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看《三國》連載5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2

湯味兒 發佈 2022-11-28T11:03:27.273376+00:00

啥意思呢,就是有軍功的人,如果位置太高的話,可能要淘汰,合計著這是有功給賞也就幾個月就打發了,劉備總有一種感覺,估計自己也要被貶官,正在糾結猶豫的時候,督郵剛好來視察,我們印象里督郵是不是人名啊,其實非也,這是官名。

一晃四個月就過去了,朝廷突然發布通知,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玄德疑在遣中(原文)。啥意思呢,就是有軍功的人,如果位置太高的話,可能要淘汰,合計著這是有功給賞也就幾個月就打發了,劉備總有一種感覺,估計自己也要被貶官,正在糾結猶豫的時候,督郵剛好來視察,我們印象里督郵是不是人名啊,其實非也,這是官名。

督郵:古代官職名,是督郵書掾、督郵曹掾的簡稱。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設一督郵。

劉備趕快出門迎接,見面施禮,只見督郵坐在馬上,只輕微的用馬鞭指了一下玄德算作回答,這種無禮行為,讓關羽和張飛非常不爽,但是二兄弟也沒發作,畢竟也是人家來檢查工作,只得陪著走到了縣上的招待所,督郵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階下(原文),這架勢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劉備也太尷尬了些,過了挺久,督郵才開始說話:「劉縣尉你是什麼出身啊?」「哦 ,我是中山靖王之後,自涿郡剿戮黃巾,大小三十餘戰,頗有微功,因得除今職(原文)。」劉備回覆說。

督郵怒斥:「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污吏!(原文)」,沙汰就是淘汰的意思,玄德喏喏連聲而退(原文)。劉備畢恭畢敬的連連答應,這縣令不好當啊,對於位輕權重的督郵,也是無可奈何。回到辦公室,劉備和工作人員商議,辦事員說:「督郵怎麼這麼凶,不過是想要賄賂吧,這我見多了。」「我與民秋毫無犯,那得財物與他?(原文)」。劉備也說的清楚,我這就沒錢麼,我咋給麼。

第二天,督郵就把縣上的辦事員叫去了:「你給我聽好了,縣令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記住沒?」劉備也專程幾次想去說明情況,求免於責,但是門役根本不讓劉備進去,督郵也根本不見。張飛剛喝完悶酒,就騎馬轉悠,剛好從招待所路過,看到有幾十個老人哭哭啼啼,張飛好奇,走過去問:「你們為啥聚在一起哭呢,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現在督郵要給劉縣令治罪呢,我們想給劉大人求情啊,但是沒人接受我們上訪啊,不僅不接受,還要打我們啊!」老頭們回復到。

張飛一下子怒髮衝冠,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逕入館驛,把門人那裡阻擋得住。直奔後堂,見督郵正坐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麼?」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原文)。張飛這一連貫的操作,相當了得,打的督郵滿地找牙,腿上也是皮開肉綻,劉備還在鬱悶呢, 突然聽到有叫喊聲,問左右這是咋回事,幹啥呢,左右說:「張將軍綁了一個人在招待所門口,往死打呢!」劉備一聽,趕快跑過去一看究竟,結果督郵沒穿上衣,在那痛苦慘叫,「為啥要打他?」劉備問,「這樣的禍害,為啥不打,我要打死他」張飛邊說邊打。

「救命啊,劉備兄」督郵哀求道。

劉備實在看不下去,於心不忍,急忙讓張飛住手,關羽在旁邊說:「大哥,咱們為朝廷也做了很大的貢獻吧,結果你才分一個縣令,我等還啥都不是,今天督郵又來找事,這氣哪裡受得了啊,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原文)在長滿荊棘亂草的灌木叢中,不是停留鳳凰的地方,要不就從了二弟,弄死他算了,咱們不幹了,商量下弄個別的項目算了!」關羽所言也在理,劉備心中暗忖,說著就拿出了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憋了幾天了,劉備氣憤的說:「你這樣欺壓百姓,還欺負我,我兄弟都說要 弄死你,我覺得應該弄死你,但今天我饒你的命,印綬給你,我就是不幹了。」說完,兄弟三人辭官走人。

督郵歸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玄德、關、張三人往代州投劉恢,恢見玄德乃漢室宗親,留匿在家不題(原文)

代州(今忻州市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那劉恢為什麼要幫助劉備呢?檢索了一些資料,大約是:

