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波蘭憑什麼打敗70萬蘇俄紅軍,阻止「世界革命」?

益達諾夫斯基 發佈 2022-11-22T23:58:36.360015+00:00

本文為1920年前後蘇俄與波蘭的戰爭史,從背景到過程到結局影響的全過程詳細梳理。盡力寫得較為全面,如有錯漏,萬望海涵指出。全文共1.2萬字,閱讀約17分鐘。蘇波戰爭的性質在開始敘述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蘇波戰爭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

本文為1920年前後蘇俄與波蘭的戰爭史,從背景到過程到結局影響的全過程詳細梳理。盡力寫得較為全面,如有錯漏,萬望海涵指出。全文共1.2萬字,閱讀約17分鐘。

蘇波戰爭的性質

在開始敘述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蘇波戰爭是一場什麼性質的戰爭。

遺憾的是,由於摻雜了太多意識形態糾紛,現在世界範圍內缺乏對蘇波戰爭蓋棺定論的解釋。直白地說,對蘇波戰爭的定義完全取決於所在國的政治態度。總的來說現在的主流觀點有兩種。

首先是舊的蘇聯-俄國史學界的看法,就是將這場戰爭劃到「西方列強對新生蘇俄的武裝干涉」中,認為波蘭先動手入侵蘇俄,己方純屬正當反擊。

但這種說法逐漸式微,被另一種更中立的看法替代,即:不存在誰先動的手,因為直到蘇波戰爭爆發前,蘇俄和波蘭在邊境以及其他國家地區都持續爆發武裝衝突。這些衝突許多並不歸中央政府直接命令,而是當地武裝的自發運動,1920年的蘇波戰爭是地緣衝突擴大到兩強爭霸的結果。

而我個人的看法是:蘇波戰爭是新生的波蘭和蘇俄,這兩個極具領土野心的國家,在一戰結束的東歐政治真空中爭奪地緣霸權的衝突。戰爭起於普遍的小範圍領土爭端,在爭奪烏克蘭霸權的衝突中進入白熱化。

紅軍攻入波蘭本土後,意識形態爭端變濃,戰爭性質從兩強爭霸變成了蘇俄武裝輸出革命,試圖在全世界「插遍紅旗」。而波蘭則在國家破敗時激發了史無前例的民族主義情緒,最後在華沙戰役中戲劇性收場。

如今,這場發生在地球另一邊的戰爭已經過去了整整一百年。其性質,仍然眾說紛紜。但我堅信一點永恆的定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闡述,都是當今政治的鏡像反映。

下面進入正題。

蘇波戰爭的歷史背景

在蘇波戰爭登場之前,必須了解它的前戲。

一戰結束之後,帝俄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崩潰,在東歐造成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在他們的屍體上,波蘭、蘇俄、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愛沙尼亞等新興國家圍繞地緣矛盾在1918年到1921年展開了一系列武裝衝突,蘇波戰爭正是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次。

這裡再重申一遍,討論誰先動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上述所有國家在宣布獨立的第一天就與幾乎所有鄰居,以不同的方式,爆發了武裝衝突。

蘇波戰爭爆發前,波蘭的外交思想是服務於「海間聯邦」方案的。

這是一個由波蘭國父畢蘇斯基謀劃,旨在建立一個以波蘭為主導的,以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為成員的中歐政治聯盟。

因為盟友法國太遙遠,畢蘇斯基希望在中歐用小國抱團取暖的方法,應對近在咫尺的德國和蘇俄的軍事威脅。因此,「海間聯邦」是波蘭向東擴張勢力的主要驅動力量。

那麼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

蘇波戰爭開始時,波蘭到底是入侵了蘇俄本土,還是烏克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呢?很多人會說,蘇俄當時剛剛占領了這三個國家,所以是入侵蘇俄。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三個地區並非是俄羅斯本民族的原生領土,也是後者用武力奪取吞併的。

而且紅軍的占領僅維持了幾個月,甚至還沒有在當地建立穩定的統治,進一步講,蘇俄政府已經在《布列斯特條約》上明確承認了這幾個國家的獨立主權。我們都知道,只有帝俄才能聲稱對這三個地區的領土主權,但帝俄已經崩潰,蘇俄與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領土繼承。

綜上所述,在1918到1919年,白俄羅斯、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和邊境尚不穩定之時,他們不能算作傳統意義上的蘇俄核心領土,最多是「占領區」。但戰爭初期波蘭軍隊攻下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後繼續向東入侵,這就可以算作入侵蘇俄本土了。

在蘇波戰爭之前,蘇俄與波蘭就圍繞波羅的海國家展開了一系列博弈,典型的例子就是蘇俄-立陶宛戰爭(Lithuanian–Soviet War 1918.12-1919.8)。在德軍撤退後,蘇俄宣布不承認《布列斯特條約》,在1919年1月5日進攻維爾紐斯,立共建立親蘇政權。

