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使命召喚》誕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土豆侃大山 發佈 2022-11-28T03:13:45.749806+00:00

80年代初有一男孩,拿著他們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給蘋果公司CEO賈伯斯演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產品性價比很高,喬老爺子也沒慣著他,拿出一台蘋果麥金塔的圓形機,給他們演示自己的作業系統。賈伯斯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網際網路雖然很賺錢,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80年代初有一男孩,拿著他們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給蘋果公司CEO賈伯斯演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產品性價比很高,喬老爺子也沒慣著他,拿出一台蘋果麥金塔的圓形機,給他們演示自己的作業系統。

賈伯斯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網際網路雖然很賺錢,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這個男孩就是鮑比考提克,後面視頻我們叫他boddy。還在念大學的他就暗示自己必須賺到很多錢,從高中開夜店做小買賣到大學聯合同學開發軟體。20歲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給常人看已經很成功了,但是boddy認為都是小kiss。

很快他迎來了人生第一次轉折,賈伯斯去密西跟大學演講時遇到了boddy,一打聽學的藝術文學史。隨即賈伯斯說了一句改變他一生的話。

學這個沒前途,你是個搞錢的天才,你應該創業,趕緊輟學吧。

就這樣boddy仿佛聽到了金錢的呼喚,馬上選擇輟學,創業你待有錢。哪裡的人錢多,那當然是賭城拉斯維加斯,剛好那邊要舉辦一場為癌症協會籌集善款的活動。

他結識了人生的第二位貴人史蒂芬永利,這個人號稱拉斯維加斯的首席賭王,就是兩個字不差錢。據說活動結束後boddy坐上了史蒂芬永利的私人直升機,開始講述他的商業藍圖,永利一看小伙有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先給拿上30萬美元花花。

拿到錢後boddy很快成立了公司,雖然這家公司一直沒什麼建樹。但是背後有金主史蒂芬永利,根本不算事,其實boddy一直想入局遊戲行業,甚至還想通過收購Commodore電腦公司實現彎道超車。

前幾期文章我們說到Commodore公司手裡有雅達利,是一家做主機硬體遊戲開發的公司,但是沒有成功。後來收購了一家為任天堂處理遊戲授權的公司,也算是踏進了遊戲行業的大門,任天堂在遊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對行業了解自然比boddy多。

這時候任天堂給了boddy一條重要信息,有一家名叫Mediagenic的公司瀕臨破產。bobdy考察一看,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動視。

我還玩過他的遊戲,這滿滿的都是情懷。當時的Mediagenic負債3,000多萬美元,當然也包括專利賠償的費用,總資產只有200萬美元。

於是乎boddy花費44萬美元購入Mediagenic25%股份,成為大股東後。boddy深入研究了這家公司,發現這家遊戲公司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其中有完整的遊戲開發團隊以及銷售網絡,關鍵是還擁有眾多遊戲的IP,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搖錢樹。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要入主Mediagenic的董事會。雖然你是大股東,但你是光杆司令,沒有其他股東支持你啥也做不了。索性boddy又開始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Mediagenic董事會支持他,當然光憑嘴說肯定不行。

Boddy給出的承諾是:

首先籌集500萬美元現金注入公司。

二就是會親自和債主談判延期還款。

三就是他必須成為CEO。

言外之意就是辭退現在的CEO戴維斯,董事會一看反正橫豎都是死,萬一他這麼一折騰盤活呢,同意了boddy的提議。

1991年2月年僅28歲的boddy成為了Mediagenic CEO,boddy團隊深知500萬美元只能塞牙縫。目前最致命的是專利賠償,上期文章提到飛利浦要求賠償660萬美元,從1992年開始分期每月15萬美元,所以Boddy首先要搞定飛利浦。

據說當天的情形是這樣的,boddy見到了飛利浦高層,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你要錢肯定是沒有要公司股份有的是,鑰匙給你放桌子上了,你自己考慮。

然後過了半小時飛利浦接受了他的建議,據後面採訪戴維斯得知,應該是史蒂芬永利和飛利浦董事會打了招呼,這就是有錢人的朋友圈。

搞定了專利賠償,買公司是為了賺錢,開源節流才是王道。首先開始大量裁員,只留下最主要的遊戲開發團隊,然後就是換到租金便宜的辦公樓。開始加緊開發遊戲意圖扭轉局勢,但很快500萬美元就花得差不多了。

最終boddy放了個大招,那就是申請破產重組。把所有的債務變成股權,還是那一招死豬不怕開水燙,跟著哥的步伐你們還有的玩,不然一無所有。

我背後有不差錢的史蒂芬永利和不差腦細胞的賈伯斯。

boddy這麼一番折騰一切回到了起點,經過了一年的暗流涌動,在次年重新掛牌上市。並且把公司名字改回了動視,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動視。

