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沒當夠啊!」36歲德州日報時政要聞部副主任任立松病逝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11-20T23:30:44.021963+00:00

11月19日,「德州日報」微信公眾號刊文《他走了,年僅36歲!任立松:焚膏繼晷,青春盡獻新聞事業》:11月15日19點,任立松終於「下班」了,在一個他極少能如此早下班的時間。文章透露,德州日報全媒採集中心時政要聞部副主任任立松近日因癌症病逝,享年36歲。

11月19日,「德州日報」微信公眾號刊文《他走了,年僅36歲!任立松:焚膏繼晷,青春盡獻新聞事業》:11月15日19點,任立松終於「下班」了,在一個他極少能如此早下班的時間。帶著對新聞事業的無限摯愛,成了天上的一顆星。此時,德州日報辦公室里的燈火依舊通明,他的電腦、採訪本和辦公桌邊的行軍床還在靜靜地等待著它們的主人……

文章透露,德州日報全媒採集中心時政要聞部副主任任立松近日因癌症病逝,享年36歲。

任立松 本文圖片均為德州日報 圖

上述文章介紹,任立松,德報全媒採集中心時政要聞部副主任。今年8月,參加完全市創城攻堅會,交上稿子,越來越頻繁、嚴重的腹部疼痛迫使他前去醫院就診。晴天霹靂!年僅36歲的他被確診為肝癌晚期。雖經3個多月的積極治療和頑強抗爭,任立松還是走了,任憑親人、同事撕心裂肺地挽留和不舍。

2018年,《德州日報》創刊30周年座談會上,任立松作為青年記者代表發言

「我這一生沒什麼遺憾,就是當記者沒當夠啊!」彌留之際,任立松流著熱淚說。36歲的人生,何其短暫,何其匆匆,但任立松只爭朝夕、星夜兼程地努力拼搏和持續奮鬥,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因厚度而壯麗璀璨、永恆不朽。

今年8月,德州新聞網曾刊文《一個座右銘,一面黨旗紅丨任立松:傳遞黨媒聲音 凝聚前行力量》介紹任立松。文章介紹他的座右銘是:鐵肩擔道義,辣筆著文章。

2011年7月,任立松就職德州日報社,11年來,任立松以較高的政治素養、紮實的業務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泛認可。30餘件新聞作品榮獲國家、省、市新聞獎項,先後榮獲德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市宣傳文化系統「在基層、在一線、在現場」活動先進個人、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德州優秀青年、全市「十佳記者」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今年7月1日,任立松光榮地被德州市委組織部授予「疫情防控」榜樣稱號

2015年,任立松被評為德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寫出自己滿意的稿件,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

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報導活動,「關於德州好心路人幫扶摔倒老人」「蹲點楊西川之關注留守群體生活」等報導相繼刊發,11年來,任立松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活躍在新聞報導一線,先後得到德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批示、肯定。

2014年,任立松(左一)深入寧津縣基層一線採訪

2022年3月10日,德州發生新一輪疫情後,任立松不懼風險,主動請纓,奔赴疫情最嚴重的禹城市,為激發黨員帶頭作用,各駐禹媒體自發組成德州戰疫媒體採訪團臨時黨支部,一致推選任立松為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帶頭活躍在核酸檢測、黨員幹部執勤、醫療人員出征、新聞發布會等第一現場,以紮實的業務能力,發掘戰疫一線感人事跡,相繼採訪推出《暖!愛,與「一老一小」緊緊相擁》《德報記者直擊疫情防控管控點》《致敬!向險而行的勇士們》《噓!這是一條無聲的視頻,讓他們多休息一會兒》《致敬疫情下的守夜人》《戰疫一線,聽黨指揮》《每天核酸檢測400多人次,她依然說自己很「清閒」》等優秀抗疫作品,作品在全網點擊率700餘萬,刊發的新聞發布會等文字稿件全網點擊率100餘萬。

今年3月,在禹城疫情防控一線,任立松(前排左四)倡議成立德州戰疫媒體採訪團臨時黨支部

任立松深入疫情防控一線採訪核酸檢測人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