 宣河裡 統圖六,在府城西南一百四十里,舊宣德北里並河源團。

古代的宣河比現在的宣河大,因為是宣德北里並河源團。但宣德北里是哪兒呢?河源團又是哪兒呢?得研究一下分割之前的長汀方志,大體是會有答案的。

《民國長汀縣誌》記載:

宣河裡 統圖六,計村六十六。

南山壩鄉 南山壩下保(宣河裡)南山壩上保(宣河裡)大坪保(宣河裡)洋坑保(宣河裡)元亨保(宣河裡)大田湖上保(宣河裡)大田湖下保(宣河裡)謝屋上保(宣河裡)謝屋下保(宣河裡)洋背(宣河裡)。

宣溪鄉 官坊保(宣河裡)塘背保(宣河裡)橋下保(宣河裡)連屋岡保(宣河裡)鍾屋上保(宣河裡)鍾屋下保(宣河裡)黃家莊保(宣河裡)南嶺保(宣河裡)上村保(宣河裡)池溪保(宣河裡)大岡保(宣河裡)黃沙亨保(宣河裡)文岡保(宣河裡)曹坊下保(宣河裡)曹坊上保(宣河裡)吳家坊上保(宣河裡)吳家坊下保(宣河裡)城溪保(宣河裡)紫竹林保(宣河裡)。

宣河裡的疆界很分明,大約就是今天長汀南山鎮+連城宣和鄉+長汀塗坊鎮北部兩村。但這並不妨礙當地居民對宣河還有具體所指。依照當地人的習慣表述記錄下的一些事件其實也能說明民國前後地域劃分出現的新狀態。

比如《民國長汀縣誌》:「七月 雨雹颶風,羅坊古樹拔去數株,南津橋被種倒。洪水,塗坊、宣河、半溪、南陽、南山壩等處多被害。

宣河,在長汀縣的塗坊、南山一帶就是直接指今天連城縣宣和鄉。只有在說宣河裡時,才指南山+宣和的66村。因此古代的宣德北裡邊界也就很清晰了,就是今天南山鎮,1949年之前的南山垻+半溪峒。而古代的河源團,正是1949年之前的宣河,也正是長汀南部居民熟知的狹義河源峒,今天的連城縣宣和鄉。我對「曾名宣和」同時存有很大的疑問,那麼歷史上宣和這個名字在長汀的方志里出現過沒有呢?遍查之後,確定沒有。

因此,宣河裡這個名字的來歷,大體也就有了。宋代連城縣從長汀分析而出,帶走了河源里相當多的地方,但不是全部,所以河源里剩下的部分不足以稱里了,便稱為河源團,同時管理上出現了比較尷尬的情況,因為河源團需要重新歸屬,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得找一個「里」級別的行政區劃來管理她。於是宋明之間長汀縣的官員就想了一個辦法,將宣德北里與河源團進行合併,這次合併產生了一個新的里級行政區劃,名字叫做宣河裡。

宣河裡,正是合併前的兩個區域名字中各取一字,宣德北里出宣,而河源團出河,於是合併後稱「宣河裡」。

那什麼時候宣河這個名字用來專指今天宣和鄉呢?

《光緒長汀縣誌》:「宣河裡 統圖六,計村六十六。謝屋村,洋背,朱坊,彭屋,鄧坊,廖坊,蕭坊,連屋崗,蘆地,板橑,黃坊,逕口,巖上,蜘蛛隘,菴背,觀㕔,河背,鍾屋村,黃家庒,南田逕,長窠頭,常豐山,凃屋,庒上,樓下坑,狗當山,赤嶺背,大扁嶺,饒婆田,大田,寨裡崗,嶺背坪,下村,蔴畲,黃坭湖,大坑裏,深渡,上水口,下水口,南山埧,大坪,蔣坑,官坊,深坑背,塘背,大坑頭,南嶺,江家坊,黃沙坑,洋背,窠裏,池溪,曹坊,羊背,樓角,南山角,東山,大崐山,靈谷山,天境山,永興山,吳家坊,五磜,背田,上磜,田背。