但因立共的政策不得人心,立陶宛人發起持續的反抗和起義,又搶回許多失地。3月蘇波戰爭爆發,波軍全線東進,與立陶宛人聯合趕走了紅軍。當紅軍反攻時,又聯合立陶宛人趕走了波軍,準備重建傀儡政權「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華沙戰役之後,紅軍被迫把維爾紐斯還給立陶宛,立蘇戰爭結束。

但是在白俄羅斯和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的矛盾還不足以引發如此大規模的蘇波戰爭,這場戰爭真正的導火索在烏克蘭,即波蘭、蘇俄和「中央拉達」爭奪烏克蘭統治權的衝突。

現在讓我們回溯時光,把時針撥到1918年初,看看烏克蘭發生了什麼事。

烏克蘭的隱患

此時,一戰還在繼續,俄國內戰如火如荼。列寧迫切期望俄國退出戰爭,德國也希望東線停火以集中全力在西線。雙方代表在1917年底就展開了停火談判,德國人要求俄國承認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西白俄羅斯、芬蘭等地區從俄國脫離,蘇俄代表堅決拒絕。

但在德軍的戰爭威脅下,蘇俄政府被迫同意德國人的條件,在1918年3月3日簽署《布雷斯特條約》。在此之前的2月9日,德國為緩解國內的糧食緊缺,與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單獨簽訂合約,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

早在1917年3月,烏克蘭中央委員會(中央拉達)Украинская_Центральная_рада,就建立了,俄國內戰全面爆發後,委員會宣布烏克蘭獨立。彼得格勒方面不能容忍中央拉達「分裂祖國」的圖謀,在他們的支持下,烏克蘭人民議會在1917年底在哈爾科夫召開第一次全烏代表大會,會議建立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很快,蘇俄紅軍在烏克蘭人民議會的「邀請」下進入烏克蘭清剿「白匪」和「彼得留拉匪幫」,蘇烏戰爭(1917-1921)爆發了。這是一場蘇俄與中央拉達爭奪烏克蘭政權的戰爭。

(「白匪」的稱呼來源於俄國內戰時期忠於沙皇或臨時政府的武裝力量,也被叫做白衛軍。後來「白匪」泛指內戰時紅軍的一切對手,包括蘇波戰爭時期的波蘭軍隊。)

如果說蘇俄入侵中央拉達,是為了恢復帝俄版圖,「收復」這一俄國的重要農業和工業區。那麼剛剛獨立的波蘭也十分憤慨,因為東加利西亞地區居住著許多波蘭人,這裡也是傳統意義上的東部波蘭領土。攝政波蘭王國代表對德國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德國人直言波方代表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結果是總理楊·庫查熱夫斯基立刻辭職,攝政委員會差點解散,東部地區許多村鎮發生了暴力事件與遊行示威。德國方面不想因此與波蘭高層關係鬧僵,他們含糊其辭地表示東加利西亞並未從波蘭剝離,但這件事還是增大了雙方關係的裂痕,也為之後的波烏戰爭與蘇波戰爭埋下了隱患。

總而言之,蘇俄想要整個烏克蘭,波蘭想要東加利西亞,也就是上圖西北的省份。

蘇俄·烏克蘭戰爭(Ukrainian–Soviet War 1917.11~1921.11)

在《布列斯特條約》簽署之前,中央拉達在紅軍的猛烈攻勢下幾乎輸掉了戰爭。1月29日,布爾什維克策動了基輔工人起義,2月8日中央拉達逃離基輔,同日紅軍占領基輔。3月1日,紅軍又被彼得留拉指揮的烏德聯軍趕出右岸烏克蘭,大片地區又被德軍攻占。

紅軍被趕走後,烏克蘭人開始尋求擺脫德軍的控制。面對愈加不服管的中央拉達政府,德軍乾脆在4月28日將其解散,擁立烏克蘭大貴族帕夫羅·斯科羅帕茨基建立了所謂的「蓋特曼政府」(Украинская держава),這個右翼政權是德國的傀儡國。隨後烏、奧、德聯軍又攻下了左岸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布爾什維克被迫在1918年6月12日與「蓋特曼政府」簽訂合約。

因為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再加上同盟國的節節敗退,「蓋特曼政府」在烏克蘭的統治非常不穩。斯科羅帕茨基絕望中甚至還想聯繫鄧尼金的白軍,這引起了烏克蘭人民的極大不滿,加劇了「蓋特曼政府」的倒台。

1918年底,經過半個月的內戰,「蓋特曼政府」被布爾什維克暗中幫助的資產階級民主派「烏克蘭執政內閣」推翻,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但烏克蘭執政內閣的統治也不穩定。在幾個月內,烏克蘭人民經歷了中央拉達糟糕的統治,布爾什維克的革命與處決,德軍的大肆掠奪,左中右輪流執政,還有血腥的內戰。