他知道劉備和公孫瓚的關係,他是公孫瓚的小弟,當時公孫瓚作戰勇猛,又用強硬的態度對待北方遊牧民族,威震北方的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守衛邊疆的他被朝廷詔拜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在當時的北方幾乎沒有敵手,他的實力讓整個幽州的人都很敬畏,所以幽州的代郡太守劉恢收留了劉備,想通過劉備拉上和公孫瓚的關係。

劉備打完督郵後充滿了人情世故。公孫瓚是劉備在涿郡涿縣的老大哥,後來官越升越大,劉備也當上了縣尉,可是劉備沒忍住自己的脾氣打了代表朝廷的督郵,劉備只能逃亡,公孫瓚必須安排自己的小弟逃亡,他讓代郡太守劉恢接收劉備。公孫瓚向來和劉家關係很好,他曾拜名臣劉寬為師,又和涿郡太守劉其有過生死之交。劉恢應該是公孫瓚給劉備在代郡尋找的一個落腳點,由於當時公孫瓚的實力在北方太過強大,所以沒有人敢找他的小弟劉備的茬。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算是安全了。

卻說十常侍既握重權,互相商議,但有不從己者誅之。趙忠、張讓差人問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奏罷職。皇甫嵩、朱儁皆不肯與,趙忠等俱奏罷其官。帝又封趙忠等為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壞,人民嗟怨(原文)。

現在天下是十常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越來越受不了了,這張角集團只是一個縮影而已,這不長沙又鬧出亂子了。以區星為首的萬餘人又開始搞事情。

區(ōu)星(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荊州南部長沙地區民變首領。 漢靈帝中平四年(西元187年)10月,區星在長沙自稱將軍,率領部眾一萬餘人起兵叛亂,被新任長沙太守孫堅擊潰。生死不明。

漁陽張舉、張純反——舉稱天子,純稱大將軍(原文)。

張舉,東漢末年流寇。原漁陽郡的土豪。本為泰山太守,因不獲張溫重用而心生不憤。與張純等聯合發動叛亂,自稱為天子,有武裝九千人。曾與孟益、公孫瓚等官軍展開激戰。後幽州牧劉虞懸紅張純等人,張舉出奔塞外,自此下落不明。

張純,東漢末年人物,曾為中山相。靈帝光和中,逃入遼西烏丸丘力居部中,自號彌天將軍、安定王、彌天安定王,為三郡烏丸元帥,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殺掠吏民,所至殘破。靈帝末,以劉虞為幽州牧,募胡人斬純首,北州乃定。

漁陽,古代行政區名。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置漁陽郡,治所即北京市密雲區十里堡鎮統軍莊村東。秦統一後,復置漁陽縣,郡縣同治,治所與燕相同。歷兩漢、三國、西晉、南北朝至北魏,漁陽郡始徙治雍奴(即天津市武清區泗村店鎮舊縣村)。

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原文)。這不僅是農民造反,為官的不乾的也很多,表章奏摺告急的文書像雪片一樣絡繹不絕,可見亂到了什麼地步,但是十常侍只報喜,不報憂。

有一天,皇帝正在後院與十常侍飲酒作樂,諫議大夫劉陶,逕到帝前大慟(原文)。

諫議大夫,是一個古代官職。出於《後漢書·百官志二》,秦代置諫議大夫之官,專掌議論。漢初不置。到了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名。

劉陶(?—約185),一名偉,字子奇,潁川潁陰人。西漢淮南厲王劉長次子濟北貞王劉勃之後。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人物。約漢桓帝至靈帝中平初(185年左右)在世。沈勇有大謀,不修威儀,不拘小節。通《尚書》、《春秋》。中平初因被誣告與邊章勾結,為表忠貞,不食而死。後被追封中陵侯。

靈帝說:「你哭啥?咋了嘛?」、

劉陶說:「天下大亂,危在旦夕,陛下你怎麼還有心和宦官們飲酒作樂啊!」

「國家好好的,有啥危機啊,你沒事吧你?」靈帝邊喝邊說。

「現在到處都是叛亂,造反的一片一片的,這就是十常侍這幫人,賣官害人,欺君罔上,朝廷能做事的人都走完了,這都什麼時候了,哎!」劉陶鬱悶的說。

十常侍一聽,我去,這怎麼對著我們來了,趕快下跪說:「皇上啊,這大臣不相容,天天鬥來鬥去,我們活不成了啊!我們乾脆辭官不幹了,選擇務農,我們的家產全部給您,您充軍資吧!」說著說著哭聲一片。

