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論——標籤效應

曹庭政2021 發佈 2022-11-27T18:09:15.881180+00:00

各位網友,上午好!昨天我們講了標價超高越暢銷的凡勃倫效應或者叫做名牌效應,今天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討論一個與名牌效應相似的一種現象,標籤效應,什麼是標籤效應呢?

各位網友,上午好!

昨天我們講了標價超高越暢銷的凡勃倫效應或者叫做名牌效應,今天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討論一個與名牌效應相似的一種現象,標籤效應,什麼是標籤效應呢?

我們先來看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克勞特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他要求一群參加實驗者對慈善事業做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分別說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對應地,還有一些參加實驗者則沒有被下這樣的結論。過了一段時間後,當再次要求這些人做捐獻時,發現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說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錢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說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被下過結論的人捐獻得要少。實驗證明: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如果像商品一樣被貼上了鮮明的標籤,他就會自覺地對自己進行相應的印象管理,促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標籤相吻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曾對新招募的士兵做過一項有關標籤效應的心理實驗,他讓那些紀律散漫、表現極差的士兵每月定期給家人寫信,內容都是講述自己如何遵守軍紀、英勇作戰、立功受獎等。半年以後,這些士兵都做出了驚人的改變,他們真的遵照信中的內容去做了,由一群散兵游勇的劣兵變成了一支聽從指揮、紀律嚴明的勁旅。標籤效應是神奇的,它就如貼在心上的標識,能在無形中變成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促使我們在行為和品行上做出相應的改變。

標籤對人最大的影響,是「令好的更好、壞的更壞」。

如果標籤是正面的,那麼會將人們往積極向上的方向引導;

如果標籤是負面的,則可能讓人不斷強化這種負面印象,久而久之,真的成為了那樣的人。

人們很難從這種外界的引導中擺正自己的初心,所謂的「越努力越幸運」「破罐子破摔」,也正是這個道理。

標籤效應帶來的後果,不加以控制和疏導,是非常可怕的。

由此可見,標籤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又能給人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我們要學會利用其積極的一面,以此激勵他人、鼓勵自己,促進自己和他人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當然,在「標籤效應」中,如果貼的標籤不是正面的、積極的,那麼被貼標籤的人也可能由於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與所貼標籤內容方向相反的行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調整方向應用激將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如果想貼負面的、消極的標籤而產生正面的效應,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被貼標籤者能夠理解所貼標籤是不是客觀、公正的;第二,被貼標籤者的獨立性要比較強。

好,關於標籤效應就講到這裡。網友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