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展翅還是折翅-南美ABC之A霸阿根廷

縱橫藍星 發佈 2022-11-27T22:07:33.395844+00:00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央視首次播出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作為背景音樂,這首紀念深受阿根廷人民喜愛戴的前第一夫人貝隆夫人的歌曲,在此後逐漸成為阿根廷足球悲歌的代名詞。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The truth is I never left you

2002年亞韓日世界盃,阿根廷未能小組出線,遺憾回國。央視首次播出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作為背景音樂,這首紀念深受阿根廷人民喜愛戴的前第一夫人貝隆夫人的歌曲,在此後逐漸成為阿根廷足球悲歌的代名詞。

在足球界,阿根廷絕對是南美乃至世界足壇崇尚技術流的一朵奇葩。他們的風格狂野華麗而又細膩驚艷,球員在賽場上的表現熱血奔放,一如他們的國舞探戈。

一代又一代的阿根廷足球隊,巨星閃耀,梅西、帕薩雷拉、肯佩斯、馬拉度納、里克爾梅、巴蒂斯圖塔等。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決賽,馬拉度納以「上帝之手」帶領阿根廷戰勝英格蘭奪冠,以此在球場上洗刷了馬島戰爭阿根廷戰敗的恥辱,完成復仇。

這種狂野熱血的獨特英雄主義足球文化,也是阿根廷在全球擁有眾多忠實球迷的重要原因。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個熱血傳奇的國度。

概況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隔安第斯山脈與智利相鄰,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國土面積278.0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人口4732萬,居世界第31位,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南美第二大城市,位於拉普拉普河的河口右岸。

阿根廷地勢由西向東逐漸趨於平緩。西部是巍峨壯麗的安第斯山脈為主體的山地,約占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是面積廣闊的潘帕斯草原,是舉世聞名的農牧區,號稱世界糧倉,集中了全國70%的人口、80%的農業和85%的工業。

北部是與巴拉圭接壤的查科平原,多河流窪地、沼澤和大面積森林。

南部是連綿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阿根廷海岸線5000多公里,大陸架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如果阿根廷有幾條黃河存在,那麼這片廣闊的大陸架帶來的領土貢獻真是前途無量。

主要河流是拉普拉塔河(最寬處達220公里)及其上游的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巴拉圭河。拉普拉塔河口之寬,以至於讓數百年前初到此處的麥哲倫以為是進入太平洋的海峽。

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是安第斯山脈最高峰,也是南美第一高峰。

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位於阿根廷和巴西之邊境。

如果說美國是北美的天選之地,那麼,阿根廷就是上帝在南美的行宮。但與美國颶風肆虐成災不同,阿根廷所在的南大西洋海域連出現一次颱風級別的熱帶風暴都可謂是鐵樹開花,極其罕見。

這是因為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擋住了狂暴的西風帶,而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也擋住了來自南極的寒流,東部則是溫暖的巴西暖流沿著海岸線向南涌動,在阿根廷南部海域形成漁場。總之,這裡礦產、森林、草原、平原、河流、高山,樣樣不缺,是一片極其宜居的地方。

簡史

1534年,當西班牙殖民者門多薩帶領1000多的殖民軍和神父登陸拉普拉塔地區時,他們被眼前這片望不到盡頭、沒有樹的肥美草原驚呆了,土著人稱這裡潘帕斯,意思就是沒有樹的大草原,對久居西班牙多山乾燥的殖民者來說,這片土地真是上帝賜予的富饒之地。

當這群殖民者看到土著人佩戴的銀器時,他們以為這裡有夢寐以求的銀礦,於是給這片土地起名拉普拉塔,意為白銀之地。而白銀在拉丁語中為「Argentum」,阿根廷國名Argentina,即從這個拉丁單詞演化而來。西班牙人在登陸的地方,建設了第一個殖民據點,即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將這一大片土地劃分為拉普拉塔總督區。

經過近300年波瀾不驚的殖民統治後,歐洲此時進入了法國大革命時代。

起初與法國結盟的西班牙和英國在歐洲打得不可開交,戰火也隨即延伸到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1806年,英軍攻占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殖民政府軍望風而逃。而土生的西班牙後裔們自發組織軍隊,對英軍的入侵進行了強烈反抗,竟然成功擊敗了英軍。

