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散 故事離殤

等到柳暗花明 發佈 2022-11-25T06:56:01.000772+00:00

每段青春都有那麼一段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你是我,是我們相戀的卻再也回不去的曾經,此生最吝嗇的事情,就是想和你在一起,而你卻只當是一場遊戲,我卻傻傻的入戲太深忽略了現實中你我遠的無法碰觸的距離,有人說一場考試,四張試卷,卻離散了一群人。

成長是一種告別,我們都終將學會告別熟悉的風景,告別無論多麼迷戀的曾經;青春是一場不散的電影,卻換了男女主角,我們倉皇揮手告別,說著或許再也見不到的再見。生活無論給我們每個故事的結局是哭還是笑,留給我們的是圓滿還是遺憾,它終究使我們成長,更接近美好。


  每段青春都有那麼一段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你是我,是我們相戀的卻再也回不去的曾經,此生最吝嗇的事情,就是想和你在一起,而你卻只當是一場遊戲,我卻傻傻的入戲太深忽略了現實中你我遠的無法碰觸的距離,有人說一場考試,四張試卷,卻離散了一群人。畢業典禮上你留給我的明信片,如今翻出來滿滿都是關於你的回憶,留給對方的一個簡單的擁抱,已經包含了太多說不出的不舍。你總能很容易感受到我的喜怒哀樂;你一句話便道出我心中所有的想法;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幫我解決我沒勇氣面對的不堪,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你一個傻傻的笑已夠讓我感到心安。分別那天陽光正好,正如最初相識的時候,離別的話我們誰都沒敢說,只是最後一起走了一遍校園,道一聲青春再見。


  還是會不經意的想起如今各奔東西的你們,在你留給我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想著你眉梢的笑意,做了一件犯傻的事後,回想起你曾說什麼時候才會長大啊。我也想有足夠的勇氣,在你離開的時候,奔向你離開的方向,從背後緊緊抱住你,抱住一生的摯愛再也不鬆開,我也想有足夠的自信,在你用盡所有的努力靠近我的時候,不再僅僅想著我的夢想,而一再把你推開。願曾經來不及正式告別的你們一切都好,感謝一路有你們的真情陪伴,讓我的青春之旅不再孤單;感謝那位曾經握著我的手讓我加油的老師,讓我的青春倍感溫暖;感謝那個曾陪我徹夜聊天開導我的小夥伴,讓我的追夢之旅不再無助;感謝那個曾一直陪在我身邊你,點亮過我的青春。


  願青春不老,故人不散;願孤單有人陪,付出有人懂;願你努力過好生活的時候,世界也溫柔待你,願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看盡沿路的風景,細嗅生命的美好,那是愛的味道。路還很長,不要怕,時不時回過頭看一下曾經,我們都終將學會獨自一個長大。


  月兒 好久不見


  時近望日,秋已深,曠野寂寂,唯皓月當空,如故人私語。突然想起,有很長很長時間沒有與月亮相見契談了。


  剛剛的一場秋雨,氣溫下降很多,空氣能見度很高,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天上,清輝灑向人間。「夜深深,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故國家園縈夢中」。


  永遠懷念小時候月亮,那是夏天,仰面躺在打麥場上,天上的月亮好大呀!在酥軟的暖烘烘的麥稈香中,小蟲子在四周緩緩游弋鳴叫,娘一邊打著芭蕉扇替我們趕蚊子,一邊給我們講娥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還讓我們辨認月面上砍樹的月老。那時候月亮離我們很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農事、家務都在月光下完成,許多遊戲和故事都在月夜演繹。


  月亮在榆樹上面,我和小妹依偎在母親旁邊坐在榆樹下面。這時母親早已做好麵條打掃乾淨院子等著招待打場的人們,哥哥和幫忙的鄰居背著一袋又一袋麥子送回北房,「唰——」「唰——」往席囤里倒麥子的聲音傳出來。飽滿的麥粒染著亮閃閃的月光便裝得母親滿心歡喜。月光真白,把天地漂得一塵不染,山野、樹木、花草、院落處處近看一幅畫,遠看一方景。忽遠忽近、或高或低的蟲吟鳥鳴隨月光無處不在,月下的遠山是一個神秘的故事,令人心馳神往……


  上中學有月亮的晚上,學校歸來,月光下的白楊樹在公路兩邊構成一個幽遠的長廊,偶爾會有一輛汽車駛過,深邃的夜空和披上輕紗般的山野,聽著回聲四起的腳步聲,那應該是今生最恬靜最美好的一程了……


  長大了,無論在月光下遐想,還是在月亮在窗外發呆,那種心情和意境真的是如醉如痴。睡下也不願拉窗簾,因為有月畫映窗。「滅燭延清光」,洞開門窗,到陽台上看看月亮,讓自己周身浸泡在如水的月色里,洗去一身的疲憊與浮躁。


