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貧困村到「中國最美鄉村」—館陶縣壽東村破繭成蝶的華麗嬗變

作家張梅英 發佈 2022-11-22T00:00:09.300656+00:00

2015年12月23日,在農業部等七部委與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CCTV尋找中國最美鄉村頒獎典禮」上,邯鄲市館陶縣糧畫小鎮壽東村被評為了2015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成為河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鄉村。

從省級貧困村到「中國最美鄉村」

——館陶縣壽東村破繭成蝶的華麗嬗變

文/張梅英


2015年12月23日,在農業部等七部委與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CCTV尋找中國最美鄉村頒獎典禮」上,邯鄲市館陶縣糧畫小鎮壽東村被評為了2015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成為河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鄉村。

消息傳來,壽東村一片歡騰,村民們自發地湧向村委會。村主任范廣嶺激動地說,壽東村能有今天,離不開扶貧辦想方設法的大力扶持,離不開糧畫小鎮的上馬,更離不開鄉親們對創建美麗鄉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嫁女不嫁壽東村


壽東村隸屬於館陶縣壽山寺鄉,位於館陶縣城西4公里309國道南側。兩年以前,全村共有188戶713口人,其中貧困戶94戶495人。

全村有耕地面積1165畝,卻沒有一家企業、一間作坊,除了農忙,平時村子裡只有老人、婦女和孩子,除了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地扯閒片,就是搓搓麻將、打打撲克。閒話說得多了,鄰裡間的矛盾也就多了。

「哎,說白了還是咱底子薄,觀念落後。」村主任范廣嶺說,「村里沒有產業基礎、沒有資源優勢,加上缺乏技術人才,村集體的收入始終上不去。雖然當上了貧困村,省里每年都會給點扶貧款,可是很多群眾習慣等靠要,每年扶貧資金物資發到村民手上,很快就花沒了,村民們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村里脫貧致富的阻力非常大。」

常年的積累,讓這個邯鄲東部平原縣默默無聞的貧困村,漸漸地成為四里八鄉遠近聞名的窮村。村裡的姑娘往外跑,鄰村的姑娘不願意嫁到壽東村來,有人甚至還放出狠話:「寧肯讓閨女發霉在家裡,也不能嫁到壽東村。

為了生計,也為了能找上媳婦,村裡的男青年便紛紛離開村子,常年在外打工。

窮則思變。村支書張付仁、村主任范廣嶺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屈辱和壓力:「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為了村裡的年輕人,我們也要干出個樣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說干就干,2013年初,村「兩委」班子在一起探討脫貧致富的方法,經過多方聯繫,他們決定發展農村產業,可是資金從哪裡來?

他們想到了縣扶貧辦。扶貧辦聽了他們的想法後,當即表態:只要壽東村需要,無論是扶貧政策,還是扶貧資金,扶貧辦全力給予扶持!

糧畫產業助脫貧


可到底哪個產業能夠讓壽東村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呢?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扶貧辦突然想到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消息:有個叫張海增的年輕人,2010年在館陶縣城創辦了海增糧藝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糧畫藝術。2011年,張海增用糧食「繪就」的《清明上河圖》(局部)以7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和美國客商成交;他創作的《胡服騎射》、《邯鄲學步》等邯鄲成語故事糧食字畫系列作品,在市場上也供不應求。

「聽說張海增就是壽東村出去的,既然他能夠自創糧畫,一定是個能人,何不請他回來帶動全村發展糧畫呢?」扶貧辦一席話,點破夢中人。

「對呀!既然糧畫市場前景那麼好,完全可以請張海增回鄉設廠,帶動鄉親們從事糧畫產業創業。」村「兩委」班子感到了異常興奮,可是冷靜下來,他們又擔心起來,「人家發展那麼好,願意回來不?」

抱著試試的態度,扶貧辦和村幹部一塊找到張海增。當張海增聽到村里可以提供土地建廠房、解決各種勞力,扶貧辦可以提供扶貧政策後,他被扶貧辦和村幹部們真誠的態度打動了,於是義無返顧地將海增糧藝有限公司從縣城整體搬遷到了壽東村。

很快,糧食畫生產線、糧食畫開發中心、產品展示大廳、職工休閒娛樂活動區、餐廳和職工宿舍等都建了起來,張海增將農村閒散人員、家庭婦女全部召集起來,舉辦技術培訓,安置到各個工作崗位上。企業正式開工,壽東村的村民第一次拿起了工資。

