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這裡曾經是筏釣的天堂,十年禁漁,讓它落下帷幕

愚哥魚世界 發佈 2022-11-22T19:00:14.738373+00:00

美麗的湖北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地處長江中游,這裡有著豐厚文化底蘊、文物古蹟數不勝數。東鄰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

愚哥魚世界

索引

美麗的湖北位於我國中部地區,地處長江中游,這裡有著豐厚文化底蘊、文物古蹟數不勝數。

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更是群山環抱。東鄰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長江從中貫穿而過,水上交通樞紐便利,自古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水乃生命之源,孕育著萬物」。湖北省內大小河流共1193條,總長度達3.5萬千米。沿著長江、漢江兩岸的沖積平原上,有著眾多的大小湖泊,形成「江漢湖群」,是全國著名的淡水湖泊密集分布地區之一,故湖北又以「千湖之省」 著稱。

在這「千湖之中」包羅著「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調」的源頭,它就是有著「中國水都」之稱的丹江口。

丹水發源之地

丹江發源於陝西商洛市西北部的秦嶺鳳凰山南麓,流經陝西商洛市,於汪家店鄉的荊紫關附近出陝境進入河南南陽市淅川縣,而後向南。在今湖北丹江口處入漢水,為漢江最長的支流,丹江俗稱丹河,古稱「丹水」,亦稱丹淵赤水粉青江。

水庫建造

如此美麗的丹水,為什麼非要攔腰截斷,建造水庫呢?

自古漢江飽受洪水的侵害,洪澇頻發。據統計從1931年到1948年,18年的時間裡漢江就發生過9次大洪水。其中淹沒的耕地有670萬畝,受災人口高達370萬,被淹死的就有8萬人。這還只是近代史的統計。

基於此緣故,在1958年,國家經過實地考察,終於下定決心修建大壩,鑄造水庫。當時動用湖北、河南兩個省中的17個縣人力共10萬餘人,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1973年丹江口大壩順利完工,橫跨湖北和河南兩省。水庫的大小,相當於7個千島湖面積,長約30公里,東西寬為20餘千米,面積高達1000平方公里。丹江口水庫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94.8億立方米,有著「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的美譽。

現如今,丹江口水庫同時可滿足華中、華北地區20多個城市的供水,水庫的水質連續25年在國家二類以上標準,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優質水。而水庫則具備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可以說是目前我國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庫。

丹江之水

還記得嗎?有個廣告語是這樣寫的,「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就是我們平時喝的礦泉水、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個水就來自我們的丹江口水庫,水質甘甜可口,自然礦物元素含量豐富,可謂淡水裡的臻品。現如今已是我國一級保護水資源。

南水北調

1952年我們的偉大「毛主席」視察黃河時,提出的超時空想法,【南水北調】。北方常年乾旱,水資源極度匱乏,而南方經常洪澇,水災頻發。如果能將南方之水引入北方,豈不是兩全其美?想想在那個年代,如此的浩瀚工程,對於一個貧窮的國家來說是多麼的艱難。

之後科學家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去驗證和考察,前後共計有50多種不同方案,這其中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

東、中線一期工程幹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

而後經過長達一輩人的研究和努力,終於在2002年的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

南水北調東線的首批工程是江蘇段三潼寶工程和山東段平乾渠。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動工,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始。

西線則是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上游地區。而西線由於穿越高大的巴顏喀喇山,也許是因為技術還沒有攻破,又或者是地理氣候的影響,現在並沒有開始動工,尚處於規劃研究之中。不過不久的將來,肯定能夠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中、東線已經使用多年,丹水「功不可沒」,無需用華麗的詞語修飾。如果沒有丹江口水庫工程就沒有後來的葛洲垻與三峽工程。丹江口水庫工程全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積累了一整套技術,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丹江魚資源的發展史

而愚哥作為一個「資深釣魚人」,自然是比較關心魚資源這一塊了。

丹江口水庫之前水位157米,後經過加高次,如今水位176.6米米,而據報導2021年儲水水位已高達170.2米。庫容量從以前的174.5億立方米變成為290.5億立方米。因為水質優良,魚資源自然相當豐富,也成為當地漁民的「聚寶盆」。

在七八十年代,因為人類過度的對大自然的索取,加上當地政府對魚資源這塊不夠重視,相關政策不夠完善,使得水域的水資源受損嚴重,對水庫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和威脅。

九十年代,河南,湖北政府為了恢復生態平衡,對丹江開始人工投放魚苗,這其中包括一些外來魚種,同時政府還鼓勵漁民網箱養殖,也是因為這些網箱養殖,讓全國釣魚人所了解丹江。

經過長達十幾年的人工增值放流,加快丹江魚種群的恢復。這也是釣魚人的黃金十年,全國很多釣魚系列的比賽都選擇在丹江口。

這裡有全國聞名的「筏排和筏房」。當地的漁民因網箱養殖和筏房賺得盆滿缽滿。可以不誇張地說,只要擁有幾個筏排或者筏房的,基本個個都是「千萬富翁」。

別以為是瞎說,這肯定是有根據的。

愚哥曾經去過多次驅車幾百公里去丹江口釣魚,遠是挺遠的,但是還是願意去,至於為什麼嗎?

