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還是獨裁屠夫,巴拉圭怎敢一挑三?

縱橫藍星 發佈 2022-11-27T23:20:22.312634+00:00

19世紀60-70年代,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國家實力差距加大,民族國家概念帶來的文明衝突加速升級,整個世界似乎都被一股神秘力量作用,東西南北中,火藥桶遍地開花,伴隨著一個叫「不服就干」的火星肆虐,全世界仿佛都陷入了內戰、外戰的慘烈廝殺,新式武器的不斷湧現,更讓這種廝殺更加血腥。

前言

19世紀60-70年代,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國家實力差距加大,民族國家概念帶來的文明衝突加速升級,整個世界似乎都被一股神秘力量作用,東西南北中,火藥桶遍地開花,伴隨著一個叫「不服就干」的火星肆虐,全世界仿佛都陷入了內戰、外戰的慘烈廝殺,新式武器的不斷湧現,更讓這種廝殺更加血腥。

在東亞,清朝正深陷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日本倒幕運動如火如荼。

在東歐,俄羅斯帝國在克里米亞死磕英法土聯軍,打得毀天滅地;

在中歐、南歐,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戰爭勢不可擋,歐陸亂作一團;

在北美,美國南北內戰打的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在南美,這裡也爆發了一場亡國滅種級的殘酷戰爭-巴拉圭戰爭。

這場南美洲最血腥、最殘酷也最悲壯的戰爭中,巴拉圭獨自對抗鄰國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的聯合入侵!這場戰爭讓巴拉圭喪失了70%人口、90%成年男性!以至於戰爭最後,婦女兒童都拿起槍枝走上戰場。如此罕見的戰爭人口損失比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小國巴拉圭的逆襲

雖然1811年5月,巴拉圭從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拉普拉塔總督區成功獨立,但作為落後農業國,巴拉圭人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作為一個新獨立的內陸國家,巴拉圭的地緣環境實在太差。沒有出海口好歹還有巴拉圭河-巴拉那河的航道可以彌補一二,但鄰國可沒辦法選擇。

巴拉圭地處拉普拉塔地區的查科平原北部,這裡早在殖民時期就是南美洲西班牙勢力和葡萄牙勢力的過渡區,兩大殖民帝國在此你來我往,暗中角力。拉美獨立戰爭後,這裡繼續成為巴西和拉普拉塔聯合省(阿根廷前身)緩衝博弈之地。

尤其是阿根廷,作為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核心所在,自認為有權力繼承這個總督區的一切。因此,從拉普拉塔總督區獨立出去的巴拉圭、烏拉圭等國,阿根廷從不認為它們是獨立國家,都應該是聯合省的一員,尤其是巴拉圭。

從地形圖上就可看出,巴拉圭所在的北查科平原是阿根廷核心平原地帶的一部分。從這點上講,兩者的關係有點像蘇聯(拉普拉塔總督區)解體後,俄羅斯(阿根廷)看待烏克蘭(巴拉圭)的微妙感覺。要知道俄烏友好時期,大帝基本是把烏看做核心勢力範圍,甚至是俄羅斯的編外省的。

東北面的巴西倒沒有如阿根廷這般大胃口,人家只想要巴拉圭北部的馬托格羅索地區,因為這裡盛產馬黛茶。

奠基人-弗朗西亞

前有狼後有虎,作為巴拉圭獨立的國父,手段高超的弗朗西亞建立了獨裁統治,以「閉關鎖國+秘密警察」的組合拳來強力控制國家,這反而使得巴拉圭國內最為穩定。

而兩個強大鄰國此時都面臨著國內政治局面的混亂。

拉普拉塔聯合省(阿根廷)革命政府兩大派圍繞是建立鬆散聯邦還是中央集權政府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混戰四十餘年,直到1853年,聯邦派最終獲勝,阿根廷變為聯邦國家。

巴西此時為葡屬巴西,因拿破崙入侵葡萄牙本土,葡萄牙國王若奧六世狼狽逃至巴西繼續維持統治。1822年,他的兒子佩德羅宣布巴西殖民地獨立,巴西帝國誕生,但巴西國內也隨即出現各省叛亂和平民起義。

政治穩定的巴拉圭迎來了自己的戰略機遇期。在國父弗朗西亞長達近三十年的獨裁統治下,經濟自給自足,通過內循環,巴拉圭竟然做到了財政充裕,沒有外債。

這在向歐美借債導致債台高築的一眾拉美國家,可謂夜空中最亮的星。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沒有歐美債務,和歐美強國劃清界限,對國家的經濟內外循環前景非常不利。

巴拉圭的改革開放-洛佩斯

1841年,弗朗西亞病逝,他的兒子洛佩斯接過大權,成為第二任獨裁者。與父親堅持閉關鎖國不同,洛佩斯認為封閉只能勉強自保,作為內陸國家的巴拉圭,想要富國強兵唯有對外開放。於是他出台優良的招商引資政策,歐美商人見機紛紛來到巴拉圭投資,尤其是早就希望插足南美的英國人。

洛佩斯從歐美聘請大量工程技術人員,幫助巴拉圭大力發展基建和重工業,並興建了當時南美大陸第一條鐵路。洛佩斯在位的20餘年,巴拉圭經濟得到跨越式發展,成為南美洲最發達和富有的國家。

