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摸VS他人摸,為什麼感覺不一樣?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發佈 2022-11-27T10:12:43.718734+00:00

咳咳,別想歪,我們這是正經科普。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撓自己腳底板、咯吱窩或者腰間時是不是感覺很癢?

咳咳,別想歪,我們這是正經科普。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撓自己腳底板、咯吱窩或者腰間時是不是感覺很癢?身體扭得跟麻花似的,甚至有人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但是自己撓自己時,啥感覺都木有!

咋,別人的手帶電啊,一碰就有反應?!



劇透vs開盲盒


正常的皮膚具有感覺功能,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內廣泛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

當皮膚感知到刺激時,這些神經末梢或感受器會把刺激轉成動作電位,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形成各種感覺。

按道理來說,自摸和他摸都是同樣的動作,傳導途徑肯定是一樣的,為啥最後產生的感覺大相逕庭呢?



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志願者自己撓自己的手心,再用別的東西撓志願者的手心,記錄兩者腦部電流變化。

對比後發現,自己撓自己時小腦會發出信號

換句話說,自己摸自己像劇透。小腦提前預測動作結果,告訴相關部門,這是自己人,不用幹活,躺平吧。於是乎,自己摸自己,啥感覺也沒有。

但別人摸自己時,小腦沒法預測動作和位置,沒了劇透,整個過程就像開盲盒。一感知到刺激各單位部門都得起來幹活,對應的感覺也就隨之而來了。



這是大腦可以識別自我和他人的結果。但有些精神分裂患者識別不了,他們對自己的動作有陌生感,小腦無法預測,所以他們自己摸自己時會認為是別人在摸自己,並產生相應的感覺。



如果大家想在別人撓你痒痒時保持鎮定,可以催眠自己,那是自己的手,是自己在撓痒痒,癢感可能會減弱許多。


觸覺也看人


看什麼人,看臉才對(不是)

對於熟悉度不同的人,皮膚觸覺的反應也不同。


不熟悉的人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安全距離,指的是以自我為中心參照物,在滿足安全感時客體或事件與自我的距離。

每個人的安全距離不一樣,在安全距離內交往個體會感覺很舒適,如果越過這個安全距離,可能會產生不安、壓力大等情緒。

比如甲的安全距離是1m,乙和甲保持在1m距離社交,甲會覺得很安心很舒適。

如果乙突然靠近甲,雙方距離小於1m,甲可能會出現被冒犯、壓力大、緊張不安等情緒。


(圖源網絡)

而觸摸是很親密的行為,沒見過幾面的人一上來就撫摸你,要麼被嚇一跳,默默在心裡打電報(嗶嗶嗶嗶),要麼直接來一頓行為藝術。



熟悉的人

對於熟悉的人,大腦會給他們貼標籤,如朋友,死黨,閨蜜,對象等。

這些人的撫摸不僅不會讓你感覺不舒適,甚至可能產生愉悅感,這跟催產素有一定關係。

催產素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後葉分泌,男女皆有。有研究發現,體內催產素含量與配偶之間的依戀程度成正相關

關係親近的人相互撫摸,大腦分泌催產素,個體會產生愉悅感或者歸屬感。如果是陌生人,催產素將沒有任何效果。



不同部位,觸覺靈敏度不同

我們皮膚表面散布著觸覺感受器,但是不同部位,感受器的大小不同,分布的多少也不同。

一般來說,指腹的感受器最多,其次是頭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觸覺最靈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觸覺則比較遲鈍

怪不得情侶總喜歡牽手手呢,這碗狗糧小紅先干為敬。



另外,女生的指腹觸覺可能比男生更敏感,產生的痛感也更明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