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不夠了解消費者」的阿迪達斯,越走越偏?

中外管理傳媒 發佈 2022-11-23T03:24:14.148096+00:00

阿迪達斯巨大的品牌勢能,一度讓國產品牌難望項背,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出現了如此大的兩極反轉?文:中外管理傳媒 任慧媛責任編輯:胸懷天下當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將中國市場作為戰略重點時,中國市場上卻掀起了國潮風。這讓不少外資品牌很被動,比如阿迪達斯,這個曾幾何時青少年群體中的衣著風向標。

阿迪達斯巨大的品牌勢能,一度讓國產品牌難望項背,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出現了如此大的兩極反轉?

文:中外管理傳媒 任慧媛

責任編輯:胸懷天下

當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將中國市場作為戰略重點時,中國市場上卻掀起了國潮風。這讓不少外資品牌很被動,比如阿迪達斯,這個曾幾何時青少年群體中的衣著風向標。

從最近披露的數據來看,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更是大跌六成。要知道,在2019年,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收入超過52億歐元,實現了連續23個季度高於10%的增長。可就在2020年,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營收下降到了44億歐元,從此開始「跌跌不休」。

從天貓電商平台近三年發布的雙11大促品牌熱賣榜單來看,其數據也已暗合了這一趨勢。2020年阿迪達斯雖然營收下降,但這一年的排名還是僅次於第一名的耐克,位居李寧、安踏之前。而到了2021年,阿迪達斯被李寧、安踏趕超,跌出了前三,排名第四。再到今年,連續兩年排名第五的斐樂一舉躍居第二,阿迪達斯勉強保住了第五名,二者戲劇性地與2020年的排名做了一個「對調」。

阿迪達斯巨大的品牌勢能,一度讓國產品牌難望項背,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出現了如此大的兩極反轉?

「阿迪達斯自己犯了錯誤。」阿迪達斯CEO羅思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運動品牌,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站位。

阿迪達斯為什麼賣不動了?

對於阿迪達斯的業績下滑,很多人會猜測是消費者冷落了阿迪達斯。阿迪達斯方面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其大中華區收入大跌的主要原因——但事實上,這都只是導火索或者客觀原因。

同樣受疫情影響,耐克在大中華區的業績也在下滑,但其下滑速度遠遠低於阿迪達斯。耐克2021年的營收是575億元,阿迪達斯營收只有316億元,耐克比阿迪大了「整整一圈」,兩個品牌已經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提起阿迪達斯的產品,除了三道槓的「貝殼頭」,還有一度被炒到好幾萬一雙的椰子鞋。而現在去購物網站上看,賣得最好的還「貝殼頭」和椰子鞋,但椰子鞋已經是2015年的產品了。自那之後,阿迪達斯幾乎沒有拿出過什麼爆款產品。以至於不少人都認為阿迪達斯這兩年都在不停地吃老本。不乏有網友吐槽:阿迪達斯的設計落伍,沒有新意,產品跟不上,渠道也同樣跟不上。

一位阿迪達斯選品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為了保證產品能夠順利賣出去,經銷商往往會選擇與之前類似的產品,不會輕易做嘗試。這樣一來,品牌競爭力就急速降低。

2019年,阿迪達斯全球媒介總監西蒙·皮爾接受採訪時也曾坦言:「阿迪達斯由於過於關注投資回報率,緊盯短期效率和利益,從而犧牲了品牌建設。」

為了完成KPI,阿迪達斯近幾年屢屢採用打折促銷的方式進行銷售。打折的好處是薄利多銷,也利於在三四線城市下沉。壞處是,消費者在摸清規律後知道阿迪達斯肯定會打折,不打折就不買,他們等著各種節日大促的時候再一次買個夠。

總在打折賣,價格的持續波動影響了阿迪達斯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吸引力也不復從前。所以,阿迪達斯辛辛苦苦營造的品牌形象,就這麼沒了。

為何阿迪達斯CEO感慨「我們不夠了解消費者」?

20年前,很多外國鞋服品牌在中國的確是風向標一般的存在,造型炫酷、質量優異而且有強大的品牌效應。洋品牌,就是高級、先進、時尚的代名詞。只要牌子夠響亮,穿戴出去就有面子。

但大部分消費者已經過了「崇洋媚外」的階段,不再為那些洋名牌盲目買單,而是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尤其是以「Z世代」(也稱「網生代」「網際網路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為代表的年輕人,早就不吃洋品牌那一套了。他們的自我消費意識正逐漸覺醒,在購物時甚至不會去刻意看品牌知名度,重視的是產品的性價比和個性化。

對此,阿迪達斯方面也深有體會,坦言中國市場上的最大挑戰就是變化迅速,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同時,中國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持續快速升級,如何及時捕捉到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並將其快速轉化為具有創新屬性的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是他們需要不斷面對的挑戰。