靈帝一看這喝酒喝的正開心,這是弄哪出啊,太掃興致了,頓時氣的說:「劉陶啊,你也有家臣吧,也有人服侍你吧,你就不能讓我清靜會兒,我有幾個近臣怎麼了,我喝個酒怎麼了,你就不能容忍我輕鬆下,哎,我太想要片刻的安寧了。來人,給我把劉陶拉下去,斬了!」劉陶一聽,我去,這要我的命啊,:「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餘年,到此一旦休矣!(原文)

武士們綁著劉陶就往外拉,馬上行刑的時候,有人突然喝止:「刀下留人!不要動手,讓我去找皇上說說去,再殺不遲!」

眾視之乃司徒陳耽,逕入宮中來諫帝曰:「劉諫議得何罪而受誅?(原文)」

陳耽(?—182),字漢公,東海(今山東郯城北)人,漢靈帝時任司徒,以忠著稱,歷位三司。因進言帝十常侍禍國殃民,下獄,與劉陶俱遭十常侍謀殺。

「這劉陶,誹謗我的愛卿,說他們瀆職欺君,你說我氣不氣!」靈帝憤恨而說。

「天下的百姓,巴不得吃了十常侍的肉,可陛下,你把他們慣的跟你父母一樣啦,他們要能力沒能力,你給他們解封列侯,封諝都勾結黃巾,要搞出內亂來,這不是問題嗎,陛下您今天要是不自省,江山社稷就真的要到頭了!」陳耽情緒激昂。

靈帝一聽,我這是咋了,咋誰看我都不順眼,:「封諝作亂,這事情說不清楚好吧,十常侍中,就沒有一個忠臣?你把我當傻子呢?」

陳耽以頭撞階而諫(原文)。靈帝一看,看是一個氣,這都是逼朕啊,來人:「把這兩個不知好歹的人,都給我下獄!」說罷,繼續安撫十常侍。

是夜,十常侍即於獄中謀殺之,假帝詔以孫堅為長沙太守,討區星(原文)。話說這十常侍,動作確實快,當晚就了事,然後,假借皇上名義,讓孫堅去做長沙市市長,同時平定區星的叛亂。

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詔封堅為烏程侯;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兵往漁陽征張舉、張純。代州劉恢以書薦玄德見虞。虞大喜,令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數日,挫動銳氣。張純專一凶暴,士卒心變,帳下頭目刺殺張純,將頭納獻,率眾來降。張舉見勢敗,亦自縊死。漁陽盡平。劉虞表奏劉備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公孫瓚又表陳玄德前功,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玄德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原文)。

有人就是不一樣,前面說過劉備是公孫瓚的小弟,所以劉備這一下就轉運了,一下子成了平原縣令,一幫人也因為平定叛亂,仕途之運亨通。

再說說叛變的,沒有點長遠計劃的叛亂似乎都不長遠,這幾個民營創業項目,也就這樣草草收場,尤其是這些機構,不會用人,都為內人所害啊。

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原文)。這也沒有多久,靈帝就病重不起,這必須要商量後事了。先了解一下靈帝和何進的情況好了。

漢靈帝劉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於冀州河間國(今河北省深州市)。東漢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 [4] -189年5月13日 [19] 在位),漢章帝劉炟的玄孫。

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劉宏喜好辭賦,作有《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等。

何進(?~189年),字遂高,南陽郡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時期外戚、大臣,靈思皇后之兄。

初以妹妹何氏有寵,拜為郎中,後歷任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等職。黃巾起義爆發時,拜為大將軍,總鎮京師,發現並鎮壓馬元義的密謀,因功封為慎侯。為張大威望,在京師講武結營,置西園八校尉。漢靈帝駕崩後,粉碎了中常侍蹇碩擁立皇子劉協的圖謀,聽從袁紹之言,博征智謀之士,內借元舅之資,外據輔政之權,獨攬朝中大權。

中平六年(189),不納曹操和陳琳的勸諫,陰結軍閥董卓來謀誅宦豎。事情敗露後,為中常侍張讓等人所殺,其後代是魏晉高門士族南陽何氏。

這何進原來是一個殺豬的,他妹妹在宮中是貴人,生了皇子劉辯,所以被立為皇后,所以何進才掌了大權。但是皇上又喜歡王美人,生了皇子劉協,劉協就是未來的獻帝,所以王美人是獻帝的母親,何皇后哪裡受得了,就毒殺了王美人,皇子劉協就一直寄養於董太后的宮中,董太后就是靈帝的媽媽,她是解瀆亭侯劉萇之妻。因為桓帝沒有兒子,所以董太后的兒子就成了靈帝,靈帝上位以後,董太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太后。

這裡情況複雜,要知後事如何,敬請等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