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丈夫死後被迫「從子」,含恨病逝

鑑史論 發佈 2022-11-26T01:31:55.842413+00:00

但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並不是自願請嫁匈奴,甚至後來還被迫「夫死從子」,最終鬱郁而死,令人吁嘆。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指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其中「落雁」便是王昭君。

「昭君出塞」的故事自古流傳,人們歌頌她為民族大義犧牲自我,請纓遠嫁匈奴,為兩國帶來和平。

但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並不是自願請嫁匈奴,甚至後來還被迫「夫死從子」,最終鬱郁而死,令人吁嘆。

為何號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沒有在宮中脫穎而出,反而被嫁給匈奴呢?而在嫁給匈奴後,她又為何鬱郁而死?

有女昭君,才貌雙絕

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平民之家(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

其父王襄老來得女,對這個女兒百般疼愛,儘管家裡並不富裕,卻從不讓女兒受一點委屈,視為掌上明珠,兄嫂同樣對她百般寵溺。

王昭君渡過幸福的童年,隨著年齡漸長,人們發現這姑娘當真是天生麗質,超凡脫俗,還未完全長成就顯現出美人胚的姿態。

最難得的是,王昭君不僅有美貌,還聰慧異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貌雙全,待她出落成大大方方的姑娘時,整個南郡都流傳關於她才貌雙絕的事跡,名氣甚至傳到京城。

建昭元年,漢元帝昭示全國選拔秀女,王襄認為女兒王昭君有驚人美貌且才華不凡,定能在選拔中脫穎而出,屆時必定給全家帶來榮華富貴,於是送女兒去參加選拔。

在古代社會,貧民女子進宮當秀女極為常見,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就能被皇帝看上,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

王昭君有才有貌,自然不甘心平庸渡過一生,她遵照父兄的意願參加選拔,並順利通過,進入宮中。

她卻不知道,這對她來說竟是悲劇的開始。

在大多數記載或民間傳聞中,王昭君是以「王嬙」這個名字被選入宮中的,也有人說是「王檣」,於是就有人認為她本名應是「王嬙(王檣)」,字昭君。

但據後來人考證,無論是「王嬙」還是「王檣」,在古代的意思應是指一位「王姓人家的姑娘」,可見這只是一個模糊的稱謂,並非本名,她本名為何已難以考證,就以「王昭君」來稱呼吧。

進入宮廷時,秀女們被安置在「掖庭」中,等待有朝一日能被皇帝臨幸,飛上枝頭。

然而後宮三千佳麗,皇帝哪能一個個過來看?

一般而言,皇帝會命令畫師為這些宮中女子畫像,再將畫像呈上,皇帝看著畫像來選,見誰好看就選誰侍寢。

這就讓宮女們看到了機會,個個都花錢去賄賂畫師,讓畫師把自己畫得漂亮點,才更容易被皇帝看中!

但王昭君卻沒有這麼做,關於原因,有人說她自小才貌無雙,因而心高氣傲,不屑賄賂。

也有人說是她家裡窮,實在沒有多餘錢財去打點,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比較靠譜,因為王昭君確實是平民之女。

無論如何,王昭君沒有花錢打點應是事實,這就惹惱了畫師毛延壽,毛延壽為她畫像時故意醜化幾分。

於是,王昭君縱有驚人美貌和才學也無法被皇帝看中,只能長期被冷落在宮中,宛如生長在旮旯角落的鮮花,雖是美艷,卻無人問津。

如果僅僅如此倒也罷了,畢竟再怎麼落魄,終究還是在自己的故土,指不定哪天皇帝心血來潮親自駕到還是有可能被相中,好歹是個念想。

但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來漢朝「自請為婿」一事,卻將王昭君的念想徹底粉碎。

單于歸汗,自請為婿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自漢朝建立以來就一直長期進行的「和親」事宜。

漢朝初建時,漢高祖劉邦志得意滿,要跟匈奴硬碰硬,結果被困白登,險些把小命丟在那裡,還是呂后通過送錢送寶的方式讓他僥倖逃回。

逃是逃回來了,以後要怎麼應對這幫匈奴?

