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彼得大帝》,「技術才是核心,強權即是真理」嗎?

劉喜脈 發佈 2022-11-25T08:44:48.235872+00:00

話說與康熙,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同時代的一位雄主,是沙皇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咱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尼布楚條約》,正是這兩位帝王在位時簽署的。

話說與康熙,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同時代的一位雄主,是沙皇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俄語: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咱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尼布楚條約》(俄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正是這兩位帝王在位時簽署的。

同時代的這兩位,一個順應潮流,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態不僅讓自己站在了時代前列,也使俄國歷史發生了巨大變化,甚至徹底改變、主導了俄羅斯之後的前進方向;另一位則顯得保守、「自卑」,雖然後人依舊稱為「大帝」,但整個帝國的前進步伐不僅緩慢,方向也在逆時代而動,繼承其對外思想的孫輩更是「固步自封」,為近代中國的無數災難與屈辱埋下了種子。

彼得一世,也就是彼得大帝,曾在25歲時(試圖隱藏身份)隨貴族子弟組成的「帝國考察團」訪問德國、荷蘭、丹麥和英國等地,核心目的,是為了學習國外先進的造船、制炮等技術,而在這趟為期一年半左右的「學習經歷」中,當時西歐與北歐等國先進的管理和法制經驗,讓這位年輕的帝國主宰清楚地意識到引領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參與西方化和現代化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要說彼得大帝為何在年少之時就對「祖國西面」的那些外邦與技術充滿濃厚的興趣?

這還得從彼得大帝年少時沙俄的權力鬥爭說起。

彼得大帝的親爹,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在阿列克謝一世駕崩後,繼承地位的是彼得大帝他哥,也就是費奧多爾三世。如果不是因為費奧多爾三世身體羸弱,登基6年就駕崩,沙皇的寶座輪不到當時僅有10歲的小彼得。

這件事告訴我們,身體健康很重要,否則,即使是皇帝的名號送到你頭上,都沒福氣享受。

不過,小彼得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這是個權力欲望極重的女人,在小彼得成為沙皇后,這位索菲婭借射擊軍(地位類似於正規軍中的中央軍)的力量發動政變,把自己的親弟弟伊凡五世也推上了沙皇寶座,搞出了「赫赫有名」的「雙王共治」。

由於當時16歲的伊凡五世病弱低能,彼得大帝年僅10歲,整個沙俄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這位「索菲婭女皇」手裡——事實上,只是攝政王,如果說有女帝名號的,還得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凱薩琳一世(葉卡捷琳娜一世)和更彪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對了,上文提及的《尼布楚條約》,實際正是這位「索菲婭女皇」主導簽訂的。

如果擱在中國,像小彼得這種隱患肯定是要斬草除根的,不過,索菲婭只是將小彼得放逐到帝國的邊緣區域——也不知道索菲婭在7年後是否會對這個決策而後悔。

這是一個靠近外國僑民區的放逐之地,由於小彼得再也沒能接受「根正苗紅」的帝王正規教育,也沒有受到東正教從小開始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小彼得開始了完全意義上的自學,於是,當時以航海知識和造船技術為代表的先進西歐文化開始薰陶小彼得,宗教信仰自由風氣也影響著他思考世俗與宗教的邊界。

1689年,小彼得想要回到莫斯科親政,索菲婭發動軍事政變未成,(暫時)徹底告別權力中心;之後,帝國實權由彼得母親納塔利婭掌管,大貴族集團輔政。

直到1694年納塔利婭逝世,彼得才開始真正親政。

為自己的帝國打開新時代,年輕的彼得先後做了這麼幾件事:

第一,發動軍事力量得到了亞速,解決了亞速海的出口問題;

第二,派遣近250人的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的技術與文化,這就是前文提及的,彼得自己藏身其中的於1697年的考察活動;

第三,訪問西歐的同時,遍尋(造炮)軍事、(造船)技術專家,進行大規模的人才引進;

