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志願軍援朝作戰,金日成便要求彭德懷:中朝軍隊,統歸我指揮

人間燈火情 發佈 2022-11-23T16:02:28.957749+00:00

此次進入朝鮮作戰,我國共派出四支軍隊,分別是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以及第42軍,數量合計26萬餘人,與此同時,第50和第66軍作為預備軍隊隨時待命。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開啟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

此次進入朝鮮作戰,我國共派出四軍隊,分別是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以及第42軍,數量合計26萬餘人,與此同時,第50和第66軍作為預備軍隊隨時待命。

相比於朝鮮軍隊數量,我國派出的軍隊總人數顯得十分仗義,這也顯示出,我國幫助朝鮮人民克服外敵的決心和意志。

此次兩國軍隊合作作戰,必然要協同一心,採取共同的步調,聽從統一的安排。但這個時候,指揮權歸誰竟然還是一個問題。

當我軍進入朝鮮境內以後,朝鮮10萬大軍不過僅剩3萬殘軍,我國軍隊完全充當了戰場主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金日成竟然對我軍總指揮彭德懷元帥說道:中朝軍隊的指揮權都應該歸我所有。那麼金日成為何會這麼說,最終結果又是如何?

矛盾逐漸深化地朝鮮半島

1945年8月9日,美蘇以北緯38度線作為一條分界線,將整個朝鮮半島,分成兩個互不相關的獨立部分,北部由蘇聯占領,南部則由美國占領。

然而,這種統治完全是兩個大國,憑自己的意願做出的劃分,根本沒有考慮當地民眾的想法,實際上,朝鮮半島的民眾受到外來的統治,早就心懷不滿,怒氣一天天的擠壓。

終於,在幾個月以後,朝鮮半島爆發了大規模的民族主義運動,要求半島實現統一,並且政權歸還給當地人自己所有。

迫於這種壓力,美蘇兩國就在各自的領地內,分別培養「傀儡」,試圖以當地人統治當地人,來建立並維繫自己的統治。

由於兩國都不願意放棄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的既得利益,從而沒有哪一方想要推動完成當地的統一事業,最終,由聯合國出面來協調這一問題。

然而,聯合國所能起到的實際作用有限。當時,韓國已經率先在民眾的選舉下,建立了統一的政府,但這一選舉不受到蘇聯方面的認可,於是就分為兩個獨立國家。

韓國由李承晚擔任總統,建立了大韓民國。而隨後不久,北部地區也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看起來兩國就此相安無事,各居一地,但實際上,兩國都懷有統一整個朝鮮半島的願望。

於是,終於在1950年6月,兩國之間爆發了韓戰,這是一次為了統一而展開的戰爭。

但在這種局面的背後,由於美蘇兩國的介入,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讓這次戰爭,變成了兩國暗暗較量的一次戰役。

美蘇兩國在二戰後陷入冷戰狀態,雙方都想要制服對方,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因而,在朝鮮半島的問題上,雙方都想要謀取好處,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

按照國際上最普遍的說法,朝鮮首相金日成率先向韓國發起了進攻,並在戰爭前期取得了明顯優勢。

當時,韓國尚且沒有反應過來,就在朝鮮的猛烈進攻下使漢城失守,韓國方面節節敗退,眼看著戰爭的劣勢,就快要不能扭轉,美國此時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美國王牌上將麥克·阿瑟,親自作為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率領美國軍隊來到朝鮮半島作戰,還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