此時烏克蘭因為連綿的戰火與外部勢力干涉,國家基層組織陷入癱瘓,幾近無政府狀態。

德軍撤退後,布爾什維克就在邊境準備下一次進攻。

年底和談失敗,紅軍在烏克蘭社會主義革命黨的策應下,在1919年1月越過邊境向烏克蘭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入侵,兵鋒直指哈爾科夫與基輔。儘管執政內閣組織了十萬軍隊防禦,但在一個月之內因為逃兵和戰敗,減員達到四分之三,根本無力抵抗紅軍的進攻。

2月,紅軍就占領了基輔和整個左岸烏克蘭。但「中央拉達」領導人彼得留拉不甘失敗,為此,他找到了波蘭。現在,我們再以波蘭的視角,看看這場複雜而漫長的東部衝突是如何開始的。

波蘭·烏克蘭邊境戰爭(Polish–Ukrainian War 1918.11~1919.7)

波蘭復國後,畢蘇斯基曾對波蘭的邊界問題做過明確表態,西方邊境的劃分只能取決於協約國,東方邊境則依賴於武力。畢蘇斯基對東部邊境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即波蘭的最大威脅就是帝俄與布爾什維克,在此之上波蘭必須動用武力在波蘇之間建立旨在對抗德國與蘇俄的「海間同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畢蘇斯基在蘇俄內戰最激烈之時(1918年夏至1919年初)並未大規模幫助白軍打擊布爾什維克,這引起了協約國對波蘭的不滿。究其原因並不複雜,白軍只承認給予波蘭有限的獨立條件,布爾什維克至少願意承認波蘭獨立。畢蘇斯基在東部的所有戰略決策,都是基於「海間聯邦」構想的,包括日後的蘇波戰爭。

波烏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加利西亞民族雜居引起的邊境問題,與切欣、維爾紐斯衝突如出一轍。波烏衝突最早爆發於1918年11月13日,數千名烏克蘭官兵軍事控制利沃夫,並且宣稱此地為烏克蘭領土。

但占利沃夫城多數的是波蘭人,他們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被劃入烏克蘭而非波蘭,而且當時西烏克蘭政權並未得到國際承認,波烏邊境線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戰爭就成了劃定邊境的唯一途徑。

最初的衝突並非是波蘭當局對烏克蘭宣戰,而是利沃夫及其附近村鎮波蘭居民組成自衛隊與烏軍的交火。在德羅霍比奇、普熱梅希爾、桑比爾和雅羅斯拉夫城都爆發了反烏克蘭起義,由於起義民兵很多都是退役的一戰老兵,他們一時間竟與烏軍打得平分秋色。

11月21日,波軍成功占領利沃夫,但卻受到城內猶太民兵的襲擊,作為報復,波軍屠殺了包括烏克蘭人和猶太人在內約340名平民,其中遇害的猶太人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史稱利沃夫屠殺。到11月底,波軍占領了整個利沃夫州,加利西亞東部在烏軍手裡。

1918年底到1919年初,波軍與彼得留拉指揮的烏軍在加利西亞陷入低強度的拉鋸戰,期間烏軍製造了好幾次反猶屠殺,造成500~700名猶太平民喪生。雖然烏軍士氣旺盛,而且有數量優勢,但波軍的訓練有素和機動力抵消了這一點。

至1919年三月,雙方在利沃夫附近進行了數次攻防戰,烏軍始終沒能攻下利沃夫。法國曾做出和解嘗試,但邊境方案對烏克蘭人不公平,戰爭繼續進行。

5月14日,約60,000藍軍在哈勒將軍的率領下終於趕到烏克蘭,此時藍軍在法國的幫助下,已經是下轄近70,000波軍,配備法械的精銳之師。藍軍抵達前線投入作戰引起了法國人的不滿,因為按照約定,藍軍只能用來與紅軍作戰,但法國人的抗議被無視了。

哈勒將軍不僅帶來了幾萬生力軍,還有英、意等國製造的空中力量,甚至還有法國的FT-17坦克。在藍軍的幫助下,波軍很快突破了烏軍防線,但在協約國的壓力下停止進攻。烏軍就利用機會休整喘息,而後發動了成功的反擊,將波軍陣線逼退了將近150公里。

畢蘇斯基親臨前線指揮戰鬥,在6月28日也發起反攻,將烏軍推回茲布魯奇河,但烏軍在撤退中保存了完整建制。波烏戰爭的軍事衝突基本宣告結束,此後近一年時間,波烏的戰場從現實中轉移到談判桌上。

