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質量守恆海洋環流預報系統將正式投入業務化運行

自然資源部 發佈 2022-11-25T11:56:07.480997+00:00

11月23日,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組織召開了全球質量守恆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媽祖」,MaCOM)專家評審會,13名海洋領域的院士和知名專家對「媽祖」業務化試運行和第三方檢驗評估情況進行了審查評議。

11月23日,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組織召開了全球質量守恆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媽祖」,MaCOM)專家評審會,13名海洋領域的院士和知名專家對「媽祖」業務化試運行和第三方檢驗評估情況進行了審查評議。專家組認為「媽祖」功能齊備完整,業務流程高效可靠,預報產品精度與國際同類預報產品相當,建議投入正式業務化運行。

作為自然資源部重大創新工程之一,海洋預報「晶片」工程旨在攻關自主智慧財產權海洋數值預報技術,建立系列化、完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數值預報體系,實現海洋預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1年6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球質量守恆海洋環流數值模式(「媽祖」1.0版)投入業務化試運行,標誌著海洋預報「晶片」工程取得重要進展,為我國海洋數值預報領域實現全要素自主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期一年的試運行期間,「媽祖」全球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完成了數據預處理、資料同化、數值計算和產品製作等模塊的構建和功能完善;保持了穩定運行和低於1%的故障率,可提供高精度的7天全球三維溫鹽流數值預報產品和一系列定製化產品。

據悉,全球質量守恆海洋環流數值模式已在多所高校推廣應用。未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將持續推進海洋預報「晶片」工程,提升「媽祖」面向多尺度的全球-區域-近岸環流數值預報能力,研發基於我國自主衛星觀測系列融合產品的自主資料同化系統,發展覆蓋海洋全過程的海-冰-生態耦合數值預報模式,實現自主有限體積海浪預報模式(FVWAM)的業務化運行與應用,構建起全要素中國模式的自主海洋預報業務體系。

來源: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新媒體編輯:閆 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