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花30000元買個饢,那個沒發火的媽媽,引數萬人點讚

今日讀書匯 發佈 2022-11-30T07:34:28.719327+00:00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媽媽帶女兒去一家常去的店裡買饢,因不方便下車,就把手機交給了女兒,讓女兒去付款。結果,女兒拿到手機後,誤以為自己輸的是密碼,實際上輸的是金額。一眨眼,3萬元就被轉出去了。女兒意識到自己付錯了錢後,瞬間被嚇哭了。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媽媽帶女兒去一家常去的店裡買饢,因不方便下車,就把手機交給了女兒,讓女兒去付款。

結果,女兒拿到手機後,誤以為自己輸的是密碼,實際上輸的是金額。

一眨眼,3萬元就被轉出去了。

女兒意識到自己付錯了錢後,瞬間被嚇哭了。

媽媽雖然也很著急,但她並沒有對女兒發火,而是想著怎麼做才能既不嚇著孩子,又能讓她從中收穫點什麼。

於是,媽媽通過店員聯繫到了老闆,大致溝通了一下解決方案。

老闆有些不耐煩,但還是讓她兩小時後到店裡來退錢。

隨後,媽媽先安撫了女兒的情緒: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別擔心,每個人都有失誤,失誤了就吸取教訓,去解決這個問題就好了。」

再將解決問題的思路,一點點講給女兒聽。

回家後,看到女兒還哭喪著臉,媽媽又跟女兒開玩笑道:

「來,一人一半,黃金大餅,我長這麼大還第一次吃這麼貴的大餅子。」

聽了這話,女兒終於破涕為笑,像跟餅子有仇似的狠狠啃了幾大口。

兩小時後,媽媽帶著女兒去了店裡,一起給老闆道歉,並額外點了羊肉串,想著多做點人家的生意,補償一下給老闆帶來的不便。

這一刻,女兒才明白:

原來,細心不僅僅是日常整理書包的那點事,進入社會後,很多地方都需要細心。

否則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錢財那麼簡單。

而這位媽媽也在復盤著自己這次的處理方式,例如情緒、語言、溝通等,並反思了自己的風險防範意識。

至此,這場烏龍總算落下了帷幕。

媽媽不禁感慨道:

「還好,3萬元的大餅,給生活里增添的只是一個故事,而不是事故。」

事實上,孩子犯錯不可怕。

怕的是父母情緒失控、大發雷霆,用咄咄逼人的態度,將孩子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正如有句話說的:

「和孩子站在一邊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度對待那個犯錯的孩子,陪他一起去面對、去承擔。

錯誤,也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犯錯

其實是一件好事

復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就曾說過:

「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

還記得「天才少年」曹原嗎?

他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後又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22歲時,就位列Nature發布的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的榜首。

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小時候卻是一個「闖禍大王」:

「為了看教室里桌子、椅子的構造,他二話不說就將它們拆散架;


經常一個人跑到深圳華強北,一呆就是一下午,還會買上一大堆電子元件回家做研究;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偷偷把媽媽的銀鐲子偷來,跑到學校的實驗室里,嘗試用硝酸合成硝酸銀......」

若是一般的家長,遇到這麼調皮搗蛋的孩子,多半會大動肝火,甚至胖揍一頓。

但曹原的父母卻沒有這麼做。

他們覺得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並專門購置了不少實驗儀器,在家裡為兒子打造了一個小小實驗室。

也正因有父母的包容和支持,曹原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潛力,最終一飛沖天。

不僅如此,犯錯還是父母教育最好的時機。

有位朋友跟我分享過這樣一件往事:

上小學時,她很希望能有個汽車形狀的文具盒。

於是趁著大課間做值日,她便偷偷把同桌的文具盒藏到了自己的書包里。

沒想到,這件事還是被同桌察覺了。

老師把她叫到辦公室,讓她給父母打電話。

在等待媽媽來學校的過程中,朋友一直在瑟瑟發抖。

可讓人意外的是,一向嚴厲的媽媽並沒有當場發作,而是帶著她跟同桌賠禮道歉,隨後在回家的路上買下了那個她一直夢寐以求的文具盒。

沒有一聲責罵,也沒有一句大道理,但朋友卻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

教育學上有一個概念,名為「可教時刻」

指的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出現的、能夠把正確的觀念和知識灌輸給孩子的那種時刻。

孩子犯錯時,就是這樣一個寶貴的「可教時刻」。

有智慧的父母不會把錯誤當作是洪水猛獸,相反,他們知道如何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牢牢記住自己的錯誤,從而做出改變。

那個犯錯的孩子

更需要你和他站在一起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帖子:

網友家附近有個小賣部,開店的是一位媽媽。

有一天,媽媽要去隔壁房間做飯,就讓正在讀小學的女兒幫忙看一下店。

女孩看店時,有個人來買煙。

可等媽媽回來一問,才發現那人拿的是某品牌的軟殼香菸,給的錢卻是硬殼香菸的價錢,少給了十元錢。

媽媽當即就火了,怒罵女兒:

