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連城 | 四堡的前世今生

平生已塞北江南 發佈 2022-11-14T09:45:11.194281+00:00

四堡啊,是建本的第二故鄉,是讀書人朝聖的精神家園。行政區劃上的四堡在連城,但是從舊的行政區劃和精神歸屬則應當把四堡劃在汀州,也不是長汀,也不是連城,也不是清流,更不會在寧化。

四堡的前世今生

塗明謙


常有四堡鄉親說能不能說說四堡的由來,我總是很為難,因為四堡有太多的「定論」。四堡啊,是建本的第二故鄉,是讀書人朝聖的精神家園。

所以說四堡,第一個問題當然是四堡在哪裡?

當然是在連城!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幼稚,其實地名和疆域的沿革很複雜,大多數地名來歷遺失,都是在「沒有問題」。多問一句,其實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四堡複雜。行政區劃上的四堡在連城,但是從舊的行政區劃和精神歸屬則應當把四堡劃在汀州,也不是長汀,也不是連城,也不是清流,更不會在寧化。可能也是基於這種潛意識,後世的人們編出了所謂「四縣共保」的說法,這是感嘆巨大後的一派胡言。但確實是四堡太大,非一邑可以裝載。

大四堡。多大?四層加厚牛堡。

四層加厚?四堡的主體區域由四鄉組成,霧閣、馬屋、雙泉、上梘。這四鄉在1951年從長汀縣劃歸連城縣時,就是分治的四個主體。現在轄9個村上梘、雙泉、田茶、霧閣、團結、四橋、中南、黃坑、臘坑,是當年的四鄉加上周邊的結果。但這不足以形容四堡的四層加厚結構。

再加?四堡土地面積58.78平方公里,人口14400,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45人。拿我的老家塗坊鎮同她比,167.48平方公里,人口30561,每平方公里183人。沒有感覺吧?這樣的密度其實已經超過了長汀縣前幾名的鄉鎮,比如河田鎮,296.714平方公里,6.8萬人,密度每平方公里229人。什麼地位呢?如果拿連城縣面積2596平方公里,拿2019年戶籍人口344542人來算,密度每平方公里133人;長汀縣3099平方公里,人口55萬左右,密度每平方公里177人。可以負責任的說,四堡這樣的密度已經是叫「超英趕美」的程度了。所以這樣的加厚型,你應當會開始想些什麼嗎?

我這裡有民國時代四堡核心部分的結構。

《民國長汀縣誌》:「四保鄉 馬屋西保(四堡里)馬屋中保(四堡里)馬屋北保(四堡里)馬屋南保(四堡里)馬屋東保(四堡里)霧閣西保(四堡里)霧閣中保(四堡里)霧閣南保(四堡里)霧閣東保(四堡里)霧閣北保(四堡里)雙泉東保(四堡里)雙泉西保(四堡里)梘頭保(四堡里)上堡保(四堡里)馬羅圍保(四堡里)。

除開馬羅圍在外,馬屋和霧閣、雙井、上梘,呈現的是先縱向線性排列,同時在點上再橫向組合,最後串成四塊互相關聯的多層網狀陣列結構。這樣看你立馬就會明白1951年劃給連城時四鄉為何這樣分,而現在的四堡的結構又從何而來。最北的馬屋分成東、南、西、北、中保,霧閣也分了東、南、西、北、中保,雙泉分東保和西保,上梘分梘頭保和上堡保。你想到什麼?


是的,四堡之名,應當最早來自四個結堡自保的四個區域,但是因為我們汀州的山川土地走向都是東西有山河限定,而不得不呈南北通路的形勢,所以這四堡並不是四角相對,而是線性排布然後橫向展開疊加,但確實是「四堡」。你有意見?肯定。不過還請耐心聽我慢慢說。

先得說,四堡為何要結連塢自保。

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四堡古代稱四堡峒,這裡屬於玳瑁山脈,古來民風彪悍,客土爭地求存的典型地區,居民不可不結堡自守。

