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架住宅:建築與人同時融入自然

麟軒創意設計 發佈 2022-11-21T20:03:30.406804+00:00

該項目的場地被起伏的山巒包圍,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場地兩旁種植著優美的李樹、洋菝契和楓樹。業主計劃為自己打造一座周末居所,並且將來可以搬到這裡以經營農場。通過對既有的主屋進行小規模的改造,同時拆除位於懸崖邊的幾座棚屋,一座全新的農用倉庫(同樣採用棚屋形式)被打造出來。

該項目的場地被起伏的山巒包圍,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場地兩旁種植著優美的李樹、洋菝契和楓樹。業主計劃為自己打造一座周末居所,並且將來可以搬到這裡以經營農場。通過對既有的主屋進行小規模的改造,同時拆除位於懸崖邊的幾座棚屋,一座全新的農用倉庫(同樣採用棚屋形式)被打造出來。

▼鳥瞰

新的棚屋沿著道路布局,不再像以前那樣由於坐落在懸崖邊的位置而難以利用。與此同時,平坦的場地上還儘可能地留出了一塊空地,作為農田來使用。既有道路兩旁種植著大量樹木,因此在設計時特別考慮了建築的布局和屋頂高度,避免與這些樹木發生衝突;立柱採用了獨立的底座以保護樹根;橫樑所在的高度也使其避免了與樹枝的碰撞。房椽上安裝了連續的百葉,從柱子和橫樑構建的框架中跳脫出來。

▼場地平面圖改造前後對比

▼頂視圖

▼場地概覽

▼廊架

▼廊架與樹

屋頂呈現出柔和的浮動狀態,與山巒的輪廓形成呼應。房檐從高大的樹冠間穿過,與周圍的灌木和綠植融為一體。屋頂下方區域通過牆壁分隔成5個不同的空間,各自承載著不同的功能:通往建築的走廊、農具存放區、位於陰涼區邊緣的長椅、工作空間,以及用於晾曬的空間。

▼廊架平面圖

▼屋頂呈現出柔和的浮動狀態

▼農具儲存空間

▼涼廊

▼屋頂視角

人們可以在這些空間的後側和前側之間移動。屋頂的高度不僅是由樹木決定的,同時也考慮到了空間的使用功能。例如,通道部分的屋頂微微翹起,呈現出歡迎的姿態;工作空間的層高更高,營造出更開敞的工作環境。

▼工作空間

▼材料細節

▼建築背面

▼結構細節

許多次要的構件都是由拆掉的棚屋回收而來。舊木地板的材料被用於建造隔牆,柱子和托梁被用於製作長椅,屋頂的瓦片則被用於鋪設走廊的地面。廢舊材料的再利用使新的建築與場地景觀形成了融合;施工過程由業主與設計團隊合力完成,結構本身也可以在未來根據需要加以改進。

▼主屋內部

▼廚房

▼從主屋望向廊架

▼起居空間

▼室內細節

在規劃該項目時,設計團隊的想法就是讓業主的生活與他所居住的場所同時融入自然。建築應當與自然建立直接的聯繫。它成為了廣闊山景中的一部分,場地中的每一棵樹定義出了它的邊界,而建築的存在形式也體現了其對優美山景和花園綠植的尊重與保護。

▼建築與山巒

▼廊架夜景

▼冬季的廊架

▼廊架研究模型

▼場地平面圖

▼廊架平面圖

▼廊架立面圖

▼廊架剖面細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