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突破」的重要定論:它對西安意味著什麼?

西安城記 發佈 2022-11-15T14:30:23.948133+00:00

與去年公布的成果對比,本次「新突破」主要有兩點:一是從「已進入夏代紀年範圍」,明確為「夏時期」;站在這個角度,我們該如何去看待?

不久前,陝西省文物局官微「文物陝西」公布:《新突破!太平遺址被證實為夏時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遺址》[1]


與去年公布的成果對比,本次「新突破」主要有兩點:一是從「已進入夏代紀年範圍」,明確為「夏時期」(備註:並非等同於夏朝);二是,「已具備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明確為「大型中心性聚邑遺址」。


「尋夏」,中華文明極其重要。站在這個角度,我們該如何去看待?


作者為考古資深人士,全文3000餘字,閱讀約4~5分鐘。


定性:這次有何不同?


人類對自身的文明認知,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殊不知,任何一個發現都將改寫歷史和認知。


一份實證一分話!正是盡於此,讓考古學「來不得半點馬虎」。簡單來說,它與「刑偵」一樣要用實證說話。尤其是融入現代科學和技術後,推斷可以有很多;但任何定性結論,幾乎都要確保「萬無一失」


這次,西安「太平遺址」被定性為:夏時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遺址,對去年「大型客省莊二期文化環壕中心聚落」,其意義不啻於從地級市升格為「國家中心城市」



「太平遺址」正式浮出水面,源於太平遺址與河南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同步公布。[2]要知道,二里頭遺址多以「夏都」名義出現。國家考古最高層面將兩者並列,證實與「夏」強關聯


這次定論,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代表社會等級存在的玉器


太平遺址,已出土玉璜、玉璧、玉刀、玉圭等玉器和玉璧芯、玉料,顯示這裡已擁有完整的玉器生產操作鏈。


如同周時鑄「九鼎」,以表示權力。數量眾多、已脫離社會生產範疇的玉器,已表明社會等級的存在和權力的相對集中。這點,無論是浙江良渚遺址還是陝西石峁遺址,皆是如此



第二、代表城市存在的建築基底


遺址區內,發現人們使用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植物考古學的浮選,還發現了黍和水稻等糧食。


這裡,還發現東西並列的兩重環壕。東環壕北部中央,還發現有硃砂墓、夯土基址和大型地坑院建築等。這些證明太平遺址已有「城」之形,目前面積約兩百萬平米(約兩平方公里,三個故宮大小)


第三、代表高層級權力象徵的物件


「太平遺址」出土了關中地區少見的陶鈴、陶牌飾,這種高等級文化元素,是一種身份和權力的象徵。


綜合各種報導,同類型器物在堯都的山西陶寺遺址和夏代早期都城的河南新砦遺址等也有所發現。早期文化中代表上天賦予的神聖權力,顯示持有者在社會組織管理結構中站在最頂層。


變遷:一個歷史的傳承


西安「太平遺址」,在勘探尋找昆明池東岸線時被發現。2020年底,獲得各層面重要批示。為此,斗門水庫岸線進行調整。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未有文化斷層的國家。比如,因黃河水災等因素,開封一代一代的城上下壘摞。西安,是「周秦漢隋唐」的都城——傳統說法,擁有三千年建城史和一千年定都史


這次,「太平遺址」填補了「歷史的空白」。原因如下:

「以往考古工作,對四千年左右的關中文化認識有所欠缺。甚至有學者認為,這一時期是文化的低洼區。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證明關中地區中華文化的發展,連綿不絕。」


隨著「太平遺址」的發現,著名典故——「昆池劫灰」也傳播開來


「漢時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至東漢明帝劉莊,問西域僧人,其答: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也。」在《搜神記》和《高僧傳》中皆有記載,亦出現在以後眾多詩文中。


兩千年多年後,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認為:是煤!具體來說是「泥碳」或褐煤。因判斷地處渭河地塹,數億年前泥炭沼澤沉積。


還有如下解讀:因昆明池覆蓋部分鎬京,城毀宮滅留。如今,它也可能與太平遺址有關。這個不無道理,當時並無「項羽火燒阿房宮」,今人也是通過科學手段考古證實,「阿房宮是爛尾工程」。[3]