第二是因為四堡是南北東西的交通要道,取四堡便等於拿下了西進長汀(亦汀州府城)、南下連城上杭、北上寧化清流、東進永安、沙縣、雙洋、漳平的通路。舉幾個地方志中記載的事情加以佐證。

清代陳朝義纂修的《乾隆長汀縣誌》:「義士祠 四保里,祀庠生馬乾。嘉靖末,流賊猖獗,乾倡於百長,禦於牛路嶺,橫鎗殺賊數人,因失險遇害,年二十四,遺藐孤幼妻。楊郡守世芳爲給雙井入官田養之。乾妻黃氏,苦節孀居,七十六歲卒。」牛路嶺想必四堡人格外熟悉,是販運書籍的主要通路。

另一條《乾隆長汀縣誌》所載:「府學歲貢 鮑蒙 居四保,雖文士而膂力絶人,嘗率兵禦宼於牛嶺寨,鄉賴以全。

而民國陳一堃和鄧光灜修纂的《民國連城縣誌》提到:「八年戊午,彗星長竟天,每日黃昏有聲如裂竹。九月,髮黨大隊復由寧化過汀,我邑鄉勇裹糧往四堡邀截,潰敗奔回,敵跟蹤至,初十城陷。以上據修竹安寨記。

連城方志說得分明,清末太平軍殘部汪海洋部在汀州過境時,連城縣鄉勇阻擊的地點不是別的地方,正是四堡。

所以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的要地,這也就必然給四堡所在的區域帶來了一些地域特徵鮮明的事件。比如四堡讀書人扎堆但沒有出過太多文舉人,武舉人確實出過近二十個。以我對四堡鄉親的認識是講道理不行的時候,直接擼袖子上肯定是會的。

四堡是一面享用交通便利,他們得以方便的將書籍販運天下,一面則是交通要衝的壞處,就是經常有大軍南下北上,包括護法軍與閩軍交戰、閩西北地方軍閥與福州軍閥交戰,也都從四堡通過。這也是此處居民結成連環塢堡自保的主要原因了。當然你應當明白為何馬羅要「圍」,出於同樣的邏輯,馬羅也在往岩、杭、連的長汀東部主通道上。

但是這些仍然不是真實的四堡,你只是看到了大四堡的一部分,四堡的時間與空間的維度,其實比這個要大,四堡祖上不止是闊過!

1951年之前,四保還是長汀縣的一鄉時候,比現在四保要大,不過這一點可能是很多人已經知曉的。

從《民國長汀縣誌》中能看到的是這樣的:

四保鄉 馬屋西保(四堡里)馬屋中保(四堡里)馬屋北保(四堡里)馬屋南保(四堡里)馬屋東保(四堡里)霧閣西保(四堡里)霧閣中保(四堡里)霧閣南保(四堡里)霧閣東保(四堡里)霧閣北保(四堡里)雙泉東保(四堡里)雙泉西保(四堡里)梘頭保(四堡里)上堡保(四堡里)馬羅圍保(四堡里)。

彭珊鄉彭坊保(四堡里)葛坪保(四堡里)劉陳閣保(四堡里)大埔保(四堡里)下坑保(四堡里)蕭屋保(四堡里)龍坊保(四堡里)南材保(四堡里)王梘坊保(四堡里)南坑保(四堡里)雲峯保(四堡里)王家塅保(四堡里)。

大約是現在的兩倍多,今天長汀縣童坊北部彭坊和珊坑一帶大體都是四保鄉的轄區。而清代初年的方志記載,四保里比現在更大,包括了一些現在長汀縣館前鎮的地方所在。

《乾隆長汀縣誌》:「四保里統圖五計村四十四 大埔,宋坊,鄧原,井頭,蕭屋嶺,馬羅圍,彭坊,張坊,平原山,葛坪,黃坑,噫口,曾坊,龍頭坊,南茶坑,黃頸坑,虛坑,員頭,魏家坊,石筍坑,莊下,桂口井,東坑背,磜下,南坑,邱坊,廖坊,磜頭,山坑,狂風,井口,石背,馬屋村,張坑,洋頭,洋背,下洋背,林屋,社下,圳邉,大坪頭,黃坑,䨇井,龍足鄉,上保。