至少到清末為止,這種民間的「宣河」區域指認習慣還沒有被官方接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進入民國之後,官方和民間才開始都用「宣河」一名稱謂今天連城宣和鄉所在區域。

那麼「宣和」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才開始用的呢?長汀縣已經記載不詳,連城縣的方志中,也不是很清晰,但可以肯定大約是1945年-1948年這幾年之間,但這一時期宣河與宣和是並用的。

這裡頭有個事情很有意思,紹興三年,連城縣從長汀縣分析而出,紹興三年即公元1133年。《嘉靖汀州府志》記載:「紹興三年,析連城堡及古田郷六圑里,置連城縣,元仍舊,國朝因之。

當年從河源里切割出去的部分很大,所以在連城縣的管轄之中,仍有河源里。《嘉靖汀州府志》:「連城縣 河源里 統團五,距縣八十里,舊河源下里,縣南。

河源里的舊核心當然是河源峒,這是周邊各鄉居民故老相傳的共識,但河源里當年包括了今天宣和、朋口(河源上里,也是廣義的河源峒)與莒溪、璧洲(河源下里),歸入連城部分,朋口這半個河源上里應當是歸入了河源下里,而莒溪與朋口合併之後,便繼承了河源里之名。

所以河源峒這個區域有趣之處在於,第一次分裂,河源里之名給了連城縣,第二次合併,宣河裡將原本河源峒的地名特徵弄得只剩一個河字,到了民國鄉里重整,宣河專指河源峒,把已經沒有了的宣字帶走了,劃歸連城再改名宣和,河字也丟了。剩下這兩字與原本的河源里與河源峒就真的沒有一個字有直接關聯了。這大約就是宣和鄉的名字在後來解釋起來,出現大量混亂,且胡亂製造來歷的原因了

給宣和正名完了,就得說一說宣和為何要從長汀劃歸連城。

1934年松毛嶺戰役之後紅軍長征,我祖父的兩位兄長作為蘇維埃汀連縣的地方幹部逃離國民黨軍復辟的家鄉,所選的「安全區域」就是河源峒,也就是現今的宣和曹坊,事詳《汀州的士林藍》。河源峒是塗坊歷史通婚區域,同時也是長汀縣當時管轄的最偏遠區域之一,中間還有松毛嶺山脈不可逾越,且此處民風彪悍尚武,村人結寨立圍自保,想必長汀縣的官吏都不會想親身前往處理一些什麼事情,於是河源峒諸坊其實處於一種事實性的自治狀態。那麼連城呢?

《嘉靖汀州府志》:「連城縣 西南至河源板嶺七十里,爲長汀縣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里。

連城近一些,到河源峒的山河分界線上大約七十里,這樣的距離會近一些,路也顯然好走很多,心理上宣和與朋口的人們是互相認同的,且還有宗教的趨同融合作用在其中。但問題是連城當時對河源峒,也就是宣河,並沒有管轄權,即便可以動用武力或者別的一些手段干涉宣河,也畢竟名不正而言不順。

所以《民國連城縣誌》的編修者在方志里就提出了他們的困惑與牢騷:

