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博士患癌早逝,375萬房產留給新婚妻子,父母將兒媳告上法庭

第一戰場拆解官 發佈 2022-11-30T15:12:17.028225+00:00

然而並非所有的養兒都可以防老,2015年,劉衛東康亞麗夫婦唯一的兒子劉坤因癌症不幸去世,年僅31歲,他們的兒子是畢業於英國高校的博士,前途本一片光明,卻倒在了病魔的摧殘下。

「養兒防老」一直是中國傳統父母的觀念,在這種理念的作用下,許多父母年輕時為培養子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將子女培養成才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晚年買一份保險。

然而並非所有的養兒都可以防老,2015年,劉衛東康亞麗夫婦唯一的兒子劉坤因癌症不幸去世,年僅31歲,他們的兒子是畢業於英國高校的博士,前途本一片光明,卻倒在了病魔的摧殘下。

兒子在世時,劉衛東夫婦拿出了200多萬元,幫助兒子在英國購買了一處住宅,然而在劉坤的遺囑中,卻寫著將房子的所有權交給新婚不到一月的妻子。

面對這個結果,劉衛東夫婦顯然無法接受,為了拿回屬於自己的部分,他們開始了漫長的維權之路。

劉坤是家裡的獨子,自小便被父母寄予厚望,也蒙受著無限的寵愛,從上學起,父母便對他嚴格要求,只為期待他成才的那一天。

就讀高中時,劉坤向父母提出了畢業後想要前往英國留學的想法,劉衛東夫婦對於兒子的要求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們深知,前往海外留學對劉坤而言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

話雖如此,但一想到此後幾年都要面臨分別萬里的局面,母親康亞麗還是默默地抹了把淚,不僅如此,留學所需的高昂費用同樣是一把巨大的壓力。

但望子成龍心切,父母最終還是答應了劉坤前往英國留學,為了湊夠留學費用,夫婦倆拼盡全力,沒日沒夜地操勞,好不容易湊夠了支持兒子留學的費用。

2003年,20歲的劉坤高中畢業後,在父母的資助下來到了萬里之外的英國,進入曼徹斯特大學深造,他深知父母為了培養他付出了多少汗水,而最好的回報,便是成功。

在曼徹斯特,劉坤對自己的大學生涯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詳細到每一個小時做什麼,在這樣近乎嚴厲的自律下,劉坤整個本科期間,成績穩居前列

每次和遠在國內的父母通話時,劉坤總是興奮地告訴父母,自己取得了怎樣的成就,讓電話那頭的劉衛東和康亞麗倍感欣慰。

取得學士學位後,劉坤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繼續留在校內攻讀碩士學位,從入學到博士畢業的長達10年的時間裡,劉衛東夫婦每個月省吃儉用,同時做著幾份工作,每月固定向兒子匯錢,支持著他的夢想

在父母的計劃里,兒子畢業後無論是留在英國發展還是回國,都可以憑藉能力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屆時自己就可以頤養天年,盡享天倫。

劉坤的努力也讓父母更加堅信,在成功曼切斯特大學的碩士學位後,他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將繼續朝著更高的目標進發。

從曼切斯特大學畢業的同年,劉坤考入了知名的倫敦國王學院,攻讀醫學統計學博士學位,醫學統計學是一門運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結合醫學進行對數字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學科。

在整個留學期間,劉坤幾乎沒有回過國,他與父母的見面大都是在通話中,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節省高昂的往返路費,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隨時進入學習狀態。

時間來到2013年,此時的劉坤已經在英國深造了十年之久,在國王學院深造數年後,劉坤不僅順利取得了博士學位,還成功地留校任教,成為了一名醫學統計學的專家。

為了更好地發展,劉坤不久後加入了英國國籍,這也就意味著他決定後半生將定居英國,而劉衛東夫婦也有機會來到英國居住。

兒子順利畢業後,劉衛東夫婦十分激動,畢竟長達三十年的付出終於等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刻,他們似乎已經可以看見,在不遠的未來,兒子將老兩口接到英國享福。