漢高祖從呂后送錢財珠寶的方式中得到靈感,想到用「和親」送禮的方式緩解匈奴人的進攻步伐,為大漢朝換來喘息發展的機會。

不光是漢高祖這麼想,幾乎全國上下都默認這種做法,犧牲一名女子的幸福換來廣大百姓的幸福,怎麼選還用問嗎?

只是可憐那些被送去「和親」的女子,無論用何種語言粉飾都無法掩蓋她們的痛苦,哪個被送去和親的女子在路上不是愁眉苦臉、淒悽慘慘?

試想,此去萬里之遙,從此不見國家山河,此生難回故土,不知何時能與親人再團聚,試問誰願去?

就這樣,漢朝用「和親」的方式緩解外部威脅,逐漸恢復元氣,又經「文景之治」,國家已是富得流油。

到漢武帝劉徹時,他決心大展拳腳,洗刷當年高祖被匈奴圍困的恥辱,派出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征伐匈奴。

這時的大漢朝表現出遠超匈奴人的強悍戰鬥力,衛青帶兵從河套一路打到漠南、河西、漠北,名震塞外。

被後來人戲稱為「大漢朝第一外掛」霍去病更是追殺匈奴到狼居胥山,然後祭祀以告成功,《漢書》中記載為「封狼居胥」

到漢元帝時,匈奴在內鬥之下分裂成五個獨立部落,甚至南匈奴的首領呼韓邪單于還跑到大漢朝覲見,表示願意歸附漢朝,讓南匈奴成為漢朝的屬國,自己願意稱臣。

可見,那時的漢朝並不畏懼匈奴,反而是匈奴人對大漢朝感到敬畏。

既然如此,為何又有「昭君出塞」一事?

原來,竟寧元年,呼韓邪單于到長安覲見天子時,為表示對漢朝的忠心,加強兩國關係,呼韓邪自請為婿,希望做大漢朝的女婿。

雖然明面上是要女人成親,但呼韓邪的態度極為恭順,可謂是低眉順眼。

漢元帝見此不好拒絕,免得傷了和氣,於是從宮中挑選了個宮女給呼韓邪,而呼韓邪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沒錯,那個被漢元帝挑中送給呼韓邪的女子,正是王昭君。

當時消息傳到宮中,宮女們個個惶恐,深怕自己被選中,匈奴那鬼地方,環境惡劣,離家萬里之遙,有人想去才有鬼。

漢元帝也清楚沒人願意去,所以他命人將宮女們的畫像送來,正好王昭君沒賄賂畫師,她的畫像不太好看,漢元帝一看就你了,你去吧!

皇帝一語,輕而易舉就決定了一個女人的命運。

昭君出塞,當真不悔?

在不少民間傳說或是文學作品中,王昭君是請願出塞嫁給匈奴的,表現出為民族交流而犧牲自我的高貴情操。

但在漢朝史書記載中,明明白白地寫著,王昭君是被漢元帝「賜予」給呼韓邪的。

說直白點,這是皇上的旨意,根本就容不得你考慮,你若不去就是人頭落地,甚至還可能會連累家人。

所以王昭君「自願請嫁」一事可信度不高,想想也是,匈奴那鬼地方,誰願意去啊?

人選已定,漢元帝將選中宮女賜名「昭君」,寓意「光明」,希望她為兩國人民帶來光明的前途。

這正是漢元帝的用意,雖然仍是「和親」,但意義大有不同——王昭君遠嫁匈奴,意在加強兩國文化交流,這時的「和親」在匈奴人看來是大漢朝的「恩賜」。

匈奴人對這種「恩賜」萬分重視,後來他們尊稱王昭君為「寧胡閼氏」,閼氏的意思是王后,寧則是安寧和平之意,胡是指匈奴自身。

在匈奴人眼裡,王昭君就是一位給匈奴「帶來安寧和平的高貴王后」

「昭君出塞」,對漢朝和匈奴都是一件好事,漢朝以此加強文化交流,宣告宗主國地位,王昭君嫁過去的同時也帶去漢朝的文化,造福匈奴,可謂兩全其美。

可對王昭君而言,你們都好,誰來問過我的感受?

