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西遊記》原著恍然大悟,鷹愁澗暴露了唐僧取經並不堅定

友書閒讀 發佈 2022-11-25T02:53:22.239928+00:00

文丨花欲燃吖《大話西遊》在內地風靡數十年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電影圈的一個奇蹟,也是所有西遊改編票房裡的未解之謎。

文丨花欲燃吖

《大話西遊》在內地風靡數十年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電影圈的一個奇蹟,也是所有西遊改編票房裡的未解之謎。

從1994年北京小規模上映後的「票房毒藥」,到28年後的今天被無數影迷和專業人士奉為傳世經典,這部電影如同至尊寶的人生一樣經歷了起起落落,最後終於突破重重桎梏,穿越迷霧,踏著七彩祥雲來到觀眾面前,成為人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在今天敲下這一篇文字之前,我又特意將《大話西遊》的上下兩部分翻出來回味了一遍,好像就是那麼一瞬間,突然看懂了星爺「無厘頭」背後的魅力。

在所有「西遊」改編的影視作品中,六小齡童版的大聖和唐僧無疑是最浩然正氣的,也是最接近人們心中對取經人的完美幻想的。唐僧在昏黃的燭火下為悟空縫補衣裳,在馬匹僕人都相繼喪生後,仍然不改初心,聲稱哪怕是徒步走,也要靠雙腳走到西天,取得真經度化世人。

取經之路,師徒的堅定執著,九九八十一難的大無畏,他們的精神感染著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人。

而與之相反的,所有改編中似乎最俗不可耐又或者說最偏離孫悟空和唐僧形象的,就是星爺的至尊寶和羅家英老師的唐僧。因為他們紅塵氣太重,因為他們市儈,他們有七情六慾,有種種煩惱和抱怨,他們取經不堅定。觀音大士在「月光寶盒」開篇便戳破了孫悟空的藉口:「你諸多藉口,不過是根本不想去取經。

以至於這部影片被草率地定義為以搞笑為內核的喜劇,最初被稱為「文化垃圾」。

然而,在真正翻閱了《西遊記》原著後,讀懂了唐僧和孫悟空的取經前奏,我們赫然發現,恰恰是這樣的至尊寶和唐僧,反而最貼合吳承恩的西遊精神。

大多數人懂什麼是英雄,而星爺,他懂什麼是西遊。

西遊是一群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在紅塵跌宕中驚懼,恐慌,輾轉,流離,他們經歷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甘願捨生取義,度蒼生,濟世人。

儘管他們動搖過,掙扎過,在人性的七情六慾中沉淪過,最終還是戴上了金箍並義無反顧。

在《大話西遊》中唐僧被塑造成一個嘰嘰歪歪絮絮叨叨的煩人精,他像一百隻蒼蠅一樣在人們耳邊嗡嗡亂飛,飛得悟空煩躁不已,當頭一棒,煩得觀音大世都想掐死他。

他無能懦弱,膽小怕事,但他也會在最後關頭向觀音大世說:「徒弟有錯,師傅有責任,我不會使你為難的。請姐姐跟玉皇大帝說一聲,貧僧願意一命賠一命!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求姐姐你體諒我這樣做,無非是想感化劣徒,以配合我佛慈悲的大無畏精神啊!」

唐僧和至尊寶的衝突是境界上的差異化,是三觀的不同步,一個已入佛門的取經人,一個是痴纏於人間的山大王。一個是肉眼凡胎的普通人,一個是上天入地的齊天大聖。

兩個人的矛盾衝突是凡人走向佛道的必經之路,也是孫悟空戴上金箍的修行過程。

孫悟空的亦正亦邪都在周星馳的舉手投足,插科打諢,嬉笑怒罵之間。他狂野,他不羈,他對唐僧的種種不耐煩。

其實在《西遊記》原著中,唐僧也是這樣一個羅里吧嗦的俗人,惹得孫悟空心煩氣躁,言語上並不弱於大話里的演繹。

比如在原著的第十五章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唐僧的「俗」和「弱」以及他的種種不堅定都在這一章里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作者吳承恩似乎也在文中暗示了我們,西天取經之路不只是孫悟空一個人的救贖,也是唐僧斷紅塵,斬六根的修行。

鷹愁澗藏的不是小白龍,而是唐僧的不清淨的心

觀音菩薩將小白龍放在鷹愁澗,只等取經人到與他做個腳力。表面上看,是在為取經團隊的聚攏做鋪墊,實際上,這一章真正的意圖是在表現唐僧上。

唐僧礙於李世民以及觀音大士等人的攛掇,被迫走上了西天取經之路,走之前言之鑿鑿實際上是對權勢的攀附和諂媚。他內心並不堅定,並且對這一路上的艱難分外恐懼。

一切恐懼都是內心生出的暗鬼。

心不靜,則生恐怖心。

1、唐僧的聒噪和不安,是來自他對取經之路的迷茫

唐僧弱,在原著中哭哭啼啼不下數十次。小白龍吞了他的馬,悟空正欲尋找,只見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千山萬水,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

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行嗎!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幸好五方揭諦和四值功曹等人奉命前來護送,這才讓悟空能去同小白龍激戰。小白龍隱身於鷹愁澗,悟空水性不好,空手而歸。此時唐僧又一次嘮叨。

三藏道:「不知端的可是他吃了我馬?」行者道:「你看你說的話!不是他吃了,他還肯出來招聲,與老孫犯對?」

悟空對唐僧的弱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是忍無可忍。前一秒剛告訴他小白龍吃了他的馬,轉過頭又開始絮叨可是他吃了我的馬?悟空就差拿金箍懟到三藏臉上罵了。

2、「心猿」和「意馬」是唐僧不堅定作證

在上一篇章中是孫悟空心猿歸正的過程。斬了六根,正式跟隨唐僧踏上取經路。「心猿」二字是作者賜給悟空的,巧合的是這一篇章鷹愁澗緊跟著就是「意馬」。

小白龍受觀音菩薩感召,化為白龍馬馱著唐僧做腳力,一路西行。

唐僧前腳救助「心猿」,後腳收「意馬」,心猿意馬可謂是他此行的一個寫照,思想混亂,難以把控內心,所以他面對妖怪焦躁不安,面對悟空也不懂如何駕馭。

他只想保命,不忍飢挨餓,不受冷受凍,也吃不得太多辛苦。

原著中的唐僧完全顛覆了影視中的得道高僧形象,有的只是如同大話西遊里羅家英老師一般的膿包囉嗦的和尚。

當至尊寶戴上金箍,斬斷七情六慾的時候,當師徒四人最終踏上茫茫取經路時,那背影有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

戴上金箍不能擁抱你,放下金箍不能保護你。與其解讀為愛情,不如說是一種西遊精神,一種小愛和大愛的抉擇。

人世間真正的可貴不是生來就高尚純粹,而是在歷經千帆,看盡一切世俗後,願意割捨種種,去普度眾生。

人能度己是人性,人能度人是佛心。

西遊之路就是成佛心之路。

至尊寶和唐僧只有一個,不是所有人都能放棄小愛,勇敢地踏上取經路。

因為稀缺,才顯珍貴。

當然,我此篇文章並非為了鼓吹大話而作,只是在品讀原著中有感而發。

真正的英雄是明知前方刀山火海,仍一往無前,他們明明有選擇,卻願意為世人背負更多。

這是我所理解的西遊精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