第四,進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成立監督職能機關,整頓官場;打破階級壁壘,為人才向上流動提供機會;

第五,為了能讓帝國在波羅的海開闢出海口,先與薩克森、丹麥三國形成了一個反瑞典的「北方同盟」,並於1700年7月開啟了長達21年的「北方戰爭」;

第六,遷都聖彼得堡,從瑞典手中奪得了芬蘭灣、里加灣沿岸的土地,並取得波羅的海出海口,不斷增強俄國對波羅的海區域的話語權。

到了1721年,綜合實力已經讓俄國有底氣稱自己為「俄羅斯帝國」,彼得也有了【大帝】的頭銜。

其實這段歷史在汗青堂新出的這部巨厚的《彼得大帝》中,已經有詳盡描述,由此衍生出的疑問,即是「技術才是核心,強權即是真理」嗎?

由於同時還在看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世界經濟千年史》,不得不說,過去幾百年的世界歷史告訴我們,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技術】真的是核心,而大國與大國之間的較量,有時是沒有所謂的「法」,誰的拳頭硬誰就有「最終解釋權」。

俄國雖然擁有廣袤的土地,但大部分領土常年冰封、異常寒冷,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東歐的那一片地,而俄國起初是沒有出海口,這就意味著無法像威尼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土耳其、奧斯曼等國那樣通過貿易賺取大量財富進行國家建設。

所以,對俄國而言,想要發展,第一步就是擁有自己的入海口,這樣才可以發展自己的海軍和海外貿易,而有幸彼得從小就接觸到造船技術並產生了濃厚興趣,逐漸意識到造船、航海技術的重要性,更為重要的是,他貴為沙皇,可以動用國家力量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有可能領導國家把握住時代契機。

換了其他俄國人,縱使有一身的技術和眼光,沒有最高權力的支持,俄國可能還是那個「沒有海軍力量的內陸國」。

這裡的技術,在當時最先進的實用技術自然是造船與航海技術——即使到了今天,跨海大宗貿易依舊是國與國之間貿易額最大的內容——而如果彼得大帝當年不夠開明,不願引進先進人才和先進技術,想來俄國也必然像中國一樣被時代拋棄。

說的現實一點,其實大國的興衰規律也可以用在個人成長路徑設計上。

第一,彼得大帝年少時遭遇放逐,但正是這段放逐期讓他有幸接觸到西方更先進的東西,同樣,對於個體而言,逆境未必就是人生的地獄,因為(可能)最糟不過如此,反而能看清自己有什麼、能做什麼,真正追求什麼。

第二,國家興衰有其必然,技術也會隨時間疊代,但保持一顆求知上進之心才是國家和個人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彼得大帝打下的基業讓葉卡捷琳娜二世成就了「大帝的偉業」,但後續的沙皇則在保持國家(技術)創新力方面越發力不從心,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走向保守與專制,把家族與帝國都送上了不歸路。

所謂的「上進之心」,一方面是要關注更前沿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要觀察周圍人在關注的東西,所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第三,貿易的核心是【交換】,而個人成長的體現,就是【變現】——也就是達成交換,比如通過自己擁有的智慧、技術贏得財富、地位、名望等等,如果說努力的方向不足以促成「貿易」,這就意味著起點出了問題。

同樣是發動戰爭搶地盤,為什麼彼得大帝成就帝國,而尼古拉二世把帝國揚了?

仔細想想,彼得大帝是為了北面和南面的出海口,這是當時的俄國極為稀缺的;尼古拉二世接手的帝國已經是個爛攤子,在沒有鞏固好自己的基本盤之前,還內外各種引發衝突,這不就是給自己帝國內部拱火麼——內部不穩定,不搞好經濟建設,太容易出大問題了。

平心而論,我自己讀各種歷史大部頭,總是會考慮究竟有哪些內容具有現實意義。如果只是看所謂「帝王將相的故事」,這樣的歷史可能就白讀了。

這部巨厚的《彼得大帝》也是如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