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為什麼要現在規劃養老?複利效應讓你事半功倍

信息時報 發佈 2022-11-15T22:20:32.501695+00:00

很多人覺得90後才剛「奔三」,現在規劃養老會不會太早了?答案是:不會!從生命周期來看,人的一生中,各時期消費是相對穩定的,但收入卻有較大的波動性,需要我們把握好不同時期的特點,合理地分配收入,及早規劃,平滑消費,運用前期積累的財富填補後期所需。

很多人覺得90後才剛「奔三」,現在規劃養老會不會太早了?答案是:不會!

從生命周期來看,人的一生中,各時期消費是相對穩定的,但收入卻有較大的波動性,需要我們把握好不同時期的特點,合理地分配收入,及早規劃,平滑消費,運用前期積累的財富填補後期所需。

而複利效應的存在,讓答案更加堅定直接,四個字:越早越好!

複利「魔力」,時間帶來的收益超乎想像

那麼,這個神奇的「複利」到底是怎樣的存在?通俗來講,複利就是「利滾利」。在經濟學領域,複利還有一個有意思的「72法則」,即以1%的複利來計息,經過大約72年以後,本金可以翻倍。「72法則」可以進行延展使用,便捷估算本金翻倍的時間,例如:年收益率8%,約9年(72/8)可實現本金翻倍;年收益率12%,約6年(72/12),可以實現本金翻倍。

我們可以看到,在剛開始的時候,複利效應很微小、不易察覺,但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非常驚人的效果。而回到養老理財儲備,以定期繳費的形式逐漸積累,時間跨度較長,可以充分發揮複利的優勢。

假設25歲的小王計劃每年末固定為養老儲備12000元,直至60歲退休。我們可以看到,若年投資收益率5%,在複利「魔力」的推動下,60歲時的總積累金額也可達到115萬元;若年投資收益率達到8%,60歲時的總積累金額更是高達225萬元!

養老儲備,需要三個「儘量更長的時間」

從複利效應來看,養老投資越早啟動,複利效應越明顯。因此,我們認為養老儲備需要三個「儘量更長的時間」。

第一,通過社保繳費積累,領取更高養老金,需要「儘量更長的時間」。按現行制度,無論是參與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還是企業年金,養老金領取水平同繳費年限完全成正比,繳費年限越長,領取養老金水平越高。要領取更高的養老金,需要儘量長的繳費年限。

第二,實現品質養老,達成財富儲備目標,需要「儘量更長的時間」。開展養老儲蓄的本質是將人們生命周期內的收入進行重新分配,也是將高收入年齡段的部分消費轉移至退休後。我們曾測算過,對普通工薪階層而言,要實現品質養老所需資金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在儘量不影響當前消費的情況下,「小步早走」開展積累,達成目標,需要更長的時間。

第三,提高養老儲備投資收益,讓養老再無後顧之憂,需要「儘量更長的時間」。你無法預測,養老儲備金開始啟動多元配置時,資本市場是處於「遍地黃金」的區間,還是立於牛市頂點。因此,我們需要用時間、耐心和科學的配置策略來平滑波動;我們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利用複利效應「滾雪球」,在退休前積累更高的投資回報,摘下富有魔力的「複利之花」!

複利+時間,推遲1年「代價」也不小

對於儘早啟動養老儲備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個人理財行為,深層次看是一場理性和非理性認知的「較量」。

90後們可能也會想:「我還年輕,只拖1年甚至5年再動手也不遲啊,似乎影響也不大?」

但是,實際上,正是因為複利的存在,會導致差別很大!

我們來做個測算:

假設小王計劃每年年末固定為養老儲備12000元,直至60歲退休。

小王從25歲當年年末開始,或者只晚1年從26歲開始,亦或拖延至30歲、35歲「奔四」了再啟動。最終累計儲備額差別是巨大的(見下表)。

表: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累計養老儲備額(萬元)

可以看到,哪怕只晚1年啟動養老儲備,開始進行投資配置,每年投資收益率同樣是5%,到60歲儲備積累額就會相差7萬元,如果投資收益率提高,儲備額差距會更大。

同樣按5%年收益率進行假設,如果晚10年,拖延至35歲再啟動:最終儲備額會將減少54萬元。如果投資配置得當,期間年收益率可提高到8%,最終儲備額差將減少129萬元。

越早越好,時間不會辜負每個努力付出的人

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2021年10月聯合發布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中顯示,在已經開始為退休儲蓄的群體中,年輕一代(18-34歲)受訪者開始長期儲蓄的平均年齡在31歲;而35歲及以上人群開始長期儲蓄平均年齡為43歲。從調查數據看,目前大家為養老做準備的起步時間較晚,根據上面的測算,將比較明顯地影響養老金積累,進而影響養老生活品質。

小夥伴們,不要讓短視和漠視侵蝕未來的生活質量,養老理財規劃的啟動時間越早越好,開始提取的時間越晚越好,這樣儲備積累的規模會更大,更能夠充分享受複利效應。

用遠見和定力,克服心理弱點,理性認知,提早準備,堅持下來,讓決定養老儲備時間、養老儲備總金額的主動權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中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專題丨撰文 張柳靜


聲明:本資料僅用於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