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國際傳播」國際化

中傳出版 發佈 2022-11-18T18:07:13.575040+00:00

「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譯叢」吳飛主編再添力作!著名華人傳播學者李金銓教授主編,並領銜翻譯團隊傾情打造。14位世界著名學者共同探討「國際傳播」國際化之路!

「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譯叢」

吳飛主編再添力作!

著名華人傳播學者李金銓教授主編,

並領銜翻譯團隊傾情打造。

14位世界著名學者

共同探討「國際傳播」國際化之路!

叢書主編:吳飛

原著主編:李金銓

譯者:李紅濤 陳楚潔 黃順銘 宋韻雅 袁夢倩

ISBN:978-7-5657-2998-0

原價:110.00 元

現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微店僅售 82.8


新書推薦


本書中集聚了國內外研究傳播學理論的一些著名學者的論述,集中反思傳播學術如何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藩籬,基於本土經驗和本土問題,重新建立自己的中觀以上的理論,並由此促動地方性的自信。本書觸及了當前很多相對複雜的問題,條分縷析,娓娓道來,解決了傳播學界很多模糊性的概念和問題。


本書目錄


學者薦語

丹尼爾·哈林(Daniel Hallin)


本書匯聚一批耀目的學術權威,共同反思國際傳播領域方法和理論的主要路徑,尤其是整個傳播領域如何「去西方化」。本書利用來自美國和西歐以外的文獻,重新思考這個領域的重要問題。平心而論,《「國際傳播」國際化》堪稱一部獨特的書。


——丹尼爾·哈林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


叢書主編

吳飛


吳飛,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浙江大學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傳媒學院院長。曾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主要研究傳播與社會、傳播法及新聞理論。


原著主編

李金銓


李金銓,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曾任明尼蘇達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期間,創立傳播研究中心(2005)和媒體與傳播系(2008);在明尼蘇達大學任教期間,創立中國時報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1989)和國際中華傳播學會(1990)。2014 年獲頒國際傳播學會費雪導師獎,2018 年獲頒國際中華傳播學會終身成就獎,2019 年獲選國際傳播學會會士,同年獲頒中國新聞史學會卓越學術獎。中英文著作包括《媒介帝國主義再商榷》(1980)、《大眾傳媒與政治轉型》(1991,與陳韜文合著)、《全球媒介奇觀》(2002,與陳韜文、潘忠黨、蘇鑰機合著)、《傳播、輿論與中國全球化》(2013,與李立峰等合著)、《超越西方霸權》(2004)、《文人論政》(2008)、《報人報國》(2013)及《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2019)。先後主編四本英文論文集,成為中國媒介研究領域的奠基文獻,包括《中國之聲》(1990)、《中國傳媒,傳媒中國》(1994)、《權力、金錢與傳媒》(2000)、《中國傳媒,全球情境》(2003)。


本書譯者

李紅濤

李紅濤,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媒介社會學。出版合著《記憶的紋理》,在中英文期刊發表30餘篇論文。李紅濤教授也是本書翻譯小組召集人。

陳楚潔

陳楚潔,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媒介社會學、數字新聞業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等。至今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黃順銘

黃順銘,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教授,兼任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榮譽社會學、新聞社會學、新媒體與社會等。

宋韻雅

宋韻雅,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授,人工智慧與媒體研究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國際傳播、線上社會網絡、新聞學研究。

袁夢倩

袁夢倩,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計劃「雙創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史丹福大學、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社會記憶、城市傳播與社區營造、當代中國文化政治。


編 輯|林江龍一  

一 審|周 娜

二 審|宣寶劍

三 審|張毓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