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住建部防水強制性規範即將實施,關於防水混凝土您了解嗎?

姚博士說防水 發佈 2022-11-19T17:48:36.203411+00:00

不久前,住建部發文批准國家標準《建築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範》,編號為GB 55030-2022發布,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

不久前,住建部發文批准國家標準《建築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範》,編號為GB 55030-2022發布,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

該規範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規定與本規範不一致的,以本規範的規定為準。

這是建築與市政工程防水領域強制性規範,建築與市政工程防水必須嚴格執行!

首先我們對於工程防水的基本規定比較關注,尤其是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規定的第一項:地下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於工程結構設計工作年限

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即地下工程的防水應該和結構年限一致,甚至要高於結構設計工作年限,可能是50年,也可能是70年,甚至更久,哪怕結構設計年限到了,不安全了,但防水依然應該有效。

規定有了,那如何施工才能保障地下工程的防水工作年限在50年以上,70年以上,達到與結構同壽命呢?

防水材料如何選?做幾道防水層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建築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範》當然也做了規範要求。

我們主要來看地下工程的防水,《通用規範》裡有明挖法地下工程暗挖法地下工程兩類,我們分別來看。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分類,工程按其防水功能重要程度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工程防水使用環境類別分為Ⅰ類、Ⅱ類、Ⅲ類;

工程防水等級則依據工程類別和工程防水使用環境類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回到上面的問題,防水材料怎麼選?做幾道防水層?《通用規範》對明挖法地下工程主體結構防水做法的規定,無論是一級、二級、三級防水等級,無論1道、2道、3道防水做法,防水混凝土則為應選,外設防水層則依據防水等級的不同,從不少於2道(防水卷材或防水塗料不應少於1道),到不做。

暗挖法地下工程,礦山法地下工程複合式襯砌的防水做法,依然是防水混凝土為應選,外設防水層則依據防水等級的不同,不少於1道(塑料防水板或預鋪反粘高分子防水卷材),或不做。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兩者的共同之處了,那就是防水混凝土始終是應選,而外設防水層則依據防水等級的不同,規定也各不相同。

由此可見,要做到地下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於工程結構設計工作年限的規範要求,防水混凝土才是擔大任、挑大樑的角色,外設防水層則是輔助,如「錦上添花」。

那防水混凝土到底是什麼?有什麼規範要求?

《通用規範》中關於防水混凝土的要求有三點: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其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5,試配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2MPa。

2、防水混凝土應採取減少開裂的技術措施。

3、防水混凝土除應滿足抗壓、抗滲和抗裂要求外,尚應滿足工程所處環境和工作條件的耐久性要求。

只有最低要求,我們看看其它的資料。

防水混凝土也稱結構自防水,可通過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摻加外加劑、鋼纖維、合成纖維等,並配合嚴格的施工及施工管理,減少混凝土內部的空隙率或改變孔隙形態、分布特徵,從而達到防水(防滲)的目的。

這在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8中有明確規定,即防水混凝土可通過調整配合比,或摻加外加劑、摻合料等措施配製而成,其抗滲等級不得小於P6

這是基本規定,那麼,防水混凝土都有哪些呢?簡單來說,常見的有三種:抗滲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自癒合混凝土

抗滲混凝土是指抗滲等級等於或大於P4級的混凝土,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要求,所以只有不小於P6的抗滲混凝土才是符合防水混凝土的要求的。

自密實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流動、密實,即使存在緻密鋼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時獲得很好均質性,並且不需要附加振動的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在日本和歐洲應用較為廣泛。

自癒合混凝土則是指混凝土被賦予了自癒合自修復功能,當細微裂縫、孔隙出現時,內部的材料會反應生成結晶體,填充癒合孔隙,形成密實不透水的軀體結構,從而具備自防水的效果。

對於抗滲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和自癒合混凝土,應用於地下工程防水時,該如何選擇呢?

無論是哪一種防水混凝土,都是剛性材料,受地質沉降、結構荷載等外力作用時,容易出現開裂、移位等情況,這時候,抗滲混凝土和自密實混凝土就會出現裂縫,進而成為滲漏水的通道,出現滲漏問題。

當然,在一級、二級防水中,結構自防水之外,還會設置不少於2道,或不少於1道的防水卷材或防水塗料的外設防水層,能夠及時的發揮作用,將水分止住。

但是由地下滲漏的水往往帶有水壓,當卷材或塗料粘結強度不達標時,會被輕易地頂起,出現鼓包、脫落問題;

即使粘結強度達標,防水卷材或防水塗料的搭接邊、施工薄弱點,也會出現「竄水」問題,滲漏依然止不住;

哪怕粘結強度達標,卷材或塗料施工也完美無缺,但卷材或塗料的使用壽命卻有限,易老化的特性,使得這類材料無法使用50年、70年,甚至更久。

所以當抗滲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出現開裂問題,進而滲漏,這時的結構出了問題,再依靠外設防水層是完全靠不住的

所以,真正能扛得起重擔、擔得起大梁的只能是也只有自癒合混凝土,採用自癒合混凝土的工程結構具有了自癒合、自修復功能,即使出現裂縫問題,也能及時癒合、封閉,從源頭阻止水分內滲。

這時候外設防水層面臨的壓力幾乎不存在,因此也能延長使用壽命,兩者組合應用,滿足了地下工程防水與結構同壽命的規範要求。

只是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發揮防水主要功能的是自癒合混凝土,這是根本,萬萬不能忽視!

否則,外設防水層做得再好也是徒勞!

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通用規範》這一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實施後,自癒合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將迎來飛躍式發展!

這是風口,更是機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