眼見著糧畫產業帶動了壽東村發展起來,張海增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壽東村規劃建設獨具特色的「糧畫小鎮」,讓糧畫產業輻射周邊,打響壽東村糧畫產業牌子。在扶貧辦和村「兩委」的支持下,「糧畫小鎮」從規劃、設計到建成,很快就完成了。

由於投入較大,作為糧畫小鎮的支柱企業海增糧藝有限公司遇到了資金瓶頸。得知這一情況後,扶貧辦主動找到張海增,拿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他們向省扶貧辦申請家庭手工業試點項目,並將壽東村作為第一批試點村,鼓勵壽東村94戶貧困戶,將扶貧款入股海增糧藝,在保本的同時,每年年底根據企業效益獲得分紅,從而解決了海增糧藝公司資金周轉難題,還為貧困戶找到了投資渠道。扶貧辦主動服務、創新工作的精神,贏得了壽東村村民的一致好評!

糧畫小鎮建成後,海增糧藝有限公司帶動壽東村摸索出了一條「龍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海增公司負責提供原材料、技術指導和成品回收,培訓村民免費學習製作糧食畫技術,每人利用3—6天可加工一幅完整的糧食畫,平均每天可獲得70元左右的利潤,每人每年靠糧食畫收入達2萬餘元,一舉解決了全村貧困農戶的就業問題。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糧畫小鎮」聲名鵲起!各地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僅2015年「十一」期間,糧畫小鎮平均每天接待遊客六千餘人,帶動了村民經濟的飛躍發展。如今,糧食畫小作坊在壽東村布滿各條街道,部分農戶在家中建成了糧畫體驗吧,供遊客現場體驗糧畫製作,每年每戶年收益達3萬餘元。「糧畫小鎮」增添了鄉村旅遊亮點,形成了集糧食畫創作生產、糧食畫文化推廣及旅遊於一體的扶貧開發工作新路子。

壽東村變成了搶手的香餑餑,縣城及周邊鄉鎮大批商戶紛紛將門店轉移到了壽東村。林珊珊,「壽東午後」咖啡廳的老闆,今年二十八歲。她原來在館陶一家私企上班。糧畫小鎮建設初期,她看到了裡面蘊藏的商機,辭職到小鎮開了一家咖啡廳。現在咖啡廳每天都會吸引遊客和當地的年輕人前來消費,村裡的老人也會來此「嘗嘗鮮」,時尚一把。「十一」期間,店裡的每天營業額達到了二千多元,按她的話說,比上班強多了。

僅僅兩年時間,壽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常年在外打工的300多名壯勞力,都回到了家中,他們不再是「戀愛睏難戶」,如今鄰村的媒婆們四處打聽,壽東村誰家小伙還沒對象?


美麗鄉村夢成真


2014年3月,館陶縣響應中央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號召,進行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得知這一消息,扶貧辦和壽東村「兩委」主動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壽東村參加創建的申請,並通過了全方位考查成為試點村。

為徹底走出年年扶貧不見脫貧的困境,扶貧辦決定借壽東村創建「美麗鄉村」,進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專項行動的契機,加大對壽東村的資金扶持,變被動扶貧為主動參與,變對貧困戶個體扶貧為扶持貧困村整體脫貧,變單純物質扶貧為全面改善致富環境,變單一扶貧為永久創收。

為此,扶貧辦申請了專項扶持資金,參與改善壽東村人居環境,並在村莊設施建設和面貌改造上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如對村內老房子的改造,扶貧辦建議在保持鄉村原貌的基礎上,注重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保留原來的老房子、轆轤井等,修舊如舊,並賦予現代元素,達到「鄉村風情、城市品質」的建設理念。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扶貧辦始終關注糧畫小鎮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和諧統一。在他們看來,糧畫小鎮也好,美麗鄉村也好,歸根結底,都是要讓壽東村的村民們環境美起來、生活富起來、日子好起來。

經過一年的改造,壽東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村中的老房子、老宅基、舊坑塘,成了遠道而來的人們競相留影的「景點」,曾經的貧困戶,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增加旅遊收入。

村主任范廣嶺掰著手指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今年國慶期間,來壽東村參觀的全國各地遊客,突破了四萬人次。如果每人次消費200元,就有近千萬元留在了壽東村。如今,壽東村在扶貧辦的大力扶持下,全村實現了集體脫貧,下一步,我們力爭在全縣率先實現小康目標。」

壽東村,兩年時間,從一個省級貧困村走到了「中國最美鄉村」,這就是館陶縣扶貧辦扶貧的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