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戰役中,湯恩伯為何貽誤戰機?多年後一位參謀長吐露實情

阿飛生活探究 發佈 2022-11-23T09:56:33.667411+00:00

1937年7月7日,歷史上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同時也標誌著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無論是國民黨、共產黨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戰爭,在這段期間,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同時,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的戰役,其中便包括「台兒莊大捷」。

1937年7月7日,歷史上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同時也標誌著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無論是國民黨、共產黨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戰爭,在這段期間,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同時,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的戰役,其中便包括「台兒莊大捷」。

歷史書上說道「台兒莊大捷的意義在於,戰役勝利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決心,改變了國際上對中國抗日戰爭前途的看法,同時也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台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中的一場巨大勝利,那麼身為其中的功臣之一,湯恩伯在台兒莊戰役中的表現如何呢?

歷史上這一直存在一些爭議,但湯恩伯所在的戰區參謀長,卻在50年後道出了實情。

湯恩伯的事跡

1900年,湯恩伯出生在浙江金華市武義縣湯村,湯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自小,湯恩伯便受到家中的大力栽培,16歲時他從高小畢業,進入金華第七中學就讀,之後他轉入浙江省體育專科學校學習,也是在這裡他得到了很好的體育訓練。

後來,他進入援閩浙軍講武堂中學習,講武堂是一個帶有軍事色彩的學堂,裡面主要教導的便是軍事知識軍事技巧,湯恩伯在其中學習很是認真,很快便習得了許多在戰場上的本領。

1920年,他從講武堂畢業,之後擔任浙軍第一師的一個排長,那個時候,他是陳儀的部下。

說起陳儀,他與湯恩伯後來還成了翁婿,湯恩伯後來娶了陳儀的義女王竟白,兩人之間育有四個女兒以及一個幼子,只是後來,蔣介石政府敗逃台灣之後陳儀遭到了處決,王竟白因此與湯恩伯反目,攜三女一子去了美國生活。

因此,可以說在陳儀的庇護下,湯恩伯的軍隊生活無比順利。在1928年,湯恩伯擔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大隊長,之後升遷為該校第一總隊教育處少將教育長。

在此期間,他寫了一部《步兵中隊教練之研究》,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也成了湯恩伯的敲門磚。

之後,他的職務越來越大,到了1932年,他已經是國民革命軍第89師師長,兼任第四師師長,並於次年,他擔任「剿共」軍第二路軍副指揮,之後他回鄉祭祖,在家鄉曾經發生過糾紛,經過他巧妙化解之後,他重修了嶺下湯恩伯祖墳,蔣介石還為其題詞「中山發祥」。

湯恩伯在國民政府中的職務越來越重,甚至在之後成了蔣介石政府權力最高的幾人之一,他曾經參加過著名的南口戰役、子洪口戰役、台兒莊戰役、徐州會戰等。

其中,台兒莊戰役讓他得到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嘉獎,得到了青天白日勳章,並在之後又陸續參加了武漢會戰、棗宜會戰等,湯恩伯的部隊還被日軍奉為「天字第一號大敵」。

然而,湯恩伯在台兒莊戰役中的表現卻被後來人研究戰役時詬病,李宗仁在晚年回憶錄中就一直述說湯恩伯「貽誤戰機」「導致川軍覆滅」等。那麼,事情到底為何?

台兒莊戰役中的湯恩伯

其實作為被奉為「抗日鐵漢」的湯恩伯,在抗戰早期曾有過高光表現。

在全民抗戰爆發之後,蔣介石看透了對日軍妥協的戰略並沒有任何效果,再加上早段時間與共產黨達成的統一戰線,蔣介石不再猶豫,他命令國軍在平綏鐵路進行部署,之後便爆發了南口戰役,那個時候,湯恩伯擔任的是國軍第七集團軍前敵總指揮。

在南口戰役中,湯恩伯率領第13軍在南口地區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儘管最終戰役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整個戰役卻殺出了中國人下血性,殺出了國軍的血性。

同時,也讓湯恩伯被外人所知曉,新中國新聞事業開創者范長江先生便直稱湯恩伯為「抗日鐵漢」。

南口戰役之後,蔣介石便命令第五戰區李宗仁為戰區長官,負責指揮徐州會戰。

徐州作為戰略要地,是日軍為了實現「儘早滅亡中國」的關鍵所在,蔣介石顯然也看清了這一點,因此,他沒有任何的猶豫,在李宗仁的指揮下,中國軍隊在徐州南路一直抗擊日軍,讓日軍難以實現對徐州的包圍之勢。

而台兒莊則位於徐州的背面,作為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徐州的門戶,對於徐州的意義可謂「丟台兒莊,則徐州難守」。

因此,李宗仁絲毫不敢怠慢,那個時候,在第五戰區裝備最好的部隊便是湯恩伯的20兵團。這支軍隊是屬於國民黨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有著蔣介石為其提供的強大的軍事裝備。因此,湯恩伯部的存在對於戰役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湯恩伯的猶豫

台兒莊的附近有著一處叫作藤縣的要寨,當時,李宗仁派了孫震的川軍進行固守,李宗仁知曉孫震兵力薄弱,很可能堅守不下,因此老早便下令湯恩伯率部前往支援。

湯恩伯最終選擇拒絕了孫震的求救,最終導致孫震部川軍全軍覆沒,只來得及向李宗仁發出電報「17日晚,我援軍尚未到達。」

這件事讓李宗仁很是不滿,但當時戰役還需仰賴湯恩伯部,因此他忍而不發。

後來,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在台兒莊布防,日軍吉谷師團前來攻打台兒莊,轟轟烈烈的台兒莊戰役就此爆發。

李宗仁讓湯恩伯在台兒莊側翼隨時準備支援台兒莊,但在戰爭真正打響之後,湯恩伯部隊卻遲遲未到,並選擇在距離台兒莊數十里遠的棗莊北停了下來,前線告急,但湯恩伯卻沒有發兵,急得下屬關麟征一直派遣參謀長姚國俊前往請戰,但湯恩伯都拒絕了。

一直到了4月5日,蔣介石發電報告訴湯恩伯再不發兵,湯恩伯將遭到「韓復渠之例法辦」,湯恩伯才派遣部隊前往解救台兒莊,並最終獲得了戰役的勝利。

期間,李宗仁一直催促湯恩伯出擊,但湯恩伯都以各種理由推辭,他的猶豫差點導致戰役失敗,在李宗仁的回憶錄、姚國俊的回憶中,都對湯恩伯在戰役中的作為意見極大

小結:

台兒莊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役,而湯恩伯在其中卻有著並不光彩的表現,這些事情一直在1980年,事隔50年後,參謀長姚國俊寫的回憶錄中有著詳細的記載,可見湯恩伯在其中消極避戰一事並非無的放矢。

如今多年過去,我們回憶這段歷史的目的是為更好地借鑑,並勿忘歷史,隨時做好再次保衛家園的準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