波方與烏方代表唇槍舌劍,誰都不願意做出讓步,但英、法等國傾向於幫助波蘭,因為他們還需要波蘭作為抵抗布爾什維克的橋頭堡,尤其是在紅軍幾乎占領烏克蘭全境的事實前。

1919年6月25日,國聯同意波蘭控制東加利西亞,波烏戰爭基本宣告結束。後來,由於彼得留拉的流亡政府已經失去了談判的籌碼,國聯在1923年認可加利西亞併入波蘭。波烏邊境衝突以烏克蘭被波蘭和蘇聯肢解宣告結束。

1920年4月,一個風塵僕僕的男人敲開了畢蘇斯基在貝爾維德宮的辦公室,他自稱是為烏克蘭獨立而鬥爭的民族革命家,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總統。請求波蘭能派遣軍隊協助他從蘇俄紅軍手中奪回烏克蘭的統治權。

他的名字叫西蒙·瓦西里耶維奇·彼得留拉(Си́мон Васи́льович Петлю́ра)一戰之後,二戰之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之一,確定東歐乃至歐洲命運的重大事件,直接影響20世紀世界革命史的偉大戰爭,即將打響。

蘇俄·波蘭戰爭(Polish–Soviet War 1919.2.14~1920.10.18)

蘇波戰爭是一戰之後,二戰之前,歐洲爆發的最大規模戰爭,戰火覆蓋了整個東歐,戰爭結果也深刻改變了歐洲的歷史走向。

宏觀來說,蘇波戰爭是一戰後歐洲新興國家決定未來秩序的最終衝突。這既是蘇波雙方劃定勢力範圍的決鬥,也是出生於革命之火的蘇俄對歐洲舊意識形態的首輪挑戰。

最早在1918年12月16日的華沙統一代表大會上,PPS左派與SDKPIL就建立了聽命於蘇俄的波蘭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Poland 全稱共產主義波蘭工人黨,簡稱CPP)。CPP的激進主張包括反對波蘭武裝獨立,反對建立波蘭軍隊,讓波蘭成為蘇俄的加盟共和國等。

波蘭獨立之後,CPP就在謀劃策應紅軍進攻的事宜。

畢蘇斯基對布爾什維克的態度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他認為帝俄對波蘭的威脅更大,所以波蘭在俄國內戰的關鍵時期沒有援助白軍。另一方面,畢蘇斯基認識到布爾什維克與波蘭終究有不可逾越的意識形態鴻溝,所以他急於建立「海間同盟」,作為未來兩國矛盾的緩衝地帶。

1919年初,蘇波邊境的白俄羅斯部隊就已經與紅軍展開衝突了,他們的抵抗基本蚍蜉撼樹。白俄羅斯政權已經獲得了愛沙尼亞、芬蘭、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等鄰國的承認,但列寧拒絕承認該國獨立。

紅軍在1月5日就兵不血刃占領了明斯克,摧毀了建立在《布列斯特條約》之上的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政權,但白俄羅斯人仍在各地組織民兵抵抗紅軍的入侵。從二月開始,波蘭為了東部邊境的安全,也派少部分兵力支援白俄。

1919年夏天,白軍最高統帥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Anton Ivanovich Denikin)向莫斯科進攻,布爾什維克政權到了最危險的關頭。鄧尼金在這時聯繫畢蘇斯基,期望他站在「俄羅斯帝國溫順僕人」的立場上率軍進攻紅軍。這樣,他或許會大發慈悲,給波蘭自治權。

鄧尼金倨傲的要求被畢蘇斯基一口回絕,所以東部二十萬波軍主力在7月到9月紅軍遭到猛烈攻勢時並未對紅軍展開大規模進攻。10月到11月,紅軍在奧廖爾·庫爾斯克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白軍,解了莫斯科之困。高爾察克政權的敗亡已經進入倒計時。

儘管畢蘇斯基禁止波軍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但在「海間同盟」的指導下,波軍在波羅的海三國的小規模軍事衝突卻不可避免,在之前的波立衝突中已有詳細闡述。

1919年的戰事中,波蘭和蘇俄都維持了一種不擴大戰爭事態的默契,至年底,波軍援助波羅的海三國將紅軍趕了回去,八月份波軍攻占明斯克,雙方進入對峙狀態。儘管一年中也有幾次和談嘗試,但都是緩兵之計。

1919年底至次年初,隨著高爾察克與鄧尼金主力被殲,決定俄國命運的逐鹿之戰塵埃落定,新生的蘇俄消滅了她來到世間的第一個強敵。

首戰告捷的列寧對革命前景感到樂觀,他宣布要幫助德國左派燃起與俄國一樣的革命之火,還要協助全歐洲的共產主義革命運動,將無產階級專政的赤旗插遍歐羅巴。為此,在內戰還未完全結束之時,紅軍就嘗試在波羅的海三國與烏克蘭建立蘇維埃政權。

