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士、辱、次、小人

冬暉學堂 發佈 2022-11-22T20:01:29.836224+00:00

士:象形字,有人認為像一頂官帽,所以士有貴族的意思。也有一說,士像一把斧鉞,所以士有刑獄官的意思。還有一說,士像禾苗立於地上,由於耕種之事是男人的事,所以「士」指男人。 也有人認為,士的造字本意指的是「雄性生殖器」。所以士加人,也就是「仕」的最初意思就是指男人。

士:象形字,有人認為像一頂官帽,所以士有貴族的意思。也有一說,士像一把斧鉞,所以士有刑獄官的意思。還有一說,士像禾苗立於地上,由於耕種之事是男人的事,所以「士」指男人。

也有人認為,士的造字本意指的是「雄性生殖器」。所以士加人,也就是「仕」的最初意思就是指男人。


又如「壯」字,左邊像一張床,所以壯的本意指男人在床上的表現。

又如「牡」指的就是公牛,「吉」指的就是「士」和「口」的順利結合,毐(ǎi)表示「士」不可以亂用,否則就是品行不端的人。

隨著文字的不斷發展變化,士成為一種階層,屬於貴族的最底層,《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這十等為:王、公、大夫、士、皂、輿、隸、僚、仆、台。

士上面有王、諸侯、卿大夫,士下面的屬於庶民、奴隸。

作為一個等級,士的衣、食、婚、喪都有特定的規範。到春秋戰國交替之際,隨著孔子辦私學開始,普通百姓也可以接受教育了,士才轉化為一特定的社會階層。它可以是貴族,也可以是平民。


從社會角色看,士多數以武士為業。春秋初,管仲輔佐齊桓公改革,就規定士的主要任務是從事軍事訓練和打仗。如《楚辭》:「矢交墜兮士爭先」。春秋末期,士多指文士。

《說文解字》云:「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對孔子這句話,清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有進一步的解讀:「學者由博返約,故云推十合一。」所以,我們可以斷言,「士」的第一個特徵就是要有由博返約的思維能力。

換言之,士必須能對五彩繽紛萬象叢集的客觀世界進行抽象概括,把複雜的事簡單化,進而探討其內在規律的能力。

其次,孔子還說過「士志於道」,其意是講:作為士,他的最高追求應該是道,這道既是客觀真理,又是主觀道德。荀子把人的修養分為士、君子、聖人三等。

所以,對於士的雙重要求就是:既探求客觀真理,又追求道德完善。士既是真理探求者又是社會良心。

現在,知識分子和具有某種學識、技術和品德的人也通稱為「士」。如醫士、護士、學士、兵士。


行己:即自己的個人行為、修養,如《晏子春秋》:「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己而無私,直言而無諱。」

辱: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從辰從寸(手),辰的意思是去除農田害蟲,辰寸結合,指耕作,這個意思被後起的「耨」字所取代。

誤了農時,耽擱了耕作大事,有殺頭之罪,即失耕則戮,所以「辱」字又有「羞恥」之義。

辱也指傷害他人名譽、人格,如侮辱,又指使人受到羞辱,用作動詞。

辱也用作謙詞,表示屈尊對方,等同於承蒙,如《左傳》:「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次:不前,不精也。從欠,二聲。次為不靠前的、未經精選的。

次的原義為駐紮,如《左傳》:「楚師伐鄭,次於魚陵。」後延伸指旅行時停留的處所,如「旅次」。

次後延伸指第二、不重要等意,如《孫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次也指順序,如次序、檔次等。次也用作量詞,如:一次、幾次。


言必信,行必果:說到能做到,做事能善始善終,不輕言放棄,這是作為「士」的基本要求。

硜硜然:硜(keng)是響聲詞,即敲擊石頭的聲音,如《論語》中有:「鄙乎,硜硜乎」。

硜是擊石聲,由此延伸出堅毅、勇敢、執著等意。所以硜硜然意為響噹噹的、突出的。

很多人會把硜硜然理解為淺薄固執,這是對對孔子的錯誤理解,如晉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有言:昔「夷齊」不食周粟,「鮑焦」死於橋上,彼之硜硜,何足師表哉?

葛洪認為曾被孔子多次讚揚的伯夷、叔齊、鮑焦都是淺陋固執之人,不值得後人學習。

孔子在本文為「士」定義,所以「硜硜然」一定是褒義詞。

小人:一種身份稱呼,即庶民、平民,和貴族相對。小人也可以作為道德稱呼,沒有修養、品德的人被稱為小人,和君子相對。

本文提到「士」的定義,所以「小人」不可能是道德稱呼。

斗筲:斗和筲都是一種容量很小的容器,斗筲之人指的就是「器量」很小、沒有胸襟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