  我至今看見樹影婆娑的窗子都格外留連。看著一鉤晨月在晨曦中徜徉,我就想日子怎麼能永遠這麼美好下去……


  在那故鄉中秋節晚上,我一個人奮力跑上山頭,看著略帶昏黃的明晃晃的月亮被遠山慢慢吐上來,心頭不禁一陣狂跳,就像見到久別的老朋友。原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我痴痴地望著月亮,想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裡,我可以隨心嚎叫,自由呼吸。清輝均勻地灑滿四野,遠處一列燈火通明的客車划過地平線,不知車廂里有多少嬰兒正在母親的懷裡安然酣睡。腳下,不知從那哪裡跑來一隻野兔拱拱我沾滿泥漿的褲腿,又漫不經心、滿不在乎地轉向別處。這是我畢生難忘的月夜!「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我真願意就這麼枯坐下去,直到地老天荒,然後化作一塊巉岩,讓戀人、親友都將我遺忘!


  「子規夜半猶啼血,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時候,心頭無端迴響起——「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一股酸酸鹹鹹的感覺從發哽的喉頭絲絲縷縷纏繞而上,使我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一滴滾燙的淚珠竟滾了出來。


  我常常想,地球人擁有一個月亮真是太幸運了!地球是男人,月亮是女人;地球陽剛,月亮陰柔;地球是山,月亮是水;地球是大塊文章,月亮是詩;地球是關西大漢操銅琵琶,月亮是小家碧玉執紅牙板。沒有月亮,人間將會多麼失色、單調!溫潤的溶溶月色是人類情感的催化劑和酵母。沒有月亮,沒有月亮的盈虛圓缺,就不會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情竇萌動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別緒離愁,就不會有那麼多「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詩人,不會有那麼多悲歡離合、恩愛情仇的人間故事。


  現在的喧囂與雜亂斑駁遮蔽了月亮,與月相會,須如孤子痴心,遠遠的、遠遠的找一方淨土,期月披裟而來。靜夜中,聽月輕吟。月是我的知心朋友,期望月光如水……


  美在秋雨里


  秋雨,秋天裡的雨,淅淅瀝瀝,雨細如絲,細細的雨絲牽動著我幾多的情絲,滋潤著我乾渴的心田,觸動了我的心弦,不由得勾起了我的無限遐想,使我醉在秋雨里……


  秋日的清晨,醒來還是睡眼惺忪的樣子,隔簾聽窗外,窸窸窣窣,像是下雨的聲音。我慢慢坐起來細聽,已斷定是在下雨。噢,原來是秋雨姑娘喚醒了我,撩撥的我已無睡意。秋雨姑娘既是這麼多情,也別辜負了她的一番好意,我何不躺下來閉上眼睛細細地聽一聽秋雨?秋雨不緊不慢地下著,那麼溫柔,那麼細膩,淅瀝瀝,淅瀝瀝……她似乎在不停地訴說著什麼,又像是唱著什麼歌,也好像是一邊訴說,一邊歌唱,還好像什麼都不是。輕聲細氣,喁喁細語,輕柔得竟讓我聽不清楚,正是這似懂非懂的華美樂章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一邊聽著秋雨,一邊思慮,我的思緒隨著雨聲飄逸。我在想,這秋雨今晨飄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像秋風一樣,作為秋天的使者向世人報到來了,此時不知有多少和我一樣的雨姑娘知音在聽秋雨


  我一骨碌爬起來,拉開窗簾,憑欄窗前靜心觀秋雨,凝視著雨絲在玻璃上寫意,這寫的是秋意,如同知名的畫家揮動著細膩的畫筆,在畫布上細細塗抹著秋意。我輕輕地推開窗子,偶有絲絲雨滴飄落到我的手上,卻像滴在我的心裡。乘著這般詩意,我舉目四望,絲絲秋雨在空中翩翩起舞,就像那思凡的仙女,匆匆地、多情地、搖曳著旋舞翩翩來到人間,似乎對凡人思綿綿,情切切,卿卿我我,漸入佳境……


  一個秋日的夜晚,我和妻打算到戶外散步,剛走到底層樓梯口,我聽到淅淅瀝瀝的聲音,便對妻說:「是不是下雨了?」妻說:「出去看看吧,下雨就回來。」我便走出樓梯口,接著就感到了飄落的細小雨滴,剛剛入秋的雨滴飄落到臉上,感到非常愜意,這是秋雨帶著使命,從涼爽的、遙遠的天空來到這裡,給仍有餘熱的大地舒適,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清爽和涼意。沐浴在秋雨中,多麼富有詩意,只是怕打濕了衣服,我又蜇回到樓梯口裡,不忙上樓,駐足凝視樓外的秋雨,霓虹燈映照著的秋雨又是一番景致,半明半暗,朦朦朧朧,如夢似幻。這是今年第一次與秋雨相遇,就是這次小會,卻常常勾起我浪漫的思緒。