三代獨裁者還是毀滅者?-小洛佩斯

1862年,洛佩斯去世,他的長子小洛佩斯繼承大權,成為巴拉圭總統。這位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三代年輕時就週遊歐洲各國,甚至見到了他的超級偶像拿破崙…的親戚,時任法蘭西皇帝的拿破崙三世,見識了歐洲強國的實力。


作為拿破崙的粉絲,偶像當年武力橫掃歐陸的風采讓他迷醉不已。因此,小洛佩斯掌握國家大權之後,運用父親攢下的雄厚家底,大力發展國防力量,巴拉圭國防軍從7000人擴展到3萬人,並裝備了先進火炮和蒸汽艦船。

有了經濟和軍隊做底氣,洛佩斯希望巴拉圭得到下游巴拉那河的通航權,以便為巴拉圭找到安全的出海口發展對歐美貿易,但致力於「收復」巴拉圭的阿根廷自然不能允許它繼續增長國力,對途徑阿根廷的巴拉那河段進行封鎖,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於是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南美大混戰

烏拉圭本是1825年阿根廷與巴西武力比劃一番後妥協的產物。作為實力弱小的緩衝國,烏拉圭政府自然容易受到周邊強勢國家的影響,政治力量主要分為白黨(保守黨)和紅黨(自由黨)。

1863年,烏拉圭發生內亂,親阿根廷的紅黨在阿根廷軍隊幫助下組建遠征軍,推翻了親巴拉圭的烏拉圭執政黨白黨政權,白黨尋求老大巴拉圭的救助。而一直覬覦控制烏拉圭河下游的巴西也不甘寂寞,派遣軍隊進入烏拉圭,宣布支持紅黨,烏拉圭國內局勢變得極為複雜。

由於烏拉圭地處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出海口處,對巴拉圭對外貿易極為重要,但是巴拉圭和烏拉圭中間隔著阿根廷的科連斯特省。

1864年,載著巴西馬托格羅索地區總督的巴西輪船被巴拉圭劫持,船上的軍火也一併被沒收。小洛佩斯決定先發制人,干票大的,直接派遣3000多人的遠征軍北伐巴西馬托格羅索並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眼瞧著自己軍隊這麼不給力,巴西坐不住了,開始主動尋求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幫助。三個巴拉圭死對頭就這樣結成反巴拉圭三國軍事同盟。

這讓小洛佩斯始料未及,一場巴拉圭和巴西的邊境衝突竟演變成自己和半個南美的軍事對抗。

不過經濟實力雄厚的巴拉圭,讓他錯估了形勢,他認為可以像偶像拿破崙「三皇會戰」一般,以少勝多,打敗對方。

當時雙方實力對比如下:巴拉圭人口不到50萬,經過全國總動員,僅陸軍就擴展到5萬多人,可以說,除去老弱婦孺,成年男子幾乎全部參戰。

三國同盟中,作為南美頂尖的巴西人口1000萬,阿根廷人口150萬,不論是領土面積還是人口,交戰雙方都不在一個數量級。

小洛佩斯決定派遣海軍偷襲企圖封鎖巴拉那河的巴西海軍,卻反被發現而全軍覆沒,巴拉那出海河道被聯軍封鎖。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決定秘密派遣遠征軍偷襲巴西首都,來一招圍魏救趙,打破封鎖。此舉太過冒險,相當於三國時期魏延的子午奇謀。

結果是,遠征軍被三國聯軍發現蹤跡並全力圍殲。

仗打到此時,結果似乎已經明了了。儘管巴拉圭在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個方向均取得不俗戰績,然而面對人數上的差距,小洛佩斯無力再發動進攻,只得改戰略進攻為國土防禦。

三國同盟抓住機會,集結了6萬聯軍向巴拉圭本土發動攻擊。

國土狹小的劣勢就暴露出來,聯軍在巴西名帥加西亞的率領下,穩紮穩打,步步推進,巴拉圭的偷襲戰術無法得逞,反而接連損失軍隊,很快攻打下巴拉圭首都亞松森。

小洛佩斯堅決不認輸,率領剩餘的一萬多人退守巴拉圭東北部山區開展游擊戰爭,甚至為了彌補人數的不足,小洛佩斯強行徵召兒童婦女加入軍隊,繼續與敵人殊死搏鬥。

1870年,小洛佩斯寧死不屈,戰死沙場,巴拉圭徹底沉淪。

這場歷時6年的血腥戰爭,巴拉圭人口從50餘萬減少到22萬,人口損失接近7成,其中9成是男性,以至於戰後巴拉圭成年男子只剩不到3萬人,領土方面共計割讓近11萬平方公里土地給阿根廷和巴西。

這場戰爭把這個國家直接摧毀,幾乎亡國滅種。

但正是小洛佩斯這種寧死不屈的骨氣,對於這場慘烈的失敗戰爭,巴拉圭人始終保持驕傲,更視小洛佩斯為民族脊樑。


如今的巴拉圭國土面積40.68萬平方公里,人口為745.4萬,已經徹底淪為農牧業國,是南美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然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很難想像從1998年到2010年,巴拉圭連續4次打入世界盃,其中3次進入16強,2010年南非世界盃更是打入八強,你敢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