與此同時1982年成立的EA卻發展的很好,於是乎就成了boddy的假想敵。當然現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動視的發展方向很明確就是遊戲發行,由於boddy剛接觸遊戲行業。所以現在急需一名內行人來做PPT。

於是挖來了彼得多克特羅,這個人是前動視合伙人阿蘭米勒和鮑伯懷特海德,創辦的電腦公司高管,這肯定不是巧合。

這個老兄過來後對動視資產一頓審視,發現目前動視自己的遊戲都是雅達利時代的,主機遊戲太久遠移植電腦是沒有市場的,而Infocom的文字冒險遊戲比起那些主機遊戲,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吸引力。

於是新動視的第一個作品名叫《Infocom的失落寶藏》,雖然包裝很簡陋,遊戲都是考古。但是我們有故事,你們的童年回來了。聽我給你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講,動視是怎麼沒的又是怎麼回來的。

果然情懷是個好東西,直接賣出約10萬份。boddy一看搖錢樹開始發芽趕緊推出《Infocom的失落寶藏2》,把剩餘的遊戲全部打包,這兩波操作下來。動視扭虧為盈,消費完Infocom的價值趕緊趁熱打鐵,把動視以前的雅達利主機遊戲重新開發移植電腦端。

尤其《機甲戰士2》,銷量達到50多萬份。這波操作下來,動視宣布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開始回歸動視本質就是研發符合當下的遊戲,而EA成了動視的榜樣與對手。

當時90年代末期的北美遊戲市場有這麼個數據,全球累計銷量破億的13個遊戲品牌。其中4個EA,4個任天堂,1個R星,1個動視,1個北美世嘉,1個艾尼克斯。

這裡面艾尼克斯可能大家沒什麼印象,早期的北歐女神,現在的最終幻想都是他家的產品。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EA的地位,最早的EA起家靠一種叫合作制模式,就是和小公司以及工作室合作開發。這樣的好處是省錢,壞處是不好掌控遊戲的質量以及進度,後來不差錢的EA開始收購工作室,走上了自研的道路。

動視準備先模仿後超越,先學習EA的合作制模式,待公司發展穩定再走自研。在這期間動視獲得了id Software工作室的遊戲發行權。《德軍總部3D》《雷神之錘》《毀滅戰士》都是這個工作室的產品

德軍總部這不是FPS遊戲嗎,聰明的大家可能猜到了。和這個工作室合作,為動視進軍FPS遊戲埋下了伏筆。

隨後不久動視終於迎來了,屬於他的第一個研發團隊烏鴉工作室。他是id Software工作室的鄰居,烏鴉工作室拉菲爾兄弟,覺得管理工作室太累。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做遊戲而且大樹底下好乘涼,隨即投靠到動視的懷抱。

到1998年boddy宣布動視正式進入自研時代,開始發揮鈔能力。首先購買了迪斯尼和漫威旗下的部分商標還有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等IP,交給烏鴉工作室遊戲改編開發。

然後收購了Treyarch工作室後來也成為T組,他是使命召喚三大開發組之一。

不過還不是核心開發組,真正的核心來自於EA,當時EA開發的《初代榮譽勳章》在主機端大獲成功,於是想要改編成電腦端。

找到了2015工作室由他們負責《榮譽勳章聯合襲擊》的開發,2015工作室老闆湯姆庫迪卡表示EA的項目,這是大活,大家好好干。如果明年展會上獲得最佳遊戲的話,每人獎勵500美元。

萬萬沒想到只獲得了最佳PC遊戲,獎勵降到250美元。員工心想你罵誰呢,早就受夠你了,我們要單幹。

於是乎全部員工出走,成立Infinity Ward工作室,這就是大名鼎鼎的IW工作室

找到EA表示後面的榮譽勳章交給我們就行,湯姆庫迪卡一看這哪能行直接告上法庭,這邊EA的意思是想要開發權可以,但是你們待加入我們洛杉磯公司。

而IW組想要保持獨立,動視一看機會來了。

一表示我不會幹預你們獨立性。

二和你們前老闆的官司我幫你解決。

三要150萬美元現金。

購買你們IW組30%股份是立馬到帳的那種,順理成章雙方達成合作,IW組內心表示誰玩賴誰孫子,動視內心表示還不知道誰玩誰。

隨即宣布開發使命召喚,並且要把它打造成品牌,在iw組的操刀下,初代使命召喚應運而生,IW組也是使命召喚三大開發組之二。

大名鼎鼎的《使命召喚》老三部就是出自他們之手,也開啟了長達20年的年貨之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