面對美國先進的軍事裝備,以及優厚的作戰實力,朝鮮自然不是美國的對手,一轉之前的優勢,連連敗退。

在這種情況之下,朝鮮轉而向我國提出請求援助。

其實,我國當時也一直密切關注著朝鮮局勢,新中國成立沒多久,美國一直對我國持敵視態度,如果朝鮮失守,那麼美國下一步,將對我國產生極大的威脅。

雖然我國考慮到我們才剛剛建國,正是需要發展的時候,但為了維護更加長遠的和平與穩定,我國決定對朝鮮伸出援助之手。

中朝聯合作戰的指揮權問題

黨中央經過會議討論後,派出共計26萬名志願軍赴朝作戰,並由彭德懷擔任志願軍總司令,足可以看出我國保衛領土完整,以及打擊美方進攻的決心。

然而,這次作戰畢竟不只是在我國邊境線上,展開一場保衛戰爭,我國此去,也是響應朝鮮向我國提出的援助請求,兩國的合作自然十分重要。

在雙方正式交戰之前,需要確定好合作的戰術,以及最終的指揮權問題,這樣才能確保中朝軍隊是統一協作的,從而更好發揮配合作用。

但是,當我國軍隊剛進入朝鮮之初,朝鮮首相金日成,就毫不遮掩地直接對彭德懷說道:「這次作戰在朝鮮領土,軍隊理應由我統一指揮。

彭德懷拒絕了金日成的要求,這並不是由於他個人想要獨掌大權的緣故,而是基於已有事實和過往經驗,綜合做出的判斷。

一方面,我軍與朝鮮軍隊的作戰風格,具有很大的差異,而基於我軍更龐大的人數,不可能讓中國軍隊完全順從朝鮮的步調。

朝鮮軍隊中有很多官兵,都曾在蘇聯接受過學習與培訓,因而朝鮮整體的作戰風格,也更接近於蘇聯。

但我國卻是有自己的一套打法,與蘇聯是完全兩個體系的。如果由朝鮮軍官指揮整體作戰的話,我軍可能很難以適應一種完全不熟悉的作戰方式,從而不能有效發揮本身的能力。

出於戰略角度考慮,這種統籌方式實在是過於冒險,我軍不可能斷然接受。

而除此以外,朝鮮方面在先前所展示出來的指揮能力,也是另一個原因。朝鮮與美國交戰初期,出現了很多戰場上面的實際錯誤,從而使得美軍有機可乘,而朝鮮方面則節節敗退。

而從傷亡情況來看,朝鮮在與美軍交戰的過程中死亡慘重,潰敗速度令人擔憂。

既然已知朝鮮在作戰指揮方面,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那我國自然不能輕易交出指揮權。

而就軍隊目來看,朝鮮當時倖存的人民軍隊只有不到3萬人,而且由於連連敗退,整個部隊的士氣都很低迷;與之相對,我軍則是雄赳赳氣昂昂的26萬人民軍隊。

在這種絕對的人數差異與士氣對比之下,如果朝鮮成為指揮的那一方,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有些奇怪。

在彭德懷總司令,向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陳述理由之後,他也就不能夠再強行索要總指揮權了。但與此同時,他也沒有將朝鮮軍隊的指揮權交給我國的意思。

於是,關於指揮權的問題,就只能被暫時擱置下來。但兵不可一日沒有將領,於是在韓戰初期,中朝兩國的軍隊幾乎是各打各的。

雖然說,這樣打戰事也能向前推進,但畢竟在效率上就會很慢,有些時候兩國可能重複出軍某一地區,又或者以為對方出軍,從而產生了漏洞。

而在必須要配合的地方,兩國軍隊各執一詞,有時甚至在內部出現了爭執,這些情況都十分不利於戰鬥。

甚至,有幾次還發生了令人十分惱火的大烏龍事件,在戰場上,一些朝鮮士兵沒有分清哪些是敵人,哪些是隊友,反而衝著我軍開火,導致美國軍隊順利突圍。

眼看著這種局面,十分不利於兩國並肩戰鬥,我國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這次來朝鮮,我國是有著十分艱巨的任務的,不能因為這種事情受到影響。

於是,我國主動聯繫了朝鮮背後的老大哥蘇聯,將戰場上的局面向其進行了說明,表示希望中國能獲得統一領導權,從而更好地發揮兩國的戰鬥力。

史達林當即表示,應當由中國軍隊統一主導兩國作戰任務,而朝鮮則可以發揮輔助功能,這樣指揮權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兩國軍隊也能較好地相互協商。

史達林之所以如此果斷地支持我國,正是因為他在此前的戰鬥中,了解到志願軍的實際戰鬥能力,並且對於彭德懷親自指揮也十分信任。

雖然此後在涉及一些問題方面,兩國之間仍然存在分歧,朝鮮認為自身也有資格提出戰爭的戰略問題,於是,他們並不是完全聽從我軍的指揮。

但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順利,我國領導人會聯合蘇聯方面,共同做一些調和工作,儘量避免雙方之間產生衝突,從而影響戰爭。

有一次,我軍建議將美軍驅趕到38線,這樣就足夠了,可朝鮮則想要乘勝追擊,想趁著勝利的勁頭,給美軍更加致命的打擊,以免他們日後緩過來了,自己又會受到攻擊。

但彭德懷總司令考慮的,卻是更長遠的全局,他認為,如果我們跟著美軍後面打,反而可能會被他們牽制住,就當時雙方的力量而言,我們應該保存更多的實力。

雖然戰場上呈現的局面,是對我們這方有利,但前面的連續戰爭,已經使得我方戰鬥力量被大大消耗,而後勤基本的物資供應也跟不上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繼續進攻則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更何況,士兵們已經呈現出了一定的疲態,應該考慮他們的精神狀況,讓他們得到一定時間的休息,同時補給後方物資,完全準備好了再與美軍交戰。