只因為山美、水美、魚更美。

這裡是釣魚人的天堂,如果你來過就會知道。這裡有不遠千里而來的釣友,估計除了西藏那邊的,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釣魚發燒友。

為什麼全國各地釣魚人都喜歡往這邊跑呢?

下面看一組圖片:

這就是水上筏房,下面用油桶編排固定,上面鋼結構焊接,蓋上鐵皮房間。

房間外面是筏排,陽光明媚在這排上釣魚是不是很愜意。

筏房配備床和被子,有的還配有空調。

看看這些配置,這像不像出來度假的地方嗎?吃喝玩一條龍服務。

一個差不多大小的筏排一天能接納15~30個人不等,這根據筏排的位置和出魚情況有關,筏排老闆會根據一年四季溫度變化調整位置。

當然這些只是硬體設備,關鍵點還是得讓釣魚人能夠釣到魚。筏排老闆一般都會自己買糧食提前做窩,例如老玉米,小麥,顆粒飼料,持續做窩。加上釣魚人上筏作釣又會補窩,久而久之,下面自然匯聚成魚窩。出魚越多越好的筏排,你都得提前電話預訂位置,有的排要提前半月預訂都不一定有位置。

而外地來這邊一般都是組團來的3~5~7人不等,來一次最少是三天以上,一個人一天包吃住在150元左右,加上菸酒水別的等等,算算一個筏排一天的收益多少?如果同時有幾個這樣的筏排,千萬富翁絕不是虛說。

來到丹江口不吃丹江魚,也是枉然走一遭

試想一下喝著礦泉水長大的魚,會是什麼樣子的。良好的生長環境加上優質的水源,使得這裡的魚,肉質格外細嫩鮮美,而且完全沒有泥腥味。

丹江水庫主要有鯿、鮁、鯉、鯽、鱖、鱅、青魚、鱤魚、草魚、銀魚、青蝦等77種魚,其中丹江口翹嘴鮊(boˊ),丹江口鱤魚,丹江口青蝦,丹江口鱅魚先後於2008、2011、2014年被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丹江口美食主要代表的有丹江口翹嘴紅鮊,銀魚。


如果你有幸來過丹江口,這些美味的丹江魚肯定不能錯過。

丹江口水庫魚到底能長多大?

水位170多米的水域,自然是巨物橫行。

受魚種基因限制,不是什麼魚都能長成巨物,只能部分魚種,比較有代表的是:鱤魚,鱅魚,青魚,翹嘴魚,草魚,鯉魚,這一類魚。

2019年,曾有漁民捕撈到了體長1.7米,體重104斤的「超級大鱤魚」,因為過於罕見,已經被當地製成「標本」收藏。然而,這還不是丹江口水庫發現的最大的魚。

2018年,丹江口水庫捕撈到了一條體長超過2米的「超級巨物」,體重達300斤的超級大青魚。幾個人成年人都無法抬起,最後這條巨青竟然動用吊機,這在淡水水域絕對稱得上是「巨獸級」的大魚,有人戲說,此魚夠全村人吃席了。

其實青魚能長這麼大,實屬不易,躲過了多少劫難,最後還是毀在人類對金錢的貪婪上。

除此之外,丹江口水庫裡面的鱅魚也是超級大,七八十斤的鱅魚漁民經常捕獲,「米級」以上的翹嘴更是多如牛毛。

釣魚聖地

如此多的巨物,自然吸引全國釣魚人前往。

愚哥第一次去丹江釣魚那是2013的時候,常聽朋友說丹江———釣魚那是非常得過癮,不但多還很大,有的人一天能釣幾百斤,這「誘惑」著實抵擋不住,終於下決定決心去釣一次。

去丹江釣魚肯定是要提前做功課的,庫面那麼大,不是什麼地方都能釣到魚,朋友提前打聽最近那個魚筏出魚,電話預約,一同前往的一共七人,共五天五夜,這其中釣魚過程就不細述。

