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沒2000年的偵探小說作家——《三國志》作者陳壽

金銀銅鐵說中醫6085 發佈 2022-11-26T09:29:15.565110+00:00

下面,我們捋一捋思路,用邏輯方法論證一下這道陳壽悄悄給後世留下的「幾何證明題」:1、如果華佗是庸才,浪得虛名,曹操不會殺華佗髒了自己的手。

七:曹操與中醫

(接上文)下面,我們捋一捋思路,用邏輯方法論證一下這道陳壽悄悄給後世留下的「幾何證明題」:

1、如果華佗是庸才,浪得虛名,曹操不會殺華佗髒了自己的手。如果可以被收買,也不會被殺。所以,華佗死於自己的性格和高超的醫術。

華佗在曹操身邊逗留時間很長,曹操周圍的人得病,也會找華佗看病,多次實踐證明了華佗的本事。作為軍事家,曹操會意識到華佗的超高軍事用途。

2、用一個有漏洞的撒謊拒絕應徵,說明了華佗不願意失去自由,作為王侯的曹操,殺華佗泄怒火,可以解釋事件原委,但是,殺華佗的過程不是激情殺人,如果一抓回來就亂棍打死華佗,那才是「激情殺人」。

華佗是被多次酷刑打死的,而且隔出了華佗寫作一部醫書的時間,曹操有足夠平息怒火的冷靜期,華佗一被抓回來,就坦承了假稱妻子得病,還要繼續被拷打。

3、一時衝動打死華佗符合凡人的邏輯,曹操也有凡人的一面,再退到底線上,要殺華佗,也給一個痛快的死法,也能勉強說過去;但是,酷刑折磨就不合常情,也更不符合雄才大略的曹操的邏輯,對於這個反常事件,我們只能追問,除了「變態」,繼續拷打是為了什麼?

4、一個邏輯上成立的推測是,要求華佗在軍中效力,還有,就是華佗可能已經知道了曹操即將南征的軍事行動,這個行動一定已經籌劃很久了,即使出現了痛失愛子曹沖,情緒大受影響,曹操也不推遲這一行動。

華佗沒有領軍餉,沒有違反軍令,不能被公開處死,而多次反覆地打,就是在逼迫華佗就範。這種事情見不得人。關進獄中而不直接殺掉,我們看到了還抱有幻想的曹操、和不屈服的華佗;陳壽一定是尊敬華佗的。

5、如果不是能夠影響國家命運的事件,或者對曹操個人聲譽產生影響的事件,荀彧這個級別的人物不會諫言。

曹操對荀彧說的:「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有可能表達的潛台詞是:現在的軍醫足可以解決大概率發生的瘟疫問題。二人討論的是備戰問題,否則,單純以粗俗話罵華佗有失雙方的身份了。

《三國志》記載:

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這中間,或許有這樣的潛台詞,如果是郭嘉勸我留下華佗,我會採納的。畢竟,郭嘉的分量大於荀彧。

6、但是,曹操不能確定比自己弱小的政治對手會用極端手段把華佗搞定。曹操知道自己的道德聲譽不允許他這樣做,關羽在被俘,還要再次返回劉備那裡,在招攬賢士方面遜於劉備,誰知道劉備會不會三顧茅廬和用匡扶漢室的道德感召力把華佗納入麾下?

放過了關羽、劉備、禰衡,唯獨放不過華佗,一位民間醫生,因為看不好病就殺醫生,與無賴有何異?看來,在曹操的眼裡,華佗潛在作用或者副作用比關羽大多了。

7、如果用極端手段,比如像劫持徐庶母親為人質,這行不通,劫持徐庶母親,不會有社會影響,徐庶是政治人物,服務的對象是政治家,絕大多數老百姓沒想著當政治領袖,而華佗在民間廣受歡迎,困住華佗,百姓一定生怨。

8、如果曹操已經統一中國,是不會殺華佗的,劉完素被金朝女真族皇帝徵召當御醫,劉完素拒絕以後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不僅沒有被責罰,反而,被金朝朝廷譽為高尚先生。對於金朝皇帝來講,這是一個加分的決策,可以維護統治。普通讀書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情。

9、華佗用一個漏洞百出的理由拒絕返回再次給曹操看病時,可能被殺的結局已經想到了,單純的華佗比司馬懿的心機差得太多了。若干年後,司馬懿裝病發動政變接管了曹魏政權……

10、陳壽寫作的時候,把能寫的全寫出來了,華佗的絕技、性格特點、成為名醫的後悔,絕技不能下傳的輕描淡寫態度,荀彧的諫言「佗術實工」,曹操的理由,即不服從徵召、不給自己根除疾病,還把「鼠輩」一詞送給了華佗,欲蓋彌彰,暴露了是預謀殺害華佗。曹沖死後曹操的後悔,再次證明了華佗有真本事。

曹操一生感情、經歷極為豐富,可以記述的大事件數不勝數,陳壽卻單單記述這件事情,固然可以反應一個真實愛子情感的曹操,但也從這個側面,我們看出陳壽對曹操的批評,陳壽想說的是這兩個字:「報應」。

未完待續

(網圖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