必須指出的是,由於蘇俄在建立初期沒有得到國際承認,所以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蘇波邊境線。換句話說,在《里加協定》之前,蘇波兩國的邊境線只取決於雙方士兵戰壕的位置。蘇波從武裝衝突到全面戰爭的轉折點發生在烏克蘭。

人民達拉政權首腦彼得留拉在1919年底就丟掉烏克蘭逃至波蘭,此後一邊組織徒勞地抵抗一邊設法取得畢蘇斯基的軍事支持。畢蘇斯基認為幫助彼得留拉奪回烏克蘭可以在黑海北方建立一個親波政權,這符合「海間同盟」的戰略設想。

彼得留拉為了重掌權力做出了政治讓步,將烏克蘭西部包括沃倫在內的爭議地區割予波蘭,以換取波蘭對人民達拉的外交承認和軍事援助,條約還規定雙方境內的烏、波人口都享有平等權利,禁止任何一方向蘇俄單方面談和。

波蘭密碼學家楊·科瓦列夫斯基(Jan Kowalewski)在波烏戰爭期間就成功破譯了鄧尼金部隊的密電。1919年,他奉命領導波蘭總參謀部的無線電情報部門,這裡聚集了波蘭最出色的數學家。

蘇波戰爭爆發前,科瓦列夫斯基就已經破譯了蘇俄內部的電文,情報表明紅軍在1919年與波蘭和平為緩兵之計。紅軍正在靠近邊界的巴里索地區集結軍隊,準備發動大規模攻勢。這個重要情報也是促使畢蘇斯基決定先動手的原因之一。

1920年4月24日,波烏代表正式確立軍事同盟,波軍迅速執行了旨在奪取烏克蘭控制權的「基輔行動」,要建立一個擺脫布爾什維克控制的,親波的烏克蘭。

蘇波戰爭,正式開始。

「基輔行動」

根據戰前波蘭情報部門的報告,紅軍在1920年已經做好向西大規模進攻的準備,開始在別列津納河-白俄羅斯一線部署約700,000部隊。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萊昂·托洛茨基、約瑟夫·史達林、菲利克斯·捷爾任斯基等優秀的將領擔任紅軍西線部隊指揮官。

波軍經過急速擴編,全國總兵力從1918年的十萬人增加到1929年初的約500,000人,8月20日達到737,767人,但在前線的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因為波軍裝備的「萬國牌」武器,令他們脆弱的後勤補給雪上加霜。

畢蘇斯基親自指揮約65,000波軍向烏克蘭進攻,彼得留拉也率領約一萬五千烏軍聯合行動,但他們在戰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波烏聯軍一開始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在5月9日成功占領基輔。但紅軍並未損失太多,第14集團軍成功後撤。

接下來到了作戰計劃的關鍵節點,畢蘇斯基把烏克蘭的行政權交給彼得留拉,後者必須迅速招募大規模軍隊配合作戰。但烏克蘭經過長期戰亂,人民非常渴望和平,即不相信波蘭人也不願意為彼得留拉效力。

所以在整場戰爭中,彼得留拉的部隊從未超過兩個師,波軍必須獨自面對紅軍的全面反擊,《華沙條約》計劃中的勝利已經遙不可及。

紅軍的反擊

波烏聯軍的勝利只持續到5月24日。

紅軍第一騎兵軍在西蒙·布瓊尼將軍的指揮下開始進攻基輔波軍,激烈的戰鬥持續到6月,波軍雖然勉強維持防線但已是強弩之末,特別是漫長的戰區已經早已達到波軍後勤供給的極限,畢蘇斯基下令在補給斷絕前撤退。

5月29日,紅軍第1騎兵軍4騎兵師對沃達卡村的波軍發動突襲,波蘭第16烏蘭騎兵團與對手的哥薩克騎兵團進行肉搏戰,經過三天的殊死較量終於擊退了紅軍的進攻。但這種戰術勝利對全局於事無補。

布瓊尼的騎兵軍越戰越勇,在6月5日突破了波軍防線,6月13日奪回了基輔。在畢蘇斯基的指揮下,波軍敗而不潰,有序撤到了一個月前的位置,紅軍也在烏克蘭進行休整。由於戰事擴大,雙方也展開了輿論攻勢。

列寧斥責波蘭發動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動,還指控波軍破壞了基輔城基建和古蹟建築,但波軍在一個月的軍事行動里只炸毀了第聶伯河的橋樑。針對紅軍屠殺平民、燒毀村莊的說法也出現了,紅軍予以強烈否認。

6月到7月,雙方艱苦鏖戰。

雖然紅軍的強大攻勢被勉強遏制,但波軍的幾次反擊也全部失敗,此時戰線已經進入波蘭境內。波軍的數量無法充分填充200公里的廣闊戰線,但還是機械地採用了一戰的老辦法,為後面的更大失敗埋下了隱患。