但此時的劉衛東和康亞麗不會想到,他們的這份美夢,還沒開始便匆匆結束。

畢業後,劉坤在倫敦國王學院任教兩年後,突然告知國內的父母,自己即將於不久後結婚,這個消息讓劉衛東夫婦措不及防,因為在此之前,劉坤從未向他們提及有女朋友一事。

劉坤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被確診罹患癌症,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因此他決定和認識多年的女友吳璇結婚,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

面對兒子的邀請,雖然父母心中驚訝不已,但一想到這是兒子的人生大事,還是在精心打扮後搭乘上了飛往英國的飛機。

抵達英國後,迎接劉衛東夫婦的,不是鮮花裝飾的婚禮教堂,而是躺在病床上接受化療的兒子。

見到兒子那一刻,康亞麗的心臟頓時緊繃了起來,因為劉坤從未告知他們自己患病的消息,而一同在病房裡的,除了三人外,只有劉坤的女友吳璇,以及一名律師,除此之外別無他人。

此時的劉坤,身體條件已經無法支撐他完成正常的婚禮,因此這次特別的婚禮被安排在了病房內,在父母的見證下,劉坤和吳璇完成了婚禮。

律師之所以在場,是劉坤特地為了立下遺囑而請來的,就在婚禮後的第三天,吳璇就告訴劉衛東夫婦,劉坤的病情已經無法治療,他的生命可能只有幾周的時間。

這個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讓康亞麗完全無法接受,面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兒媳婦,康亞麗顯得有些抗拒和懷疑。

僅僅三周後,劉坤終因癌症在醫院去世,而在他去世之後,吳璇和劉衛東夫婦圍繞一棟房屋的所屬對簿公堂,而引發這一切的,正是劉坤生前所立下的遺囑。

按照劉坤所立下的遺囑,他將生前居住的一間價值大約375萬人民幣的住宅贈給吳璇,除此之外完全沒有涉及到父母的部分。

面對這個結果,劉衛東夫婦根本不能接受,自己傾盡全力付出了三十年,好不容易將兒子培養成才,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更重要的是,劉坤用來購買這座住宅的費用,其中有一部分是劉衛東夫婦出的,而他的遺囑卻是將房屋完全贈與吳璇,與父母毫無關係,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觀念,劉坤的這種做法,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劉衛東夫婦認為,自己出資200萬為兒子購置住宅,雖然不是全額,但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部分,如今兒子已經逝去,那這棟房屋的部分所屬權就應該歸自己所有。

而吳璇則不這麼認為,她的理由是按照劉坤的遺囑,這棟房屋應完全屬於自己,雙方就此進行了多次磋商,但均沒有取得一致。

更讓劉衛東和康亞麗憤怒的是,當他們來到房屋內悼念兒子時,居然被吳璇以房屋屬於自己為由,將二老趕出,這直接讓劉衛東夫婦怒不可遏,一紙訴狀將吳璇告上了法庭。

劉衛東和康亞麗本以為,可以憑藉自己有出資份額,很容易打贏這場官司,但是他們卻疏忽了一點,這起官司是在英國法院進行的,而英國法律和國內法律是不同的,所以審理的流程也不同。

這場官司一直進行了4年之久,從2015年劉坤去世算起,直到2019年,英國法院才宣判了判決

2019年3月,法院在經過長達四年的調查,和對雙方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溝通後,按照英國的法律做出了判決,結果是吳璇勝訴,也就是說,劉衛東康亞麗夫婦將不會取得任何利益

法官做出判決的出發點,是站在劉坤這個立囑人的角度,根據法律,若逝者有遺囑且該遺囑有效時,應充分尊重立囑人的意願。

而在遺囑中,劉坤將吳璇作為第一受益人,並未提及到父母的部分,法官因此判斷,劉坤認為自己對妻子的責任要大於對父母的責任,即使是父母出了部分購房款,但劉坤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償還,因此選擇將房屋所有權全部交給吳璇。