「誰讓你自作主張的,連個店都看不好!」

隨後,媽媽又想到了查監控。

可那人買煙時恰好戴著一頂安全帽,根本看不清長相。

媽媽氣不打一出來,回頭照著正在哭的女兒就是幾耳光,一邊打一邊罵,引得小區的人都聚在附近圍觀。

媽媽的斥責聲越來越大,但女孩卻始終低著頭,眼睛盯著地面,無聲地哭泣。

後來當網友再見到女孩時,明顯感覺她沉默、膽小了很多。

據說,女孩在學校時也常常因性格懦弱被人欺負。

每個孩子犯錯時,都會感到驚慌失措,特別是那些年齡還小的孩子。

這時候,如果父母只是一味批評、斥責,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感覺被孤立、被拋棄。

相反,如果能讓孩子知道:

即使你犯了錯,父母對你的愛也不會變。

那麼,孩子會更有勇氣去面對錯誤。

網上曾有一段很火的監控視頻:

一位媽媽好不容易準備好了第二天要帶的飯菜,正準備回臥室休息一番,卻聽見客廳傳來一陣響聲。

走過去一看,原來是自己2歲的女兒不小心把飯盒打翻了。

她雖然很生氣,但還是耐著性子,輕聲詢問女兒:

「你是不是不小心的呀?和媽媽說。」

看到女兒仍有些害怕,媽媽也沒有繼續逼問她。

後來,媽媽看了監控才知道:

原來是孩子好心想幫媽媽將飯盒裝到袋子裡,但奈何飯盒實在太重了,一時沒拿穩才掉在了地上。

這位媽媽很是慶幸自己沒有一上來就批評女兒,才有機會看見女兒對自己的愛。

而女兒,也知道了該如何幫助大人。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當孩子做錯事時,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抱持性環境」。

也就是說,要給孩子建造一個充滿愛的、支持性的、包容性的環境。

這不代表著,孩子犯錯了,父母也要無條件維護他,而是要讓孩子知道:

即使犯了錯,也還是有人願意支持他,做他的後盾。

孩子犯錯時

考驗的是父母的智慧

作家顯克維支曾說: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一隻溫柔的手在引導他前進,而不是用腳去踢他的胸膛,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作為父母,究竟該如何處理呢?

  • 第一步: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腦」,再解決問題

文章一開篇提到的那位媽媽,發文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用『情緒腦』安撫了她,然後用『邏輯腦』告訴她解決問題的思路。」

其實,「情緒腦」就是我們的大腦邊緣系統,讓我們感受到高興、恐懼、悲傷等情緒。

「邏輯腦」,指的則是我們的大腦皮層,讓我們能夠計劃、調整、檢驗等。

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情緒腦」永遠擋在「邏輯腦」前面。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只有先處理好他們的情緒,才能解決問題:

可以給孩子擦擦眼淚,告訴他「不要怕」;可以把孩子攬在懷裡,傾聽他的解釋;還可以跟他開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總之,就是要讓孩子儘量平靜下來。

  • 第二步:保護孩子的自尊,給孩子一個「出口」

孩子犯錯後,有的父母會立刻批評、糾正孩子,絲毫不顧及周圍是否有人在場,孩子會不會因此傷了自尊。

但這樣,只會讓本就彷徨驚恐的孩子,更加羞憤交加、孤獨無依,甚至走上極端。

就像一位心理學家說的:

「無論如何,要讓孩子有出路。


如果在外面遇到了事,回家後要面臨更嚴苛的責備,在家在外,孩子兩頭都沒有出路,走投無路,就會走上絕路。」

因此,對於那些非原則性的、不影響孩子安全的、沒妨礙他人的錯誤,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自己發現並修正錯誤的機會。

而對於那些原則性的錯誤,我們也要在保證孩子安全和隱私的情況下,再耐心溝通。

  • 第三步:鼓勵孩子合理歸因,從錯誤中找到新的方向

假如孩子真的犯了錯,父母要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鼓勵孩子承認錯誤。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無論多麼生氣、多麼惱火,都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比如「壞孩子」、「惹禍精」等。

否則,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犯錯是因為自己天性如此,從而自暴自棄。

  • 最後,我們也要明白,和犯錯的孩子站在一起,不意味著包庇、縱容孩子的錯誤。

而是要引導孩子明辨是非,承擔責任和後果:

比如:

損壞了公物就要原價賠償;打罵同學就要上門賠禮道歉;妨礙了他人的權利就要及時停止......

總之,不因為孩子還小,就不去計較、追究。

美國著名教育家麗塔·皮爾遜在演講中,提過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20道題,錯了18道,你的反應會是怎樣?」

觀眾們議論紛紛,覺得多半是失望或是責備。

然而,麗塔卻笑著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會在他的試卷上寫上一個『+2』和大大笑臉,然後對孩子說:


你沒有全錯,還做對了兩道題,說明你正在漸入佳境。」

這一刻,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壞的教育,是「-18」,是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藥可救;

而好的教育,就像「+2」,讓孩子知道自己下一次會做得更好。

愛孩子,就要給他犯錯、糾錯的機會。

下一次,當我們的孩子犯錯時,希望我們都能俯下身子,耐心傾聽,陪伴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制定規則、修復錯誤,從而走向新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