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整版:公共法律服務在身邊

北京司法 發佈 2022-11-30T18:15:07.020353+00:00

△11月7日清晨,一位12348熱線值班律師走向自己的工位。12348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每天平均解答群眾法律諮詢4000餘人次,最多時達5000人次。△11月7日,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接待大廳服務窗口正在接待前來諮詢的群眾。



△11月7日清晨,一位12348熱線值班律師走向自己的工位。12348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每天平均解答群眾法律諮詢4000餘人次,最多時達5000人次。


△11月7日,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接待大廳服務窗口正在接待前來諮詢的群眾。這裡匯集了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律師和司法鑑定等服務,真正實現了一站式全業務覆蓋。


△11月7日,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前台,一位市民在按規定進行登記,準備取號等待諮詢。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目前省級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全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11月15日,北京市通州區司法局等單位圍繞涉企法律風險等開展「小微企業」法治體檢講座活動。


△11月9日,北京市朝陽區司法局南磨房司法所人民調解員趙金燕(右二)正在調解一起鄰里糾紛案件。擔任人民調解員16年的趙金燕今年已經成功調解100多起各類糾紛。


△11月8日,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司法所,村居法律顧問為村委會進行合同審核。


△11月2日,北京市方圓公證處工作人員指導當事人通過「公證+不動產登記」一站式法律服務窗口申請辦理相關業務。


△11月15日,市民在「法智小屋」與律師進行視頻諮詢。在「法智小屋」可以享受法律諮詢、法治體檢、公證業務等多種服務。


△11月8日,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司法所,村居法律顧問為村民提供法律諮詢。


「沒想到不到24個小時,我就拿到了6萬餘元的工資。」農民工小趙因用工單位拖欠工資申請勞動仲裁,並在開庭前抱著試試的想法撥通了12348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沒想到十幾個小時後,他便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

在北京有法律問題想諮詢,除了打12348熱線之外,還可以打開北京法律服務網的「智能諮詢」頁面,AI機器人也能提供全天候的詳盡解答。如果有鄰里糾紛,人民調解員、鄉村法律顧問還提供上門解紛服務;有經營合規困惑,法治體檢免費為企業精準把脈……近年來,北京市司法局貫徹「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方針,推動「實體、熱線、網絡」三台融合發展,積極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和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加強普法和基層依法治理,持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11月8日,作為北京市懷柔區村居法律顧問的律師柳艷,應約前往興隆城村為村委會審查合同,並上門為村民化解矛盾、解答諮詢。在懷柔,跟柳艷一樣的村居法律顧問近幾年來已走村入戶1.1萬餘次,成為基層依法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11月15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通州區司法局等單位聯合組織小微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專家型律師圍繞涉企方面存在的法律風險現場講授法治課,並通過線上與企業管理人員互動答疑。

南磨房地區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分平台在一個小小四合院裡,卻匯聚著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門強大的解紛力量。各類鄰里糾紛就在這古色古香的小院兒里被成功化解。

「群眾有糾紛有困難首先想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是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驕傲。」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常占芳告訴記者,2020年北京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這裡,寬敞的接待大廳可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調解、司法鑑定等全業務領域法律服務;12348熱線為群眾提供「7×24小時」人工加智能不打烊法律服務,群眾滿意度98%以上;400平方米憲法教育基地,為民眾講述憲法故事、弘揚憲法精神。群眾只進一扇門便享公共法律全服務。

目前,北京市已實現涵蓋市、區、街(鄉)及社區(村)的四級實體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與此同時,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網與掌上12348等移動客戶端形成一體化智能平台,為群眾提供「指尖辦」「網上辦」等服務。五年來,全市四級實體平台共提供公共法律服務46萬人次,網絡平台提供法律服務364萬餘次,12348熱線解答群眾法律諮詢334萬餘人次。

來源:法治日報

記者:王建軍 楊晉峰 徐偉倫 張雪泓 攝影報導

關鍵字: