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大學知識無用了,它比你想像得更有存在感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1-15T07:53:18.678422+00:00

近些年,時常能看見一些對於大學教育、專業設置、學非所用的質疑。今年,由於「碩士送外賣」的話題,一些社交媒體再度引發了關於「學歷貶值」「讀書無用」的熱議。

近些年,時常能看見一些對於大學教育、專業設置、學非所用的質疑。今年,由於「碩士送外賣」的話題,一些社交媒體再度引發了關於「學歷貶值」「讀書無用」的熱議。

一旦聊到所學的專業,迎面而來的就是再熟悉不過的就業偏見。學土木工程的,畢業是去工地搬磚嗎;國際經濟與貿易呀,下回能不能幫我出國代購;學計算機是去當碼農,學物流是送快遞,學考古是去盜墓,學心理學一定會讀心術……人們常常發愁,所學無處用,所用非所學。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奚牧涼參與《國家寶藏》的策劃工作,通過「明星+文保專家+博物館」跨界的綜藝形式,激發了觀眾對考古和文物的興趣,讓博大精深的國寶「圈粉」眾多青少年。

北大公眾考古方向招收的第一個碩士生,他的個人公號「挖啥呢」致力於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

疫情期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80餘名醫學生志願者,用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參與中國防疫翻譯,撰寫科普臨床推文,協助患者上報信息、登記住院。

江蘇淮陰師範學院學生陳兆蘭,發現家鄉水果外運時常因路途遙遠發生腐壞,經濟損失不小,於是和同學進行反覆實驗,成功研發出一種安全性高的果蔬常溫運輸保鮮劑,使得流通損耗降低60%,獲得了2件國家授權專利。

學以致用的例子比比皆是,知識當真無用嗎?事實上,知識不僅「有用」而且不止於「有用」,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胡軍教授在《究真求道:中國走進現代社會的哲學省察》一書中發出了「知識主義宣言」:

我們正處在從傳統的產業社會逐漸向知識社會過渡的嶄新階段。知識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難獲得或最難替代的生產要素」,是社會變革的新動力,並且成為一種新的資本形態。

胡軍教授在北大博雅講壇

只要稍加注意,我們就能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知識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上迅速地傳播和全方位地普及,以至於在那些發達的國家中知識正在或已經成為支配甚或主宰社會、世界的力量或要素。

在知識社會中的經濟基礎是知識,知識社會中的政治基礎也是知識,知識社會中的軍事也必定是以知識為主導的軍事。知識社會中其他一切也無不如此。總之,在知識社會中一切都決定於知識要素能否得到充分而廣泛的運用。

誰掌握了最先進的知識系統,誰就有可能成為我們這個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真正代表,誰就能夠代表社會發展的未來要求和方向。如果誰對知識在現代社會中的主宰作用視而不見,那麼他們終將被歷史無情地淘汰。

他斷言,未來的社會可以稱之為知識社會。知識是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和繁榮的新的原動力,為了促進中國社會不斷走向繁榮和富強,我們要加強知識的研究,要積極提倡知識主義。

01 求知是人的本性

知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識之所以能夠成為現代社會「最難獲得或最難替代的生產要素」是由知識的性質決定的。胡軍教授從知識的性質和知識在現代社會的作用這兩個方面展開了討論。

1、知識的性質與人的本性

如果認為知識的形成和發展僅僅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知識僅僅是工具或手段,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這樣的看法沒有清楚地意識到,求知就是人的本性,更是人區別於其他種類動物的本質屬性。

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之,物之理也。」認為人具有的認知本性更為根本。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形上學》一書的開頭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求知是人的本性。」無疑,人是倫理的存在,是道德的主體。但是,人必須首先是求知的主體,他具有求知的本性和能力。人的各種美德都必須建立在理性的知識之上才會有牢固的基礎。

蘇格拉底認識到這一點,提出了「美德即知識」這一著名命題。他認為,勇敢是和自信一致的,而自信是建立在認識之上的,所以知識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礎。一個人所以是節制的,是因為他知道,節制比之不節制,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幸福、快樂和較少的不幸、痛苦;他之所以是正義的、虔敬的、智慧的,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罪惡只能來自沒有知識。就這樣,蘇格拉底把人的道德建立在理性主義的認識論的基礎之上。

蘇格拉底

當然,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結論也就是,人的知識世界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邊際的。我們不可能窮盡關於宇宙的一切,而且宇宙中的絕大部分或許有可能不是我們人類所能夠認知的。

但是,人類本性中天然就具有一種衝出有限、越向無限的衝動或本能傾向。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此種衝動或本能傾向源於人求知的本性,以有限的知識來追求或認識無限,其手段或方法本身也是認知性的。

2、知識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1)知識是今日社會「最難獲得或最難替代的生產要素」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充滿著劇烈變化的世界之中,一切看上去似乎格外地混亂、格外地無序。但在這混亂與無序之中卻顯示出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事實,這就是知識的急劇膨脹和極其迅速的傳播。知識已滲透傳播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並將其觸角伸展到未來世紀之中。

2)知識將引發新的社會革命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加爾布雷斯的理論不斷地得到來自不同的學術領域的學者的回應。一時間,以「知識」為核心範疇來描繪、分析現代世界範圍內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以「知識」來構想未來世紀的社會總特徵成為一種特別受人青睞的時尚。如在80年代,日本學者堺屋太一的《知識價值革命》一書就是運用了「知識價值」一詞來描繪未來社會的總體特徵。而且他把即將到來的未來社會幹脆稱之為「知識價值社會」。「知識價值社會」是由「知識價值革命」引起的。

3)知識作為新的資本形態

由於知識在經濟生活中的全面滲入,現代的經濟生活也出現了革命性的變革。隨著服務及信息行業在發達國家中的增長及製造業本身的電腦化,財富的性質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儘管那些投資於落後的工業行業的人仍將工廠、設備以及財產目錄這樣一些「硬資產」視為決定性的因素,但那些在急速增長的最先進的行業中投資的人卻依賴於完全不同的因素(知識或信息)來保證其投資效益。

總之,知識是現代經濟,特別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另外,隨著知識信息通過越來越龐大的計算機網絡、電視媒介、電話通信設備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傳播,不但經濟出現了飛速的運轉,而且也加速了政治變革的速度。任何人想要通過封鎖、控制來推遲民主的實現,實行專制統治,都註定是要失敗的。

02

知識是權力、是財富、是資本

更是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動力

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全方位滲透已使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並將發生愈益巨大的變化。知識在現代及未來社會中的巨大作用,是培根所始料未及的。

可以斷言,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已不僅僅只是如培根所說的空泛的力量,它也是權力、是財富、是資本,更是促進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動力。於是,知識也就成了全球範圍內的K因素(知識在英文中為Knowledge)。如果我們要在未來的世紀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要取得更大的發言權和主宰權,要求得更大的發展,我們必須不失時機地掌握和創造不斷更新的知識系統,並努力將這些新的知識系統儘快地轉化為可精確操控的技術。

知識理論不只是引領著工業革命的歷程,也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不只是口號或標語式的表達,那麼就得上升提煉成為知識理論體系。此處所謂的知識理論當然指的是經過周密思考和系統論證而形成的關於自然、社會、人文等領域的知識理論體系。

文明發展的歷史清楚地告訴我們,正是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西方,學者們對於法治和民主政治理論的研究逐漸地形成了系統化的知識理論體系。他們充分討論了人性、人的自然權利、自然法、財產權等重大的社會問題。他們也曾深入而系統地討論如何通過契約建立政府、如何管理政府等重大的理論問題。斯賓諾莎、笛卡爾、培根、霍布斯、洛克、盧梭等人就上述的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討論和詳細充分的論證,分別就這些問題形成了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在當時及以後的世界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在西方現代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美國被看成是依託洛克的《政府論》中的社會契約論原則建立起來的國家。

關於中國古代究竟有無科學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大問題,中外學界對此有過較多的討論。英國學者李約瑟組織撰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從公元前1世紀到15世紀就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但令很多人困惑的是,既然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領先那麼長的時間,為什麼在15世紀後就突然不行,且遠遠落後於西方了呢?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

1953年3月初美國科學史家斯威策曾寫信給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詢問他對這一重要問題的看法。愛因斯坦在給他的回信中是這樣說的:「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

他沒有明確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只是委婉地指出中國似乎沒有西方所謂的科學發展應具的兩個要素。他所謂的形式邏輯體系,其含義是說以邏輯理論方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各種知識理論體系。知識理論就是現在所謂的科學(science)。而他所說的實驗技術(technology)形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實驗技術必須以相關的知識理論為基礎或依託。

正是知識理論與實驗技術的結合才催生了18世紀後的多次工業革命或技術革命。在此我們必須注意的是,與多次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理論體系與實驗技術的結合跨越了漫長的時間峽谷。如愛因斯坦所說的古希臘的抽象的邏輯理論體系與義大利人的實驗技術之間就相隔了近兩千年。

03 分科治學的過去和未來

知識理論創新如何才能實現?

分科治學曾在人類歷史上極大地促進了知識的進步與發展。知識的急劇膨脹和迅速傳播就最為鮮明地說明了分科治學巨大的歷史作用。

在過去的10年中,信息以數億倍數增長、傳播和淘汰。知識與信息淘汰或增長的速度在極大地改變著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與世界的性質。

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知識與信息的過度膨脹帶來的負面效應。這就是,過於瑣細的分科設置只能培養和造就大批的擁有某一領域內的專精知識系統的專家,但絕對不可能出現知識創新人才。

早幾年美國一些大學提出了跨學科交流的創意和計劃。無疑,這樣的創意和計劃是符合學術進步和知識創新的新趨勢的。但在中國高校,由於現實利益的考慮,卻無人從理論上和政策上關注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科設置及構成。

因此現在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遵循的仍然是早期傳入中國的過度的分科治學的原則。這樣的學科設置至多只能培養知識面狹窄的專家或技術人員,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知識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這樣的學科設置必須逐漸改變。

同樣,教學模式不應是灌輸式的,而應是對話式的、討論式的、啟發式的;要注重過程式的教學模式,不要過分強調結論或結果。要培養和愛護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對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事物的驚奇感或好奇心。

當務之急,就是要在分科治學的基礎上力圖打破各學科間的界限。

此種學科綜合的目標就是以知識理論體系為基礎來綜合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文科與理科、理論與技術等;強調相近學科即人文學科(文史哲)之間的融合,可以考慮將這些相近的人文學科放進一個大學院的體制之內;突出文理之間的交叉,強調文科學生要自覺學習一門自然科學或科學史;理科學生也應該學習文科知識;重視跨學科之間的融合,如藝術與科學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音樂、繪畫等本就與數學、幾何學、物理學等有著天然的關係;促進理論研究人員與技術人才的交流與合作;加大對跨學科的研究項目與學術會議的投入與資助;提倡設置與建立跨學科的學會;加強與國外學術界的交流等。

但是強調跨學科研究不是完全否認分科治學的重要性,更不是說要回到傳統的完全不分科的思維模式上去。分科治學是學術研究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各種深入系統的知識體系,才是未來跨學科交流與創新的基礎。舍此,絕對不可能有任何思想或知識體系創新的可能。所以沒有相應的分科治學,也就不可能有學科之間的綜合與創新。

談一談你怎麼看待知識社會的到來?

你覺得大學專業設置如何突破局限實現創新?

2位幸運讀者將獲贈新書一本

究真求道:中國走進現代社會的哲學省察

作者:胡軍 著

一位北大學人對於人類未來文明進程的研判與憂患意識。

-End-

觀點資料來源:

《究真求道:中國走進現代社會的哲學省察》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投身邊疆鑄師魂,北大教授孟二冬

今天為什麼還要讀《鄉土中國》?

百歲學者楊辛先生,帶你讀「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