  又是一個秋日的夜晚,我和妻徜徉在居住附近剛剛修好的柏油公路上,正走到公路的中段,一旁的妻說:「下雨了,雨點還不小呢!」我繼續散步,隨便應承著。我想,秋天沒有大雨下,也沒太在意。正在思慮間,幾個大大的雨點飄落到我的臉上、胳膊上,此時的妻似乎也感受到了什麼,催促我說:「快走吧,秋天讓雨淋濕了容易感冒。」我倆便加快了步伐,這時秋雨也加大了密度和速度,似乎故意和我倆作對似的。於是,我和妻就小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嘻嘻哈哈地笑著,似乎在和秋雨比賽,多麼浪漫,富有情趣,這場秋雨中跑步,多情的秋雨讓天空、大地與人演繹出無限的情趣。回到家中,我才感到了些許涼意。經歷過這場秋雨,我感到了天氣明顯轉涼,這時我又想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的民謠,是多麼的靈驗,多麼的適時。


  前些日子回老家的時候,我還遇到過一次下雨,弟妹見我在屋檐下賞雨,就說:「現在這雨下不大,不是夏天的雨。」即使雨下不大,也絲毫不減我賞雨的興趣,我聆聽著秋雨輕輕地「沙沙」地飄落在日漸衰落的葡萄葉子上,像是輕聲細語的歌唱,此時的賞雨似乎是在感受心與雨的對話,品味著美妙的秋雨的愜意。賞著雨,回味著弟妹的談話,我思忖著,現在這秋雨的確不大,思維的反差把我帶到了幾十年前的兒時賞秋雨。我同樣是站在這個屋檐下賞秋雨,那情景就大不同了,那時的秋雨來得猛,下得大,秋雨滴落在庭院中的葡萄樹、蘋果樹、梨樹、石榴樹的葉子上,都會發出「唰、唰、唰」的聲音;秋雨滴落在屋檐下倒扣著的鐵水桶上,發出「砰、砰、砰」的聲音,似乎在演奏著庭院大合唱,美妙極了!屋檐下飄落的一串串雨珠,就像一首古詩中寫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落下,庭院不就是一個大玉盤嗎?只一會兒功夫,秋雨就在屋檐下布掛上了一條晶瑩剔透的雨簾,煞是好看,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屋檐下賞雨,總是令人回味無窮。


  由屋檐下賞秋雨,我又聯想到了兒時躲在田野里的小橋下賞秋雨的情景,聽著雨點「刷啦、刷啦」地敲打在玉米葉子上,感到心情特別酣暢;我還想起了和小夥伴們在蘋果樹林裡躲雨的情景,那時雖沒有賞雨的興致,但卻給我現在帶來了美好的回憶;我也想起了和大人們在一個洞裡躲雨的情景,待大人們一個個進去,我走在最後一個進去,聽著洞裡男女老少的歡聲笑語,兩眼瞅著洞外纏纏綿綿的秋雨,每每回味,總會讓我心醉。


  秋雨,淅瀝瀝,淅瀝瀝。給我現在的時光帶來了美好的感受,讓我過去的時光變成了美好的回憶。伴隨著纏纏綿綿的秋雨一路走來,我已經醉了,醉在秋雨里……


  桃花庵的香香


  「香香不見了」!


  偌大的城傳開來。


  「不會是作鄭書記大秘了吧」


  有人竊竊議論。


  這城是座山城,要說面積不大,名聲倒不小。唐代的李白在此長住過,準確說是在城北的桃花庵,因他的好友沈丹丘在那裡隱居。再早就是北魏從印度過來的聖僧跋陀了,傳說是他初建的乘地。


  世上除了光陰之外,什麼也熬不過日月的洗禮。就說這桃花庵,北魏興,隋唐盛,到宋就殘垣斷壁了。明洪武年間修葺了三進九廊,聚居僧尼數十人。清末後又因戰亂淪為廢墟。還好,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個人慢慢給撐起來,這人不是別的,是香香的奶奶。


  要說香香是個苦命人,從小就跟著奶奶討生。因為父親是個「半吊子」,娘是從四川那邊買來的,打她出生沒半年娘就跑了。三歲那年父親給人家蓋房「滾坡」喪命。八歲時奶奶得了癌症,一怒之下離家跑到這桃花庵等死。


  香香不知道那些年是如何跟著爺爺過來的。後來聽人說她奶奶在離家百十里的桃花庵。一家人再聚,她發現奶奶的病居然好了,可奶奶的心卻隨佛去了。


  桃花庵處於群山拱衛之中,左「青龍」,右「白虎」,枕丘望遠,一泓清泉絕瀑而去,風景是好的「膩」了。正因此,奶奶了了塵緣,只守破壁,續燃青燈。她清楚後來她上學的費用都是奶奶接濟的,不知道這錢是奶奶殺梢背到山下換來的。


  社會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桃花庵就是例證。你說這廢墟逢開放,竟在蹀躞中站起來。十多春秋,香火「燃」起幾了間殿宇。香香大學畢業了,可她爺爺卻走了。她揣著畢業證卻找不到工作。說逢進必考吧,她三次考了第一,總在面試出局。無奈便進桃花庵給奶奶「貼雜」。


  花香蝶舞。桃花庵有美眉成了奇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