這場本土西裔趕跑英國殖民者的戰爭,極大得鍛鍊了本土人自己的武裝力量,也增強了他們的信心,這支本土武裝力量也成為數年後阿根廷獨立戰爭的主要軍事力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808年,拿破崙入侵原先是盟國的西班牙,法軍占領西班牙本土大部,西班牙波旁王朝被拿破崙趕走,立了兄弟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

法國人的篡位之舉和西班牙軍隊在戰爭的糟糕表現,讓美洲西屬殖民地的人們對宗主國西班牙失望之餘,也發現了它的紙老虎本色。

雖然拿破崙入侵了宗主國,但美洲殖民地的本土白人並不憎惡他,反而拿破崙宣揚的自由、獨立革命讓他們中的精英都成了拿破崙的粉絲。

於是,從1810年開始,北至墨西哥、南邊至拉普拉塔河流域的西屬美洲殖民地,掀起了脫離西班牙獨立的浪潮。

1810年5月,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本地白人發動五月革命,開啟獨立戰爭的大幕。

遠在西班牙的「勞塔羅」革命者聖馬丁聞訊脫離西班牙軍隊,回到阿根廷參加獨立戰爭。軍事素養極高的聖馬丁很快在革命政府中嶄露頭角,多次率軍擊敗西班牙人的反撲。

1817年,為徹底打敗西班牙的殘餘勢力和防止西班牙人的反撲,聖馬丁認為阿根廷必須幫助其他西屬美洲殖民地實現獨立,才能徹底保障阿根廷的安全。

阿根廷解放軍總司令聖馬丁率5000遠征軍,從拉普拉塔地區出發,沿安第斯山脈進軍智利和秘魯地區,史稱「安第斯山征」。此次遠征,聖馬丁成功幫助智利、下秘魯地區實現獨立。

1822年,阿根廷將軍聖馬丁在遠征秘魯途中,和解放者玻利瓦爾在厄瓜多的瓜亞基爾舉行了歷史性的會面,兩位南美洲的獨立大英雄討論整個拉丁美洲的解放和前途問題。

然而具體討論的內容不得而知,只知道可能政見不合,聖馬丁為了南美解放事業不至於發生內訌,就此放棄權力,隱退江湖,最後在1850年病死法國。

1880年初,阿根廷政府派軍艦將聖馬丁的遺骨從法國接回,於5月28日安放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實現了聖馬丁生前「死在祖國的懷抱里」的遺願。

和許多南美國家一樣,由於獨立時參與革命的有民主派、專制派、軍人和投機者等,儘管阿根廷實現了獨立,但此後幾十年裡,阿根廷各派對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產生了分歧,一派想走傳統的中央集權制,另一派則想組成美國式的聯邦制,新生國家因此爆發了內戰。雙方打打停停,最終代表自由主義的聯邦制獲得勝利,阿根廷變成由數十個省組成的聯邦國家。

在充分整合好核心的潘帕斯草原領土後,阿根廷開啟領土擴張。領土向南延伸到了南美洲最南端,向北奪取了巴拉圭的南方領土,這標誌著這個現代國家已基本成型,這個潘帕斯雄鷹也開始騰飛模式。

到了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十,與英美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接近,遠高於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新興移民國家,世界各地流傳著阿根廷夢。

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開通,讓大批貨船不再繞行南美南端,阿根廷戰略地位下降。

禍不單行,緊接著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英國實力大損,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讓位於紐約,來自英國的大規模投資終結,阿根廷的農產品出口也隨之下降。

更加禍不單行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讓奉行自由主義經濟的阿根廷經濟直接破產。

經濟危機導致軍人勢力和民粹主義抬頭,軍人通過政變取得政權,於是阿根廷此後幾十年在政變這條路上越陷越深,政府債台高築,信用破產,經濟發展停滯,成為國際上人人喊打的老賴。

掙扎了幾十年,阿根廷依然沒有找到國家發展的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