看起來真的很大。但如果你以為四保就這麼大了,那就草率了,歷史上的四堡比這個要大得多,這得從宋代說起。

《臨汀志》記載:

長汀縣 鄉三。永寧鄉,在長汀縣南,管里六:成功里,分上、下;宣德里,分南北;四保里;平源里。

清流縣 鄉二。折桂鄉,在清流縣東,管團保七:郭下團、倉盈團、永德團、夢溪團、羅村團、北團、四保。

是的你很容易就發現了,在南宋,四保的名字就已經在地方志上出現了。但你同時會發現四保名字出現了兩次長汀有四保里,清流也有四保

怎麼回事?這還得從清流建縣開始說。

《嘉靖汀州府志》記載:「清流縣 在府城東北,本長汀寧化地。寧化縣東麻倉團里,舊有清流驛,溪流如環,清美可愛。宋元符元年,提刑王祖道行郡,憇驛亭,愛其山川清秀,因謂長汀寧化壤地曠遠,艱於為治,奏析寧化六團里、長汀二團里置清流縣。紹定中廢。元復置。國朝因之。成化六年置歸化縣,析歸上、歸下二里隸焉。

宋元符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清流從長汀分走了兩個團里,這兩個團里就是四保和北團,但並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分走之後並沒有馬上改名,四保和北團仍然叫了很長時間,這種情況很常見,可以參看拙文《塗坊與才溪的千年血緣》。

清流拿走的四保包括了哪一些地方,《汀州府志》和《長汀縣誌》記載得很模糊,但是《嘉靖清流縣誌》記載得很清楚:「四保里 田頭村 去城七十里,五里至 里田村,五里至 楊坊村,二里至 楊背村,五里至 童坊村,十里至 深渡村,五里至 大田坑村,五里至 河排村,五里至 童蒙坑村,二里至 轉水庵村,十里至 長校村,五里至 謝坊村,五里至 江坊村,五里至 赤土崗,五里至 劉坑村,二十里至 李家寮,二十里至 風尭村 長汀縣界。

四堡的人們應當熟悉這些地名,因為正是隔壁鄉鎮裡田。田頭村今天田坪行政村。里田村今天的里田。楊坊村楊背村今天的楊坊村。童坊村今天童坊。深渡村今天仍叫深渡村。大田坑村今天叫大連坑。河排村的排原字Pei(上不下平)。童蒙坑村今天的童家坑(童蒙坑這個名字應當是因啟蒙孩童得名)。轉水庵村今天的沙坪村附近,從前可能更南一些,當年的轉水會很出名。長校村今天長校鎮治。謝坊村今天下謝村。江坊村今天江坊。赤土崗劉坑村李家寮今天仍在,風尭村據鄉黨所指即是今天的豐饒寺,址猶存。

因此到這裡,可以肯定「四縣共保」的說法是胡說,因為四保的歷史比清流縣的建立歷史還長,比連城建縣歷史就更長,所以何來四縣(長汀、連城、清流、寧化)共保。

宋代之前的四堡其實是早前四堡峒的範圍,是長汀寧化(包括後來清流連城)間最大的山地之一,而峒的分布正是現在汀連二縣的交界處沿山分布最多:四堡峒、青潭峒、河源峒、半溪峒、中華峒、溪源峒,這可以參看拙文《梅花十八峒》。

所以宋代在清流分走長校里田兩鄉之前,四保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堡,巨無霸,一共圖十一(5+6),有村61(44+17)。這個村莊數量已經是長汀縣河田(舊青泰里62村)和濯田(成下里村73)的量級了。所以歷代在分割大鄉貼補鄰縣或者鄰鄉或者獨自立鄉時的邏輯基本是在這些巨無霸上下手的。比如從成下里分割出南溫墟建立了紅山鄉,比如從河田切下三洲自建鄉鎮,又如從宣成切下羊牯獨立建鄉;比如從長汀南部切下才溪、通賢、南陽、舊縣給上杭,從長汀東部切下古田鄉一部分給蓮城一部分給上杭 ,又如從上杭東南部切下永定。從沙縣切下寧化(黃連),再從寧化和長汀切下一部分建立清流,再從清流寧化沙縣切下部分建立明溪(歸化)。清流建縣也大體如此邏輯,四保里在古代的分解過程大體也就說明白了。