汀屬八邑長為首縣,各邑例有貼長。連城貼長在河源里屏山外之極南,距長汀已二百餘里,地皆山僻,界雜杭巖,谿谷直流漳龍,語音懸殊。此即直屬連城尚虞隔閡,況貼隸長汀,越連界二百餘里以為治哉。攷其地,若梨嶺下,若馬屋等號稱十三甲,大數百人,小則數十,自貼長汀後,祇自安其狉狉榛榛之常,讀書識字者,視連屬邊遠之區尤少。每歲由汀派吏胥下鄉催收糧稅,鄉民老死不見長官,且不識縣庭為何地。一有獄訟,蠧棍猾吏比而魚肉之,展轉侵漁,無所控告。名為長轄,實則夷於番落之土司,此無他,一則鞭長而其勢莫及,一則地隔而末由自通故也。原貼長主因因首縣供億較繁境內歲收不足供挹注,若仰待各邑協濟則細碎已甚,且歲出歲入遞有增減,不能豫算,以為權衡,故畫一區稅收,歸其自理,特所畫區域類多奇零華離之地,地既窵遠,有其地者,亦視為無何有之鄉。是不獨為長邑之贅疣,抑亦等於全汀之甌脫。莫非國民?莫非國土?顧等之化外不平孰甚。今府制已廢,各縣直隸行省,供億從同,何必仍駢拇枝指之名,似宜舉各邑貼長仍歸各邑,以蘇民困,而正封疆況。邇來外患內憂,四郊環伏,深山窮谷,國力所不及之地,尤易為潛匪之鄉,務宜設法聯防,以固疆圉,庶姦宄無所容,此又疆理之一事也。

篇幅有些長,大意是說從前汀州各縣都有直接屬於首縣長汀的鄉村,叫做貼長(其實都是鐵場,因為鹽鐵專營,這些有金鐵之所在鄉村就直接隸屬長汀),大多數這種地方離長汀特別遙遠,當地居民在營生與訴訟上其實都與本縣更近,但格於歷史原因這些地方都自認是長汀縣所管轄的居民,但長汀縣事實上無法對這些區域進行有效管理,於是這些地方就會變成事實的兩不管地區;民國開始之後,廢除了州府的存在,所有的縣城都直隸於福建省府,那麼那些「貼長」是否就沒有再隸屬長汀縣的必要了呢?

連城縣的人們在所修方志中提出了疑問,針對的正是河源上、下里和表席里這些與長汀縣、上杭縣交界的一些村莊。不止連城縣有這問題,別的地方也一樣的,比如上杭縣對步雲鄉(當時上杭境內的長汀貼長)的疑問,諸如此類。貼長之事可以參看拙文《何以步雲》。

如果說在民國1940年代,汀州各縣的人們在修方志時,就已經意識到且表達過這些長汀飛地存在的不妥,那麼這些個疑問在1949年之後,新中國建立,國家大一統之後,會無比清晰的放在地區一級行署管理者的案頭,必須儘快解決。

所以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的十年之間,長汀縣不但把各個「帖長」歸給汀州其餘七縣,還把鄰近各縣的鄉村也一併從「治理成本更合理」的角度劃歸各縣。這諸多鄉村中,便有宣河。上圖為當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發布的行政公函。

宣河對長汀重要嗎?宣河對長汀和連城都重要。

進入現代民族國家,或者說辛亥革命以來,長汀南部興辦的所有小學堂和初級中學堂,宣河吳家坊來的老師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但比例大,而且質量好,國文功底紮實,教學負責且柔韌。這種「宣河」現象一直維持到了一九六零年代後才告終,因為縣域的重新規劃,吳家坊這些讀書人比例極高的區域歸屬了連城,想必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連城的鄉親也都幸運遇上很多來自培田的吳氏老師。所以將宣河從長汀劃出,其實就是將長邑南部最大的一個讀書種子培育地割出,失去火種的長汀南部當然是很痛的。

宣河劃入連城,給連城帶去了文的培田和武的曹坊,想必這樣的收穫不可否認吧。當年流動於塗坊和河源峒之間的四門拳和青黃獅,想必也因為兩地分屬兩縣而不再交流往來,當年塗坊師傅在河源峒帶文、武獅,教四門拳,春節間兩地擎獅頭往來互動的盛況也再也見不到了。而這些年也很少聽說兩地還有通婚,這兩個歷史上傳統通婚區域就這樣因為縣域重劃而變得疏遠。這些可能是另一種疼痛吧。而那些出生時還叫長汀縣宣河裡的革命者,在革命勝利歸來,發現家鄉已經叫連城縣宣和鄉,也會有一些些的不適和疼痛吧。

