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狀:瘋狂的中國式留學:6000億中產階級的一場豪賭

魚兒游泳 發佈 2022-11-30T05:47:23.599162+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每個孩子生來都是父母的寶貝。大多數父母用他們的一生來努力把他們的孩子撫養成人,只為了讓他們有一個更好更精彩的生活。中國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良心的父母。他們一心一意為孩子著想。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父母的寶貝。大多數父母用他們的一生來努力把他們的孩子撫養成人,只為了讓他們有一個更好更精彩的生活。

中國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良心的父母。他們一心一意為孩子著想。在你出生之前,他們就已經為你買好了學區房,竭盡全力讓你贏在起跑線上,甚至在你面臨高考的時候給你出謀劃策。你想在國內還是國外上大學?

相比國外,國內上大學的費用更實惠,而國內學生數量多,競爭力強。想考上好大學,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稍有不慎就會功虧一簣。也許是為了讓孩子走出中國的應試教育,也許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明天。現在國內的家長都把目光投向了留學。

一場瘋狂的中國式留學開始了。這是6000億中產階級的一場「賭局」,背後是熱鬧的家庭和父母對孩子的愛。


競爭激烈,出國

今天不同於過去,時代在發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

上個世紀,中國最榮耀的事情之一就是考上大學。畢竟,知識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每個中國人都對此深信不疑。無論拿什麼都要經過重重篩選,競爭激烈。更何況中國還是人口大國。在發展中國家,不缺人。

但在教學資源上,與發達國家自然有一定差距,僧多粥少,競爭自然更激烈。改革開放以來,雅思、托福考試引入中國,國內家長的目光轉向了留學。

國外相比國內,人少,教育資源多,競爭遠沒有國內激烈。而且世界一流大學的數量遠遠大於中國,在就業市場上占據一定優勢。高昂的留學費用讓低收入家庭望洋興嘆,而留學費用對於中產及以上家庭來說不算什麼。

在國外上大學,在普通人看來是鍍金燒錢的行為,對那些中產家庭來說是跨階層的機會。畢竟有留學經歷的人在職場上似乎更吃香,從而給孩子上了雙保險。

一般中產階級都會有自己的事業,擁有自己的公司,或者成為公司的合伙人。況且他們在自己工作的領域都是數一數二的,但又是行業的領頭羊,這也給他們平添了一份焦慮感。

中國的中產階級大部分靠自己奮鬥,少數靠父母。這些中產階級一代知道跨階級的奮鬥和跨越是很難的。當這些中產階級一代或者第二個中產階級一代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會想盡辦法把孩子撫養成人,想盡辦法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他們看來,國內的應試教育會禁錮孩子的思維,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擁有全球視野。所以他們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逐漸低齡化。於是,一場以中產階級為主力軍的中國式留學開始了。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從1992年開始,出國留學人數呈井噴之勢,從一開始的不到一萬人到現在每年近百萬人。根據教育部的數據,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這個事實的背後,也反映了中國人有錢,有經濟基礎讓孩子出國留學。

但是,出國留學光有錢是沒用的,還要通過一系列的考試,要幾萬到幾千。除了考試費,還有各種留學機構的培訓報名費,這只是他們留學旅程的一小部分。他們要拿到國外大學的入場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中國產業網18年預測,中國留學市場規模將達到近6000億,而這6000億也是無數中產家庭買單的。競爭越激烈,選出來的人越優秀。優秀的人自然是所有大學都想要的,而不那麼優秀的人則想盡辦法進入「優秀行列」。

國內削尖了腦袋的頂尖大學也進不去。它可以通過留學選擇和國內幾乎持平的大學,競爭力沒有那麼激烈。為什麼不呢?然而,留學培訓行業的繁榮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人們只看到了留學的美景,卻沒有看到背後的辛酸和遍地的雞毛。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後,往往有不為人知的悲傷。哪怕是一件小事,做好也是需要能力的。瘋狂的中國留學是中國父母對孩子高期望的體現,但背後也存在很多問題。

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從高中開始就為出國留學做準備。這些准留學生除了平日在學校補習文化,假期還要在培訓機構補習英語。

他這個年紀的人玩得很開心,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而准留學生卻在雅思、托福等語言考試中苦苦掙扎,日復一日與英語沒有休息時間。自然和同學的交流也會逐漸變少。

人是群居動物,需要交流情感。整天待在輔導機構,其實相當於坐牢,對他們的成長是不利的。而且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也是圍繞留學展開的,不利於父母和孩子的溝通。

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或情緒問題,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父母歷盡千辛萬苦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後,發現孩子對自己完全沒有感情。父母在考慮送孩子出國的時候,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真正的相愛。

中國的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光明的前途,你不會愛他嗎?你不會為他打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除了讓孩子以後過得好,沒有什麼能讓他有好的未來。

然而,留學生群體出現的種種問題表明,6000億的豪賭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後,成功地把孩子送到國外讀國外名牌大學後,家長往往會覺得自己功德圓滿,孩子前程似錦。但是養一個孩子怎麼會這麼簡單?

在一個文化迥異的陌生國度,即使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何況是一個剛出生的學生。雖然會有很多問題,但是中國的父母都渴望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且逐漸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

外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的圓嗎?國內教育真的一點都不如國外教育嗎?你選的真的適合孩子?你的孩子真的想出國留學嗎?在你打算送孩子出國之前,不妨問問自己這些問題。我想你會瞬間開朗很多。

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