用當今流行的網絡詞彙來調侃一句,那就是「只有王昭君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終不悔,馬踏黃沙孤雁飛」。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坐在匈奴人的車隊裡,踏上前往塞外荒漠的道路,她的心裡當真無怨無悔嗎?恐怕她只是無能為力吧!

唐朝詩人杜甫有詩曰:「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王安石曾言:「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曹雪芹亦有詩曰:「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出嫁之日,長安城內列隊相送,匈奴車隊鼓勁趕路,人人有說有笑,誰又能聽到從那車隊中傳出的幽怨弦音?

夫死從子,含恨病逝

或許有人會認為,其實王昭君也沒有筆者說得那麼悽苦,不就是遠嫁到外地嗎?古代遠嫁外地,長年不回家的女子不也比比皆是嗎?

而且在匈奴人眼裡,王昭君是「帶來安寧和平的高貴王后」,必定會百般尊敬,不會讓她受到半點委屈的。

而在昭君出塞後,其父兄得到朝廷庇護,地位提升,如此看來,整件事並沒有那麼壞嘛!

筆者必須強調,「昭君出塞」在各個方面都是深有意義的,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對王昭君而言這確實不是什麼好事。

她本是天生麗質,美貌無雙,原本應該待在溫室之中受人呵護,結果卻被送到荒蕪的邊疆之地,如此落差,她的內心怎會好受?

而在奔波數月到達外蒙地區後,王昭君很快就感受到異域文化帶來的痛苦。

這裡沒有中原地區常見的稻米,只能天天吃麵食,匈奴人飲食大多簡單粗暴,經常食用腥臭的牛羊肉,令她難以適應。

最難受的是,在大漠環境中,水是寶貴資源,平時只能拿來飲用,不能再像過去那般天天洗澡、洗臉,這對一個愛美的女人來說簡直就是折磨。

這大漠之地沒有故國的鳥語花香、物產豐饒,有的只是惡劣的生存環境,王昭君作為一個在漢朝生活多年的女人,怎麼可能會喜歡這種地方?

有家不能回,每日面對異域風沙,遙想故國山河與親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使匈奴人載歌載舞,歌頌她為匈奴帶來和平幸福,又有誰知道她的苦楚?

從那時起,王昭君和呼韓邪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名為伊屠智伢師,為匈奴的右日逐王。

史書記載,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就迫不及待地向漢朝上書「請求歸漢」,可見她真的一點都不想待在匈奴人那邊,還是那句話,誰願意啊?

然而,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怎麼能讓你回來?

果然,漢成帝敕令她「遵從胡俗」,讓她必須遵從遊牧民族的「收繼婚制」,這種制度簡單來說就是丈夫死後妻子應當嫁給丈夫長子,長子死後又嫁給長孫。

所以,王昭君要嫁給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

這對她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匈奴人的習俗如何她不管,那復株累單于就算不是她親子又如何?哪有當妻子的嫁給丈夫長子的道理,這根本就是有違倫理綱常!

但漢成帝作為上位者,考慮的是江山社稷、兩國關係,豈會在乎一個女人的想法?

事實上除了王昭君自己,沒人會在意,皇帝不會,故國百姓不會,甚至家裡人也不會。

這不是他們無情,一句話概括——「大局為重」

得知漢成帝敕令的那一刻,王昭君深刻地感受到一個女人面對家國責任時的無奈,那完全不是她能抗拒的。

萬念俱灰之下,她放棄了回歸家鄉的希望,逐漸變得麻木。

她徹底接受與異域風沙為伴的生活,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往後與復株累單于一同生活長達十一年,育有兩個女兒。

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王昭君又想到那「收繼婚制」,頓感身心俱疲,一病不起,於公元前19年含恨病逝,終生未能回歸故土。

歷史的車輪繼續翻滾,王昭君的事跡被人們流傳、歌頌,但從沒人問過她是否幸福,因為那已經不重要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時至今日,我們現代人享受著無數人辛苦拼搏換來的幸福時光,又有幾個人意識到這是前人辛苦換來的?

對於現今的幸福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應發自內心地感恩珍惜,共同努力推動社會進步,無需再「犧牲一人幸福換取更多人的幸福」,讓「昭君出塞」徹底成為歷史,不再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