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之評委,「三嫂」使她成為越劇花旦「第一人」

叩街問巷 發佈 2022-11-26T14:13:00.338550+00:00

近日優秀袁派傳人方亞芬幾乎每周日晚上「霸占」銀屏,由她與茅威濤、陶慧敏、鄭雲龍四人組成的《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比賽評委,專業到位、犀利精彩的點評,吸引了眾多越劇粉絲的眼球,好評如潮。

近日優秀袁派傳人方亞芬幾乎每周日晚上「霸占」銀屏,由她與茅威濤、陶慧敏、鄭雲龍四人組成的《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比賽評委,專業到位、犀利精彩的點評,吸引了眾多越劇粉絲的眼球,好評如潮。

其中方亞芬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她感性率真,專業素養突出,尤其是對各種越劇流派表演唱腔的特點熟稔於心,信手拈來,所以點評令選手和觀眾心服口服,且具有一種與身俱來的幽默風趣感,令觀眾回味難忘。

確實,稱方亞芬為當今袁(雪芬)派「第一旦」實不為過。如今的方亞芬不僅是一個袁派花旦,還是上海越劇院男女合演團的團長。袁雪芬宗師去逝後,她更是自覺扛起傳承袁派的大旗,為弘揚越劇藝術,挖掘、培養更年輕的袁派演員四處奔波、傾囊相授。出任越劇「好聲音」評委即可視為她的又一個具體行動。

方亞芬早在1987年就師從袁雪芬,學習袁派藝術。雖然袁雪芬從不收徒,但她對有志學習袁派藝術的年輕演員總是關愛有加。方亞芬非常幸運,從浙江鎮海越劇團進入上海戲曲學校越劇班學習畢業之後,便進入上海越劇院,主攻袁派花旦。

作為一名越劇演員,方亞芬無疑具有優越的天賦條件和才能。她天賦好嗓,身段苗條,扮相秀麗,悟性極高。但是優越的外在條件並不是一個戲曲演員必然成功的保證,一切還在於演員自身的學習堅持和不斷進取。

曾經有人勸她改學對嗓音條件要求更高的流派,但是方亞芬不為所動,她熱愛袁派藝術,更敬重袁雪芬的品行藝德,所以她能深刻領悟袁派藝術的精髓,不為一些世俗習氣所動,潛心學習,終於在師承袁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她表演的祥林嫂、文嫂、玉卿嫂三個藝術形象尤其令人叫絕。這三個「嫂」有不少共同點:從時代背景看,都是近代中國婦女;從地域環境看,都生活在江南農村小鎮;以身份、命運來看,都是寡婦,最後都悲慘死去。

但方亞芬演來各有其貌,互不雷同,一個角色一個台階,使方亞芬跨上了袁派藝術的高峰,並成為當今全國越劇旦角「第一人」。

NO1: 祥林嫂

祥林嫂是方亞芬老師袁雪芬花畢生精力所創造的一個典型人物。該劇如今已是戲曲舞台上的經典劇目,也是袁派旦角代代承襲的看家劇目。

袁雪芬塑造的祥林嫂,來源於魯迅先生的名作《祝福》,這個典型人物凝結著舊社會底層人民的血淚呼聲。

在袁雪芬的一生中,《祥林嫂》歷經四度改編上演、兩次搬上銀幕,堪稱她歷時最長、傾注心血最多的劇目,而這一人物形象,通過袁雪芬匠心獨具的創造與演繹,成為我國當代戲曲舞台上熠熠生輝的典範形象。

有老師的銀幕「範本」在,再加上袁雪芬的親授,方亞芬的悟性和認真揣摩,其扮演的祥林嫂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認可。

《祥林嫂》一劇也成為方亞芬所在的男女合演團的保留劇目。電視台經常播放的舞台版《祥林嫂》正是方亞芬與許傑擔當主演的這一版。

雖說方亞芬的祥林嫂與袁雪芬的祥林嫂尚不能等同,況且這本來就是傳承而不是超越。不過,方亞芬的祥林嫂在年齡和唱腔上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

她既可演年輕的祥林嫂,又可演年老的祥林嫂,一人演完全劇,體力充沛,情緒飽滿,表演連貫,一氣呵成。

在唱腔方面,她悉心揣摩袁派運腔、咬字、噴口、吐氣等獨特韻味,發揮自身嗓音脆亮厚實、富有磁性的特點,使唱腔典雅圓潤醇厚又悲愴蒼涼,富有青春和生活氣息。在《問蒼天》中,她聲音蒼涼悲憤,步態遲緩老邁,將已心死人也將亡的祥林嫂刻畫得神情畢肖、惟妙惟肖。