約12萬紅軍在圖哈切夫斯基的指揮下在7月份針對波軍防線的薄弱點展開全面突擊,紅軍局部以多打少的策略取得成功,波軍處處設防的結果就是處處破防,被迫繼續後撤。

但因為波軍的頑強抵抗,紅軍也無法打出決定性地殲滅戰。戰爭進行到這裡,已經從雙方爭奪烏克蘭變成了紅軍全面進攻波蘭,新生的波蘭政權要為生死存亡而戰了。

7月20日,經過三天激戰,格羅德諾戰役以波軍慘敗告終,涅曼河防線不復存在,波軍必須繼續後撤拱衛布格河防線。紅軍充分貫徹機動作戰,在騎兵軍的輔助下快速切割波軍防線,波軍為他們僵硬的陣地戰策略付出了高昂代價。

波軍的後備兵源也開始枯竭,紅軍以每天20英里的速度推進,波軍在布格河防線艱苦作戰,勉強推遲了紅軍一周的攻勢。至於烏克蘭戰區,波軍已被完全趕了出去。

但南部戰區在八月底逐漸好轉,波軍在盧沃、布羅迪等戰略要地的防禦取得成功,還對部分紅軍實施了反包圍。

但華沙危在旦夕,圖哈切夫斯基下令紅軍要在8月12日占領波蘭首都。

維斯瓦河的奇蹟

8月12日,蘇波戰爭迎來決戰,華沙戰役打響。

華沙的防守力量約為46,000步兵、2,000騎兵、730挺機槍、192門火炮和幾輛輕型坦克。但約有11萬波軍參加了整個戰役,紅軍的數量略多一點,雙方的人數差距並不大。

波蘭政府在1920年7月3日成立了國防委員會,波蘭社會動員起來了。八萬人的志願軍建立,婦女踴躍幫助後勤,此時整個波蘭的作戰力量超過了90萬人。

失敗的恐慌籠罩了華沙城。

歷史上,這座命運多舛的城市多次陷於敵手,波蘭人對能否守住他們的首都心懷憂懼。外國使節早已逃離了華沙,列強屏息凝神地注視著華沙戰役的情況,並異口同聲地做出了最壞的預言:一潰千里的波蘭人不可能在紅軍的猛烈攻勢下倖存,波蘭將再次滅亡,歐洲舊秩序將被列寧徹底埋葬。

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落在了畢蘇斯基的肩膀上,他深知這一戰關乎波蘭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丟掉華沙,一切就結束了。畢蘇斯基在貝爾維德宮的辦公室煙霧繚繞,8月5日凌晨,他交出了修訂的作戰計劃。

計劃並不複雜。中路波軍後撤,讓出維斯瓦河防線,由哈勒將軍指揮的第1、2集團軍死守華沙橋頭堡,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紅軍主力向西推進;

北線戰略預備隊西科爾斯基將軍的第5集團軍保衛莫德林要塞,防止紅軍從北部包抄華沙;

最重要的在南線,在這裡由畢蘇斯基親自指揮約20,000人的精銳突擊軍負責在蘇軍進攻的西南方薄弱點發起猛攻,意圖切斷蘇軍主力退路,配合其他部隊打一波反包圍的殲滅戰。

這份計劃在波軍總參謀部引起爭議,許多軍官斥責其相當業餘,法國軍官團也認為畢蘇斯基泥腿子一個,缺乏正規軍事教育。

紅軍在進攻時曾繳獲了這份計劃的副本,布爾什維克的軍事家也認為它不切實際,並未認真理會。甚至事後畢蘇斯基回憶起來,也承認這是一次豪賭,但無人能預測未來。

1920年8月13日,紅軍先頭部隊在拉茲敏鎮受到了波蘭守軍的奮勇抵抗,拉茲敏戰役(Battle of Radzymin)打響,這座小鎮距離華沙僅有20公里,紅軍指揮官甚至可以從望遠鏡窺見華沙城堡廣場的尖頂。

第一天,紅軍集結了波蘭守軍三倍的重炮猛轟拉茲敏鎮的波軍陣地,波軍傷亡慘重,在19:00被迫撤退。戰敗的消息傳到華沙,引起了民眾恐慌。紅軍士氣大振,認為波蘭的覆滅近在咫尺了。

8月14日,經過一夜準備,立陶宛-白俄羅斯第1師兩個步兵團的波軍對紅軍左翼發起突襲。士兵們知道這一戰意味著什麼,他們齊聲高唱「波蘭不會滅亡」,對紅軍發起無畏的衝鋒。至中午,波軍奪回了拉茲敏鎮。

