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惑,看看這3道人生「防火牆」!讓人幡然醒悟

曾仕強留聲機 發佈 2022-11-24T22:50:32.051264+00:00

有了智慧,知識很管用。沒有智慧,知識就是累贅、包袱。|全文共3000字,深度閱讀需9分鐘,受益終生|。

有了智慧,知識很管用。沒有智慧,知識就是累贅、包袱。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3000字,深度閱讀需9分鐘,受益終生|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從一出生,就擁有了千差萬別的人生。


然後在歷經一生的酸甜苦辣後,又最終呈現出千差萬別的「蓋棺定論」。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或許人事不盡,咎由自取。總感覺關於人生百態的真相,說不清,道不明。


其實,人生有三道「防火牆」,就決定了人生百態,關乎著人間冷暖。


第一道是「緣」, 就是機會,看你有沒有機會;


第二道是「智慧」,我們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智慧;


第三道是「福分」,福分不夠,就是聽懂了,悟到了,還是做不到,這不是決心和意志的問題。


所以,今天我們有必要把「緣」「智慧」「福分」這三個觀念說清楚,領悟其中的啟示,以此來引領我們走向未來的美好人生路。



1



什麼是緣分?一般人都把緣分看成一樣東西,實際上緣是前世帶來的。


很多人第一次見面,有的喜歡打招呼,有的連理都不理,這是以前累積下來的緣,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情。


有緣至少和他多看幾眼,多聊幾句,沒有緣看一眼就算了。


分不一樣,分是今生有沒有機會相聚,而且安不安分。這是兩回事。


很多人就是有緣,沒有分。也有人沒有緣,但很奇怪的就湊合在一起,就變成有分。


然而,我們常說有因必有果,實際上,因果之外還有緣在。緣和因分不開,稱為緣由。


包括自然而得的機遇,即為緣分;事情的由來或起因,便是緣起;彼此互通的關係,稱為緣故。


善因缺乏善緣,往往拖延很久,還得不到善果;善因倘若遇到惡緣,可能沒有善果,還會產生惡果。


因果之所以不是直線的,便是受到緣的牽引而有所變化。


比如,人人皆有佛性,是因;每一個人本來都可以成佛,是正常的果。


但實際上,真正成佛的少之又少,這是自作自受,同樣也是正常的果。


所以,因果有其恆常性,卻並非固定。人人皆有佛性,是共性,可以說是共同的因。


但是每個人的緣不同,有人潛心修持,有人則是汲汲營營,求取名利,結果當然就不一樣。


同樣一個因,可能會產生好幾個果。因為緣不同,所以有了變化。


因而佛家倡導「隨緣」,正是因為有緣無緣,有什麼樣的緣,往往都不是我們所能夠掌握的。


有太多看得見和看不見、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因素,說都說不完,想管似乎也管不了,不如一切隨緣。


有緣的,讓它有緣;無緣的,讓它無緣。順乎自然,合乎天性。


換句話說,我們要從大自然來觀人生,而不是由我的立場來選擇、強求。


《易經》裡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人關鍵要在於平日廣結善緣。


人道重仁義,只有自己不斷提升品德修養,才能夠廣結善緣。



2

智慧



智慧是什麼?用現代話來講叫做思路,叫做腦筋清楚不清楚。


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很多人受這句話的影響,無止境地追求知識,認為擁有了知識就擁有了尊敬、錢財,以及豐富多彩的人生。