NO2:文嫂

文嫂是方亞芬在2000年上海越劇院原創大戲《早春二月》中扮演的的一個主要角色。文嫂外表質樸文靜,內在卻善良剛烈。她經受了丈夫犧牲和兒子病死的雙重打擊,又遭受到小鎮上流言蜚語的折磨,還想要成全肖澗秋和陶嵐的愛情,內心充滿著掙扎與矛盾。

這是方亞芬新的創造,沒有「範本」可依。巧合的是,《早春二月》的原作者柔石,曾在方亞芬就讀的鎮海中學任過教師,方亞芬為了演好戲,就特地與編導、作曲、服裝設計等人員返回母校體驗生活。

故鄉之行為方亞芬的表演找到了生活依據,又給了方亞芬新的啟示:文嫂是一個革命烈士的遺孀,既要演出她的艱難和不幸,也要演出她的自尊與自強。

正式進入創作之後,方亞芬不僅為自己的表演進行重新定位,而且對服裝、化妝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編於2001年7月17日在上海逸夫舞台觀看了此劇。劇場裡掌聲不斷,可見觀眾是歡迎這個戲的。這個戲的題材與越劇纏綿、抒情、清秀的特點正好契合,又突出了越劇本體的魅力,尹派深沉、袁派悲愴,這些唱腔特點有力表現了人物。

方亞芬整個表演自然貼切,眼神與身段動作表現了文嫂複雜的內心感情,催人淚下。在演到文嫂自盡一場戲時,據說她特地設計了身披白綾深深回眸的動作,大段的唱腔既哀婉深沉又悲愴激揚,韻味醇厚又圓潤流暢。方亞芬的表演不時激起觀眾陣陣掌聲。

電影表演藝術家謝芳觀看此戲後,也說:越劇很美,特別擅長抒發感情。尤其是文嫂的大段唱腔抒情性很強,就像中國的詠嘆調。

可見方亞芬演的文嫂是非常成功的。越劇《早春二月》也成為上越的經典保留劇目。

NO3:玉卿嫂

說來令人感慨,本來這個角色與方亞芳是無緣的,但是由於原先扮演玉卿嫂的何賽飛因身體不適突然辭演,才降臨到方亞芬頭上。方亞芬原先對這個角色也並不在意,是抱著「救場」的心態進入排演場的,而這時離正式開演只剩下三十天的時間。

方亞芬畢竟是個優秀演員,一經深入角色,她便發現玉卿嫂是近年越劇舞台上一個非常難得的角色,人格形象極致,經歷獨特,刻畫細膩,性格鮮明,引人思索。

在燃起強烈的創作欲望之後,方亞芬又清醒地認識到,玉卿嫂與祥林嫂、文嫂有相似的地方,如何演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而不是相互雷同,才是關鍵。

如果說祥林嫂、文嫂更多的是繼承前輩成果,那麼玉卿嫂則主要靠自己的獨立創造了。一個演員最大的幸福和樂趣,莫過於在舞台上創造出嶄新的人物,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

於是方亞芬首先做的是深入理解原作和劇本,理清人物性格和感情發展脈絡。

其次是把展現玉卿嫂的性格作為首要任務,把表達她的內心感情的發展變化作為表演的貫串線,努力體現出人物感情的複雜性和內在張力,力戒簡單化、表淺化。

第三,把自己的表演藝術特長巧妙地融化到角色的實際要求中,從而達到一種全新的高度。

結果方亞芬都做到了。戲中的唱念做打,不無創新。唱腔表演既是正宗「袁派」,又帶有方亞芬圓潤醇厚、富有磁性的獨特韻味和優雅婉轉,嫻靜含蓄的風格氣質。

最後,她一個人在台上,聲淚俱下地一口氣唱了112句唱詞,加上念白,共演唱了二十多分鐘。

編劇的這一大膽之舉,就是在充分了解了方亞芬演唱功力的前提下所為;而方亞芬果然不負眾望,這幾處大段和超大段的唱腔,聲情並茂,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凸顯了越劇劇種以唱見長,細膩地刻畫人物的本體特徵,也使新老越劇觀眾過足了戲癮。演出時台下往往一片寂靜,一待演完馬上爆發出如雷的掌聲。

方亞芬的玉聊嫂獲得空前成功,此劇2005年11月首演,當年她就被評為上海第16屆「白玉蘭獎」主角獎的榜首。2007年又憑此角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也是榜首。

當時就有專家說:方亞芬連續扮演嫂子級的人物,使她的戲路不斷開拓,在人物塑造上也完成了從扮演年輕女性到中年女性的轉型,在今後的越劇舞台人物表演上,她的表現力會更強,可塑性也更大,會成為越劇表演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

如今看來,專家的眼光準確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