對於這個結果,劉衛東夫婦自然拒絕接受,他們認為這個從未謀面過的兒媳婦,就是為了霸占房產,而哄騙身患癌症的劉坤與其完婚,並要求他在遺囑中將房屋留給自己。

他們的理由是,在劉坤留學英國的十年間,從未向他們提起過吳璇的存在,而且劉衛東還聲稱,他和兒子早已經達成協定,在留學期間必須以學業為重,其餘的事均等到畢業後再考慮。

所以他們以為吳璇是在2013年劉坤畢業後才突然出現的,她的出現,就是為了騙取房產,也因此他們始終拒絕承認這個兒媳婦。

而吳璇卻完全是另外一種說法,她聲稱早在2003年劉坤剛到英國留學時,兩人便已結識,當時劉坤20歲,吳璇23歲。

此後兩人便開始交往,在劉坤整個留學生涯里,吳璇始終是作為女友的身份,陪伴在他的身邊,直到2013年劉坤畢業後,兩人才開始商討結婚事宜。

但因為此時劉坤剛剛畢業,還有很多事項需要處理,因此婚禮一再耽擱,直到劉坤被確診為癌症,兩人才決定完成婚禮,避免留下終生遺憾。

當然,這些只是吳璇的一方之詞,沒有其他人可以作證,因此劉衛東夫婦並不認可,他們始終質疑吳璇的存在。

至於吳璇究竟是何時與劉坤結識並確立關係的,或許無法得到證實,但是一位劉坤生前的朋友曾經透露過這樣的消息:劉坤曾經用一種隱晦的方式,向父母提及過吳璇的存在,但劉衛東夫婦通過兒子的描述,並未接受吳璇。

此時的劉坤深知,自己不能再繼續向父母提及吳璇的存在,因此只能選擇將這個秘密深藏心間。

或許正是因為劉坤的隱瞞,導致了後來劉衛東夫婦和吳璇見面後的尷尬場面,但這種說法並未得到劉衛東夫婦的承認,所以針對兩人究竟是何時結識交往的,一直沒有準確的時間。

而吳璇除了仰仗遺囑外,還聲稱自己也在購房時出了170萬左右,所以這棟房屋也有自己的一部分,甚至還聲稱劉坤在世時,兩人便就房屋的歸屬權達成了共識

甚至吳璇還說出了一個更讓劉衛東夫婦無法接受的消息:劉坤曾經和她提起過,為了防止將來兩人婚後可能產生的婆媳矛盾,他計劃暫不將父母接到英國,反而會建議二老住進養老院。

這個消息要比那份遺囑更具衝擊力,劉衛東和康亞麗不敢相信,自己付出三十年心血培養的兒子,居然會為了一個充滿心機的女人,而棄家庭關係於不顧。

所以,劉衛東夫婦始終拒絕接受判決結果,而是堅持上訴,但這畢竟是一起跨國官司,兩人也不會說英語,且對英國的相關法律不夠了解,因此他們的維權之路將異常艱難。

這起事件同樣在英國華人圈子裡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當地華人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後,均選擇了站在劉衛東夫婦這方,他們表示,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繼續維權。

若這起官司發生在國內,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民法典》,吳璇是不能取得房屋的全部所有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套房屋是在劉坤和吳璇婚前所購的。

國內此類的案件也不在少數,而《民法典》充分考慮到了意外情況,吳璇和劉衛東夫婦這起官司,如果放在國內審理,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吳璇按照遺囑獲得房屋所有權,但是要償還劉衛東夫婦的出資,但如果還存在當事人未供述的其他情況,那麼最後的結果也會發生改變。

時至今日,劉衛東和康亞麗依舊在不斷上訴,只為維護自己的權益,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兩位老人都已經付出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我們作為旁觀者,只能默默為他們祈禱,但願他們早日和平解決此事,畢竟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誰也不能保證,類似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