紅軍當然不會放棄,在接下來的兩天裡,雙方圍繞這座小鎮展開了絞肉機的慘烈戰鬥。北部莫德林要塞的守軍為了減輕拉茲敏的壓力,被迫提前發動反攻。16日戰鬥結束,小鎮易手三次,基本被夷為平地。

但紅軍攻占拉茲敏的計劃失敗,波軍在中線迅速反推,將紅軍趕回了幾天前的陣地。紅軍在中路攻擊受阻,北線也被莫得林要塞纏住無法分身。

8月16日,畢蘇斯基親率第5師從南部的維普策河向北發動反擊。在華沙橋頭堡打得筋疲力盡的紅軍猝不及防,無力防禦畢蘇斯基的突然襲擊,被打得節節敗退。

18日,畢蘇斯基下達命令,要求波蘭全軍迅速發動反擊。他的突擊集群從東西部紅軍之間撕開了一道缺口,準備切斷紅軍的退路。

同一天,圖哈切夫斯基為了挽救他的軍隊而下達撤退命令。紅軍起初試圖進行有限後撤,然後重整部隊發動反撲,但沒有成功。波蘭第一軍團步兵師為截住紅軍,從魯巴托夫出發,每天強行軍21小時,僅用六天抵達262公里之外的比亞韋斯托克,擊潰並俘虜紅軍第16軍團。

8月17日的扎德沃茲戰役中,守衛村子的波軍以全體陣亡的代價拖住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24小時,為前線波軍完成合圍做出了巨大貢獻。

19日到20日,由於退路被截斷,前線紅軍陷入災難性的混亂中。

一些師繼續向華沙靠攏,一些師開始潰退,圖哈切夫斯基和前線的大部分軍隊都失去了聯繫。波軍從北到南發起全線反攻,紅軍開始大規模潰敗,圖哈切夫斯基只能下令部隊後撤到布格河。

8月30日,布瓊尼指揮第一騎兵軍向北進攻,意圖進攻畢蘇斯基的側翼,為己方主力後撤爭取時間。布瓊尼在8月30日抵達扎莫希奇鎮,但這裡有波軍重兵把守,無法強攻。

布瓊尼決定向西行進繞過這裡,但受到波蘭第11、第6騎兵師的頑強堵截,1813年以後,歐洲最大規模的騎兵會戰爆發。布瓊尼雖然有17,500名士兵,是對手的十倍兵力,但因為缺乏配合沒有發揮數量優勢,被波軍逐個擊破。

這場戰役波軍損失約500個騎兵,紅軍損失約4,000騎兵,第一騎兵軍損失非常慘重,因喪失戰鬥能力而退出了前線。

8月31日,華沙戰役基本結束,波軍約4,500人陣亡,26,000受傷,10,000人失蹤。紅軍約15,000~25,000人陣亡或失蹤,65,000人被俘。波軍能取得勝利,與強大的密碼破譯技術有直接關係,紅軍的主要軍事電文被破譯之後,戰爭主動權就易手了。

同時,訓練有素的藍軍與多支波軍合併,他們的偵察機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獲取情報的滯後,導致前線紅軍與指揮部迅速失去了聯繫。各自為戰的紅軍缺乏通訊和彈藥,而且在長期戰鬥中疲憊不堪,很難在波軍的圍攻下做出有效抵抗。

戰俘問題

國內圍繞蘇波戰爭的另一大爭論,甚至一半爭論都源於這個本不應該是問題的問題。

戰爭過程中,約有80,000-85,000紅軍作為戰俘關押在波蘭戰俘營中,波蘭民族主義政府仇視俄國人,認為他們是侵略者。所以主觀上故意不給戰俘好的待遇,另一方面,波蘭剛剛重建,本身也是一窮二白,藥品和食物給足己方士兵都勉強,不可能充分照顧戰俘。

再加上這些戰俘營狹窄擁擠,俄國戰俘要忍受飢餓、瘟疫和衛生很差的環境。最後造成大量戰俘死亡,2004年之前,俄國給出的數字最高有160,000戰俘死亡。但經過現代波俄歷史學家重新審查了各自檔案館的文件後計算,波蘭方面給出了16,000-17,000人死亡,俄國方面給出了18,000-20,000人死亡。主要死亡原因是流感、斑疹傷寒、霍亂和痢疾。補充一下,戰俘營的惡劣條件甚至傳到了波蘭國內,許多媒體也發表評論批評政府的冷酷舉動。

約有51,000波蘭戰俘被關押在蘇俄戰俘營內進行強制勞動,這些戰俘營的環境和波蘭戰俘營一樣骯髒擁擠,波蘭戰俘更是不可能得到藥品和充足的食物,他們每天只能吃半磅麵包和水湯,穿著單薄的囚服從事體力勞動。

