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官宣代言人翻車,明星流量被嫌棄?

言言雪 發佈 2022-11-20T13:44:20.768746+00:00

前兩天剛分享完明星代言新規,也分享了吳京老師代言爭議的事兒,沒想到最近我衝浪的時候又看到了一個品牌代言被消費者懟的事兒。前天,三得利在官博預熱官宣代言人。

早上好啊大家。

前兩天剛分享完明星代言新規,也分享了吳京老師代言爭議的事兒,沒想到最近我衝浪的時候又看到了一個品牌代言被消費者懟的事兒。

咱就是說,現在明星流量越來越被消費者「嫌棄」了。

前天,三得利在官博預熱官宣代言人。


嗯,仔細看了眼海報,嚴謹點說,是品牌大使。

哎,現在連飲料都有大使摯友的區分了嗎?

不過這個明星是誰,不是今天的重點。

但網友對於三得利請明星代言很是不滿:


網友吐槽的點有兩個:

三得利烏龍茶找了個比品牌知名度還低的代言人,且又又又漲價了。

怎麼說呢,我能理解消費者,喝慣了用慣了的產品,不好好研發新口味,不做活動回饋消費者,卻把費用拿去請代言人。

而且,可能代言人所能帶來的流量都沒有消費者的自來水安利來得大,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請代言人的費用也是取自消費者。

站在品牌立場,請明星代言無非是:

其一是想藉助明星流量輻射到還不是品牌產品消費者的群體上;

其二希望藉助明星形象去煥新品牌形象;

其三,對於一般品牌而言,開發新的產品線和子品牌時,需要藉助明星流量去打開市場面。

但對於消費者而言,跟品牌不符合的代言人可能會帶來相反的宣傳效果。

而現在有明星翻車的案例在前,消費者的心態逐漸變了,希望品牌可以更直接將福利優惠對接到消費者身上。

所以,三得利這次還未官宣就先被消費者懟上了。

不過,三得利烏龍茶官宣品牌大使這件事也讓我想到了另一個話題:

現在的品牌官宣代言人也真是有八百個心眼子在身上的。

不要覺得請明星代言是純冤大頭花錢,其實品牌也想把錢花在刀刃上。

首先,品牌在代言人級別上就有所區分:一個品牌可以有全球代言人、品牌代言人、XX(限定形容詞)代言人、大使、摯友等,還有各種體驗官、夥伴、見證官、發起人、演說人等頭銜形容。

而品牌在代言產品上,也劃分得很細,有整個品牌的代言人,也有某條產品線或者是某個單品的代言人。

品牌真的是把語言玩得溜溜的,粉絲買帳了,明星舒服了,消費者一臉懵逼。

不少網友都吐槽,代言人越多的品牌越不可靠,品牌們可長點心吧,那麼多代言人不怕到時候塌房大爆雷嗎?

咱就是說廣告營銷不能只盯在代言這一塊的流量,短期割韭菜有時候損害的是品牌自己的形象。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大家覺得品牌官宣代言人會影響你消費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