諮詢行業資深從業者韓少春向中外管理傳媒分析說:從更深的層面上來看,中國大陸由於服裝製造業過於發達,服裝產品在設計、生產層面就非常碎片化。再加上小紅書、抖音、快手這些既宣傳又分銷的平台上也極度碎片化,這都導致服裝行業在走向「無印良品」的道路:服裝自身的品牌不再重要,消費者通過宣傳加分銷的手機App平台,跳過品牌溢價,直接去選擇設計好、質量優、價格低的服裝產品。

「GAP、H&M、Forever21、Zara等國際大牌在中國敗走麥城的案例不勝枚舉,究其原因是國內服裝行業節奏太快、渠道太短、競爭太強。以至於『恐龍』沒有活下來,一直受『欺壓』的『鳥類』卻活了下來。」韓少春進一步說道。

在阿迪達斯業績不斷暴跌的這幾年,有兩類品牌在中國不斷走高,一類是安踏等性價比更高的「國牌」,它們的質量、設計正在慢慢趕上「洋牌」。「國牌」往往有不少接地氣的「國潮」元素,顯然更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國潮」崛起也更能調動年輕人的自豪感。還有一類則是更小眾的品牌,雖然價格不菲,卻勝在款式獨特。比起早就爛大街的「洋牌」款,更能彰顯個性的小眾品牌反倒成了「Z世代」的「心頭好」。

年輕人對國貨的追求讓海外品牌失去往日榮光,同時也給了國產品牌崛起的機遇。以至於,阿迪達斯CEO羅思德會在採訪中說出:「我們不夠了解消費者。為那些做得更好的競爭商家們留下了空間。」

拾人牙慧,能奪回失地?

一邊是業績的疲軟,一邊是「國潮」的澎湃。此消彼長之下,「本土化」「國潮風」成為阿迪達斯未來布局的重點。近日,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總經理蕭家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未來阿迪達斯的產品中將會融入更多中國元素,「中國創造」的產品將占到其中國整體市場體量的三分之一。

只是,搭上「國潮」的快車就真能讓阿迪達斯走出當前的財報窘境嗎?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十年「國潮」的搜索熱度上漲528%,隨之熱度上漲的還有關於「國貨」「新國貨」「新國潮」「新消費」等等這些相似的概念。「衣食住行游購娛」的各個行當都能看到國產品牌的爆火,它們熱搜不斷、頻繁刷屏。所有行業、所有產品都將自己身上貼滿「國風」「國貨」「致敬經典」的標籤。於是,「國潮」開始成為營銷的一種手段,大家都在爭當下一個「國貨之光」。

然而,過度的營銷只會透支市場的紅利,最終讓「國潮」變得平淡無奇。比如,伴著「國潮風」崛起的安踏和李寧的身價扶搖直上。但前不久,李寧因新品疑似侵華日軍服引發一場輿論爭議,網友們紛紛表示「國潮風」的李寧「跑偏了」。

「國潮」利好的加持是一方面,產品的功效與性價比,才是國產品牌崛起的真正內核。如果把運氣當實力,從而大肆擴張,階段性紅利消失後,庫存高企的壓力也接踵而來。

因此,各大國產運動品牌都將今年的雙11作為破局「庫存周期劫」的拐點。比如,李寧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雙11主要目標是清庫存,雙11非常重要……今年線上的主要任務是流水,在儘量控制費用的情況下把流水做大,減輕庫存壓力。

比較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雙11預售期間,一直火熱的國產運動品牌安踏和李寧,雖然在橫向上相比銷量名列前茅,但相較於2021年,銷量卻有所下滑,其中安踏比去年下降17.6%,李寧比去年下降21.8%。而且,我們可以發現,當拋開銷量以口碑作為選項在各電商平台進行搜索時,以安踏、李寧為代表的「國潮」品牌並不在前列。

對於善變的消費者來說,沒有忠誠度可言。但對於品牌來說,跑得快的同時,還要考慮跑得遠。

在韓少春看來,國潮,首先屬於潮牌,潮牌的共同特點,是設計風格化、價格高端化、市場小眾化。而阿迪達斯要想在國內「活」下來,應該向優衣庫這類活得較好的洋品牌學習生存之道:潮牌受好評再多、品牌溢價再高,也是小市場,優衣庫苦心經營的基礎款,才是大市場。阿迪達斯可以嘗試把運動基礎款做好,比如簡單優質的設計、對得起品牌的質量。而不是擠破頭去搶潮牌的小市場。

想利用「國潮風」擴大營收的阿迪達斯,就像是丟了「自家兵器」,去拾人牙慧,結果可想而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