所幸也並不是所有的聯繫都割裂了,我去培田做田野訪談時,所遇年紀大點的人都還會說很多長汀方言,而半溪峒的人們同河源十三坊的人們至今還一起「接公太」。這可能是舊宣河裡諸坊最後的一點聯繫了。

公太,是閩西很特別的神明崇拜,與王審知家族在福建的統治有關,而在閩西的傳播,一面與宋代河源里居民引入福州、泉州一帶的王審知崇拜有關,另一面則是王緒和王潮、王審知當年所領的固始農民軍入閩正是從汀州走,而河源里所在的區域,則又是閩西汀州向閩南泉州挺進的必經道路。五代十國開始,或者更早,河源里作為重要的汀州通道,便一直有駐軍,這些軍人,很多可以將自己的祖籍地追溯到中原,而光州固始,往往是閩人的一個重要的身份認同符號。

接公太的河源十三坊,分別是宣和的上八坊,吳家坊、曹坊(分二坊)、崗背、窩南、黃沙坑、城溪、洋背;以及朋口下五坊,朋口、張家營、洋坊尾、文坊、馬埔。這十三坊共接公太其實也能側面證明當年河源上里(今天宣和+朋口)分裂之後,上八坊成了河源團,而下五坊則歸入河源下里成為新的河源里。一九五六年宣河從長汀劃入連城,成立宣和鄉,開始是屬於朋口區的,這算是對歷史上宣和、朋口都屬河源上里的一種天然疆域的肯定,同時是對河源峒記憶的一種奇特的追回。

從接公太看得出來,河源十三坊在歷史上並不因為行政區劃的分割而有所割裂,他們一直是我們這些周邊村莊指稱的廣義的河源峒區域,而狹義的河源峒當只指宣和鄉所在區域。在宋代長汀縣新形成的宣河裡,南山垻與半溪峒對河源十三坊接公太所形成的文化與血緣同盟是很認同的,因此在歷史上曾提出過也加入十三坊的輪值,但被舊十三坊所拒絕。

這次拒絕當然在宣河裡的歷史上成為分裂的導火索之一,1948年前後,雙方(一方為南山垻與半溪峒,即原宣德北里的居民,一方為宣河,即舊河源團居民)有過比較劇烈的衝突,導致官方介入調停,調停過程未見諸方志,或者我所涉還不夠豐富,未曾見到,願鄉黨有以教我。

但是通過田野調查,最終結果可以倒推此事。

半溪峒的蔡屋、曹屋很少幾個村通過河源十三坊中的同姓宗親、通婚宗親在當年輪值時,分潤「公太」給他們接;而半溪峒別的村莊,則和南山垻還有塗坊北部、河田部分村莊聯合在一起,在南山河下水口位新立了一座閩王廟,然後各地組成十三個祭祀組織,也奉行十三年一輪的「接公太」活動。而從此,在長汀與連城交界的這一區域就形成了兩個「接公太」祭祀組織,一個接的是老公太,一個接的是新公太,當然無論新老其實都是同一位神明王審知,不過是一位神明多處廟宇分身各自供奉罷了。用的儀規新舊公太基本都是一致的,就是每年的二月二龍抬頭,打上幾天的出廟醮,公太就會到當年輪值的村莊去接受供奉,而每年七月初四又會送回主廟。

從現有的公太輪流巡遊供奉區域,大體能倒推出1948年前後那場紛爭最終的解決調停之辦法。故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將這場紛爭看成是宣河從長汀劃歸連城的預演,數年之後,果然在行政區劃上,當時的龍巖地委行署通過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政府令函,做了比較合理的調整。

已經贅述良多,實在沒有更多的篇幅書寫培田和蛤蝴侯王以及更多的宣和,就著這些文字講說一下宣和的前後歷史沿革和名字由來,但不知說清楚了沒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