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互動 | 2022關中民居建築設計競賽演講交流會

居家的藝術 發佈 2022-11-20T22:42:48.887740+00:00

鄉村地區的設計建造體系不同於城市,而像抱龍村這類大都市邊緣區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先行地帶,人群類型疊加建築功能複合,因此構建一個區別於傳統鄉村的設計建造路徑,解決鄉村動態發展下民居空間的適應性問題成為必要。相關連結:2022關中民居賽獎單揭曉 | 傳承地方特色文化 助力村民生活提升。

文章由黑標設計陝盟供稿

本次競賽的交流會於2022年11月15日在西安翻譯學院舉行,到場的各位參賽選手依次上台講解了自己的參賽作品,並分享了自己對關中民居的理解、對鄉村振興大政策的認知、對自己設計作品將會帶來的改變進行了說明:


競賽組織架構

主辦: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承辦:黑標設計聯盟陝西分盟、西安市設計師協會

協辦:西安空山品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陝西省村鎮建設研究中心、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斗城鄉規劃工作室、西安漢唐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01 -

分享者:王潤妍

分享題目:《大城市邊緣區村莊的模塊化農宅設計實驗》

所在單位:北斗城鄉工作室

> 獲獎感言:感謝組委會!鄉村地區的設計建造體系不同於城市,而像抱龍村這類大都市邊緣區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先行地帶,人群類型疊加建築功能複合,因此構建一個區別於傳統鄉村的設計建造路徑,解決鄉村動態發展下民居空間的適應性問題成為必要。還有很多不足,還請批評指正互相學習。

王潤妍分享現場

▶ 現場互動:鄉村民居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空間環境,旱廁入戶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需求;民宿等更多商業化經營的空間依舊適配目前所構建的模塊化體系,同等尺寸的轉變以及不同尺寸的模塊組合,能夠靈活化的解決民居本身的加改建需求。

預製裝配輕型木結構體系為例,不論是框架式或平台式,工廠預製的不同模數構件,通過系統化建造方式能夠解決建築本身不同的高度尺度需求,適配高差各異的場地環境,同時更兼備建築設備一體化的獨特優勢;多樣的功能承載,靈活的空間組織以及彈性的利益機制,不僅能滿足原鄉村民所需的基本空間,更能滿足不同人群及市場訴求的衍生型空間


- 02 -

分享者:畢方婷

分享題目:《歸園慢慢,悠見南山》

所在單位:西京學院

> 獲獎感言:感謝組委會提供的平台!同時也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對我的教誨,讓我看到很多優秀的作品,給我在今後的設計中提供了很多的設計靈感。在我看來設計是考慮探尋空間的意義,即思考空間與人如何相互影響、彼此塑造,實現人在空間中「詩意的棲居」。我也會在今後的設計中更加注重地域文化與設計元素相融合。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

畢方婷分享現場


- 03 -

分享者:楊宇輝

分享題目:《半邊圍,伴居圍》

所在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屈培青工作室

> 獲獎感言:特別感謝主辦方和組委會給予團隊的鼓勵和認可!同時感謝工作室平台提供的設計指導!感謝團隊成員通力合作!從作品角度而言,優秀的參賽選手很多,獲獎實屬僥倖,作品還存在很多不足,也希望大家多提建議!

設計理念而言,我們團隊一直堅信對於民居最好的傳承和保護即為原始居住,因此作品設計主要以居住為核心,以新時代關中居民生活習慣為導向,杜絕千篇一律的鄉村建設,通過轉譯傳統關中民居空間模式及元素符號,植入本土設計理念及當地材料,本體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得以再現,由此打造個性鮮明的現代關中民居!最後,再次感謝組委會及工作室團隊!

楊宇輝分享現場

▶ 現場互動:夯土牆是最早的設計,後期已經修改了材料,是希望用夯土來解決問題。糧食儲存和晾曬考慮通風光線及普及面等問題。

- 04 -

分享者:王東暉

題目:《光島》

所在單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獲獎感言:感謝組委會給我們提供的參賽機會,感謝工作室團隊的鼎力支持,這次競賽的整個過程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忘的回憶。關中民居以其獨有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中自成一派,我們以其地域文化以及人文內涵出發,結合本土特性與居住模式,利用節能策略,改善其居住品質,塑造個性空間,以期為關中民居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一些思路,其中的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王東暉分享現場

▶ 現場互動:窄院主要是其特點,設計中是有考量,是充分的利用這一特點,使得院子夏涼冬暖。不同的院落也有不同的功能。但主要是想展示光島的主題。

在前後對位的空氣流通中,利用風壓熱壓來通風,屋頂有隔熱散熱的功能。

- 05 -

分享者:張瑾慧

分享題目:《守舊迎新-鄉村隱形城市化》

所在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屈培青工作室

> 獲獎感言:感謝主辦方提供的參賽平台,感謝工作室給予團隊信任與支持,感謝我的隊友共同努力。未來的鄉村,其實是一種「隱形城市化」的狀態,有生態的環境,有傳統的歷史,有現代的生活。關中民居的普適性設計在於空間延續傳統基因的前提下儘可能得自由生長,滿足不同人群屬性的功能需求;隨著城市化進程影響,鄉村未來發展潛力不局限於傳統農業人員使用。

激活農村生活是本次設計的主要目標。模式化劃分場地,提取關中窄院,分析圖底關係,形成多樣空間排列,結合面積及空間類型分類,根據不同客群畫像對應適配方案,進而形成街坊、村落,自由生長空間始終保留關中民居尺度肌理。