彭德懷總司令已經將我軍的理由,闡釋得十分充分了,但朝鮮方面卻仍不接受,也許他們真的是被打怕了,難得看見有如此良機,不顧後果也想要繼續打下去。

這下彭德懷也怒了,在戰場上面這麼嚴肅的事情,怎麼能容得他們憑自己的喜好去打仗,於是,彭德懷甚至直接拒絕朝鮮,說道:「如果想打的話,你們可以自己去打。

朝鮮自己當然沒有對抗美軍的能力,這事也就作罷。但他們卻對此事一直懷抱著不滿,金日成對此更是憤憤不平,認為中國方面沒有很深的作戰決心。

後來,還是蘇聯從中調和,說彭德懷在作戰方面十分優秀,也很有能力,聽他的安排進行打仗,准不會出錯。

既然老大哥都發話了,那朝鮮方面自然也不能有什麼意見,兩方的嫌隙也很快就被調整好,並重新調整好狀態,共同作戰。

甚至,蘇聯方面派來戰場的專家,也被要求要以彭德懷的思想和指揮為準,絕不能違背他的作戰指揮,可見蘇聯方面對彭德懷是十分尊敬和信任的。

而我軍也說到做到,我國此去幫助朝鮮抗擊美軍,是懷著必然抗擊成功的決心的。所以,在稍作休整之後,整個軍隊又滿懷著力量地繼續投入戰鬥。

在中朝兩國的合力作戰下,戰線被堅決地推進到了38線附近,美軍一直試圖扭轉戰局,卻怎麼也不能前進。

看著這樣打下去,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只是一直消耗資源和人力,而美國國內的民眾,對於這場離自己國家很遠的戰爭,也早就懷有不滿情緒了,在多方考慮之下,美國決定撤軍。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1953年7月,中朝兩國都派出了代表,與美國派出的所謂「聯合國軍」,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至此,戰爭徹底終結。

要說中國和朝鮮在戰爭中,曾經存有各種分歧,這其實並不可怕,畢竟一家人都可能會有產生矛盾的時刻,更何況是兩個國家之間呢?

但是,重要的是,面對分歧與問題不能選擇迴避,而必須正面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最終達成目標。

作戰是對一個軍隊綜合能力的考驗,不僅僅需要有強硬的裝備與高素質的戰士,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已有作戰力量發揮到極致,甚至是超出一般的水平。

在我國歷史上,不乏很多以弱制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而觀察這些戰役,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巧妙地對敵策略。

一個好的軍事指揮家,能夠最大程度調動戰士們的積極性,並且根據戰場形勢,做出因地制宜的改變與策略的制定。

這就要求戰爭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必須在實戰中拿硬實力來講道理。戰場局勢千變萬化,每一次的經驗都不可能完全複製。

而在此次作戰當中,毛主席一直在國內對戰爭形勢予以高度的關注,他一方面將前線的指揮權完全交給彭德懷總司令,充分尊重他的作戰意願。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發揮著調和矛盾,促成合作的中介作用。他一直與朝鮮和蘇聯方面保持密切聯繫,確保各個國家之間能夠心意相通,在戰場上都能發揮自己的力量。

毛澤東主席作為一位偉大的革命與戰爭領袖,更是一位好的思想家與軍事家,他善於從實戰中總結經驗,並且將之轉化為我軍的優勢。

在毛主席寫作的《實踐論》與《矛盾論》中,就充分顯示了,他對於我國發展全局,以及具體事務的熟悉與掌握程度。

而且,這些事件並不停留於單個的、孤零零的個例,而是被匯總並提煉出了,更多的智慧與經驗,成為後來指導我國發展與建設的重要歷史借鑑。

而作為這次重大戰役的直接總指揮,彭德懷總司令在作戰中,顯示出他卓越的指揮能力,他不僅知人善用,將合適的人充分發揮出最大的功用。

而且還一直關注到朝鮮軍隊方面的感受,畢竟,中國軍隊此次來是與他們真心合作的,而絕對沒有凌駕於他們之上的意思。

彭德懷充分顯示了,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應該有的氣量與判斷能力。

面對朝鮮方面爭取指揮權,出於戰爭獲勝的角度,他予以堅決地拒絕。而出於友軍與我國共同作戰的角度,他則一視同仁,絕不偏單任何一方。

最終戰爭取得了勝利,而兩國的友誼,也在實際交戰當中,得到了鞏固與提升朝鮮方面,也確實承認了彭德懷的指揮作戰能力,並心生佩服。

在這次戰役之後,彭德懷將軍的優秀指揮能力,受到我國的高度認可,並在後來被授予我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的榮譽稱號。

但是戰爭畢竟是戰爭,當年的抗美援朝,雖然打贏了美國,但我軍還是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甚至,這一切都是以很多志願軍的犧牲為代價的。

例如,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年紀輕輕就倒在了朝鮮的領土上,為戰爭而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毛主席知道這一消息時,他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悲痛,而是覺得毛岸英身為他的兒子,就有義務為中國戰爭的需要,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這種貢獻過於沉重。

而像這樣默默付出,甚至是犧牲的普通人乃至家庭,還有無數個。

現如今,距離當年我國志願軍出發赴朝鮮戰場,已經過去了70多年的時間,可他們那種為國拼搏的精神,卻烙印在我們民族的血液中,成為我們不能失去的力量。

正是這些無私的前輩,一代又一代接過了歷史的重任,才維護了我們的和平與安寧,這些人民英雄,值得我們最高的敬意和永遠的銘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