在這種情況下,波蘭戰俘也大批死亡,約有20,000人死於飢餓與疾病。而且在當時,由於蘇俄當局對新聞媒體的管控,波蘭戰俘的情況也不為人所知。俄國戰俘的死亡率為25%,波蘭戰俘的死亡率為40%。雙方士兵被關在戰俘營的時間大致相當,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報復論。

甚至還有這樣一種說法:蘇聯後來製造卡廷慘案是為了給這些戰俘報仇。這個說法極為幼稚和荒謬,完全是把史達林更高維度的政治考量壓低到小學生打架。

《里加和約》

雖然畢蘇斯基在華沙取得了奇蹟般的勝利,但紅軍還有一戰之力。在波軍重整軍隊時,圖哈切夫斯基成功收攏軍隊,於9月份備考涅曼河建立格羅德諾防線,意圖阻止波軍的反攻。9月15日,畢蘇斯基指揮96,300波軍向東進攻,與駐守在格羅德諾地帶的約十萬紅軍交火。

畢蘇斯基意圖在紅軍進一步增援抵達之前贏得勝利,他命令第2、第4軍正面佯攻格羅德諾,其餘部隊從北部迂迴夾擊紅軍。戰鬥在20日打響,畢蘇斯基僅用五天時間就突破涅曼河防線,切斷紅4軍補給線並圍殲大部守軍。

圖哈切夫斯基在25日下令全線後撤,波蘭傷亡人數在7,000人左右,約40,000紅軍被殲滅,波軍取得涅曼河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到10月中旬,波軍前鋒已經抵達明斯克一線,列寧被迫求和,波蘭也筋疲力盡,雙方再一次坐到談判桌前。

最早在1920年8月17日,雙方就準備在明斯克談判了。

起先紅軍在戰爭中處於上風,所以條件較為苛刻,但華沙-涅曼河戰役結束後,紅軍就必須把態度放低一些了。9月21日,雙方代表在里加繼續談判,10月12日正式停戰。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波方代表並不是畢蘇斯基的支持者,而是國家民族黨的人。

換句話說,這次談判的內容並不是畢蘇斯基掌控的,外交大權掌握在波蘭議會與德莫夫斯基手中。里加和談的結果及其後果充分顯示了波蘭第二共和國前期的路線分裂和政治鬥爭情況,即單一民族波蘭與多民族聯邦理念的衝撞。

畢蘇斯基在和談中處於被動地位,一方面他身處前線無法返回華沙,另一方面德莫夫斯基的單一民族策略已經得到了驗證,它更加嚴酷,也更現實。國家民主黨需要在大選中獲得更多波蘭公民的支持,如果波蘭領土在東部擴張太多,勢必會削弱波蘭的民族單一性,也會讓黨派在選舉中陷入不利的地位。

基於這個邏輯,波方代表主動放棄了包括明斯克在內的許多占領區,將它們拱手讓給蘇俄。波蘭的領土擴張是有限的,僅比1793年第二次瓜分後的東部邊境擴展了一小部分。此外,波蘭獲得「瓜分補償」,價值約3000萬盧布的黃金、約2900萬盧布的鐵路系統,蘇俄還把從波蘭掠奪的藝術品珍寶還給了對方。

《里加條約》是一個充滿妥協精神的,令所有人都不滿意的條約。

在蘇維埃政權領導人看來,這是可恥地失敗,是武裝輸出革命的巨大挫折。國聯一開始甚至不承認條約,因為蘇波無視他們擅自簽約,也不遵守列強劃定的「寇松線」。「寇松線」是波蘭剛復國時,英國外交大臣喬治·寇松(George Curzon)為波蘭劃定的東部邊境線。

但「寇松線」在局勢動盪的東歐沒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承認,儘管寇松線較為公正地按照民族聚集區劃分領土,但在英法無力觸及的地方,強權勝過一切。

波蘭方面,《里加和約》也引起了很大的政治分裂。德莫夫斯基聲威大振,因為這是畢蘇斯基及其聯邦方案的重大失敗。畢蘇斯基的支持者強烈反對條約,畢蘇斯基也從軍事角度批評《里加和約》,因為蘇波單獨講和已經嚴重違背了一年前的《華沙條約》,波蘭永遠失去了烏克蘭這個潛在盟友。

另一大隱患就是領土變遷引起的民族矛盾,儘管德莫夫斯基阻止了波蘭向東繼續擴張,但新國界內的邊境地區仍然有大量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少數民族。國境變遷在民間引起了劇烈震盪,特別是在烏克蘭沃倫地區,烏克蘭種族主義者已經磨刀霍霍。而且客觀上來說,波蘭無法消化東部新領土,這裡不僅無法提供經濟價值,還是易攻難守之地。

1921年3月18日,雙方代表簽署《里加條約》,蘇波戰爭結束。但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是東歐諸國的又一次零和博弈,就像是東歐版的《凡爾賽條約》。所謂的「永久和平」,也變成了20年的停戰協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