從時間線上來看,從最初「大型客省莊二期文化聚落遺址」到如今「夏時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遺址」,西安「太平遺址」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半坡遺址:滻河東岸,6700~6000前,新石器時代遺址

楊官寨遺址:渭河北岸,6000~5500年前,軒轅黃帝時期遺址

客省莊二期:灃河西岸,4400~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太平遺址:灃河東岸,4150~3700年前,夏時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遺址

豐鎬兩京:灃河兩岸,約3000多年前,西周都城遺址


隨後,舉世聞名的秦漢隋唐等朝代,皆定都西安。


這足以驗證這個定論:「四方文化交流的輻輳之地,奠定關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礎。」


蘇秉琦先生曾說:「新石器時代的中國,直至夏商,都同時存在發展水平相近的眾多文明,散布在中國四面八方,猶如天上群星之星羅棋布。」對西安和陝西來說,這一脈相承至今已清晰可見。


謎題:「尋夏」的那些歷程


與此同時,國內存在「夏都」之爭。原因很簡單,考古及文明的確認需要實證


置於世界,文明判定有多種說法,而「城市+複雜的禮儀中心+文字+冶金術」等是世界通用的標準。結合中國實際,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的夏鼐(音「nài」)先生,提出「城市+文字+青銅器」


因此,甲骨文的發現讓商朝從傳說變成信史,陽殷墟舉世聞名。之後,就開始了艱苦的「尋夏之旅」。


1996年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夏朝起始約公元前2070年。那麼,中華文明延續時間:2021+2070=4091年。以黃帝登基的公元前2698年為紀年,「上下五千年」明晰。[4]



2002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2018年成果表述「最終融匯凝聚出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啟夏商周三代文明。[5]


去年那次報告會上認為:「二里頭都邑有了嚴格、清晰的規劃,表明當時這種制度被商、周王朝延續,體現二里頭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開創劃時代變化,以及對商、周文明的引領作用。」


中國考古界最為遵循「二重證據法」:傳世文獻與出土文字材料互證。所以,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第一,一些報導中,它被部分學者稱為「最早的中國」(更多從形態層面,時間或共識層面有學者認為是「陶寺遺址」);第二,考古領域最有可能是傳說中「夏都」,但未有文字證實前就不能認定是文獻中的「夏」。



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曾說:「夏文化不是沒有發現,而是用什麼方法去辨認它」。


碳十四監測顯示:西安「太平遺址」距今4150至3700年前——甚至比二里頭遺址還要早!對此,中科院認為它「將會極大推進關中盆地龍山-二里頭時期社會轉型期考古學研究。


相比1959年就發現的二里頭遺址,太平遺址正式考古也只短短兩年,尚未發現青銅器和文字,也尚未發現宮殿等遺址。「尋夏」背景下,皆需時間和耐心。


文明溯源,是為知「我們從哪裡來」;要去哪,需要一代代人的追求。「誰高誰低」,只是浮虛表現。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是「多源合一」的國家,無論歷史上叫什麼,它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6]

參考新聞及文章(References):

[1]2022年11月12日,陝西省文物局官微

[2]2021年9月28日: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與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專題報告會

[3]2002年10月-2003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建秦阿房宮考古工作隊結論

[4]《夏商周斷代工程一九九六-二〇〇〇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和《夏商周年表》

[5]《中華文明溯源工程》成果公布發布會,2018年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6]《中國人史綱》,柏楊著。


考古相關專題:

《官方首次披露:西安這個「神秘之地」,它將要改寫歷史》

《堪比瑪雅和亞特蘭蒂斯:陝西,發現一個「失落的文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廢」。區別於學術層面,在後人心目中,「夏」更多是反思——「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出自《詩經·大雅·盪》):


當時,夏桀統治下民怨沸騰,人民甚至指著太陽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因此,「殷人滅夏後,殷之子孫應以夏亡作為鑑戒」。隨後商被周取而代之,至周厲王又「道路以目」……歷史輪迴,從未停止。


要知道,千年瞬息而過,一切不過煙雲。對「夏都」爭論來說,就讓學術歸學術、讓考古歸考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