但這裡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事情,那就是四保里的存在時間可能遠在人們的想像之上,現在至遲可以知道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之前四保里就存在了,但上限卻無法知道,我趨向於將這個時間推向唐代。也就是說,我認為四保的歷史可能超過一千年甚至與汀州建立的時間相接近

就以四保現有的兩個主要姓氏來說。

鄒氏在汀州生活的歷史至少可以推至南宋,比如《臨汀志》中有:「淳佑四年甲辰 鄒丁 字成父,長汀縣人。建寧府崇安尉。」在一個地方居住並能參加科舉,當然時間應當不會太短。不過我沒有機會翻看鄒氏完整的族譜,也願鄉黨與我共享資料。

而馬姓,則有唐僖宗時代的汀州刺史鍾全慕的夫人馬氏可以確定,馬姓在最遲公元888年就應當已經是汀州大族,從鍾氏祖孫兩代任汀州刺史,也能側面推出馬氏不會是沒有背景的普通人家。所以很多人把馬氏歷史只鎖定在明代中葉,我覺得可能過於遲了。

因為宋之前的方志的缺失,沒有辦法作更多實物考證,只能期待四保鄒馬吳楊等姓氏的考古發現了。

四保的居住歷史淵源其實還有別的一些東西沒說,我指的是經濟,但不僅是指後來的書商經濟。

四保是閩江上源,沿著河走,最後與永安、三明、延平、福州是可以溝通的,所以交通方便。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李坊溪 在縣西四保里。

沿途這樣的大小溪流不斷匯入,加上沿途多山多褶皺,匯水面積極大。這就必然帶來這一帶林木的豐富蔥蘢。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 楓隔山,在縣西南四保,中多楓木,秋則山色如丹。」多山的地方,樹木不缺,造紙的原材料當然也不缺,松煙墨的製取當然也不太缺。

而匯水面積大,除了有利於林木生長和有利交通之外,又帶來另一影響四堡地區發展進程的事物,那就是農耕時代很重要的水利。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牛河陂,在風夾。石壁陂,在西坑橋。下陂,在田裡。新橋陂,在羅坑。和尚陂,在李田。羅漢陂,在下馮。石壁陂、黃陂,上二陂在下謝。朱家陂,在必淵坑。已上九陂,俱縣南,四保里。

同樣的陂垻應當在現今的四堡、里田、長校的集鎮附近也還能看到吧。這樣的陂垻密度,一面是這一帶的農田應當有豐收,但另一個側面則能看出這裡的土地分布細碎,仍然遵循閩西土地的特徵「七山一水一分田還有一分是道亭」,四保人和所有汀州人一樣,不會把自己的生存命脈完全交給商業,所以一邊也從外購入糧食,一面也很積極的自己耕種。而良好的水資源加上勤勞加上大量財富投入修築的水利設施,足以保證豐收。官府在豐收之後就地收儲,會減少運輸成本,所以清流縣的預備倉和縣西倉也都放在四保里。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各里預俻倉一所,在永得里地名嵩溪,一所在四保里,一所在倉盈里,地名嵩口,左三倉塲。

《嘉靖清流縣誌》:「西倉 在四保里,地名長校。

這些官倉之外,其實必然還有民倉和私倉,倉庫就像現代的水庫,糧多時購入,缺糧時放糧平市價。這是能保證當地生產生活安全性的古人智慧。農業生產一旦穩定,人口就容易發展,經濟活動也自然隨之發展。所以在這一帶就很容易形成集市。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 長校市 在縣西四保里。」長校市就是今天長校鎮治所在。