這次釣魚讓我了解到丹江水面景色之美,早上的晨霧讓我們仿佛處在人間仙境之中,流連忘返。


而作釣魚兒也是很給力,直接刷新我的記錄,以前釣的鯉魚都是三五斤的,最大也就八斤左右,這次直接上了個20多斤的,筏竿遛魚真心累。

此魚也讓我明白了,在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的鯉魚只能活在童年裡,這一說法。


當地釣友說過一句話,在丹江釣魚,有著無限的可能,有時候一條就「爆護」。

不光鯉魚,鯽魚,鯿魚也都刷新我們平時紀錄,這裡一斤多的鯽魚也是常見。

鯿魚都能長臉盆一般大小,說實話以前都沒有見過五斤以上的。這次朋友居然釣到超過五斤的,真是太驚喜了。

此次作釣用的是玉米打窩玉米作釣,當然還釣有別的魚種,翹嘴,紅稍,草魚都有所收穫,但是個頭一般。

五天五夜,七個人加起來八百多斤魚吧!我們對此次作釣基本非常滿意了。其實對常年戰鬥在丹江的釣友來說,估計不值得一提,因為當地很多釣友就是靠釣魚為生的,主要釣翹嘴,紅稍,鱖魚,比較貴重的魚種去賣,不要小看他們,他們很可能一年比你上班掙的多得多哦!這就是資源的差別。

這次作釣以後每每懷念!後來只要是長假,肯定要去丹江口。也讓我了解當地魚情,以及各種釣法,我的路亞也是那時學會的。在這裡真正見識了傳說中的「悶蝦黨」和泥鰍黨這兩種釣法簡直就是釣魚人的恥辱,就像是在開掛。對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破壞。我覺得有必要說說這兩種為人所不恥的釣法。

悶蝦黨

悶蝦黨其實不是藥魚,而是藥蝦,就是用農藥,沿岸邊水裡滴灑。岸邊小魚小蝦被「藥死或者藥暈」後,岸邊會吸引大量的掠食性魚群前來,(主要是紅稍,翹嘴,鱖魚)你只需在岸邊檢點小蝦,掛上,用手杆丟水中即可,能釣到你手抽筋,魚獲多的你不敢相信。這種釣法主要當地人居多,愚哥有一次見到,上前制止,差點被圍毆。唉!不說也罷,說多了都是淚啊!

泥鰍黨

在魚獲方面,泥鰍黨更勝一籌,個體也更大。這種釣法,比較昂貴,需要活體泥鰍去打窩,用泥鰍去作釣,但是高投入,也是高回報的。

通常想釣的多,打窩的泥鰍也用的多,一般一次最少都是500~1000塊錢的活體小泥鰍,先找個深水區,一次倒入50~100斤左右的泥鰍,隨後一邊釣,一邊再補窩七至八條泥鰍。有人可能會說,你把泥鰍倒水裡它不遊走嗎?愚哥告訴你,短時間是不會的,泥鰍在陌生水域,一般不會亂動,只會在半斤3~4米的地方,水深也只會在五米左右停留。

那麼你腦補一下,一次上千萬條泥鰍在一個水域出現中出現,在哪聚群,掙扎,這對掠食性魚來說,是不是致命的誘惑?這種釣法據說幾天能釣空一個小水庫。

丹江水庫資源整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國家鼓勵漁民進行網箱養殖,原本是保護丹江口水庫魚類的同時幫助漁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確實開始很多漁民,依靠養殖發家致富了,也有很多人也買了小車和樓房。養魚掙錢,筏房排也掙錢,政府的GDP也上來了,順便還帶動了旅遊業。那自然養魚的人越來越多,互相競爭之下各種弊端就出來了。

最高峰時年產值達1.2億斤魚?魚產量激增的背後,生態問題自然也隨之出現。水資源污染也隨之加重,原因為何?當時是和魚飼料有關。

想要魚兒長的大,長的快,那就得拿飼料換。過度投放飼料導致,而飼料沒有完全被吃掉,久而久之就給水庫的水質帶來威脅,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十分嚴重。而且,過多的網箱養殖還瘋狂侵占丹江口水庫本土野生魚類的生存空間。

都說丹江水是南水北調的源頭,這水可是要通向首都北京的。

於是在2014年,國家就要求全面拆除網箱,保證水質的同時以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向丹江口水庫投放大量魚苗,進而達到「以魚養水,以魚淨水」的目的。

拆除工程直到2019才算全部完成。自此之後全國最大筏釣漁場正式謝幕。

我國在2021年1月份宣布,長江流域實行10年禁漁,此外,通告還明確了禁止的有關行為。禁捕範圍和禁捕時間內,禁止生產性捕撈,禁止扎巢采卵。禁止銷售在禁捕範圍和禁捕時間內捕獲的漁獲物。禁止在水生生物保護區垂釣。除水生生物保護區外,全市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點水域,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禁止垂釣,其他時間內的垂釣按有關規定執行。

這十年時間確實可以讓魚兒休養生息,繁育兩至三代,通過『十年禁漁』,物種多樣性水平開始穩步提升,珍稀魚類種群數量逐年增加,魚類種群結構逐步優化,魚類資源量明顯上升,魚類繁殖狀況顯著改善。」

只是從此再也享受不到丹江垂釣的樂趣,對釣魚愛好者來說,多少是留有遺憾了。

END

文章部分圖片來於網絡,如侵權,即刻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