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必知100事(四三)孝文帝改革:北魏王朝的興衰轉折

阿漠說史 發佈 2022-11-23T05:06:21.973892+00:00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漢化運動,史稱孝文帝改革,也稱為「孝文漢化」。一方面,這場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緩和了北魏內部衝突嚴重的民族矛盾。


孝文帝改革:北魏王朝的興衰轉折

啟迪牽一髮而動全身

過猶不及的最好教訓。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間(471年-499年)實行了一系列漢化運動,史稱孝文帝改革,也稱為「孝文漢化」。

一方面,這場改革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緩和了北魏內部衝突嚴重的民族矛盾。鮮卑族和漢族相互吸收對方的優秀文化,促進了民族間的大融合,為後期中國的統一進程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改革也恢復了北方社會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北魏農業生產的水平。其農業工具得到改進,水利復修,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增多,手工業隨之興旺,商業活動頻繁起來。

不過,歷代改革都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自我蛻變過程。孝文帝改革時也遭到了鮮卑貴族的強烈反對,一度難以進行。

那麼,孝文帝為何要堅決進行漢化改革呢?

第一,維護北魏在北方地區的有效統治。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繼前秦之後再次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幾十年的分裂局面,成為南北朝中北朝時代的第一個王朝。它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這時,北魏的統治區域包括了華北平原在內的大片農耕區。

五胡內遷後,大量少數民族湧入北方,這些遊牧民族開始向農業定居的轉化,胡漢文化相互滲透。北魏也處於部落制度向封建國家過渡的時期,開國皇帝道武帝曾採取定居編戶的政策,來離散自己親族部落的勢力。建立完全的封建制度是穩定北魏政權的首要任務。

第二,緩和激化的民族矛盾。

北魏在統一戰爭中常常進行種族間的屠殺和掠奪,王朝建立後也實行了殘酷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使得胡漢矛盾十分激烈。北魏建立以來,一直面臨高發的漢族起義事件,孝文帝登基前後,是北魏漢族叛亂最嚴重的時期,平均每年都會發生一起。

第三,擴大漢化運動的成果。

太武帝在位時,在中央設置尚書台機構,任用大量漢族官吏。還令漢族大臣崔浩來推進漢化運動。推崇道教,來宣傳北魏王朝的正統性。


此後,文成帝時期,進行了漢化的法制改革,淡化鮮卑貴族對待被征服者較為原始粗暴的習慣法。獻文帝時期,則任用漢臣高允,在統治基層設立鄉學,這等於在漢文明「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指導下,進一步擴大了北魏統治集團中的漢族基礎。

因此,孝文帝改革,和前幾任皇帝一樣,符合北魏統治者掃除部族勢力殘餘、實現漢化的歷史趨勢。

那麼,孝文帝是如何通過改革實現徹底漢化的呢?

第一階段,馮太后垂簾主持改革工作。


孝文帝登基時只有5歲,便由馮太后掌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整頓吏治。鮮卑官吏大多不善治理政務,而是擅長作戰,有掠奪財物的習慣。因此,484年,北魏頒布了俸祿制,正式規定了官員俸祿的具體數量,如坐實貪污行為,全部處死,且實行連坐制。在嚴峻的刑法下,官員貪污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

另外,廢除宗主督護制,建立三長制。北魏時有許多大地主階級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聚族而居,築堡自守,擁有很多依附農民甚至是武裝力量。北魏政府承認他們的既有利益,任命其為宗主,督護百姓,這稱為「宗主督護制」。

王朝初期,宗主督護制對維護基層治安有一定作用,但由於豪強地主趁機隱瞞人口、田產,逃避賦稅徭役,嚴重影響國家收入。因此,用三長製取而代之。重新建立了北魏的基層政權組織,規定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三長的職責是檢查戶口,監督耕作,徵收租調,徵發徭役和兵役。這樣,把地主家的依附農變成了國家的編戶,增加了國家的人口和稅收。

最後,是均田制。即國家將土地按人口分給農民耕作,農民享有使用權,並按田畝數納稅和承擔一定的徭役。各級官員也會被授予相應數額的公田。這些田地為國有,不可出賣。均田制限制了鮮卑貴族的土地兼併行為,恢復了北方長期動亂以來的農業經濟。北魏滅亡後,均田制被隋唐兩代所繼承,直到唐代中期逐漸瓦解。