《嘉靖清流縣誌》:「轉水會 在縣四保。每九月重陽日,清流會客攜餘貨,在此發賣,數日而退。」轉水會即今天沙坪村南舊轉水庵所在。

《嘉靖清流縣誌》:「頼家墟 在縣四保里,一百二十里。」賴家墟在今天四堡鎮北部,地名仍在。

這些墟市周邊也分布了很多需要供養才能生存的寺廟,這也側面說明了經濟發展之後宗教文化的繁榮,宗教文化往往是整體文化的前行部分。

《嘉靖汀州府志》:「長汀縣 廣福院在四保里。五代時,有異僧曰伏虎者駐鍚於此,郡人爲建庵,初名普護。宋熙寧間,聖壽院。乾道間,改今名。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永樂寺在縣西四保里。

《乾隆長汀縣誌》:「心田菴 四保雙井,鄒聖佑助田剏建。

《乾隆汀州府志》:「長汀縣 蓮花菴在四保里。

《乾隆汀州府志》:「豐饒寺 在四保里。

心田和豐饒這樣的名字,對於四保這一區域的意味可謂深長。還有一些不在方志上的諸如大佛寺、鄒公廟,其實歷史也不算短。

這些在明代中前期就已經成熟的市、會、墟可能可以上推到宋代前期,同時也很能說明四保一地的經濟與宗教文化發展比很多人想像的要久要遠也要好,不要小看宗教,宗教在一個地域初期的開發上,從來都是正面作用遠大於負面作用的。這與大多數人在想像四保里的時候往往覺得這是四縣交界之處的蠻荒之區,已經是大大不同,其實無論從農田水利還是舊時代的刻書營生出發來說,四保都比同時期汀州府境內別的區域要好,當然我說的這種好是後天居多。所以在明代開始四保的讀書人開始大量湧現,此後數百年不衰,當然與上述的經濟文化發達程度是直接相關的。

比如在汀州府從事醫學正科的醫官,這些人肯定是讀書人出身,仕途不通了就去從醫。《嘉靖汀州府志》:「汀州府 醫學正科 徐庻。馬綜,成化十年任。馬文明,四保里人,正德十年任。

馬文明在方志中明確記載了是四保里人,而考慮到從前這些職業往往父子、親族相承,馬綜也極有可能為四保里人。

馬氏讀書人中,更具代表性的是馬馴一族。

《嘉靖汀州府志》:「馬馴 字德良,長汀四保里人。

《乾隆長汀縣誌》:「馬河圖 都御史,馴叔。正統三年貢。知磁州,廉能著聲。翰林宋萬鐘、國子博士曾遜爲之傳。

《乾隆長汀縣誌》:「都憲坊 縣東一百二十里四保里,一建折桂鄕久燬,一建本鄉賴家墟,俱爲明左都御史馬馴立。

由於馬河圖和馬馴叔侄的成功出仕,馬氏達成古代讀書人「光宗耀祖」的典範。《嘉靖汀州府志》:「皇明贈右副都御史馬時中墓葬清流四保里河平。贈右副都御史馬任敏墓葬清流四保里酒漿坑。

馬時中與馬任敏是馬馴的父祖,他們作為已經亡故的祖先,因為後輩得到了榮耀。而這些從四保里躍出龍門的讀書人不管走了多遠,最後也都想歸葬故鄉。《乾隆汀州府志》:「知州馬河圖墓在四保里。」馬馴的墓地有兩處,一處在長汀縣師福村附近,一處則在臥龍山陽,未知何故,請教鄉黨。

可能是出於對四保這塊讀書土地的看重,鄒氏也將先祖的墓遷來四保。

《乾隆長汀縣誌》:「魯國侯鄒應龍墓四保里上保龍子圍之墟距廟二里許,朱加廣佑王。

現在的鄒公廟、狀元衣冠塚、鄒家山,大體便是這之後的系列洐生,位置呢,正是山龍口,現在的水庫邊上。

而從四保里遷出的馬氏與鄒氏,都還會在精神上朝向四保這塊土地,比如《崇禎汀州府志》的主編者馬上榮,就是從四保遷連城的。而長汀雲峰、師福一帶馬氏也基本能清晰指出自己遷出的祖地為四保。我的連城鄒氏同學、同事,基本也會先說自己來自四保,然後再詳細說自己家族現居的鄉鎮村。

