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羅晉再演苦情戲,身為皇帝身不由己,看得真憋屈

星海知玉 發佈 2022-11-27T13:49:40.172761+00:00

看《天下長河》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難!治理黃河難,吏治清明難,想要收復台灣難,一切怎麼就那麼難呢?‬治河難康熙好不容易遇到了「河伯投胎」的治河能人陳潢與負責的治河大臣靳輔,正大展宏圖決心治理黃河時,卻受到了眾大臣的阻攔。

看《天下長河》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難!

治理黃河難,吏治清明難,想要收復台灣難,一切怎麼就那麼難呢?

‬治河難

康熙好不容易遇到了「河伯投胎」的治河能人陳潢與負責的治河大臣靳輔,正大展宏圖決心治理黃河時,卻受到了眾大臣的阻攔。

他好不容易力排眾議,讓大家同意治理黃河了,大臣們卻不配合,在後期進度上不斷地拖後腿。

最初靳輔讓黃河兩岸的居民搬遷,需要用大把銀子安撫流民,可是索額圖與明珠卻合起伙來不給靳輔撥銀子。

黃河兩岸居民遲遲見不到銀子,不願再相信朝廷,開始鬧事,有個小女孩還直接捅了靳輔一刀。

萬般無奈之下,康熙只能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去安撫流民。

可是錢從京城運出去了,卻一直沒有到靳輔手上,原來底下的人又在使絆子。

兩江總督看靳輔大權獨攬,眼紅嫉妒,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一直晾著靳輔,沒把銀子給他。

康熙在南書房著急得直跺腳,只好再次派人去催促銀兩發放的問題。

索額圖推薦了新科探花郎徐乾學去做這督促之人,康熙也應允了,可是事情哪有那麼容易呢?

徐乾學本就是索額圖的人,索額圖根本不想把銀子給靳輔,所以讓徐乾學告訴底下的人一個字:拖。

好在高士奇看出問題所在,毛遂自薦去幫康熙做監工,才讓事情最終妥善解決。

‬吏治清難

索額圖與明珠相互挾制,形成二分天下之勢,

官場貪污之風氣盛行,官官相護,黑暗至極,想要辦事,沒有銀子,寸步難行。

科舉中第,不使銀子,根本不可能高中,因為監考官看你不順眼,可以直接讓你失去交試卷的資格。

高中了,不「孝敬」上司,你只能處處受排擠,沒辦法得到重用。

當初三兄弟說好,無論以後誰高中當了官,都不能忘記其他兩兄弟。

可是大哥徐乾學倒好,一舉高中探花郎,全然忘記了陳潢與高士奇的存在,不顧好兄弟的死活。

只知道給上司送銀子,讓自己官運亨通。

三弟陳潢重病下不了床,連看都沒去看一眼,只是給了幾兩碎銀就打發了來找他的高士奇。

高士奇去找他的時候,還裝模作樣,假裝不認識。

當真是世事難料,人性涼薄。

幸好高士奇這個人能屈能伸,臉皮厚,礙於面子,徐乾學才不得不接濟了他一頓。

徐乾學明知道他的兩位兄弟都是能人,如果剛見到皇上的時候就力薦高士奇與陳潢,那該有多好。

可是他沒有,他只管自己,如何平安地混日子,如何想辦法升遷?

浮雲驚夢,人心難測,在利益權勢面前,當初那個信誓旦旦說出誓言的「好大哥」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阿諛奉承的諂媚小人,當真可笑。

後來高士奇憑藉自己的謀劃,換得了一日七遷的機會,一躍龍門,成為了正六品南書房大臣,常伴聖駕,恩寵正濃。

這時候的徐乾學又開始認兄弟了,可是他的眼裡也只有大人,而不是兄弟,巴巴地拿著銀票就過來了。

像個哈巴狗一樣,在自己的兄弟面前,搖尾乞憐,「好話」說盡,實在可悲。

自輕自賤,毫無尊嚴,全然失去了自我,如行屍走肉般在官場宦海沉浮。

康熙派他當欽差,去調解河道上的銀兩發放問題,可是他呢?

全然忘記了當初讀書人安邦定國的人生理想,淪為索額圖的黨羽,眼中再無公道是非

,喝酒穿貂,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甚至還為了索額圖一派,打壓逼迫自己的兄弟,還好高士奇是帶著皇上的令箭來的,否則就毀在了這大哥身上。

從徐乾學的身上你能看到兩個道理:

一個是利益面前,情意見真假。

一個是性格軟弱的人,辦不了大事。

當初提出說,如果有朝一日,三人中有一人飛黃騰達的話,千萬不要忘記提攜另外兩兄弟的人也是徐乾學。

他為什麼會說這種話呢?

還不是因為他深知陳潢與高士奇是真正的大才,有希望高中,希望能從他們身上分一杯羹嗎?

幾個人在一起,大家都處於同樣的境遇,你看不出他是個什麼人,因為大家同病相憐,抱團取暖才是上上策。

可是一旦到了足夠的金錢利益面前,你才能發現一個人的真面目。

作為兄弟,徐乾學是失敗的,但作為當官的,他同樣是失敗的。

前腳剛答應完皇上要幫皇上審問犯人,問出黃河貪污的事情,可是後腳被索額圖一嚇,就聽了索額圖的話,把犯人用麻袋活活壓死了。

誰能想到看著軟弱可欺的老實人,竟然也能親手干出殺人害命的勾當。

氣得康熙半夜起來只能在皇宮裡亂走消氣。只可惜他太年輕,手裡還沒什麼實權,所以還得仰人鼻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康熙這個皇帝真的當得是好憋屈,好難。

所以,千萬不要讓能力不足,沒有主見的人去辦重要的事,否則不但事情辦不成,可能還會讓事情平添出更多的麻煩

‬收復台灣難

少年康熙志向遠大,平三藩,治黃河,收台灣,可是每一個目標都沒那麼容易成功。

劇中三藩終於平復,舉國上下都在歡慶,可是康熙高興不起來,因為台灣的事情還沒有著落。

眾大臣都不同意收復台灣,擔心山高路遠,白白耗費國力,得不償失。

而且大清的士兵是旱鴨子,大家都不想背井離鄉去做一件看起來毫無希望的事情,所以沒有人贊成。

好在康熙意志堅定,無人能動搖,讓孝莊坐鎮,趁著大壽演了一齣戲,才讓眾大臣無力反駁。

雖然反對者居多,遇到的問題也多,但是憑藉康熙的恆心與毅力,收復台灣也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康熙已經在讓施琅在洪澤湖操練水師了,準備好就開打。

‬寫在最後

很多人都說羅晉版的康熙演得不太像皇帝,感覺脫離了歷史原型,其實不然。

雖然羅晉飾演的康熙感覺很「頑皮」,平時看起來沒有多少威嚴,但是誰少年的時候就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呢?

更準確地說,羅晉演出了康熙的層次感,從意氣風發的青年,到沉穩有力到中年。

不同於以往其他演員只有一個狀態,羅晉眼中的康熙,每一個階段的狀態都不同,生命鮮活,富有感染力。

時而活潑,時而威嚴,時而可愛,時而隱忍,變化多端,精彩絕倫。

再加上神似康熙的長相,羅晉將康熙塑造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飽滿,也更加吸引人。

只是這一次羅晉還是在憋屈地演戲,雖然他立志要讓黃河一勞永逸,不再決堤,但是中間遇到的問題卻非常多。

就像《鶴唳華亭》一樣,羅晉操心太多,一直身不由己,受到周圍人的挾制,真的讓人很心疼。

這麼一看,感覺羅晉逃不過苦情戲,但真的是越看有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