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底液9毛/瓶!化妝品現甩賣潮

品觀網 發佈 2022-11-28T19:15:43.914153+00:00

近日,某行業群被幾張廣告圖刷屏,一批產品正面臨清倉甩賣:洗護沐三件套低至4元/盒,溫泉水滴塗抹式面膜每盒1.9元,遮瑕粉底液跌至9毛一瓶…

「這價格看著我都心動了啊!」

「估計是賣不動。」

「大概率是企業快倒閉了,能回本多少算多少。」

近日,某行業群被幾張廣告圖刷屏,一批產品正面臨清倉甩賣:洗護沐三件套低至4元/盒,溫泉水滴塗抹式面膜每盒1.9元,遮瑕粉底液跌至9毛一瓶……而這批產品並非臨期品,且資質齊全。

行業群分享圖

不少業內人士對企業這一無奈之舉紛紛表示理解。畢竟,當下美業集體渡劫,而這只是化妝品企業低價甩賣尾貨的一個縮影。「清庫存很常見,但近兩年格外多。」某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護膚6件套18元、眼霜4元……

化妝品觀察了解到,上述甩賣的產品至少有25萬盒的庫存,涉及洗護、護膚以及彩妝等品類,大多貼有某護膚品牌的標籤,而該品牌成立於2017年,其天貓旗艦店顯示,粉絲僅千餘人,有將近30個SKU在售,單價在69-1799元之間。

此次甩賣堪稱「白菜價」。譬如,天貓旗艦店標價1799元的護膚6件套盒,如今只要18元,共計5357盒;天貓旗艦店標價338元的多肽遮瑕粉底液,如今只要9毛,共有1.7萬瓶。而店鋪銷量最好的是電動眼霜,每盒2支裝標價299.9元,月銷量100+,也在此次甩賣之列,每盒僅需4元,共計2.8萬盒。

不同於一般低價甩賣的臨期品,該批產品日期相當「新鮮」,限期使用日期最近的為2023年10月,大多為2024年10月,相當於還有將近兩年的保質期。

圖源攝圖網

「這樣的價格,連包裝成本都不夠。」廣州某企業負責人表示,一個套盒包含五六件產品,賣十幾元都不夠買瓶子,何況還有紙盒、原料,「這是血虧」。

「清倉甩賣很常見,最直接原因就是賣不動。」廣東尚品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妝研發主任林麗雋透露,甩賣方有可能是品牌方,也有可能是工廠,「客戶跑路或倒閉了,工廠只能隨便清掉。」

「甩賣潮才開始」

「接下來,或將有更多產品面臨清倉甩賣。」上述某業內人士預判。

據化妝品觀察了解,低價甩賣化妝品的原因複雜,但與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功效補錄不無關係。

根據相關要求,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之間註冊備案的化妝品,需在今年5月1日前上傳功效宣稱的依據摘要,鑑於疫情影響多地延期至12月31日。若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功效補錄,產品將被取消備案,面臨召回、下架的窘境。這意味著,留給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原來很多產品並沒有實際功效,存在概念添加的問題,隨著節點到來,只能無奈被放棄。」行業某資深法規人士如是表示。

「即便產品有功效,但鑑於做功效檢測成本高、周期長,企業不願多花錢,乾脆就清倉甩賣。」行業產品經理郭曉峰補充道。

化妝品觀察發現,上述甩賣的尾貨產品或存在此種情況。以護膚6件套盒為例,該產品備案於2021年9月,按要求最晚應於12月31日前補錄功效宣稱,但國家藥監局備案平台顯示,該產品尚未上傳功效宣稱依據摘要。

「如今門檻高了,大環境又不好,不排除有的品牌不想做了,甩賣庫存。」郭曉峰表示,「或者開品時沒做好,想清掉開新品。」化妝品觀察查詢發現,上述甩賣的大多產品,天貓旗艦店顯示月銷量為0。

在上述業內資深人士看來,低價賤賣產品,雖說有了現金流,但無疑會損害品牌,「破壞價格體系,損害經銷商利益,直接把產品當廢品賣,這意味著品牌放棄了形象建設,距離退出市場不遠了。」

林麗雋也認為,清庫存常見,但像上述產品如此低價甩賣並不多見,「估計企業也快倒閉了,能回本一點算一點了」。而據化妝品觀察此前報導,在疫情和新規的疊加影響下,去年一年全國約有376家化妝品企業倒下了。

美妝市場的艱難

催生了尾貨市場的繁榮

近年來清倉甩賣的尾貨多了,甚至催生了一批以收售化妝品庫存/尾貨為營生的人,「類似中介,賺個差價」,鵬哥就是其中的一員。

雖然身處廣州,但疫情似乎並未影響到他的生意,反而更勝以往:11月10日,他收購了9.6萬盒某品牌高端套盒;13日,又拿下了25萬盒的某品牌護膚系列產品,「大環境不好,不少老闆要保證現金流,只能低價賤賣尾貨。」

據鵬哥透露,收購的這些尾貨,大多流向了直播間,「直播間秒殺,或者買一送一,用低價吸粉引流。」林麗雋亦表示,「像直播間那種主播送福利,如一毛錢一支口紅的,一般就是清倉甩賣的尾貨」。

圖源攝圖網

上述廣東某企業負責人介紹,還有一個渠道是拼多多,「相較於天貓旗艦店的定價,拼多多上打折甩賣的尾貨產品,無疑會讓大多消費者覺得撿到了便宜。」

供需兩旺的尾貨生意,讓這一賽道日益火熱。原在某知名OEM大廠深耕多年的胡兆飛,正是瞅准了這一點,於今年8月轉行入局尾貨生意,成立了友品(廣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美妝行業太難了,OEM也看不到希望。」談及轉行原因,他坦言,大多品牌方要麼推新擱淺,要麼瀕臨倒閉,致使OEM業務進入瓶頸期。與此同時,近兩年大多企業運營艱難,導致尾貨貨源劇增,基於此他判斷,「這一市場前景可觀」。

據其透露,自入行以來,公司業務繁忙,有不少工廠清庫存,但大多來自品牌方的尾貨, 「幾乎不愁貨源」。而尾貨品類豐富,包括洗護、護膚,尤以彩妝居多,「近兩年慘不忍睹,以白牌為主。」他分析,「當下的大環境,就是產品過剩,產能過剩,產品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品牌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渠道資源就貿然批量生產新產品,大概率就會成為尾貨。」

在行業資深產品人李傑鋒看來,化妝品市場的不景氣有目共睹,每一批被低價處理的尾貨,也許就代表著一個品牌或者一個團隊的黯然離場,「尾貨市場的繁榮,印證了美妝行業的艱難。」

他表示,在寒冬之中,品牌開品更需謹慎,「品牌需要生命周期長的新品,而不是上架後很快就滯銷的尾貨。」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亦持有相同觀點,品牌要杜絕內卷,修煉內功,做好市場調研、打磨好產品以及加強對產量的調控,「不一定能讓新品破圈,但可以守住價格,否則品牌就沒了。」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內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繫meiti@pinguan.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