對當地經濟產生影響的四保橋渡。

或者生意或者讀書或者做官,外出的人多了,對交通的要求就開始上升。河兩岸的居民也要求更方便的出行,而潛在的交易需求,也驅動人們去於河上累石架橋,並覆屋於上,然後組成橋會購置田產,然後以田養橋。所以橋大量出現本身也是農業社會成熟的標誌。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通仙橋 在四保里,累石架梁三間。

實在沒有辦法架橋的地方就用渡。

《嘉靖汀州府志》:「清流縣 深渡 在縣四保里,路通連城、長汀,本縣每歲僉㸃渡夫一名,造舡濟渡。

這個地名還在,現在叫深渡村。

到了清代,人口繁盛經濟繁榮,橋的需求越發大,這點可以從方志上發現。

《乾隆長汀縣誌》:

龍頭橋 四保里,去縣八十里古稱龍潭,舊架橋於龍潭上,厯毀厯建。去橋數武有石門石筍曰八仙巖,景色清幽亦勝概奇觀。丙戌大水橋圮,馬茂芳倡建龍潭之下,又圮。丙申,馬玉富、玉春,復倡建。

大同橋四保里上保

龍足橋四保里

玉沙橋四保里,馬屋族衆建有記。

玉沙橋是很典型的閩西風水橋,建於村莊的水口位上,橋上覆屋保護,而橋面用卵石鋪地,一面是防火,二來是潤氣化胎留財。多說一句,四堡現存的很多大屋牆基也用卵石,一面是取材方便,另一面和玉沙橋面的卵石吸龍氣化胎是一回事,還有就是玉沙橋可能是對玉扣紙與麻沙的致敬,囉嗦了,這是另一個故事。

清代交通發達之後,四保作為一般農村,基本與別的地方無異,但作為讀書基地的重要則有過之。《乾隆汀州府志》:「長汀縣 社學 一在福壽坊,一在攀桂坊,一在歸陽里,一在古貴里,一在青岩里,一在宣河裡金鷄寺,一在平原里東山寺,一在平原里龍山寺,一在青泰里,一在宣成里三洲,一在宣成里畲心,一在四保里,一在成下里,一在成上里,俱國朝雍正二年新設。」另一條《乾隆汀州府志》:「清流縣 社學 一在龍津坊,一在進賢坊,一在淸德村,一在明倫坊。國朝雍正二年新設坊郭里、倉盈里、永得里、四保里、夢溪里、羅村里、北團里,七所。

這裡還未曾說到他們刻書後對周邊乃至中國及周邊的影響。可以說是交通催生文明,而文明又加持交通,四堡在這一面,確是良性循環。

四堡的中心變遷。

分屬兩縣後,四保的中心是有所飄移的。

《嘉靖清流縣誌》:「各里旌善、申明亭二所,坊郭里在譙樓內,倉盈里在嵩口營,永得里在嵩溪市上,夣溪里在鐡石,四保里在長校,北團里在林地墟,羅村里在頼坊。」長校在分離之後在明代已經發展出新的中心。

與現代四堡的中心街道不一樣,四堡的治理中心在歷代可能是四個中心並立同時南偏,但到了明清應當是在雙井(今天的雙泉)一帶,申明亭應當座落於此。

《乾隆長汀縣誌》:「雙井 四保里,去縣一百二十里,二井並立,泉香尤美。䨇井街 四保里,通連城,接清流。

為何不是在賴家墟一帶?當然不會。四堡周邊當年有多個街、市、圩場,賴家墟只是比較專門服務北面來的客、貨的那個。

雙井和上梘與馬屋、霧閣不同,這兩處原本是多姓雜居,原有姓氏葉包林賴鄒吳楊。而在皇權不下縣的時代,處理鄉村事務,應當是心理上公平,地理上也公平。

這些公平與方便的治理原則也是1951年之後,四堡部分歸入連城,而龍頭坊彭坊雲峰山坑這些地方歸入長汀的邏輯。

歸入清流、連城的邏輯與古代塢堡的關係,兼總結。

從地理角度,歸入清流的部分其實當年是為了減少長汀和蓮城堡的治理成本。而從心理上,連城一直覺得四保是天然歸屬連城的。這點可以從方志上看得出來。

連城歷代對四保、河源的土地歸屬要求,其實也能看得出歷史上便存在的地理、人情淵源,這其實也是我主張四堡是四個堡,同時來自唐代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一堃修鄧光灜纂《民國連城縣誌》:「連城縣 西北至四保里六十里,爲長汀縣界,自界首至長汀縣一百一十里。

