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考錄——深圳人的「百年孤獨」

我是呼哈呦 發佈 2022-11-23T12:38:21.241158+00:00

百年孤獨——深圳記憶截止到目前,在這個星球上,我停留過的城市大概是88個,不含重複去的地方,但是在我的人生中真正的居所或者說「吾心安處」,大概也就只有老家和深圳。老家是我的出生和讀書的地方,但是其他所有的時間,從小到現在,待在深圳的時間最長。

百年孤獨——深圳記憶

截止到目前,在這個星球上,我停留過的城市大概是88個,不含重複去的地方,但是在我的人生中真正的居所或者說「吾心安處」,大概也就只有老家和深圳。老家是我的出生和讀書的地方,但是其他所有的時間,從小到現在,待在深圳的時間最長。深圳也一直被我稱為「第二故鄉」——當然,目前來看,我的後代故鄉就是這座城市了。從父輩來深圳,到我這一代成為深圳人,這前後已經過了20多年,深圳留給我的記憶既有童年裡的「關外的土路」和「臭水溝子」,也有機場飛機,碼頭客輪,既有握手城中村,又有高端公寓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作為一個陪著特區成長起來的人,在這裡留下了太多的回憶。而城市發展和更新的腳步和速度,卻早已經註定把個人的回憶「集中壓縮打包在了集體的記憶里」。


我想說說自己最早來深圳居住的地方,那裡有東西貫通的大土路,有工業區的熱鬧和嘈雜,有至今仍在的路的方向,有當年挖溝修路留下的荔枝園旁的臭水溝,有如今在原址上建起來的小區房,有即將通車的地鐵線路(家門口的地鐵線路成了兩條,站點成為了兩個),從當初的來此到現在,我們一直圍繞著當初的居所附近生存生活。苦日子,好日子,三個人,一群人,低收入,高收入,一切的一切隨著時間的匆匆而過,在得到和失去之間,不斷和這座城市從疏遠陌生到親切熟悉,不斷在所謂的「異鄉過客」向「深圳人」的身份轉變。也許這座城市當初並沒有留下很多人,當然,到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吵著「逃離」,可是這座城市就是這樣,依舊穩穩地發展著自己,迎接和歡送著無數的人們,天南海北,東南西洋。


但是,城市在加速發展的前進道路上,也註定了要給我們這些堅持下來的,留下來的,轉變了身份的曾經的「外來人」帶來很多的切身的得與失。而失去的東西,在作為個體的局限面前——成長和老去,記憶被現實的經歷所替代就是其一。


實際上我把它稱之為「百年孤獨」——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個體的記憶,是註定會被現實——比如城市的發展和更新給「替代掉」或者說「消除掉」相當一部分的。而人和人的美好,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回憶層面,嚴重依賴回憶過活的人們,也註定會很難擺脫掉「記憶的逝去」——於是變得「孤獨」了。回憶這種東西,是很難和別人說得來的,即使是共同的經歷,也有不同的回憶。就算是我的父母,也因為和我處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於當初來深圳的回憶也絕對是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那條道路,那片居住區,那些個熱鬧和樸素,那些個嘈雜和骯髒,那些個痛苦和快樂,如今已經被風吹散到只剩「腦海里的記憶」了。即將通車的新地鐵站,社區的兩段,曾經的那片荔枝園上蓋的高樓,臭水溝子上修建的寬敞大道,工業區風吹日曬的老牆面被粉刷一新,我的回憶註定是被加速「淘汰」了。


在個體的記憶中,這座城市在變得越來越好,從越來越發達的基建,到越來越深入的人文文化,喜歡一座城市也許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鍾意一座終生之所,卻是很難很難——尤其是在不斷地更換和經歷之後。深圳到底怎麼樣?我也只能給出個人的看法,但是不得不說,即使是個人的看法,也是積累在幾十年的生活閱歷之上,我們一家人都是喜歡這裡的。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吾心安,未來可期」。


家門口的第二條地鐵線路和第二個站點馬上就要開通了,深圳這些年的經濟建設和人文構建,確實讓人很滿意,速度並沒有因為一些外在的客觀原因所影響,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加速進行。在深圳,其實放在更加宏大的背景下,我能夠感覺到國家的精氣神——不管外界如何風雲變化,中國人,深圳人都在踏踏實實地工作,奮鬥,有抱怨,有短暫休整,但是更多的還是拍拍身上的土,揉揉酸痛的肩,繼續向前,強大的戰略定力和清晰的發展目標以及總有那麼一群踏實肯乾的人,這是深圳可以好起來,領先其他地方;這是中國可以強大起來,優於其他制度的根源所在。


深圳的特點和成就已經集中記錄和展示在我之前推出的「青年思考錄」系列文章中了,當然後續也會有不斷地出新來補充。這些積累在過去20多年的個人經驗而完成的文章,會給各位認識和學習深圳提供參考。


也許我的個人回憶早已經在特區的飛速發展和越來越好的現實和未來規劃中被沖淡,但是對於一個更應該活在現實和未來的積極個體而言,我倒也只是短暫遺憾,嘗試去掉「百年孤獨」的個體標籤。回歸群體,回歸現實,奮進未來,把深圳建設的更好,把中國建設的更強大。


最後預祝深圳地鐵12號線早日開通!深圳地鐵yyd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