張瑾慧分享現場


- 06 -

分享者:李盤旺

分享題目:《窄院 · 新生》

所在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 獲獎感言:非常感謝組委會提供的這次平台。讓我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設計,向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案思路。在我們看來,傳統民居形式,一些功能和布局在當下時代是不合適的,需要通過一些手段向其注入新的活力,讓其在當下時代展現出另外一種魅力,以一種新生的狀態存在於當下時代。同時我們也會在今後的設計中考慮到當地傳統文化與建築的結合,用於彌補我們在方案設計中缺少的地域文化。在今後的設計中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導。

李盤旺分享現場


- 07 -

分享者:苗娟

分享題目:《變形計-關中傳統民居的重組與重生》

所在單位:咸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獲獎感言: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曾經的我們年少輕狂,想要萬水千山走遍,總想要生活在別處,卻忘了回家的路,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打工人面臨著「故鄉容不下身,他鄉留不住魂;待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鄉村」的無奈困境,在國家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之下,產業興旺作為第一位要求和第一項任務,我們認為鄉村要想留得住人,民居的屬性必須同產業的功能相契合,即一方面滿足人們安全、舒適、美觀的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通過建築的快速變形,超前謀劃,使得民居在文化、形式、功能上和產業進行完美的融合,對此我們做了一些淺薄的嘗試,也希望以此能進行拋磚引玉,提供更多優秀的思路,讓鄉村的民居迎來一次美麗的蝶變。感謝主辦方提供的參賽平台,感謝單位給予團隊的信任與支持,也感謝我們團隊所有隊友在創作過程中的不懈努力,也真誠的希望不足之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批評指正。

苗娟分享現場

▶ 現場互動:老人房設置在朝向最好的南向位置,希望將長幼有序,傳統的孝文化進行傳承。整體民居的造價依據其附加的產業功能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31萬,36萬和62萬,以此來更好的保證其落地性。

- 08 -

分享者:王波峰

分享題目:《光 · 廊》

所在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獲獎感言: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們提供參賽的機會,感謝團隊小夥伴的不辭辛勞。在鄉村振興和雙碳目標背景下,如何進行農村住宅設計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這次競賽為我們提供了實驗平台。農村住宅有其自身的特點要求我們不但要考慮建築的品質,更要考慮其經濟性綠色建築理念成為我們設計的出發點,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原則,採用低技術、低成本、低運維的策略來進行設計,希望能為鄉村振興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一些思路。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王波峰分享現場

▶ 現場互動:人物使用動線部分,人行和機動車分開,根據每個功能空間的布局設置動線。南側的兩面採光,是面向庭院的。

- 09 -

分享者:毛江龍

分享題目:《牆垣高高,高牆院》

所在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 參賽感言:通過此次比賽歷練,我對傳統居民建築設計有了更高的理解。與我同台競技的是全方位的高精尖人才,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建築行業的時代潮流,以及自身的不足。身為新時代的新一代建築設計預備役,我將不斷發展中砥礪前行,為當代建築發展添一把柴薪。

前程似錦,繼往開來,在承接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是時代交予我們的任務。5000年的中華文化積澱給了我們技術,5000年的物質文明發展給了我們力量,擁有如此技術和力量的我們,自當為時代打開一篇新的篇章!

毛江龍分享現場


- 10 -

分享者:卜文雅

分享題目:《隱雲清居》

所在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 參賽感言: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關中民居秦人風骨,以豪放樸拙為本,以雄渾壯麗為表。以精細富縟為實,在恢宏雄壯中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在當下社會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日益突出。為此,我們增設空間的可變換性,為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辦公以及三孩政策創造可行性。同時使用智能化家具為老人提供便利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我們致力於營造恬淡,悠然的生活方式,使關中民居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需求。

感謝官方提供參賽平台。在此次比賽中雖表現不盡人意,但也收穫頗豐。願在今後比賽中砥礪前行,蟾宮折桂。

卜文雅分享現場



總結

何聞婷 漢唐規劃院院長

感謝大賽組委會和西安翻譯學院的組織,讓參賽的優秀作品能有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平台。今日非常榮幸全程聆聽了參賽代表關於作品的總體構思,雖然受限於交流時間,但這些作品傳達出的先進設計理念、技術手段和特色思考都讓我收益頗豐。點評實不敢當,作為一名活躍在規劃設計領域的一線工作者,根據大賽的設計要求和獲獎作品本身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一是從獲獎作品最終呈現的效果看,作品中關於建築模塊的多元化組合運用,對居住空間的活化處理,對傳統建築材料的再利用等等,確實達到本次設計大賽對「關中民居」創新思考的初衷,對未來關中地區乃至全省範圍內民居的創新發展都具有很好的指引意義。

二是從作品中普遍傳達出「以人為本」的設計關懷,也充分反映了當下更加科學、實用和適用的學術氛圍及研究方向,民居作為鄉村振興中至關重要的板塊,不僅是中國人「鄉土情懷」和「家庭觀念」最重要的載體,也是農民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要振興,家必要振興,作品中對「家」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思考,提出的很多可貴想法,對我們這些職業者今後的實際工作都很有借鑑意義和啟發

最後,再次感謝所有參賽選手提供的高品質作品,謝謝!

> 相關連結:2022關中民居賽獎單揭曉 | 傳承地方特色文化 助力村民生活提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