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議程中的「中國聲音」和「美國聲音」

光明網 發佈 2022-11-25T22:34:42.475173+00:00

在國際關係複雜動盪和世界經濟格局劇變時期,本次會議能否為提振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作者:楊丹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日在泰國曼谷閉幕。在國際關係複雜動盪和世界經濟格局劇變時期,本次會議能否為提振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關係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彌足重要。中美對本次APEC會議的參與,特別是在會議期間的「中國聲音」和「美國聲音」,無疑也是本次APEC會議的重要看點。

本次APEC會議期間,中國就APEC的發展提出中國方案。首先是進一步明確了區域合作的目標。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亞太穩定繁榮作出更多貢獻。同時,在亞太命運共同體基礎上,還進一步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及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其次,繪製了清晰的區域合作路線圖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六點建議。中方明確指出,APEC未來發展之路即走和平發展之路、開放包容之路及和衷共濟之路。六點建議包括:築牢和平發展的根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推進經濟優化升級。在上述關於APEC未來發展的路線圖和建議中,近年來中國領導人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提出並多次強調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要義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方案與本次APEC會議「開放、聯通、平衡」的主題緊密契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為確保區域合作正確的方向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APEC會議上,中方積極倡導開放的地區主義。中方反對部分西方國家將區域合作戰略化、政治化,泛安全化,反對將區域合作安排作為維護一己私利,打壓特定國家的手段或工具,反對將區域合作安排打造為針對部分國家的壁壘。中方認為,過去APEC成功的經驗,就在於踐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堅持多樣性、非歧視原則,構築了包容普惠的地區合作架構。而當前部分國家以所謂增強供應鏈韌性,供應鏈應多元化以避免過多依賴於一國為由試圖重建供應鏈,針對部分國家和地區設置壁壘,實則是在策動經濟領域內的陣營對立和新冷戰。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明確指出,阻滯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只會使亞太經濟合作走入「死胡同」。

此外,中方呼籲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不僅強調應繼續深化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合作,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落實布特拉加亞願景,還呼籲進一步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相互銜接,深化構建開放型的亞太經濟。中方也向世界宣示,願同有關各方全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繼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APEC舞台上的中國聲音,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區域合作進程中作為大國的責任擔當。也充分表明,中國始終以自信、開放、靈活、務實的大國心態參與區域合作進程。在11月19日發布的《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中,不難發現多項與中國方案相同或相近的內容。這表明,中國對APEC機制發展的諸多建議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同並產生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出席了APEC會議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哈里斯使用「印太」一詞而非「亞太」。她強調美國對促進一個開放、互聯、繁榮、安全及強韌的印太地區有至關重要的利益。美國對印太地區有著持久的經濟承諾。美國會紮根印太地區且美國仍然參與並致力於印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

哈里斯還對美國和七國集團國家發起的援助該地區發展中國家的6000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予以高度評價,強調美國加強與印太地區合作及關係超越黨派分歧,是美國跨黨派的優先、經久要務。

美國是APEC的創始國之一,但近些年來美國對APEC的參與和重視卻在弱化。原因之一是美國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掌控區域合作的主導權。但美國逐漸發現自己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左右APEC的發展方向,影響APEC發展議程的設置,支配規則的制定。特別是在中美關係下行期,美國依然不能將APEC作為制衡中國的有效工具。原因之二是美國開始力推「印太經濟框架」,試圖以此從經濟上整合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周邊在內的廣袤地區。此外,美國還在亞太地區推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美英澳「奧庫斯」聯盟等。這必然會對該地區既有的多邊合作機制產生衝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對APEC的參與熱情及相應的外交和經濟資源的投入。美國自然也不可能就APEC的未來發展提出多少具有創意和可操作性的主張。

因此,美國在APEC場合的發聲雖然也試圖強調和展示美國對於亞太地區的承諾,表明美國希望通過增加經濟參與制衡中國,但更多是象徵性地宣示存在。「印太」並非「亞太」,「印太經濟框架」畢竟也只是一個貿易便利化、標準制定和能力建設的機制,不包括市場准入或關稅削減條款,對亞太地區內眾多國家的吸引力有限。美國通過力推「印太經濟框架」能收割多少地緣政治和經濟紅利,尚是未知數。因此,要完全放棄APEC這個平台,對於美國而言也是艱難的選擇。2023年,美國將擔任APEC輪值主席,美國是否會給APEC發展賦以新動能,有待觀察。

在APEC平台上的「中國聲音」和「美國聲音」是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變化的現實反映。中美關係的走向直接影響亞太區域治理和全球治理進程。中美唯有選擇合作而非對抗,亞太區域合作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