第二,孝文帝親政,遷都洛陽。


孝文帝遷都前,北魏都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但平城偏北的位置不利於北魏對廣大黃河下游地區實行有力控制,且保守派鮮卑貴族勢力大多集中於此,不利於推行漢化。

493年8月,孝文帝以伐齊為由,率領百官和國家的主力軍隊從平成開拔向南進發。而大軍一路秋毫無犯,於當年9月抵達洛陽。稍事休整後,孝文帝假意冒雨行軍,相比遷都,大臣更不願意冒死南伐。於是,孝文帝就勢下詔正式遷都,雖然遭到留守平城的官員強烈反對,但軍隊和文武官員已經駐紮洛陽,大局已定。

為了解決洛陽缺乏戰馬的問題,孝文帝還將河西牧場南遷,在洛陽北部建立了河陽牧場(今河南孟縣),保證了都城的軍事力量。

遷都表面上是將國家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遷移,實際上意味著北魏從遊牧民族向農業文明的過渡完成,生產方式的徹底改變直接帶動了鮮卑族向漢族文明的靠攏。

第三,遷都後全面漢化。

遷都後,孝文帝推行了全方位的徹底漢化政策。

一,改革官制。北魏建國後便十分推崇文治,不斷吸收漢族士大夫進入統治中心。孝文帝從小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教育,致力於建立一個儒家思想指導下的政治體制。他先是設置了更加細化的官僚體系,明確規定官職和品階。然後完善地方州、郡、縣三級行政制度。並廢除民族歧視的授官習慣,確立唯才是舉的原則,慎重考察官吏。

二,禁胡服、斷胡語。


489年,孝文帝實施了服飾改革,禁止官員穿戴短衣窄袖的遊牧民族服裝。遷都後,這項政令自上而下普及到平民。

此外,孝文帝下詔「斷北語」,以洛陽地區的官話為正統,令三十歲以下的人員必須掌握漢語,不從者降爵黜官。

三,定姓族。

孝文帝以自己和五個弟弟為表率,帶領了鮮卑貴族與漢人世家大族聯姻的風氣。減小兩族之間的隔閡和不平等地位後,在496年下詔改變鮮卑族原本的姓氏,並與漢族相結合。以穆、陸、賀、劉、樓、於、嵇、尉為八大姓,分別對應鮮卑的丘穆稜、步六孤、賀賴、獨孤、賀樓、勿忸於、紇奚和西方尉遲。當然,這不只是簡單的改姓。

定姓族後,孝文帝制定了相應的門閥等級制度。規定家族三世中做過幾等官,才有資格入對應等級的姓族,而姓族高低又反過來作用於官階的尊卑,稱為「 以貴承貴, 以賤承賤」。這與中原王朝的士族門閥文化如出一轍。

三管齊下之後,洛陽的北魏人已經與漢人無異了。

從「漢化」的程度和速度來看,孝文帝改革無疑是成功且堅決的,他甚至不惜把反對漢化的親兒子處死。但是這場速成的改革,也暴露出它致命的缺陷。北魏在漢化改革之後不到25年,就爆發了六鎮之亂,王朝從此走向分裂和滅亡。

那麼,孝文帝改革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首先,門閥制度促成了鮮卑貴族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風氣。他們身居政治高位,卻沒有管理能力,反而要依靠模仿「士族風範」來附庸風雅,從而養成了奢靡腐化的生活作風。王公貴族們終日無所事事,沉迷於貪污撈錢,互為攀比。為北魏的衰落奠定了基調。

其次,鮮卑六鎮上下軍民被逐漸邊緣化,他們沒有接受到政府的漢化措施。將領們獲得了遠遠不如洛陽貴族的升遷機會,普通軍民則被徵發過於沉重的勞役。這些仍然保持「鮮卑化」的北魏民眾,到頭來卻受到了來自「漢化」統治者的歧視。

貧富分化的巨大落差再加上激進的改革帶來的逆反心理,最終引爆了來自鮮卑六鎮的大舉叛亂。孝文帝改革成為北魏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國家飛速走向不可逆轉的衰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