我們的家長、學校也在想盡辦法灌輸給孩子所謂的知識。


但是我們只知道教孩子學知識,而不知道這些所謂的知識在二十年之後,也就是等他們長大了以後,是沒有什麼用的。


為什麼?因為時代進步得很快,知識差不多二十年更新一次。


所以,開智慧遠比得知識重要。


有了智慧,知識很管用。沒有智慧,知識就是累贅、包袱,一文不值,毫無用處。


凡是講出話來頭頭是道的人,幾乎都是沒有什麼智慧的人。他有的是知識,而不是智慧。


大家有沒有發現,農民很少接受現代的知識,但是最聰明、最有智慧。


對於很多難題,很多專家學者搞了幾十場研討都沒有辦法,去問農民兩句話就給解決掉了,這是事實。


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欲望很少。


凡是欲望少的人,跟天都非常接近,所以比較有智慧。讀書讀得越多,看似知識很多,卻跟天離得越遠,越沒有智慧。


現在,我們甚至分不清哪些是讀書人,哪些是不讀書的人。因為有很多讀書人,他懂的道理比那些沒讀多少書的人還少。


這種情況講起來讓人很難為情。真正保留中華文化的往往是沒有機會讀書的普通大眾。他們沒有讀什麼書,懂得的樸素智慧卻最多。


很多人有了知識,就開始對老祖宗有意見,就開始認為我們中國人應該向西方學習,甚至認為我們要跟國際接軌,不應該保留中國傳統的東西,這真是大不孝。


老子告訴我們,知識分兩種,一種是不知「道」的知識,一種是知「道」的知識,知「道」的知識,才會增進你的智慧。


有人說自己有很多知識,所以他知「道」了,其實不見得。反而是知識越豐富,越沒有智慧,離道越遠。


我們所學的很多知識,都是不知「道」的知識,這是非常可怕的。


很多科學家,知識很豐富,可就是不知「道」,因為如果他知「道」,有些事情就不敢做,有些論文就不敢發表,有些實驗做一半就應該停止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知識和知「道」好好地區分一下。


一個人,一定要知「道」。至於知識,最好慎選那些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對開啟我們的智慧有幫助的。


對於那些不但沒有用,而且會阻礙你知「道」的知識,就要摒棄、遠離了。


知識越多的人,經常越不知「道」,越沒有智慧,所以鬧了很多笑話,種了很多禍因。罵他沒有良心,他說我怎麼沒有良心?可見他更加不知「道」了。


越有知識,越不知「道」,越沒有智慧,是需要人們時刻警惕的事情。否則學了半天,不僅害自己,也害別人,那有什麼意思呢?


自然法則是從來不會變的,但是自然法則的應用,卻是千變萬化的。像這種事情再過一百年、一千年,還是這樣。


所以我們做學問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想法不應該像以前那樣了,以前的都過時了,現在要求新求變了,這種態度是要不得的。


我們先天已有的道要保持住,而不是學很多亂七八糟的知識,把自己和道阻隔起來。


知識是沒有辦法遺傳的,可是智慧它一定會遺傳,這樣我們才知道有人一出生他就特別聰明,就是遺傳到高智慧。



3

福分



提到「福分」二字,誰都不陌生。


尤其對中國人來說,我們最重視福氣,我們也都說是老天爺給了很多享用不完的福氣。


那福氣從哪裡來?靠自己積累而來。


在中國人看來,最有價值的工作,是可以造福他人。


因此我們對一個人工作的最高讚美,是說他能夠造福鄉里,造福一方百姓,造福社會,甚至造福全人類,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造福別人,就是造福自己,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


但是,造福別人的時候,不要想著福報,因為人一旦有貪念,就得不到福氣。


你去造福,福在不遠的將來自然會出來,但是你去求福報,卻很難求得到。


一個人年輕力壯的時候多多參與工作,多多造福社會,然後把福氣存起來。到年老的時候,就可以享用了。


或許我們沒有注意到,其實中國人年輕時不太喜歡享福,而是更習慣於一點點地累積福氣,免得晚年太辛苦。


我們常說,一個人不怕年輕的時候辛苦,怕只怕老來受苦。


我們年輕的時候積福,到了晚年才可以享一點兒福,但更重要的是要把福氣留給下一代。


這樣的做法,正是我們中國人一代旺過一代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個人不僅不造福,還把累世的福分在這一輩子整個花光,下輩子的起點就會非常低,這是可以預測的。


如果你把前世的福分都花光了,但是這一世替自己留下些新的福分,那下輩子的起點就會稍微高一些。


因此,我們要辛苦這一世,儘量不要把以前的福分花光,儘量要為以後留下些資本。


有貴人相助其實也是前世的福分,我們老希望出現一個貴人來幫助自己渡過難關,那個人最好就是銀行取存款的管理員,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不求人,我只是告訴他我有困難,他如果要幫助我,我謝謝他,這樣就是惜福。


我有機會就造福,不管造多少,就努力造福,這樣下輩子的福分一定更多、更高,那你就是不斷往上走的。


人要記住,一切一切都要對自己負責,我們用不著對別人負責。


總之,人各有命,這種命是先天帶來的,有累世「緣」的原因。


無論人生開始是何種際遇,我們都不要怨天尤人,不如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當然聽天命的同時,還要盡人事,盡人事就要開智慧來力行,正如《易經》中「心易」的道理,就是要用心來改變我們的行為。


在盡人事時,最重要的就是要為我們自己和後代造就福氣和累積福分。


這樣,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我們每一個人生階段都能做好合理的調整,就會心安理得,吉無不利。


本文策劃:賈歐

本文內容:曾教授傳承班著述彙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