他們提出了疑問,篇幅很長我就不列,大體就是四堡北團明明離連城近,同時過往的志書疆域至到都把這些地方包括進來了,但為何這些地方偏不歸屬連城,同樣的疑問在方志里也對「貼長 河源里」也提出。十數年後,1950年之後吧,這些有疑問的地方真的劃歸了連城,所以分治邏輯其實存在的。關於「貼長」之說,可以參看拙文《何以步雲》。

說回邊界,熟悉連城的人會知道,北團與四堡之間的分界到連城縣城35里,這個六十里,其實已經把四堡包進去了。是連城很僭越嗎?不是的。這其實也和連城離開長汀宋代獨立建縣有關。

《嘉靖汀州府志》:「連城縣 在府城東南,本長汀地。唐時嘗置蓮城堡。宋紹興三年,梅州司土曹事虞觀上言:比嘗攝尉長汀,南北團去縣百餘里,強者肆其剽掠,弱者難於赴訴,四民無以聊生,乞置縣以治之。獲准。昔置縣連城村,郡守鄭強以縣境狹隘,又析長汀縣古田鄉六團里以益焉。元至正六年,鄉人羅天麟反,改蓮為連,國朝因之。

本長汀地」,連城建縣之前是「蓮城堡」,這個時候的堡包括四堡都應當是官方建立的塢堡。這個堡的級別大體上是歸長汀縣尉(相應於公檢法一體的縣公安局長)管的派出機構,鄉鎮一級的派出所。而與蓮城堡、四堡這些派出機構相呼應的是北團和南團,這些則是更像是更小一級的警務崗亭。南北團,同時在蓮城堡、四堡這些軍事機構在宋代取消之後,替代了它們的職能。當王朝衰老到了一定程度時,它們還會進一步收縮,比如北團的駐兵與專司官員在大約是洪武初設立的,到了崇禎末年則從北團遷去了新泉,這應當是與朋口一帶的駐兵南北合一了。

也就是說在唐宋之間蓮城堡與北團、四堡其實是連片一體的,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守這南北狹長的汀東通道。她們在地域上、軍事需求上,舊的方志上,甚至於故老居民的心理上,確實曾經是一體的。

這大體也是我為何在前文說四堡就是建於四個堡,邏輯如上。這四個堡應當是和蓮城堡一樣,建於唐代,用於汀州東部的清流、連城、上杭、龍巖區域的大走廊的鎮守,到了宋代這些堡的軍事功能取消,民間人口填充了軍人撤走的空缺,到了明代,姓氏開始純化,馬氏和鄒氏在四堡占據人口優勢,可能是宋代開始,也可能明代初,他們開始刻書,不過講述這一段刻書的人可太多了,很完備,我就不囉嗦了。

所以我說的四堡,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大四堡。唐代古鎮,千年四堡,那個在歷史文化沉積多層加厚的牛堡,巨無霸,但我也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

老是有人擔心四堡這樣的讀書人朝聖之地的讀書種子滅失,其實沒有必要太擔心,我了解閩西了解汀州,那些都已經深刻在骨血中了。雕版可以滅失,牛嶺寨也已經滅失多年,唯牛路嶺這樣的名字可能老一輩人和年輕中一些人還知道。千年來,讀書人在那裡領著鄉民作決死衝鋒的次數可太多了。不過真的不必太介意,但凡需要,後輩們仍然會放下書本,放下營生,放下扶犁,拿起長劍去奮爭,因為讀書與血性常在,這一部分已經是一州一邑都裝載不下了。

(本文圖片皆來自吳德祥先生、鄒勇先生,鄒勇先生並有解惑,感謝再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